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

第225章 齊國無法統一 在與人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色楓葉 本章︰第225章 齊國無法統一 在與人才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臨淄深宮。

    議事大廳內,華夏第一相管仲又說道,“楓,本相並不認可你的觀點,娼妓一項,不是過錯,它為齊地增加了不可想象的稅收……”

    早在三皇時代,已開始有分類但不夠細化的歌妓等。

    但管仲是為國家管制的"官技"。

    一是通過稅收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社會安定,三是吸引大量人才,四是送妓與敵,兵不血刃。管仲的發明很快被其他各國效仿,一時官妓大興。

    這項奇葩的經濟制度,听著讓人不恥,實際上,卻是齊國重要的經濟來源。

    按照他的規劃,凡齊國境內,無論大城小鎮,各級官府狠抓落實,宣傳造勢,都積極開辦規模不同的妓院。

    整個齊國,從廟堂之上到江湖之遠,妓院林立,妓女雲集,嫖客密布,形成了一個舉世矚目、獨一無二的奇特景觀和新生事物。

    整個齊國的稅收因此猛增了十幾倍,並帶動了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

    國民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了迅速提高,每年增長指數超過17.8%,就業人數大增,失業人數大減,經濟發展、城鎮繁榮為各國之冠。

    這道亮麗、繁榮的風景線也吸引了其他國家的高度關注,上至各國官員,下至商賈富家都以去齊國出使、游玩為快事,大大興盛了齊國的旅游業發展。

    尤其是國都臨淄,堪稱技院的一個航空母艦,形成了車轂相繼、人歡馬叫,瀅身浪語,歌舞升平的繁榮景觀。

    到了現代,隨著人們的認知提升,管仲開始被冠以許多滑稽搞笑的負面外號。

    比如青樓始祖。

    大保健之父

    娼妓之神。

    ……

    對于管仲的反駁觀點,收看節目的小伙伴們,一個個都表示驚呆了。

    女拳代表們,更是炸鍋一般,對著網絡一陣敲鍵盤,發泄心中怨氣。

    “管相,你可曾想過,因為你的這項經濟制度,從此以後,女性的地位開始一落千丈?”

    “是啊,在春秋戰國,女性地位還是挺好的,由于這項所謂的娼妓的盛行,讓整個社會,開始集體輕視女性,貶低女性。”

    “一直到華夏新時代,女性才站起來,才撐地半邊天,太艱難了!”

    “什麼國家繁榮,簡直是狗屁不通,讓男人們去尋花問柳,會造成什麼後果?家庭不和,夫妻離心,完全違背了社會文明道德。”

    “從此以後,齊國的男人們,沒了血性,拜倒在女人的石榴裙下。”

    “真不明白,管仲作為華夏第一相,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看不出?”

    ……

    鏡頭里。

    林楓說道,“前輩,青樓是藏污納垢之處,性病蔓延,一些罪犯如盜竊犯、煙毒販子、咋騙犯等更是躲在妓院尋歡作樂,滋事生非,這點你怎麼解釋?”

    管仲答道,“哪怕沒有青樓,這些罪惡就不存在了嗎?”

    林楓道,“可是,你給犯罪者,找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庇護之所啊!”

    管仲搖頭,解釋說道,“楓,你所謂的女性地位,並非由管仲造成,末代周王室,已失去對天下的管控,各大諸侯君主間,為了利益常年伐戰,烽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這種混戰時期,男人兵士為主,女人地位本就底下。”

    言外之意。

    亂石女人一斗米。

    盛世女人價萬金。

    說趨勢如此,在亂世之中,女人的地位確實很卑微,簡直就像一斗米那樣,值不了幾個錢。但是若來到盛世之中,女子相較于家中的地位,其實便開始重要起來了。

    林楓不緊不慢說道,“當朝者,應該考慮甚遠,這種貪圖享樂的東西,一旦合法化,最先荼毒的是誰?是掌權者,尤其是齊國的官員,以及齊君。”

    管仲卻是道,“主君是個勵精圖治的明君,怎會沉迷美色。”

    林楓望向齊桓公,說道,“齊君,你敢保證,當你稱霸春秋40年後,不會一直懈怠政務?會勤勤懇懇,始終當一個英名威武的君主?”

    齊桓公猶豫了一會,才表示可以做到。

    看著眼神閃爍的齊桓公,管仲就知道自己敗了,喪氣說道,“也許,管仲真錯了吧!”

    在古代封建主義的統治下,婦女成為社會的玩物。她們沒有地位,甚至沒有人權。自己的命運是掌握在別人手里。在那個年代她們飽受欺辱,折磨。最後都走向了窮途末路,死于非命。那樣的社會環境滋生出來的是男女嚴重不平等現象,是社會階層的現象,是維官主義的現象……

    無數人矚目下。

    林楓忽然說道,“齊君,仲相,你們可知道,齊國未能最終統一華夏九州的原因嗎?”

    一听這話,齊桓公立刻走前兩步,以禮相待問道,“還請指教。”

    林楓一字字說道,“人才!”

    管仲不由好奇起來,問道,“楓,周王室之後,是哪位諸侯,威震華夏?”

    林楓答道,“秦國。”

    管仲一驚,目光望向西邊,震驚道,“函谷關的秦?怎麼可能,他們只是一群周王室的馬夫罷了,地處偏僻,生活在惡劣之地,西邊有犬戎為患,往東有強大的晉,他們怎麼可能沖出來,並一統華夏?”

    秦國。

    是周王室的馬夫,這個梗,看來在古代,就已經傳揚很深了,地處中原各地的諸侯,沒有一個能看得起秦國,都把人家看成了“弱小”的存在。

    可人家秦國,不在沉默中滅亡,而是沉默中爆發。

    東出函谷關。

    一掃六國。

    齊桓公也是神色駭然,瞪大的瞳孔,劇烈收縮著,難以置信問道︰

    “楓,你是在說玩笑話吧?西邊的秦,遠離中原大地,偏于一偶,怎麼能威震九州?”

    林楓說道,“我說過了,主要的原因在于——人才。”

    齊桓公道,“各大諸侯也不差,寡人有仲父,晉,楚等地,也都有良臣猛將啊!”

    林楓道,“可是函谷關的秦,接連涌現出的人才,都是百年不世出的天縱人杰,他們每一位,可都不弱于管仲前輩,帶領秦地快速走向繁榮富強。”

    齊桓公哪里會相信,說道,“不可能,天底下的賢士,絕不可能有比肩仲父的。”

    管仲沒有說話,沒有自吹,只是靜靜看著林楓,希望听到更多的信息。

    林楓說道︰

    “秦國在春秋時,力量不大,屬于蟄伏狀態,一直默默發展,積蓄財富。”

    “可是一踏入戰國時期,秦國就開始一飛沖天,一鳴驚人,聲名橫貫六國。”

    “秦國第一大才,商鞅,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商鞅一人之力,便讓秦國的經濟,翻了五倍不止。”

    “秦國第二大才,張儀,早年入于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出山之後,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游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游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為武信君;張儀一人之力,挽救了秦國九次危局,更讓秦國打了不知多少勝仗。”

    “秦國第三大才,白起,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勛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整個戰國時期死了200多萬人,其中有一半與白起有關,這是個千年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後入武廟供奉。”

    “秦國第四大才,李斯,法家代表,李斯早年為郡小吏 ,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采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游說關東六國 ,離間各國君臣……然李斯最大功績,是真正影響著秦國成為法治國家,獎罰分明,以嚴刑酷法來做到法治,這種制度影響了華夏後世幾千年,並一直沿用著。”

    ……

    听著一個個名動華夏的千古人物,齊桓公與觀眾受到很大沖擊。

    現代觀眾們,也議論紛紛著。

    “商鞅,讓秦國經濟迅速強大起來。”

    “張儀,縱橫之術,削弱其他諸侯,讓秦國一次次轉危為安,渡過難關。”

    “白起,兵鋒所指,所向睥睨,讓各大諸侯嚇破了膽,從此開始懼秦。”

    “李斯,法治獎賞,讓秦國徹底成了虎狼之國,傲立于東方大地。”

    “春秋戰國,其他諸侯的實力也不俗,可在人才上,差得太遠了。”

    “不是沒有人才,只是君王昏庸罷了。”

    “齊國出了個管仲,後來有個孫臏,其他的,好像真沒有人了。”

    “我覺得是秦地荒蕪,秦君為了生存,只能秣兵歷馬,沒有時間享樂。”

    “我去,有這麼多人才,哪怕秦王無能,只要沿用老一套的東西,都能有功無過。”

    “秦國積蓄六代力量,每一代都是明君,但就這一點,其他諸侯國就遠遠比不上。”

    ……

    鏡頭里。

    林楓看向管仲,說道,“前輩,齊地人才的原因,有一半原因,要歸咎在你身上。”

    管仲苦笑,“為何?”

    招賢納士,不該是君王的原因嗎?

    林楓又道,“前輩你太厲害了,一人之力,附著齊桓公登上春秋霸主的位置,可是,在你之後,沒有再出一個能比肩你的人才,半個也沒有啊!”

    這一點,後來三國時代的諸葛亮,似乎也學到了“精髓”!

    導致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方便以後閱讀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25章 齊國無法統一 在與人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25章 齊國無法統一 在與人才並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