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聖

第一卷 小城軼事 第二十二章 修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結完 本章︰第一卷 小城軼事 第二十二章 修行

    錢檐跪著恭敬地目送先生離開,先生的話在他腦海里回想。先生猜的沒錯,錢檐確實動過背叛的心思,要不是在喧城重逢,錢檐一定會把聖書樓的事忘的干干淨淨,只做一位普通的愛錢的商人。

    但那可能嗎?錢檐知道不可能,他永遠也擺脫不了跟聖書樓的關系,外門弟子的身份就是一道枷鎖。

    只要先生還在。

    錢檐又跪了好久,直到劉寶龍把二老應付過去,管家來通報時,才被扶起來。

    錢檐忽然笑了笑,心想真好,大師兄還是原來的模樣。管家卻被嚇著了,心想老爺怕是真被氣壞了。

    今日已無事,到翌日,錢檐推開錢家祠堂大門,沒有什麼聲響,先人的畫像和牌位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地上擱置著三個蒲團,整齊干淨嚴肅。錢文秀跪在地磚上,搖搖欲墜。

    錢檐站到最大的畫像面前,拜了拜,回頭看向錢文秀“我罰你,你服嗎?”

    錢文秀有過偷睡後,被罰得更慘的經歷,于是真的一夜沒合眼,以至現在困得不行,精神渙散。隱約听到有人說話的聲音,先是一驚,看到是父親,頓時強打精神,挺直了腰背。

    錢檐意外地沒什麼不滿。錢文秀沒有听清父親說了什麼,只是迷迷糊糊地點點頭。他略做判斷,現在最多剛到寅正,離跪一天還差很遠,心想以前父親都會故意晚些才來,這回這麼早是想做什麼?

    “罰你也是想要你好”錢檐嘆了口氣,“算了這種話沒意思,你跟我出來。”

    說罷,錢檐先出了祠堂。錢文秀仔細回想一下,確認自己沒听錯,這才跟了上去。那雙僵硬的雙腿,讓他連吃幾個跟頭,渾身都是酸痛,有些不受控制,眼楮布滿血絲,見到微弱的晨光,幾乎睜不開。

    錢檐不管兒子身體如何,只顧領路。錢文秀虛弱的樣子,反而讓他有些不高興。不管是他,還是另外兩個兒子,都受過家法——跪一夜祠堂,可從沒像錢文秀那樣虛脫。

    還好錢文秀瞥見錢檐是要往書房去,于是努力想要站穩跟上,可無論怎麼樣努力都是踉踉蹌蹌的,等他走到書房,已經出了一身汗。

    “你身子骨不好,我不怪不得你。”錢檐這話不像是對錢文秀說,而是對自己說。

    錢文秀的喘息聲漸漸平息,又縮在一邊,把自己變成石頭。

    書房里,錢檐伸出一根手指,滿臉怒色,斥罵跪著不動的錢文秀。這是十多年前很常見的一幕,錢文秀已經做好了準備,錢檐卻久久不說話。

    越是這樣,錢文秀越緊張,越害怕。錢檐四周仿佛有無形的巨大壓力,壓迫著錢文秀的感官與精神,讓他難以喘息,卻還要忍。因為他不確定,不這麼做會不會讓父親生氣。

    許久,寧靜被隨朝陽而來的鳥啼聲打破。一只花麻雀意外地闖進來,在房梁高處大轉三圈,想要出去,卻找不到路,只得亂撞亂叫。

    換平時,錢文秀見著這只麻雀,大概會覺得很有趣,會想法子逮下來,要是把他惹惱,就抄起手邊書卷板凳,干一架。現在錢文秀只怕它惹上父親,父親再遷怒于自己。

    錢檐再反常態,視線隨著麻雀打轉,且隱隱有些思慮。

    “看著。”錢檐對錢文秀說。他隨手搓了一個紙團,看似輕輕地向上一拋。

    啪一小聲,接著咚的一聲,麻雀掉到書桌上,紙團也回到錢檐手中,牢牢緊握。

    錢文秀聞言不敢不抬頭,卻只看見什麼東西竄了上去,又有什麼東西落了下來,具體是什麼沒看見。

    “看清了嗎?”

    “看清了。”錢文秀說得有些猶豫。他沒看清,但他很清楚發生了什麼,內心隱隱震動。

    “那你想做到嗎?”錢檐輕觸麻雀,它立馬驚醒,撲稜稜地拍動翅膀,劃過錢文秀耳畔,飛出門外。原來,錢檐那一下正中麻雀腦袋,將它砸懵了,這時剛巧醒來。

    在錢文秀的印象中,父親是個脾氣大、管教嚴、愛說教、做事專斷、思想老舊的人,普通人,萬不可能做到像用紙團打下麻雀那樣的事。而現在父親問自己想不想做到,是個什麼意思?

    錢文秀沒有回答,默默低下頭。

    “你知道錢家是干什麼的嗎?”錢檐問。

    錢文秀搖搖頭。他確實不知道自己家是干什麼的。

    錢家在喧城的聲譽向來很大,從不知多久以前開始就這樣,只要喧城百姓有大難,錢家都會出手相助,這是重要原因。錢家家門也大,宅院佔地比吳孫兩家相加還要多些,佣人更是兩倍之多,光一日的伙食開銷就不少,日常花銷也從不簡約。錢文秀只知道家里從商,卻沒見過喧城有錢家產業,家里也從沒缺過錢用。錢家哪來的錢?他以前沒怎麼在意,這時提起,甚覺怪異。

    “我錢家世代侍奉聖書樓。”錢檐表情極為莊重,尤其是說聖書樓三字時。錢文秀仍然低著頭,並飛快地思索這話的含義。

    聖書樓是什麼地方?那是大唐國的修行聖地。在大唐國最強盛的時期,那是全天下修行者所最向往的地方,甚至有“天下修行始書樓”的說法。其內弟子三千,無一不是人中龍鳳,放在哪一處,都是星斗下凡。其地位更是隱隱在皇室之上,代代掌樓皆是帝師,亦是修行者之表率。其風光可以想象。其侍奉,又是怎樣的世家?

    但,那都是十五年前的事。

    錢家在喧城有些名頭,放眼整個大唐國,就如螞蟻與大象。人家看也未必看得見你,你算什麼東西?

    聖書樓侍奉,絕不當如此。

    “喧城錢家是算不上什麼,卻是錢家祖宅。錢家辦的事,見不得光,自然不能扯上關系。”錢檐看著錢文秀,“江南錢家,才是明面上的樣子。至于到底辦什麼事,在這兒不能說。”

    錢檐教子不咋樣,猜人心思倒是挺準。錢文秀越听越心驚。

    “錢家是聖書樓的外門,錢家子嗣便只能是聖書樓的外門弟子。”

    “那哥哥們是修行者?你也”錢文秀膽子大起來。

    “不是。”

    錢文秀焉了下去。如果錢檐說是,那哥哥比弟弟強就是有理由的。那可是修行者,凡人怎麼能和修行者比?父親拿自己和修行者比,簡直荒唐。我只是個普通人。

    可偏偏說不是。

    錢文秀也知道,這是自欺欺人。他就是天生個什麼都干不成的人。所以哥哥們離開了他,父親也離開了他,他從來不知道關于自己家的絲毫。喧城也討厭他。她也討厭他。

    錢檐可想不明白兒子在煩惱什麼,直接說“錢家修行不同于他人修行,無論修什麼法門都有境界之分。錢家沒有。所以錢家修行者並不能稱為真正的修行者。”

    “一般而言,修行路能走到哪一步,先看天賦,後看自身。錢家修行不用天賦,全看自身。但說是這麼說,天賦還是得有一點的,一點點。你哥哥沒有,你恰好有一點。”

    “這一點天賦,放到小修行門派里,連看門也不要你,可在我們家,就足夠了。”

    “大唐國考科,分文武兩科。文科——書法禮樂算,武科——統策御射力。錢家善射,錢家修行便與射有關。”

    “錢家修行是參聖書樓而來——樓里師長書寫時講究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即,勁;開弓射箭除了手穩,還要準,少說百步之內可穿楊而過,即,眼。”

    “遂錢家修行要訣便是——入木三分勁,百步穿楊眼。”

    “以入木三分勁開弓,以百步穿楊眼射物,可穿山石直過,可發百箭無失。其中強弱全看自身功夫。”錢檐說,“這就是錢家修行的全部,簡單,好用,關鍵”

    “強。”

    “父親是在教我修行?”錢文秀有些茫然。

    “你才看出來?”錢檐皺起眉頭。

    修行大道,千樣百式,不同門派的修行路數自不相同。比如河魚宗主修劍,比如蠻人族主修拳勁,境界提升自與劍與拳有關。唯一能融會貫通的只有聖書樓,有“一法通萬法皆通”的號稱。

    錢家修行,是以聖書樓修行為基礎的演變。它以書法入道,以弓術承載,錢家弓即為成果。

    “書法可靜心、養性、修體、斂態、穩手、睿眼、平呼吸,皆是弓手必須之德。故錢家修行以聖書樓之法,化書法修行為弓術所用。”錢檐說,“所以修行的第一步,便是練書法。”

    說了這麼多,其實錢文秀一句也沒懂。什麼入木三分,什麼百步穿楊,什麼以書法入道,他根本不能理解。

    書法能和弓術扯上關系,真是在扯,你見過哪個讀書人的手上有勁去開弓射箭?再者說,書法,一听就知道是跟我有緣無分的東西,哪里練的來。

    錢文秀表面不說話,錢檐卻能看出他在腹誹,說“知道你肚子里沒兩點墨水,我今後不在文科上要求你什麼,只管把書法練好就行,文章本身不指望你能理解。”

    說著,錢檐開始翻箱倒櫃,不一會便將筆墨紙硯悉數搬出,尤其是紙的數量驚人,加起來估計有兩人高。

    “聖書樓弟子多起早貪黑,這對他們修行有益,我們家借鑒而來,自也是如此。現在朝陽初升,時間剛剛好。那麼修行就從現在開始。”錢檐說,“器物我早已備好,都在這。對你要求很簡單,就是把這些紙用完,限時一個月。”

    “書法修行要日積月累,也要有閱歷眼見,可惜你沒那麼多時間,所以第一個月只要你練形,包括坐姿、握筆、視線、面容。抄寫模板已經在書桌上,練到那個程度才算通過,然後我教你下一步。”錢檐最後說道“就這麼多,你練吧。”

    說罷,便離了去。

    緊閉的書房門截斷了朝陽,錢文秀緩緩站起,來到書桌前坐下。窗外仍有陽光照來,錢文秀看清書桌上的文字,是一篇《勸學》。他自嘲般笑了笑,握起筆,抄。

    老街書齋。

    先生站立著舉著書卷翻閱,面朝錢家的方向,不知已經多久。這時終于換了姿勢,在竹躺椅上躺下,將書卷放到了一邊,閉上眼楮,搓揉眉心。

    這時候,水兒端著兩碗白粥走出來。粥里各有一顆咸鴨蛋,一碗冒著熱氣,一碗沒有,是涼的。

    水兒把涼粥遞給已經坐起的先生,自己吃熱的。

    她在先生邊上坐下,對著粥吹一口氣,熱氣立馬飄散,剛要下口,轉臉看了眼先生。

    “吃那麼涼的,胃不好。”

    先生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用筷子把咸鴨蛋夾破,露出紅彤彤的蛋黃,溢出的油脂把白粥染上一層黃。先生嗦了兩口,說“涼的好吃,吃著爽。”

    水兒嘟起嘴。她在書齋才住了幾天,已經發現先生許多的壞毛病,比如只喜歡吃涼粥、比如家里器具從不整理、比如桌上蒙了一層灰也不擦。關鍵脾氣還大,不听勸。

    “但是吃壞了怎麼辦?氣候是在轉暖,早晨還涼啊,你又吃冷粥,時間久了肯定出毛病。”水兒說。

    “你說過好幾遍了。”

    “是說過幾遍,我是在關心你身體,萬一你生病了,上不了課怎麼辦?”

    “我以前也這樣吃。”

    “那一定是沒人照顧你,否則不會讓你有這樣的壞習慣。”

    先生放下了粥。

    “不過以後不會這樣了,有我照顧你,一定給你改回來。”

    “你才十五。”

    “十五怎麼了?按照律法我明年都能成親了,怎麼不能照顧你?”

    “”先生說,“好吧。”

    “什麼好吧?”

    “沒什麼。”

    水兒狐疑地看著先生,慢慢吃起粥。先生快速波動筷子,不一會兒就吃完了,把碗遞給水兒。水兒接過手放在一邊,順便把書卷遞給先生。先生便開始翻閱。

    他翻開第一頁,忽然說道“道可道非常道。怎麼解?”

    水兒剛想吃那顆誘人的蛋黃,不滿地撅撅嘴“這是哪本書里的?你還沒教過我,我哪知道。”

    “沒教過你,你就不能自己想嗎?”先生說,“這就是新的課題,和前幾個不一樣,你不可能從書上找到典故,全憑自己悟。限時一年。”

    “一年?這話才六個字,要給我一年時間,是在小瞧我嗎?”水兒把筷子放進嘴里,忽然覺得有些奇怪。

    “不是小瞧這六個字很難。”先生手指夾著一顆通紅的蛋黃,放進了嘴里。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願聖》,方便以後閱讀願聖第一卷 小城軼事 第二十二章 修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願聖第一卷 小城軼事 第二十二章 修行並對願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