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周鈞與孔攸商定了敦煌古道重建的諸多事宜。
過了些日子,周鈞沒有等來朝廷批準敦煌古道的聖旨,卻是等來了朝廷關于康家的判罰。
康家勾結匪類,襲擊長行坊,戧殺府衛,又私販蠱藥,罪入『十惡』。
判罰如下︰主犯不論首從,皆處斬刑;犯家直系父輩及十六歲以上男子處以絞刑;犯家妻妾、弱子、祖父、兄弟、姐妹全部沒入官為奴婢;家中的部曲、奴婢、資財、田宅也全部沒官;伯叔父、佷子無論是否同居,皆流三千里。
听到這判罰的時候,周鈞有些意外。
當初他將康家罪行報至長安的時候,定性為不義、造畜蠱毒和厭魅;但是經過刑部和大理寺審議,康家的罪行被重判為謀叛。
後者是僅次于謀大逆的罪名,無論是惡劣程度還是判罰力度,都要高于周鈞的定罪。
為了監理此案,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右寺丞,專門帶著下轄,千里迢迢來了涼州。
周鈞和孔攸小心陪著這二位辦案,通過旁敲側擊,才打听到,原來那伙沙州的馬匪,被押解入長安一番審問之後,居然審出這案子和吐蕃人還有著聯系。
如此看來,康家之案被定性為謀叛,倒也無錯。
康家之案涉及面廣、案件復雜、犯人眾多,放眼整個河西,也是許久未曾見到的大案。周鈞陪著刑部和大理寺,忙活了一個多月,才算是處理完此案。.
時間轉眼也來到了十月底、十一月初,周鈞身為互市監,代武威郡刺史,身兼數職,一邊要忙著整理河西互市薄賬,一邊又要加緊做出武威郡天寶六載的州府闞冊。
就在周鈞忙的天昏地暗之時,孔攸神色匆匆的入了都督府,又敲響了𩤯荓d拇竺擰 br />
周鈞道了一聲進,瞧見孔攸的神情,表情一滯,開口問道︰“可是重修敦煌古道的奏疏批下來了?”
孔攸皺著眉,慢慢搖頭。
周鈞心生疑竇,停下了手中的筆,看向孔攸。
後者深吸一口氣,說道︰“聖人下敕,令王忠嗣入朝受審。”
周鈞怔在原地,過了許久,長長嘆了一口氣。
從朔方開始,再到河西,周鈞跟著王忠嗣經歷了許多,但是讓前者無奈的是,歷史並沒有改變,後者依然落了個奪權受審的下場。
孔攸見狀,朝周鈞勸道︰“王忠嗣落得今日之遭,也是他深信聖人之過,與主家無關。”
周鈞點點頭,平靜說道︰“且說說經過。”
孔攸︰“十月初,董延光欲伐吐蕃石堡城。朝廷下旨,令王忠嗣派兵助戰。”
“王忠嗣上言︰石堡城險固,吐蕃派重兵守衛,現在去攻,必然傷亡數萬,恐得不如失。不如暫且秣兵厲馬,尋待良機再去攻取。”
“朝廷未納王忠嗣之言,令其派兵助戰,王忠嗣不得已奉詔助董延光攻城。但其中又拖延抗令,董延光不滿,上書告王忠嗣阻撓軍計,另有圖謀。”
“聖人聞之大怒,右相李林甫借機使濟陽別駕魏林進言,忠嗣曾自言,幼養宮中,與太子關系親密。是想擁兵以尊奉太子。”“聖人怒甚,便下敕令王忠嗣入朝,委三司審問。”
周鈞听完,回憶史書中的記載。
王忠嗣受審,三司奏其罪當死,恰逢哥舒翰因功入朝,聖眷正隆。後者向聖人進言,願以官爵贖忠嗣之罪,李隆基感念其忠,故而赦了王忠嗣之罪,將其貶為漢陽太守。
周鈞站起身來,對孔攸說道︰“王忠嗣乃是將才,在唐軍之中威望又高,倘若能夠上書……”
孔攸打斷了周鈞的話︰“主家可是想為王忠嗣求情?”
周鈞思慮片刻,輕輕點頭。
孔攸微微嘆氣,又說道︰“聖人與王忠嗣畢竟有著父子情分,與其說是惱怒,更不如說是忌憚。奪權貶官之後,北藩群龍無首,聖人也算是達到了目的,不會再對王忠嗣行加害之舉。”
“所以,無論是誰,倘若肯站出來為王忠嗣求情,聖人大多都會尋個台階,就此作罷。”
“但是,站出來的這個人,都不應當是主家。”
周鈞︰“為何?”
孔攸︰“其一,主家乃是龐公的西賓,得了賞識,才從胥吏做起,又入朝為官。而龐公又是何許人也?貞順皇後之內僕,壽王之家公。此番王忠嗣入朝受三司審問,所定罪名,乃是和太子的糾葛,主家貿然說情,恐敗壞名聲,給人留下兩頭偏倒的印象。”
听了孔攸的話,周鈞不禁點頭。
孔攸觀察周鈞的臉色,又低聲說道︰“其二,主家欲為王忠嗣求情,是希望後者能夠為己所用。但是,王忠嗣篤信聖人,即便遭遇構陷,也不會生出貳心。此等人,很難勸其歸心,倘若處理的不好,甚至會適得其反,惹火燒身。”
周鈞重新坐回折椅,默然不語。
孔攸又湊近了一些,輕聲說道︰“主家與王忠嗣相處已久,心生賞識,此情自是自然。但大唐積重難返,僅僅勸回一個王忠嗣,也不過是徒勞。主家當知,這大唐最大的癥結,不在北藩,也不在河北,而是在長安。”
周鈞明白孔攸話中的深意,開口說道︰“時近年底,我很快便要回長安述職。我與王忠嗣素有交情,他的案子,誠如伯泓所說,我不好出言求情,但也不好作壁上觀,只是把握分寸罷了。”
孔攸聞言贊許道︰“主家所言極是,王忠嗣一案,需得小心對待,關鍵就在分寸二字。”
周鈞︰“除了王忠嗣一案,還有重修敦煌古道一事,朝廷遲遲未能下旨,我打算親自面聖,再澄清利害,爭取早日開工。”
孔攸︰“王忠嗣被三司會審,河西、隴右節度使將印空置,朝中怕是在顧慮此事,故而諸多事務都暫時擱置。”
周鈞︰“關于河西節度使,我心中已有人選,倘若能推那人接下將印,敦煌古道一事也有個照應。”
孔攸︰“主家所指的那人,可是河西安家的安思順?”
周鈞︰“正是。”
孔攸輕輕點頭。
接下來的十幾日里,周鈞處理好了互市監和武威郡刺史的政事,又安排好了匠作工坊的日程。
拜別了涼州城中的諸人,周鈞帶著孫阿應、仇邕和一眾親兵,騎上快馬,離開了涼州,向著長安火速趕去。
看書喇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加入書簽
返回書架
喜歡大唐奴牙郎請大家收藏︰(.)大唐奴牙郎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