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周鈞再無問題,龍茂元深呼吸一口氣,沉聲道︰“那麼,焉耆王後人的下落……?”
周鈞從懷中取出早已備好的周家族譜和關引文書,遞給了龍茂元。
後者小心翼翼的接了過去,仔細看了一遍,朝周鈞問道︰“敢問貴客尊姓大名?”
周鈞︰“周鈞,周衡才,族長可稱某周二郎。”
龍茂元在族譜中找到了周鈞的名字,心中一驚,猶豫片刻後問道︰“焉耆王後人隨周姓大族去了大唐?”
周鈞︰“那周姓大族本是焉耆王的遠支,叛亂發生之時,便帶著焉耆太子逃出了王國,又輾轉去了大唐。焉耆太子及其後人,在大唐生活了數百年,起初還存了心思回歸故土,後來逐漸適應了中原的生活,最後連姓氏也變更為了周姓。”
龍茂元面上驚色更甚,掙扎一番,說道︰“族譜和關引雖然未錯,但此類文書,皆是後撰,難辨真假。”
周鈞知道對方會有這一說,解開領口,從脖子上取下了一件掛墜,正是焉耆王室的信物——應龍錐。
龍茂元見到應龍錐的一瞬間,雙眼睜圓,喉頭滾動,雙膝不由自主的軟了下來。
周鈞見狀,連忙扶起了龍茂元,又問道︰“你識得此物?”
龍茂元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只是一個勁的點頭。
他站穩身形,轉身一個箭步入了里面,從一個層層上鎖的箱子中,取出了一件事物,拿給了周鈞看。
周鈞看清那事物,不禁一愣,只見龍茂元手中也有一件應龍錐,與自己手中的幾乎無差。
龍茂元︰“應龍錐本是一體,當年太子出逃之時,為了日後相認,故而將其拆成了兩半。”
周鈞聞言,從龍茂元手中拿過另一半應龍錐,與自己手中的一半,對準後又結合,居然組成了一把奇形怪狀的完整錐體。
周鈞看著手中的奇怪物件,心中生疑。
龍茂元看見這把嚴絲合縫的王室信物,對眼前之人的身份再也不疑,連忙跪倒在地,口中又稱道拜見太子。
周鈞擺擺手,令龍茂元先起身,接著又說道︰“王室後裔,你知便是,往後莫要再提。”
龍茂元听聞,猜測其中曲折,口中只得稱是。
周鈞看著手中這把奇形怪狀的應龍錐,問道︰“這是武器?還是裝飾品?”
龍茂元恭敬答道︰“應龍錐乃是一把鑰匙。”
周鈞︰“鑰匙?”
說完,周鈞又看向應龍錐的前端,果然如同鑰匙一般,有著許多不規則的凹凸。
周鈞又問道︰“既然是鑰匙,那麼是開啟何處的門鎖?”
龍茂元︰“敢教周二郎知曉,此乃焉耆王室的密辛,老夫實在不知。”
周鈞撓撓頭。
龍茂元在一旁瞧著周鈞,小心的問道︰“周二郎既然來了龍部,為何不願與族人相認?”
周鈞看著龍茂元,先是講明自己的官身和職事,接著又說道︰“某身為河西互市監,有意為龍部掙得營生,使得族人衣食無憂……然而,倘若焉耆後人身份泄露,再與龍部產生瓜葛,必引得朝廷猜忌,到頭來卻是兩邊都落不得好。”
龍茂元听到這里,也是懂了,但還是為難的說道︰“但是,焉耆後人回歸龍部,老夫總要給其它族長一個說法。”
周鈞指了指應龍錐,說道︰“把這個拿給其它族長看,就說已經找到了焉耆王的後人,只是對方的身份當下不便告知。從今往後,我與龍部的聯絡事宜,皆由你出面來轉圜。”
龍茂元點點頭,應了一聲。
周鈞將應龍錐拆開,將其中一半還給龍茂元,說道︰“行了,今日之事,你知我知,莫要聲張。再過數日,我便要回涼州,到時我會讓人來龍部與你聯系。”
說完,周鈞掀開帷簾,走了出去。
龍茂元跟在周鈞的身後,臉上依然存著幾分震驚之色。
孫阿應見周鈞平安走出,松了一口氣;拓跋懷素瞧見龍茂元心不在焉的模樣,低頭思索。
日落之後,用完了晚飯,周鈞走出龍部的營帳,見孫阿應和一眾唐卒,聚在篝火旁,便走了過去。
孫阿應正在烘著素餅,瞧見周鈞走來,連忙將食物交到其他人的手中,又唱了個喏。
周鈞見原本席地而坐的唐卒,紛紛起身相迎,先是擺了擺手,接著說道︰“都坐下,都坐下。”
孫阿應見狀,招呼眾人坐下。
周鈞來到篝火邊,看著身邊的軍士,一邊回憶一邊說道︰“你是第一旌的隊副,曲朔信,靈州人;你是第一旌第三行的�葺j 笊 ゅ 嶂萑恕 br />
兩大隊唐卒,周鈞憑著自己的記憶力,挨個說了過去,絲毫未錯。
眾人聞得,神色激動,又面露欽佩。
說完眾人的名字,周鈞喝了口水,看著唐卒手中的素餅和油 ,問道︰“軍中糧餉,可有足額發放?”孫阿應遲疑片刻,答道︰“如今比過去要好些。”
周鈞皺眉︰“糧餉仍有拖欠?”
孫阿應︰“我听說河西諸州去年入冬的時候,雨雪見少,導致今年春糧歉收,屯田產量大減,所以糧餉也發放的少了一些。好在王都護推行了商稅之法,所以有增有減,軍餉倒也放了大半,空缺不多。”
周鈞思考片刻,對唐卒們說道︰“你們糧餉的虧空部分,由我來出。”
孫阿應聞言,連忙勸阻道︰“周二郎,我等皆是都護所派,怎好讓你用身家私產來填補空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