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第590章 商學策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590章 商學策問

    龜茲鎮秋闈當日,舊城試院的大門前,人山人海,聚滿了不同人種、不同語言、不同出身的各色考生。

    早先曾經擔任過範陽太常寺贊引的許方海,看著面前的盛況,一時之間有些感慨。

    一直生活在範陽城中的許方海,曾經听人說過,長安洛陽每逢試日,城中萬人聚集,諸邦來觀。

    以前,許方海還想著有機會要去看看,不料陰差陽錯,自己卻在龜茲鎮中見到了此等盛世。

    正在想著的時候,許方海的身後,傳來了一個年輕人的聲音︰“這位阿郎,敢問商學科考,從何處入院?”

    許方海聞言,轉過頭來,瞧見一個年約十六七歲的年輕人,一身青色儒袍,滿頭大汗站在人群中,焦急的看了過來。

    許方海︰“商學?你可有薦書和戶引?”

    那年輕人點頭道︰“有的,都在這里。”

    許方海︰“商科入院在中六門,就在俊士科的旁邊,你隨我來吧。”

    那年輕人聞言,如聞大赦,松了口氣,連忙跟了過來。

    許方海帶著那年輕人,順著人潮,一路向前擠去。

    途中,許方海問了那年輕人的姓名,後者回道陸恩生,說是嘉興人,家中世代從事糧食的生意。

    許方海有些吃驚︰“嘉興地處江南,距離安西有萬里之遙,你此行來趕考,著實是不易。”

    陸恩生笑道︰“陸家商行在長安城中有分行,我乃是庶出,自小就在關中長大。這次,听說安西秋闈允許工商雜學入考,便辭別了家人,打算來試試運氣。”

    許方海︰“原來如此,既然遠道而來,為何要投考商學?”

    陸恩生︰“商學、格物二科,乃是新設的科目,我思忖其他考生不知底細,不敢報考,競爭總歸要小些。再加上,陸某打小就在糧行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略知些經商的皮毛。”

    許方海點點頭,不禁高看了一眼陸恩生,心中說道,這後生年紀輕輕,心思倒還不少。

    二人來到試院的入口。

    許方海仔細看了一會兒,發現趕考商學的考生,的確是寥寥無幾,不由對陸恩生又起了幾分欽佩。

    陸恩生拜別了許方海,入了試院,見院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來往的院監之中,不僅有役吏,居然還有軍士,這讓他有了些許緊張。

    入了內里的考場,只見場中用矮牆隔成了一間間號房。

    入了房中,陸恩生攤開文房四寶和日常器具,接受了院監的最後一次檢查。

    不多時,只听一聲鑼響,考場大門緩緩關閉。

    試題開始被院監分發到每一名考生手中,陸恩生拿起試題,前前後後看了一遍,當他看到最後的策問時,不由愣在了原地。

    重農抑商,重商抑農,哪一條路線對國家更有利?

    他卻是怎麼也沒有想到,考官居然出了這樣的策問。

    歷朝歷代,向來都認為農耕才是正道,而商人不思生產,只會倒賣商品從中得利,近乎于蠹𤋊。

    還有一種說法,如果天下人都貪圖短利,跑去經商,而不去務農,那麼國家就會滅亡。

    這道策問,表面上是在問農業、商業,哪個對于國家更重要一些,其實卻是在問,商業與農業相爭,如何才不會動搖到國家的根基。

    冥思苦想了許久,陸恩生開始動筆。

    這個年輕人,開始並沒有長篇大論,敘述商業有多麼重要,而是寫了一組數據。

    戰國初期,一畝地在尋常年間,可以產粟一石半,上熟可以四倍,中熟可以三倍,下熟可以一倍;小饑可收一石,中饑可收七斗,大饑只能收三斗。

    而到了魏晉南北朝,一畝地尋常可以產粟三石,再到大唐天寶年間,一畝地產粟可達三石半。

    另一方面,戰國初期,打理一畝地所使用的農具,大多都是青銅制具,耕田方式大多都是兩人一組的耦耕。

    從戰國後期到唐朝,鐵犁牛耕、耬車、風車、石轉磨、水碓等等農具的問世,再加上圩田、涂田、沙田、架田、梯田等田作的出現,使得耕作每畝田所佔用的人力變少,產量卻大大增加了。

    陸恩生在考卷上寫道,按照這樣推測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農耕上所消耗的人力會慢慢變少,而糧食產量則會逐漸提高。

    換言之,在減少農活人手的前提下,一畝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那麼,從農業中釋放出來的這些多余人口,勢必就要尋找一個新的行業,去自行謀生。

    而商業下轄的無數行業,就成了這些人的去處。

    陸恩生拿自家的商行來打比方。

    陸家商行在收購糧食之後,並非只是簡單的將糧食倒賣,而是會經營許多與糧食相關的附屬產業。

    比如用糧食來釀酒的酒坊,比如將糧糟加工成馬匹食料的陸行;再比如碎米可以制成米粉或米澱粉,而後者又可以在糖坊加工成飴糖。

    寫了洋洋灑灑幾千字,陸恩生用這樣一段話作為結尾。

    糧食是百姓之天,農業乃是立國之本。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農業所消耗的人力會越來越少,產量也會越來越高。

    越來越多的務農人口,會離開耕田,在工商雜學中找到新的工作。

    而得到充足人口、財力和原料的商家,為了在商業競爭中獲取優勢,會盡力研究和改進工商技法,從而用更小的成本,獲取更多的收益。

    這種舉動,看起來只是為了私利,但其實卻推動了整個行業的進步,甚至會反哺農業。

    寫完這些,陸恩生滿意的吹了吹墨,點了點頭。

    正在這時,考場突然響起一聲鑼。

    有考官當場喊道︰“時辰已到,考生離場!”

    陸恩生一愣,看著手中的考卷,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試卷前面的算學和記賬題目都沒寫!

    一瞬間,陸恩生嚇得臉色煞白,手足無措之下,想要提筆再寫一些。

    巡視的院監發現了他的舉動,冷冷看了過來,口中又喝了一聲。

    萬般無奈的陸恩生,只能放下筆,垂頭喪氣的離開了考場。

    試院外的大門口,許方海背著手,看向遠方的市集,正想著去找些吃食。

    看見陸恩生出來,許方海走了過來,開口問道︰“如何?”

    陸恩生的表情,只能用如喪考妣來形容,他看向許方海,拱了拱手,沒說一句話,便快步離開了。

    許方海見狀,搖頭說道︰“科舉一道,窮盡白首,不得門徑,也是尋常……年輕人多歷練一些吧。”

    喜歡大唐奴牙郎請大家收藏︰(.)大唐奴牙郎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590章 商學策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590章 商學策問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