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形意拳講究返先天用本能,想把拳練出名堂,首先要找到腰胯,返回腰胯,使用腰胯,忘記四肢。
形意拳里“大龍”之說,就是要體現出腰對全身的驅動作用。
一動無不動,這個一就是指腰。
“腰”是有形有相,無形無相的就是“丹田”。
如果要體現腰胯驅動,身體定然有所傾斜,雖然角度不大,但內意外形,總是有所體現。
通過一定的方法把腰椎尾椎練活了,大龍腰胯就都出來了。
這個時候一動都是腰先動,丹田內動,帶著全身骨節層層運轉,也就是一動無有不動,運勁方如九曲珠連綿不絕。
練腰的方法,有的門系單獨拿出來,有的則融入到拳架里頭。
練習形意拳必須把四肢的功能忘掉,突出腰胯的驅動,慢慢就能找到腰的原始力量,逐漸把後天胳臂腿發力的習慣改過來,這個才是“換勁”。
對于老是搞不明白的學生,我就讓他們把手腳捆住躺在地上,說好了胳臂腿不準使勁然後想辦法坐起來,結果都是掙扎一陣就找到了腰,才恍然大悟。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小孩怕打針,我在醫院看見過不想打針的孩子在床上咕嚕,四五個大人控制不住,最後我說了一句“你把他腰箍住”,就馬上解決問題。
這個時候人的本能出來了,腰就用上勁了,胳臂腿也忘了,這力量得有多大?
除了腰胯之外還有個重點,就是脊背。
形意門里有句話叫“勁上脊背”,就是把腰胯練出來了,大龍也出來了,這個時候從後天轉了先天,從四肢用力轉化成腰胯脊椎帶動全身的整力,此方為換勁。
老虎豹子走路屁股高高聳起,一撅一撅的,身體是個s形,整體就像個彈簧,隨時竄出去。
人在後天只會用胳臂腿,不知道用腰胯,那里的骨頭也長死了。
但人是直立的,老虎豹子是臥著的,怎麼把腰胯的橫力通過脊柱轉移到兩臂上去呢?就是所謂“勁上脊背”了。
老虎豹子的脊柱方向和四肢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來自腰胯的力量可以很順暢地傳遞到四肢,但是人的肩臂和脊柱是十字交叉的。
按道理從腰胯上來的力量到這就中斷了,所以普通人只會用兩臂的力量,而不懂得用腰胯整體。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控制不住一條發怒的二三十斤小狗的原因,因為犬科動物的脊柱與四肢也是同一個方向。
所以雖然人家只有二三十斤,但肯定比人兩條胳臂的勁要大。
那麼我們人類就沒有辦法做到如貓科犬科那樣的力量傳導嗎?
有,就是打開肩背一帶的筋骨結構,而這也就是形意拳“熊膀”的來歷。
形意拳四象、也即“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熊膀是指熊在發力時把兩個肩胛骨橫向打開貫通肩膀,把腰胯之力順著脊柱傳導到兩臂的功能。
熊這種動物是既能如虎豹般四肢著地奔跑撲咬,也能直立起來用兩臂兩掌搏斗。
熊直立起來的時候力量更加驚人,從上往下用兩掌撲擊,足以打斷任何動物的脊梁骨。
那麼熊是怎麼做到力量傳導的?就是肩背這一塊要打開,也就是兩塊肩胛骨在發力時橫著往兩邊走,從而把脊柱與兩臂實現連通。
腰胯力量是如何傳導到下肢呢?通過塌腰坐胯。
其實這些秘密任何一本形意拳著作都寫得清清楚楚,六合九要、二十四法等等,只是文字簡明扼要,沒有過來人給你解讀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腰的力量通過脊柱傳導到四肢是這個原理,但還有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開肩開胯。
人在後天關節基本都長死了,特別是肩關節和胯骨軸,所謂長死是關節里頭的筋長死了,關節就固定在很小的範圍內運動。
比如獵豹在高速奔跑中前後肢關節近乎脫臼的狀態,其實人家那個是最大限度的開肩開胯。
胯關節是全身總開關,胯關節一開全身關節皆開,肩膀關節也就打開了。
肩關節開了才知道含胸是怎麼回事,才有後面的功夫進階。
形意拳的起橫起為橫,落為順。橫順要知清。何為橫、何為順?
橫者有三,一為先天之橫,即內勁也!二為後天之橫,即橫勁也!
三為周身之橫,即球勁也!起為橫,這里的起是啟動的意思。
就是說,形意拳身法一動就要三橫合一,內勁驅動,周身球意,渾身橫力,三法齊到,才叫起為橫。
形意拳的起為橫,主要是內在的,並不在外形顯現,八卦掌就比較明顯,典型的是橫走豎撞,形意拳要在打上那一刻才露真形。
對方如果接不上,一下被打倒。如果接上了,才知道你是橫走,他的直勁就落了空。這也就是尚雲祥先生講“打架得會搶大邊”的深意所在。這是講橫勁。
那麼球勁又作何解呢?比如過去說流氓在街上橫著走,乍拉著膀子橫著竄過來,就是生理上帶著的球勁本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打架不能直來直去,搏擊都是兜圈子,其實也是在找橫,在橫里頭找機會。
形意拳的就高明了,這個橫都是在意上,不顯山不露形,看著是直其實是橫的。
動手不能只是照顧到前後,而是要把周身上下都照顧到了,渾身每一個汗毛孔都帶著勁,帶著凶悍,形意拳就算是有點味道了。
看了很多傳武和搏擊動手的視頻,沒看到能把橫勁能用出來的。
人家練搏擊的兜圈子,他也跟著兜圈子,這一兜就出了破綻,人家稍微一變化,你這邊跟不上節奏就空了,情等著被人打。
這個自然界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弱的跟著強的走,強的能影響弱的精神和心理。
小時候孩子都有個頭,長大了都有個老大或者老板,人家比你強的不光是學人家本事,連人家說話語氣都能學了去。
獅子逮羚羊,如果獅子的節奏比羚羊快,羚羊就沒跑了。
如果羚羊先啟動,獅子慢一拍,在後頭緊著追,這就比較困難。如果跟著羚羊的節奏,自個就走了腦子,被人家的節奏控制了。
這時候羚羊要是來個急轉彎,獅子也跟著急轉彎,那不是自己腦子能控制的,可論急轉彎獅子哪行呢,一般就讓人家跑了。
在武術技擊之中也是如此。場上遇見比你強的剎那間就跟著人家的節奏走了,一百個里頭一百個被人打。
所以我們練形意拳的強調要有自己的節奏,練也是自己的,打也是自己的。
打拳要走出自己的節奏,別人學不去;
打要按照自己的路數,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永遠不能讓別人欺了去,這才是形意拳!
內氣內功就是一層窗戶紙!
內氣內功的東西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層窗戶紙。
中華武術傳統內家拳修習中都是以吐納導引為原則,鍛煉意識、呼吸和動作相互配合,著重身體內部的修煉,故稱為內功。
“武術家”運氣貫于招式之中練的技擊之功夫;“道家”修煉內氣為主的養生延年之術;
“儒家”是以攝生養氣、頤養天和為主的保養之術;“
佛家”則以悟性超脫,養先天浩然之氣作性理長存之術;
都無法超過對氣修習。
一般人只知道練內功能祛病強身,殊不知還可練出堅強的意志和生命的活力,能使身體越練越堅實,精力越來越充沛,不斷在體內儲藏著巨大的能量。
內氣內功這東西是騙不了人的,是歷代武術大家科學實踐真實出來的。自己做不到、練不出來或沒學到真功夫、理解不了,不代表它不存在!
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過吾可以提供內家拳基本功的三個檢驗標準,一來看一下你對內家拳的修為水平二來看你對內功內氣的理解︰
第一,氣沉丹田。檢驗方法︰把口鼻閉上,把手放在小腹上,可以自由第把小腹凸起,凹陷下去。
做到這一步,是基本達到氣沉丹田,但還是要堅持鍛煉,讓下丹田充實有力。
第二,氣沖帶脈。檢驗方法︰把口鼻閉上,把左手放在小腹上,把右手放在腰眼命門上,可以做到把小腹凸起的同時,後腰命也凸起來。
第三部,氣灌四稍。檢驗方法︰氣從後腰上到夾脊穴,再由肩到肘到手。
手指堅硬如鋼鐵。注意再仔細看一下他手背的皮膚是否又嫩又白又紅潤!
綜上所述,無論練形意太極八卦,做到以上三步後,就勉強算是帶功行拳。
這時候你的拳才是有支撐的拳才勉強找到了一點點內家拳的門徑!
帶氣帶功行拳才能更明深意
帶功行拳後,動作只是引導內氣發放的引導姿勢,練得越多,內氣和內勁對這個路線越熟悉,傳導的越快。
用起來才越順手。到了這個時候,你才明白內家拳為什麼讓你放松,你越放松,內勁發的越快啊。
只有真理解這個,那怕只形意五行拳八卦老三掌,太極有八門五步照樣算是行之有效的內功。
不明其中深意,就算你會形意十二、八八六十四掌、一百零式太極拳也不能算內家拳!
可有快速練出內功內氣的秘決???
回答非常肯定︰有,但很少人能淘到!!!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既然是秘訣別人又怎麼輕意相授???
舉例說明,有人願意傾囊、顧忌傳授你功夫,需要你還要練習30年,那基本上算不秘決。
反過來說,如果這個秘訣吾教給你,少則3個月,多則兩三年,你就可以獲得巨大的提高。
那我就要極為保密了,最簡單的還是要以防小人學去。很明顯內功的秘訣屬于第二種,所以從古到今大家都不說,或者直傳給少數的人。
但你若問內氣內功這東西從哪里學起?
初學者無論是太極、形意、八卦終究應當從形之姿勢入手,學習久之著熟懂勁,必當,悟真理,求真源,融會貫通,才能步入于神化之境。
動靜萬化不離根,風雨雷電神氣象,渾然一體出真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站樁固根培元是開始也是結果,要使自己的身體強壯,循序漸進不要貪功、不要的過度的傷害身體;
最終讓習練者用最有效的方式輕松達到養生的目的並找到內家拳門徑!
松求的是人體的身心健康狀態、緊樁求是六面力和間架結構、動求的是“全力以赴”狀態,亦即全身力量都進入有效工作狀態的狀態!
功法環環相套,站樁千萬不要在那里傻站。
傻站只是靜,而不會動。因為站樁是動靜兩大類。必須要動靜結合,光靜不動。少了一橫。
所以站無極樁過程中拉筋,𤃡筋,伸筋拔骨,才可以將筋拉長,增粗,力生于骨,而連于筋。
筋長力大,骨重筋靈。
寧練筋長一分、不練肉厚一尺。這也是樁法有雲︰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
才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生生不已之動。
無極樁,達到養生和快速找到內家拳門徑的目的,系統提升腎系統功能,培養人體自身元氣,幫助身體築基。
學會時時刻刻能補充能量、達到養煉合一的神奇效果。
站樁時會出現打哈欠、流淚正常嗎?
答︰正常!中醫學認為心和腎是相互聯系的,心是火,腎是水,心腎之間的聯系叫水火既濟。
站樁的時候出現打哈欠、流眼淚,是由于站樁的練習,加強了心腎相交的功能的緣故。
所以說,出現打哈欠、流淚是好的現象,說明練習站樁取得了效果。
(本章完)
喜歡開局簽到刑警隊請大家收藏︰()開局簽到刑警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