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聖

第一卷 小城軼事 第二十三章 耶釋(1)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結完 本章︰第一卷 小城軼事 第二十三章 耶釋(1)

    數月後。

    入秋。

    喧城依然沒什麼變化,只是少了一個寂寞的少女,多了一個書童;少了一個混混少年,多了一個抄書人。

    先生還是那麼年輕,秋風也帶不走他的歲月,卻帶來一片枯葉,落在他素白的肩頭,隨後又飛舞起來。

    先生一身白裝。這是他很多年前穿過的衣服,由她織成,每一次穿都說明他心不能靜。

    夕陽灑落,飄帶隨風輕拂,不似紅塵中人。

    先生眼看東方,站在城門口,已經好久。像這樣看東邊,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總有不安在晃動,覺得該趕快些。

    “看這麼久,看出什麼了沒?”守衛側躺在竹躺椅上,打了個哈欠。

    先生搖搖頭。

    “那就別看了,該來的,你攔不住。”

    先生點點頭。

    “听說你也學我買了張躺椅,天天也坐那上面。怎麼樣?這東西舒服吧?”

    先生皺起眉。

    “是你的書童說的。她那個性太活潑,嘖嘖,不適合我。”

    先生轉身進城。

    老街書齋。

    水兒兩手托腮,毛筆被夾在嘟起的嘴唇與鼻子間,看著那六個漆黑的大字——道可道非常道,不甚發愁。

    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她真就想了這麼久都沒想明白。起初她不信邪,查遍書齋里所有書卷,沒有結果,遂去吳家孫家,還去喧城幾個能有藏書的地方,卻都沒有查到。于是她放棄查典籍,決心自己摸索。

    不得不說,水兒在文科上的造詣不僅比某人強太多,甚至能說高過大多數人。之前先生立課題,短則半日,長則數日,便有了結果,且無一不是高見——雖多是借鑒先人也相當不凡。可這會卻連連吃閉門羹,無論她如何解題,都得不出合適的答案,或者說總有什麼地方差一點。

    漸漸的水兒對這句話失去了興趣,她原先還以——連錢文秀都能倒背《勸學》如流來告誡自己不要放棄,如今早已忘了,還得先生逼著她來。

    可連興致勃勃的時候都解不開,被逼無奈自然更不能。于是乎,水兒見著這句就煩,恨不得把這六個字從世上抹去。

    水兒正想動手在上面畫個大叉,听到先生回來的聲音,便將筆放置好,做出認真思考的模樣。

    “今日可有什麼新解?”先生一進來,就這麼問。

    “沒有。”水兒百無聊賴的回答。

    “我早便說過者六個字很難,你偏不信。”

    “先生,道,究竟是什麼?無論我已何物代指,都得不出解,可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說的通,好像這個道什麼都不是,又什麼都是。而無論那一本書上都沒有提到這句話,類似的句子也沒有,更沒有那里提過關于道的說法。”水兒趴在書案上,臉貼在字帖上,“我還查過關于修行者的書,就像吳爺爺家的那本,還是沒有。”

    “道是什麼?”水兒忽然抬起頭,字帖粘到了臉上。她有個猜測,“莫不是指萬物?”她搖搖頭,也不太對。

    “敢猜敢說是好的,猜對也算,猜錯無妨。”先生若有所思,“道是萬物?有那麼一點意思。這句話我也解了很多年,只是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所以不能判斷你的正誤。有人和我說,道,你想是什麼便是什麼。你想是魚,就是魚;你想是風,就是風;你想是萬物,那可能就是萬物。”

    “”水兒嗚嗚幾聲,又趴下,“不懂!”

    “不懂那就不用懂,別人的說法是別人的見解,可听,不可抄,關鍵還是看你自己怎麼想。”先生在水兒面前坐下,“這六個字可以先放放,急不來。我先教你其他的,只是更加要辛苦,因為明年我就要帶你去都城。”

    “真的?”水兒的眼楮瞬間雪亮。

    “真的。”先生點點頭,嚴肅的說,“時間緊迫,還有不到半年,要趕在都城春考之前,所以你的課業會變得繁多緊張,不說做家務,連吃飯時間都要減少。你可受的住?”

    “受的住!”水兒大聲肯定。

    去都城、去聖書樓、去修行、去知道爹爹怎麼死的是她不會放棄、為之努力的目標。少些自由的時間,根本不算什麼。

    “那就好。”先生隨意翻開書卷,“現在就開始,我立個新課題,一天之內就要解出來,你听好了。”

    水兒坐正,仔細听著。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先生好像還想說下去,卻突然站立起來,面色凝重。還不待水兒有反應,先生便出了書齋,留下她一人握著筆,茫然。

    夕陽漸沉,小城沐浴在金黃之中。晚風卷著黃沙枯葉,呼嘯而來,將那扇完好無損的木門死死封住,好似誰也打不開。

    先生寂靜地站在門前,閉攏雙眼,將呼吸放至最平,將感知擴到最大,不放過任何草蛇灰線。

    先生很謹慎,因為來者很強。

    對于這樣一位強者的到來,喧城本身沒有任何的察覺。他們的層次太低,無法參與頂級修行者的行動,而且對方同樣相當謹慎,沒有露出一絲馬腳。

    但就像蛇穿過草叢,不會留下腳印,也會有道痕跡,尤其是那樣的強者,想要完全隱藏自身的氣息,很難。

    調動天地間自然元氣為己用的人——統稱為修行者。

    即使修行者不作為,自然元氣也會朝著他們涌去,這就像呼吸一樣,無法拒絕。這一點,越是上層的修行者就越明顯。

    所以修行者判斷同類和威脅的方法的關鍵就是——感知天地間自然元氣的異動。

    像來者這樣強大的修行者,造成的自然元氣異動,是異常明顯的,先生的感知能力也是天下間絕無僅有的。如果對方不是用了某種特殊手段,僅僅憑借自我壓制,至少十里之外就會先被先生發現。如今居然讓對方率先達到了城門附近。

    先生感知到對方並沒有踏入進城地境,只是邁了半只腳,還沒落地就縮了回去。就是這一瞬間的事,先生便已經知道對方是什麼人,所以才會這樣慎重。而且對方來意同樣相當明確——來挑戰。

    不知過了多久,正是夕陽埋入天邊,帶走最後一抹余暉的時候,先生動了——他向前微微挪動了一步。這一步,說明先生已經找到了對方,並鎖定。

    緊接著,先生又邁出一步。對方在更早之前就已經盯上先生,這一步是對方讓的,是在挑釁。

    雙方已經相互鎖定。他們就像兩只凶惡強壯的雄獅,一只是領地首領,一只是入侵挑戰。它們雙眼通紅、劍拔弩張,搜索著對方身上的弱點。只要有一處破綻,就會立即飛撲上去,撕碎對方的喉嚨。

    然而這場緊張激烈、容不得犯錯的斗爭中,入侵者顯然托大了。在經歷眾多搏殺後存活、身心老練的獅群首領面前,讓一步,就是全讓了。

    先生睜開眼楮,重重地踏出一大步,然後是更多步,接著飛奔。

    城外某處。

    來者笑吟吟的臉,立馬變了色,不過他並不慌張,應該是早就想好了對策。

    既然僵局已經打破,那就沒有繃緊神經的必要。他的呼吸漸漸回復如常,望著喧城,就像在俯視籠中訓獅。

    兩人對戰的第一局他輸了,可他顯然不認為自己還會繼續輸。他轉身向林子走去。

    先生在喧城里飛奔,不過一次呼吸便來到城門處。老街書齋距離這兒少說有二三里路,這樣的速度在凡人眼里應當被稱為瞬移,而先生連喘息聲也沒有。

    先生站在城門下看著遠方,似乎有些覺得可惜。他搶佔了先機,本來還可以繼續飛奔,直到追上來者,給予沉重的一擊,可誰叫身旁有人出了個小麻煩。

    那名守衛正躺在竹躺椅上睡覺。听起來挺正常的,實則問題很大。因為他是趴在竹躺椅上的,臉上的肥肉緊貼在竹片上,又從竹片中間的縫隙里鑽出來,已是通紅。

    明明身上承載著莫名的巨大壓力,看起來十分的痛苦,守衛卻沒喊一聲痛大概是想叫卻叫不出來的原因。

    “偷襲”守衛拼著老命動了動嘴唇,並沒有發出聲音,連唇語也讀不出,但先生知道他就是想說這兩個字。

    先生當然不會在意守衛是被偷襲,還是打不過的原因,來到守衛面前蹲下看他。

    守衛睜不開眼楮,覺得眼皮都快被撕掉了,但听到先生靠近,還是動了動嘴唇。

    “我要是先去追,你大概會先死。”先生說地平淡,就像尋常人聊天。

    守衛听到會死,于是不動。

    先生輕輕嘆一口氣,站起來。

    守衛這副慘狀自然是來者搞的鬼,這也讓先生更加確信,對方來挑戰是帶著充足準備的。

    若是讓尋常人看見這模樣,大概只會就得,這守衛在發神經,然後一臉嫌棄的走開。在修行者的感官看來,守衛身上有一團極其凝煉的自然元氣,正是這團人為的自然元氣,壓得守衛喘不過氣來。

    這自然團元氣正在向四周擴散,不用太久,就會被天地消化。如果沒人施救,守衛很快就會被壓死。

    在視覺上,粗看之下沒什麼異常,但只要你走進些,使勁仔細去看,會發現守衛其實是被一層金光包裹,其上還隱約有個字。

    ——�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願聖》,方便以後閱讀願聖第一卷 小城軼事 第二十三章 耶釋(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願聖第一卷 小城軼事 第二十三章 耶釋(1)並對願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