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簽到刑警隊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我喝毛峰 本章︰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是專指形意拳在使用中的要求。

    在形意拳發展史上,歷代傳人中都出現過出類拔萃之輩。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們評判這些傳奇式的人物時,並不是通過一個統一的動作標準去衡量他們的練法。

    這是因為,形意拳鍛煉的終極目標是“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這對于那些經過一段時間嚴格的基礎訓練,較準確地掌握了形意拳基本動作規範的人來說,是一句必須領悟的至理名言。

    否則,再天資聰穎,也不過是個練家子,難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練形意拳有“一年打死人”的說法,雖然夸張,但也說明形意拳具有質樸、簡練、實用的特點。

    所以,練形意拳的人,應善于把握體用結合的關系,把練和用緊密集合起來。

    體味形意拳“拳打三節打人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的拳理。

    形意拳用外表的動作“形”,反映動作內涵的“意”。

    此時外表需要循規蹈矩,不能改變傳承,要用一成不變的“靜態”規矩反應內心的動態,不斷升華意境;

    而用法,則靠千變萬化的外形來體現內心“無我”這種恬淡的境界,必須要忘掉身心,以至于進入一種毫無畏懼的忘我狀態。

    拿形意拳的練法和用法相比較,既有拳架結構的變化,也有動作多與少、幅度大與小、力道剛與柔的變化。

    就是同一個用法之間也有這種變化。動作雖然沒了平時練的模樣,卻處處透出了形意拳的味道。

    這對于平時怎麼練就想怎麼用的人來說是難以理解的。

    用法和練法比較,要能夠做到動作省減了,而意思仍然存在。

    這可以從“顧即是打、打即是顧”之間的顧盼、呼應、貫通之中去領會。

    這種“用法”表面看起來動作很簡單,甚至只是一動而已。

    其實是一個非常注重節奏的、連貫起來的復雜動作,是動作能量組合,不是簡單的一個動作。

    有人講,形意拳用法必須帶著它一定的形象。的確,形意拳有“五行”、“十二形”等明顯區別與其他拳種的特色動作。

    但一用起來這些“形”,就如同書法中把正楷寫成草書的關系一樣,快的在似與不似之間,甚至快的認不出來。

    但心里清楚,用法的每一動都來源于平時練的形,是一種熟能生巧、融會貫通、隨感而發的下意識動作。

    而真用到這些形時,內地里早已養成要特別認真按要領去做的習慣。

    形意拳“腰胯驅動”與“勁上脊背”

    練習形意拳講究返先天用本能,想把拳練出名堂,首先要找到腰胯,返回腰胯,使用腰胯,忘記四肢。

    形意拳里“大龍”之說,就是要體現出腰對全身的驅動作用。一動無不動,這個一就是指腰。

    “腰”是有形有相,無形無相的就是“丹田”。

    如果要體現腰胯驅動,身體定然有所傾斜,雖然角度不大,但內意外形,總是有所體現。

    通過一定的方法把腰椎尾椎練活了,大龍腰胯就都出來了。

    這個時候一動都是腰先動,丹田內動,帶著全身骨節層層運轉,也就是一動無有不動,運勁方如九曲珠連綿不絕。

    練腰的方法,有的門系單獨拿出來,有的則融入到拳架里頭。

    練習形意拳必須把四肢的功能忘掉,突出腰胯的驅動,慢慢就能找到腰的原始力量,逐漸把後天胳臂腿發力的習慣改過來,這個才是“換勁”。

    對于老是搞不明白的學生,我就讓他們把手腳捆住躺在地上,說好了胳臂腿不準使勁然後想辦法坐起來。

    結果都是掙扎一陣就找到了腰,才恍然大悟。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小孩怕打針,我在醫院看見過不想打針的孩子在床上咕嚕。

    四五個大人控制不住,最後我說了一句“你把他腰箍住”,就馬上解決問題。

    這個時候人的本能出來了,腰就用上勁了,胳臂腿也忘了,這力量得有多大?

    除了腰胯之外還有個重點,就是脊背。形意門里有句話叫“勁上脊背”,就是把腰胯練出來了,大龍也出來了。

    這個時候從後天轉了先天,從四肢用力轉化成腰胯脊椎帶動全身的整力,此方為換勁。

    老虎豹子走路屁股高高聳起,一撅一撅的,身體是個s形,整體就像個彈簧,隨時竄出去。

    人在後天只會用胳臂腿,不知道用腰胯,那里的骨頭也長死了。

    但人是直立的,老虎豹子是臥著的,怎麼把腰胯的橫力通過脊柱轉移到兩臂上去呢?

    就是所謂“勁上脊背”了。

    老虎豹子的脊柱方向和四肢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來自腰胯的力量可以很順暢地傳遞到四肢。

    但是人的肩臂和脊柱是十字交叉的,按道理從腰胯上來的力量到這就中斷了。

    所以普通人只會用兩臂的力量,而不懂得用腰胯整體,這也就是為什麼人控制不住一條發怒的二三十斤小狗的原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犬科動物的脊柱與四肢也是同一個方向,所以雖然人家只有二三十斤,但肯定比人兩條胳臂的勁要大。

    那麼我們人類就沒有辦法做到如貓科犬科那樣的力量傳導嗎?

    有,就是打開肩背一帶的筋骨結構,而這也就是形意拳“熊膀”的來歷。

    形意拳四象、也即“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

    熊膀是指熊在發力時把兩個肩胛骨橫向打開貫通肩膀。

    把腰胯之力順著脊柱傳導到兩臂的功能。

    熊這種動物是既能如虎豹般四肢著地奔跑撲咬,也能直立起來用兩臂兩掌搏斗。

    熊直立起來的時候力量更加驚人,從上往下用兩掌撲擊,足以打斷任何動物的脊梁骨。那麼熊是怎麼做到力量傳導的?

    就是肩背這一塊要打開,也就是兩塊肩胛骨在發力時橫著往兩邊走,從而把脊柱與兩臂實現連通。

    腰胯力量是如何傳導到下肢呢?通過塌腰坐胯。

    其實這些秘密任何一本形意拳著作都寫得清清楚楚,六合九要、二十四法等等。

    只是文字簡明扼要,沒有過來人給你解讀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腰的力量通過脊柱傳導到四肢是這個原理,但還有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開肩開胯。

    人在後天關節基本都長死了,特別是肩關節和胯骨軸,所謂長死是關節里頭的筋長死了,關節就固定在很小的範圍內運動。

    比如獵豹在高速奔跑中前後肢關節近乎脫臼的狀態,其實人家那個是最大限度的開肩開胯。

    胯關節是全身總開關,胯關節一開全身關節皆開,肩膀關節也就打開了。

    肩關節開了才知道含胸是怎麼回事,才有後面的功夫進階。

    形意拳的起橫起為橫,落為順。

    橫順要知清。何為橫、何為順?橫者有三,一為先天之橫,即內勁也!

    二為後天之橫,即橫勁也!三為周身之橫,即球勁也!

    起為橫,這里的起是啟動的意思。

    就是說,形意拳身法一動就要三橫合一,內勁驅動,周身球意,渾身橫力,三法齊到,才叫起為橫。

    形意拳的起為橫,主要是內在的,並不在外形顯現。

    八卦掌就比較明顯,典型的是橫走豎撞,形意拳要在打上那一刻才露真形。

    對方如果接不上,一下被打倒。如果接上了,才知道你是橫走,他的直勁就落了空。

    這也就是尚雲祥先生講“打架得會搶大邊”的深意所在。

    這是講橫勁。那麼球勁又作何解呢?

    比如過去說流氓在街上橫著走,乍拉著膀子橫著竄過來,就是生理上帶著的球勁本能。

    打架不能直來直去,搏擊都是兜圈子,其實也是在找橫,在橫里頭找機會。

    形意拳的就高明了,這個橫都是在意上,不顯山不露形,看著是直其實是橫的。

    動手不能只是照顧到前後,而是要把周身上下都照顧到了。

    渾身每一個汗毛孔都帶著勁,帶著凶悍,形意拳就算是有點味道了。

    看了很多傳武和搏擊動手的視頻,沒看到能把橫勁能用出來的。

    人家練搏擊的兜圈子,他也跟著兜圈子,這一兜就出了破綻。

    人家稍微一變化,你這邊跟不上節奏就空了,情等著被人打。

    這個自然界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弱的跟著強的走,強的能影響弱的精神和心理。

    小時候孩子都有個頭,長大了都有個老大或者老板,人家比你強的不光是學人家本事,連人家說話語氣都能學了去。

    獅子逮羚羊,如果獅子的節奏比羚羊快,羚羊就沒跑了。

    如果羚羊先啟動,獅子慢一拍,在後頭緊著追,這就比較困難。

    如果跟著羚羊的節奏,自個就走了腦子,被人家的節奏控制了。

    這時候羚羊要是來個急轉彎,獅子也跟著急轉彎,那不是自己腦子能控制的。

    可論急轉彎獅子哪行呢,一般就讓人家跑了。

    在武術技擊之中也是如此。場上遇見比你強的剎那間就跟著人家的節奏走了,一百個里頭一百個被人打。

    所以我們練形意拳的強調要有自己的節奏,練也是自己的,打也是自己的。

    打拳要走出自己的節奏,別人學不去;

    打要按照自己的路數,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永遠不能讓別人欺了去,這才是形意拳!

    (本章完)

    喜歡開局簽到刑警隊請大家收藏︰()開局簽到刑警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簽到刑警隊》,方便以後閱讀開局簽到刑警隊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簽到刑警隊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並對開局簽到刑警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