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皇帝群。
華夏歷史上422位皇帝都入了群。
此刻,他們正在討論“皇帝排行榜”,爭論誰才能爭奪第一名“皇帝寶冠”的名頭。
楊廣︰“@溥儀,小溥儀,朕讀書可不少,休想欺瞞。”
朱棣︰“什麼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聞所未聞,該不是你胡說八道吧?”
劉徹︰“朕是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在位期間,親自策問,選拔人材做官,後世科舉之制始此;派張騫通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這在華夏史上屬首次。”
“朕還外施仁義,實行德治,同時又重視法治,用嚴刑峻法治理國家,這在歷史上也是首次。”
“朕獨尊儒術,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同時,又兼用百家的格局,這一點,對你們後世哪個皇帝沒有巨大影響?”
“此外秦始皇打不滅的匈奴,在朕期間,派衛青霍去病為將,充斥漠北無王庭,封狼居胥,千古傳名。”
“所以,朕才應當是千古一帝。”
……
秦始皇︰“@劉徹,能要點臉不?朕派蒙恬為將,卻匈奴七百里,從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射箭,你說孤贏不了匈奴?”
朱元璋︰“@劉徹,能要點臉不?正是你獨尊儒術,讓我華夏從此傲骨不再,變成文風儒儒的軟弱民風,若是你獨尊兵家,華夏何愁沒有錚錚鐵骨。”
李世民︰“@劉徹,能要點臉不?你有仁義德治,就不會下“罪己詔”了。”
趙匡胤︰“@劉徹,能要點臉不?封狼居胥是橫空出世的少年霍去病,跟你有多少毛錢關系?”
楊廣︰“@劉徹,能要點臉不?你那科舉制度,寒門學子無門登堂,朕創立實施的科舉制度,沿用一千多年,才真是千古傳名。”
……
為了個皇帝第一名寶座,大家可謂是臉都不要了。
誰敢說自己是千古一帝。
必定遭到一大堆瘋狂吐槽。
劉邦︰“@小溥儀,你個小娃子,好好說說,那後世的時代,都是如何說的?”
溥儀︰“後世有個偉人寫過一首曠達豪邁的詞,其中有一句為“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劉秀︰“@溥儀,你所說的漢武,是誰?是不是漢世祖光武皇帝?”
李隆基︰“@溥儀,唐宗?說清楚點,是不是唐玄宗?”
趙匡義︰“@溥儀,你說的宋祖,又是誰?”
秦始皇︰“哈哈哈,秦皇唯有孤一人,沒有能與孤爭奪的了。”
朱元璋︰“始皇帝,咱實話實說了,你的大秦二世而亡,攏共就兩個皇帝,實在沒人能爭。”
胡亥︰“@朱元璋,真以為你朱家牛逼了。”
朱棣︰“胡亥,你有意見?”
朱允𡆇彯e昂 ュ 閿幸餳 俊 br />
朱高熾︰“胡亥,敢對我爺爺不敬,信不信朕兩百斤身軀,壓死你。”
朱瞻基︰“胡亥,敢對祖爺爺不敬?”
朱祁鎮︰“胡亥,你還有意見?”
……
……
朱由檢︰“胡亥,還敢有意見嗎?”
所有朱家皇帝一個個輪流發出彈幕,人多力量大,一人一口唾沫,就差沒有淹死二世主胡亥了。
溥儀弱弱發言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說得是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
忽必烈︰“憤怒,為何說我爺爺,只懂彎弓射大雕?”
窩闊台︰“誰人不知,我祖爺爺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
朱棣︰“別吹牛了,成吉思汗除了打,打,打,還會什麼?打過西方大片疆土,守住了嗎?”
溥儀︰“原本的意思是……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治功勞;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學才華。稱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楊堅︰“這首詞寫得不錯,有全首詩詞嗎?”
李淵︰“寫得很妙,什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本來就那樣,求全首詩詞。”
趙光胤︰“@楊堅@李淵,你們兩個,純屬是嫉妒羨慕,加恨。”
溥儀︰“這是一首磅礡大氣的詩詞,字里行間,博大豁達,雄渾厚重,並且有許多處引經據典,表達出氣勢恢弘,睥睨天下的豪情。”
“只要看過的人,無不被折服。”
“當年我第一次讀閱,就被深深震撼了,沒有秦皇那般大氣概,寫不出如此經典名詞。”
“而且這位偉人,也是千年不出的華夏領袖。”
萬眾矚目之下,“天朝皇帝群”中,溥儀將這首豪氣沖宵的詩詞打出︰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一時間。
群里一片靜寂,無人發言,連半個表情,半個符號都沒有,大家集體沉默了。
哪怕是林楓,此時也表情嚴肅,重讀一遍《沁園春•雪》,仍是感覺自己的靈魂再次受到震撼。
那種強烈的沖擊感,縈繞不散。
沒有吞吐天地的大胸懷,如何能寫出如此驚為天人的傳世著作?
比如前三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寫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
“北國風光”是內容的總領句。
“千里”“萬里”兩句為交錯,即千萬里都是冰封,千萬里都是雪飄。
詩人登高遠望,眼界廣闊,但是“千里”“萬里”都遠非目力所及,這是詩人的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展,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宏大。
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穆之中又有飄舞的動態。
對祖國山河感嘆,又引出秦皇漢武等英雄人物。
再縱論歷代英雄人物,抒發作詞者偉大的抱負及胸懷。
總之。
這震撼千古的著作,發出了超越歷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壯志。
那一刻思接千載,那一刻洞悉未來,那一刻豪情萬丈,那一刻傲視古今。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群里才有人發言。
秦始皇︰“詩詞里,仿佛開天闢地,他是一個可以壓塌一個時代的強者。”
劉徹︰“論文治,朕不如他。”
李世民︰“論文采,朕也不如。”
趙匡胤︰“論筆墨,朕也不及。”
就在此時。
林楓的手機響起,是搭檔白鹿打來的,並且說正在開車趕來的路上。
“楓哥,下一個要追溯的歷史,下一個要對話的古人,你那邊有方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