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楓哥,你沒有說錯吧?居然要追溯這麼一位悲情悲壯的古人。”
“戰國時代的愛國詩人,屈原。”
走入屋內,青春靚麗的美女白鹿,一對美目瞪大,表情驚訝。
林楓說道,“是的,這就是我們明晚要追溯對話的古人聖賢。”
白鹿好奇問道,“怎麼忽然想起,要追溯兩千多年前的屈原的歷史呢?”
林楓微笑,在他讀過偉大領袖寫的《沁園春•雪》之後,心緒久久難以平靜。
歷史上引領詩詞的開頭,是誰?
不正是聖賢屈原嗎?
他開口問道︰
“白鹿,對于這位華夏偉大詩人,你有多少了解?”
“屈原寫過那些詩歌?”
“屈原著作有什麼特點?”
“有那些經典名句?”
“現在我們過節日的端午節,真正的起源,真的是與屈原有關嗎?”
對于一連串問題,白鹿有點被問懵。
不過這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到底是在高深學府深造過,想了想說道︰
“屈原,戰國時代楚國詩人,政治家;寫過最出名的詩歌應是《離騷》;名句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品特點是極盡浪漫,帶著愛國悲情︰現在的端午節,當然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詩人,這有什麼疑問呢?”
林楓卻是搖搖頭,說道,“你只答對了一半。”
白鹿一臉懷疑,問道,“確定?”
林楓道,“難道,你不知道一件事,在屈原活著的時候,也會過端午節嗎?”
“呃?”
“聖人屈原,也會過端午節嗎?”
“這,這不是為了紀念他,而誕生的華夏節日?”
林楓答道︰
“是的,在屈原活著的時候,端午節已經有了,這點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可以想象,連白鹿這種高學歷人才,尚且不清楚,就更別說普通的老百姓了。
所以林楓打算追溯兩千多年前,對話屈原,解開那段古老的歷史秘密。
同時讓古老的詩歌,在現代,再次綻放光彩。
讓所有人,去領略獨屬于我們華夏數千年歷史的詩歌文采。
接下來,兩人沒有寫什麼策劃方案。
因為林楓多次追溯了歷史,輕車熟路,按照自己心中的劇本來即可。
白鹿要返回台里,提交新一集節目報告,再與台里的團隊,出個宣傳短片。
同時還要借一些道具與俯視,用作布置舞台現場。
時間過得很快。
新一天夜幕再度來臨,林楓和白鹿,早早到了攝影棚,並調試好各種設備。
“楓哥,好安靜啊!我怎麼感覺,咱們今天的節目,要拉胯……”
白鹿面露擔憂說著,在她看來,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對話古代的傲氣帝王,智慧良相,愛國武將。
畢竟現在的網絡風口,愛國情節高漲,應該趁熱打鐵啊!
林楓卻平靜說道,“屈原,是我們華夏歷史上第一位真正詩人,他的故事,他的秘密,我們後世人應該追溯,應該知曉。”
這一趟回到過去,白鹿不會同行,因為間隔兩千多年,時間跨度太大,林楓擔心穿越時會出問題。
攝影機器上的紅燈,閃爍跳動。
白鹿是一個執行導演的角色,發出聲音道︰
“倒計時準備。”
“三。”
“二。”
“一。”
“開始。”
……
鏡頭出現畫面,映入觀眾眼簾的,是一首古老的詩歌,一個悲國悲己的儒雅男子,以及一江奔騰洶涌的流水畫圖。
觀眾們知道,這正是今天要對話的主角,號稱“詩魂”的屈原。
或許是選題的原因。
一開始的收視率,比以往下降三成不止,此時的收視率還不到7%。
央台大樓。
看到如此“慘淡”的數據,不少領導們唉聲嘆氣,覺得今天的《追溯華夏》節目,大概率是要垮了。
“哈哈,大家沒必要看衰吧?才開始,達到7%的收視率,這已經是許多綜藝節目要追趕的目標。”
“是啊,我們的期望,還真是太高了點。”
“我覺得,還是應該相信林楓這小子!”
“偉大的聖人屈原,對于今天的普通大眾來說,的確熟悉而又陌生,值得用一集節目來追溯,我們拭目以待吧!看看林楓又能帶來什麼奇跡。”
鏡頭里。
在說了開場後,林楓自信而又睿智的目光,望著鏡頭,發出問題道︰
“在今日,大家對于偉大詩人屈原,能有多少了解呢?”
“有人知道屈原姓什麼嗎?”
“有人能背出五句屈原的詩詞嗎?”
“有人知道屈原為何能名傳千古,時至今日,還為大家所紀念嗎?”
“有人真正知道,屈原投汨羅江的原因嗎?”
“有人知道我們過端午節時,為何要包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的龍舟嗎?難道僅僅因為那些民間神話?”
“相信很多人都說不出所以然。”
“泱泱詩海平平仄仄的源頭是離騷,屈原的每一首詩都是一粒飽滿的種子,播進土壤就會長出一棵橘樹,一睫綠荷一兜靈芝一朵蘭花,帶著他襟袖間兩千年前遙遠的芬芳。”
……
一語落下。
舞台後邊懸掛的那副巨畫,原本橫著洶涌的一道道汨羅江流水,忽然往外奔涌席卷,浩浩蕩蕩,飛濺十幾米高,將舞台淹沒,將主持人也淹沒……
鏡頭一轉。
林楓仿佛自汨羅江走出,面對他的,不是現代都市,而是極為原始的莽莽山河。
畫面很遠處,才能看到一些低矮草屋,那是漁民的房子。
簡陋而又殘破。
看不到一點現代社會的影子。
汨羅江旁,站著一個頭發蒼白的老人,穿古代文人長袍,長劍懸腰,如一尊千古不化的雕像,獨自一人,屹立在這古老的江畔。
當看到一個青年,猶如神明,忽然從水中走出,屈原也被嚇了一跳,倒退三步,抽出長劍,神色緊張而又戒備。
“你,你是汨羅江中的……守衛神靈?”屈原謹慎問話。
看到這一幕。
不少觀眾都樂了。
“主持人,你這出場方式,也太另類了吧?”
“是啊,人家不把你當做水中妖怪,算給你面子了。”
“這登場畫面,66666……”
“哈哈哈,真怕主持人來一句,哥,我林楓乃是汨羅江守護靈,活了千年,今日上岸渡人。”
“你們注意到了嗎?這位古代的儒雅老人,氣質出眾,給人第一眼的感覺,他仿佛就是最古老年代的人。”
“憂郁而又深邃,他不說話時,臉上也仿佛寫滿了故事。”
“詩是對心與魂的寫照與外化,在他身上,我也好像也進入了他的或唯美、或傷痛、或銷魂、或憤怒的靈魂世界,實在不可思議的一位古人。”
“誒,汨羅江最終收留了他,可汨羅江水太混,蕩滌不掉它的憂愁;汨羅江水太淺,掩埋不掉它的遺憾。”
“估計又是一位國寶級的老演員,老戲骨了。”
“這逆天的詩人氣質,你確定,現代演員能演得出來?”
不少觀眾開始議論紛紛。
當然。
對于主持人是否真的穿越的問題,始終都有爭論。
林楓拱手,行古代禮數,恭敬說道︰
“晚輩林楓,自兩千三百年後的那個後世,縱穿時空而來,拜見屈原前輩。”
屈原,姓羋,名平,真正姓名叫羋平。
稱呼為“屈原前輩”,沒有直呼其名,也沒有什麼不敬。
一番熟悉的寒暄問答後,屈原相信了林楓,相信他是兩千年後的子孫後人。
臨死前。
能親眼看到一位後代子孫,屈原此刻心情極為激動。
站在汨羅江邊,他感觸萬千說道,“難得那個後世的人們,相隔了滄海桑田,相隔了宇宙洪荒,還能記得吾。”
林楓表情恭敬,出聲答道︰
“炎黃子孫們,永遠都記得您,因為您是華夏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是華夏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
“您的出現,標志著華夏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被後人尊稱為“詩魂"。 ”
言外之意。
在屈原崛起之前,華夏歷史上,是沒有“詩人”概念的。
都是集體創造。
比如距今已有25[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4980[/img]
13-12498[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4980[/img]
[/img]
[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4980[/img]
13-12498[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4980[/img]
[/img]
年歷史的《詩經》,是無數人集成的結果。
因為《詩經》中最重要的“風”、“雅”、“頌”等詩篇,解釋的意思是……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
屈原創作的《楚辭》,能與《詩經》並稱“風騷”!
可以想象,屈原在歷史上的地位。
就連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也是無韻于離騷罷了!
隨後,林楓又說道,“晚輩冒犯,我想代後世人問您個問題。”
“問吧!”
“屈原前輩,您過端午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