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形意拳有三個層次可尋。一是拳不離手。
得了好處,身心之愉悅無法用言語形容,一日不練就不舒服,此得味也;二是拳不離身。
無所謂練不練,有時間就練,有空閑就打,拳法是生活,生活是拳法,此知髓也; 三是拳不離心。
行走坐臥都是拳,舉手抬足是拳,眼楮里是拳,耳朵里是拳,動靜之間皆是拳,此入神也。
形意拳之勁法,基本分為豎勁與橫勁。
豎勁者,起于足而發于手,如猛獸之撲食,一而貫之。練拳者,在于打通勁路。
胯在形意拳中的作用非常大。無胯者,上實而下虛,看似凶猛實則稍加引發必倒。
所謂胯勁者,重力之反復也。如虎之撲人,必先沉胯而蓄勢。胯勁引路,消息全憑後腳蹬。
腳趾抓地,極欲裂土,直因全身重力垂而向下,足底如沉千斤蓄勢待起。
而尾椎火機一發,反而上升,如卷地之風,從足底倏忽飛騰。胯骨奮張,脊椎疊送,四梢齊全,勁力到手。
此一瞬間不容發,並無個做作的心思在里頭,只內在心一動即發。橫勁者,全在丹田內勁力鼓蕩。
養氣之丹田在氣海,發力之丹田在臍後。
打一陣子拳覺得沒長進了,就回去練鷹捉劈拳),打幾個月就和以前不一樣了。
每天練著進步的,其實也可以定一個時間專門練習鷹捉,只有好處沒壞處。
剛進形意門打鷹捉,打一段時間沒長進,就回去站三體式。
每天百分之七十時間站樁,百分之三十時間打鷹捉,互相參究,就容易入門了。
“開口神氣散,動意火工寒。”之前說過形意拳要求終日舌頂上顎、閉口不言,這是外頭的,里頭就是後面那句“動意火工寒”。
真練進去的,始終守著一個定字。不過如今這都是故事了,當代人做不到的,所以我們再怎麼練,與前輩高人相比也只誠如風水尾耳。
練功時最忌諱旁邊有人和你講話,一開口便神散氣瀉。
尤其是練形意拳的,當間里一邊練一邊說話,丹田氣頓時外泄,表現就是氣喘吁吁的。
此是忌諱,須當謹記。我們練內家拳的不崇尚表演,平日里有時間找沒人地方用功,是自尋快樂。
非有人要看的,行雲流水打一套,不解釋不言語,只微笑不語,明白不明白您自己看。
如果遇到個又肯演示又肯給你講的,造化。
太極拳里很多巧妙,其實你蹲下去就能體會。
形意拳也是如此,架勢太高功架吃不上勁,終歸還是不得三昧。
老一輩人在四張八仙桌子底下走拳架,腿上功夫相當了得。
一開始筋骨柔弱可以打得高些,四五年了就得練到溜地皮才成,這時候尋常的高牆幾步就過去了。
練內家拳都講究虛領頂勁,而在形意拳里豎項頭頂有另一番意思,是技擊的需要。猛獸撲食一定是脖頸伸直、頭向前頂、一口咬住死不撒開。
平常我們練拳的時候兩條腿往下沉勁,也得配合頭向上頂,兩下里一個爭力勁才會整,不然有下頭沒上頭也是半截子拳
四梢其實就是模仿猛獸來的,一剎那物我皆忘就是目標。
勁力,是形意拳區別于其它拳術的主要形式之一,形意拳之勁力為混元力,即力不出尖之意。
此勁力以丹田內氣為基礎,故此內功無成,便無混元可言,所發之力不過是肢體之力而已。
發此力者,胸部易含空,松肩垂肘,心無其心,意無其意,純以丹田鼓蕩,催動氣血,達到四稍,發力路線極短,貼身也可發力。
其威力極大,似炸藥向八方炸開,故此也稱混元炸力。
丹田充實為力之源泉,欲養丹田之氣,需明了拳中規矩,單重;九要;順中用逆諸法。
明了規矩,身體力行,練養結合有道,則氣滿身輕,用之自然,不運氣氣自充,不加力力無窮,純用先天,合于自然之道。
周身肌肉松弛為其次,拳中所謂“形松意緊”者,即是筋骨撐肌肉松,筋骨撐不可用死力,須轉換靈活自如。
發力肌肉僵緊者,則氣血必然受拘,有害身心,為僵死之力。
肌肉欲松弛,需堅持常年站樁,站至肌肉不由自主,緊極而松,達到氣血通關展竅,貫通全身,則僵勁去除,靈勁上身,功夫有成。
混元力成,一則和于健康之道,屬以氣催力,為純用先天之力,不損氣血,不傷五髒。
可瞬間爆發,且炸力不斷。發力不合混元者,身體僵直,下盤輕浮,力緩且鈍,違背順中用逆之法,毫無穿透力可言; 更有甚者,怒目橫眉,面目猙獰,此是心中努力努氣之所為,屬拳中大忌,久必有損健康,得不償失。
為什麼形意拳學拳容易改拳難
形意拳要想學到真東西,貪快是不行的。
學拳最要緊的是先打好基礎,以後進步就會快啦,像蓋樓一樣,基礎沒打好,樓蓋得再高也非倒不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學拳如學寫字,學字之初,先一筆一畫地模仿,要橫平、豎直、鉤、點、撇、捺都要正確,筆的提、頓、轉、折都要合乎要求,先求形似,進一步求神似。
先學正楷,再學行書和草書。順序是先慢後快。
學拳也是如是,先一招一式一手一腳模仿起,先從外形模仿,打下正確的基礎,然後再一步一步地改拳。
學架子一招一式都有規格,一手一腳都有方位,初學不嚴格要求不行,如果隨便囫圇過去,會給以後改拳造成大困難。“
這里所謂“學拳容易“是指那種不嚴格要求學習的,很隨便學習的,實際上學的東西是似是而非的東西,這樣學當然容易。
但這樣學到的拳,內中有很多習慣性的壞毛病,改起來就難了,對以後的提高是很困難的。
如果一開始要求嚴格,打下好的拳架基礎,頭遍架子基本上做到外形規矩,看起來是慢了,但以後深一步改拳就較容易了,以後提高也就快了。
有人學拳貪快,想在短時間內就掌握形意拳,這是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有些人沒有學好五行拳的發力,就想發人打人,就更可笑了,俗話說得好︰“欲速則不達“,這是至理名言。
特別是學形意拳博大精深的拳理內容,不是短時間能掌握、所能學會、所能理解、所能達到的。
即使老師每天把著手教,學者有一定聰明,也得有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弄懂學會。
至于練到身上,練成高級功夫,完全掌握,需要明師的指點以及自身的悟性,還需要足夠的時間和功夫。
形意拳的五行拳的動作幾天之內可以就學會了,但改起來非要用幾年的功夫,還恐怕未必能改好。因為改拳的內容更高了。
初學是外形模仿,是表面的東西,而改拳就需要按照拳理拳法去要求,使學習者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從不能到能,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從初級到高級,這是改拳的全部內容,做起來很不容易。
有一個練習形意拳多年的人的,一般說外表練的很不錯了,許多人談起來也很夸獎他,他自己覺得也不錯了,一次找我來給他指導,他練過後,問我練得如何?
我說︰“可說你練的都對,也可說你練的都不對。”那人听了不明白,問我怎麼又對又不對?
我說︰“說你練的對,是用最低標準來看,只是學會了動作,因為你外形模仿的還差不多。
說你練的不對,是用高標準來看的,因為你身上還沒有形意拳高標準應有的那些東西,這些東西就在于初學三體式老師所傳授的拳理中。
所練拳的動作是夠能夠達到拳經中的標準。
明明拳經中要就三體式是要“合膝裹胯”,但練習者練出來的動作卻是“敞襠”。
這其中不泛所謂的“名家高手”,所以要求練習者的動作必須對照拳理才能練對。
喜歡開局簽到刑警隊請大家收藏︰()開局簽到刑警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