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

第二卷 汴京風華 第一零九章 呂梁趙疤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余生風起 本章︰第二卷 汴京風華 第一零九章 呂梁趙疤子

    大周朝並沒有完全據有河東,也就是李響口中的山西一地,朔州以北一直在遼國手中,更北的大同府更是遼國的西都。

    呂梁山脈位于河東之地的西面,東南幾百里外的南北長條形平原上坐落著大周太原府,東北的山口是遼國邊境重鎮武州,武州位于朔州南面偏西五十里處,屬遼國邊境重鎮。

    呂梁山山形褶皺,溝壑縱橫,急流密布,夏熱冬寒,從前朝末年開始成為巨匪大寇盤踞的地方。大周立國後,因為身處遼周邊境外加地形過于復雜,這里的匪患絲毫不減,如今遼國面臨滅國之危,呂梁的大寇更是氣焰囂張。

    趙疤子原本盤踞在明月寨東邊的清風寨,後來和黃立仁、張天磊等人合作,偷襲明月寨不成,反而要被黃立仁當成替罪羊斬殺。能夠成為一方綠林並且多次打退官軍進攻的趙疤子確實有兩把刷子,察覺出不對果斷下手,洗劫黃家別院後制造混亂,然後趁機脫逃。

    在秦嶺中佔據地盤未果,又擔心劉成棟不死不休,趙疤子只好帶著手下的親信一路穿山越嶺,最後渡過黃河來到河東之地。手下不斷傷亡逃散,趙疤子只好從河東遍地的流民中吸收狠手和練家子,終于在劫掠了十幾個可憐的鄉村、打敗了七八路搞笑的同行之後,趙疤子進入了呂梁山這個弱肉強食的地方。

    大周的發展很不均衡,繁華富庶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黃河以南,黃河以北是又一番景象。太原府和大名府等黃河以北勉強稱為繁華的地方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本身處于主干商道,並且靠近產糧區。這樣的好地方自然難得,于是除了幾條還算安寧的商道,北地更多的地方充滿了堡寨和大大小小的山頭,官府力量在很多地方沒有足夠的強制力。

    比如京東東路,也就是李響口稱的山東之地,除了靠近黃河的州府和沿海的一些州府外,其它地方的民眾大多入則為民出則為盜。背著弓箭,扛著長矛,然後下田耕地的奇異景象並不罕見。面對大大小小的綠林匪寇和時不時興起的流民,當地民眾只能結堡自守,或依附豪強,所以大周軍中的北地男兒普遍更能打,因為他們很窮。

    靠近邊境的地方,比如太原北部的代州以及河北的真定、滄州更是民風剽悍,這里的鄉兵和弓箭社時常操練,沒有一定實力的鄉鎮早已消失在契丹人和幽雲漢兒數百年的打草谷中,有些鄉兵的實力甚至比肩世代鎮守西北的西軍。在黃河以南的京畿道、江淮和江南等地,鄉紳居于統治地位,但在靠近北部邊境的地方,只有具備武裝的豪強才說話算數。

    大周朝堂並沒有太過提防北地的豪強和莊堡,畢竟在大周的制度下,那些小型武裝沒有聯合做大的可能和意願。豪強和堡寨頭領也是加強版的士大夫嘛,這些民間力量還是抵御遼國入侵的可靠堤壩,于是汴京在子弟入官、賦稅和經商等方面給了北地的大小豪強諸多恩惠,好讓他們更加心向大周。

    豪強、堡寨、匪盜和官府形成了大周北地的特殊生態圈,源源不斷的武裝商隊和依附幾條大商道的通商網絡則成為了黑白兩道、官府民間的養分來源。有人通商的地方才有財貨,才有活路,所以大部分地方的盜匪大寇很少有殺雞取卵的。

    混亂而又有序,爭斗中有底線,殺伐但講體面,這便是大周邊境地區的眾生態。這種混亂的地方畢竟也是少數,黃河以北的大部分百姓還是能夠勉強求活的,盡管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百姓成為流民。

    呂梁山則和太行山北麓一起,成為可讓汴京小兒止啼的地方。以呂梁山為例,這里的物產在此時的大周養活不了多少人,關系到邊軍安穩的商道又被官軍牢牢把控,于是呂梁山的巨匪大盜行事非常凶殘。沒辦法,山地刨食填不飽肚子,鹽鐵布茶之類的物資又缺不了,辛苦生產也是入不敷出,何況大部分“好漢”不想生產卻要大魚大肉,于是他們只能抓住每一個機會補充。但對某些人來說,這種弱肉強食的地方最好不過,比如趙疤子。

    趙疤子剛來呂梁山就用偷襲的手段干掉了一個盤踞多年的老匪,由是引起了幾位大山頭的注意,趙疤子心驚之下連忙獻上大部分積蓄,投靠了距離自己最近的一位大山頭,這才得到落腳之地。

    趙疤子吸取教訓,覺得敗于劉成棟是自己沒文化所致,所以擄掠了幾個老儒生教自己讀書識字,如今已然粗通句讀,震驚了刀尖上舔血的老弟兄。

    趙疤子的新寨子學習了幾年前明月寨的設計,以實木為牆,石條為基,夯土為壘。但趙疤子還不滿足,老是向幾位邊軍出身的手下請教構築營壘的學問,最近竟然開始翻起《武經總要》。李響要是得知這位老對手居然開始睜眼看世界,估計要拋開汴京的一切跑到呂梁,以求盡早砍死趙疤子了。

    梁山的中心大寨有聚義廳,趙疤子的老巢也不例外,不知道為什麼,北地的綠林大寇最喜歡“聚義廳”這個名字,于是趙疤子也隨大流。

    趙疤子正在四處透光的聚義廳中翻閱書本,時不時指著幾處地方,問堂下戰戰兢兢坐著的幾位老儒生。就在這時,一位三角眼的高大青年和一位膀闊腰圓的粗壯中年直接闖了進來。趙疤子向幾位儒生道謝,幾位老家伙連稱不敢,然後一步三彎腰地出去了。又活過一天,真是不容易啊,其中一位秀才心中慨嘆,總是怕趙疤子突然發飆砍人。

    高大青年是機靈鬼詐的唐隆偉,粗壯青年是憨直勇猛的渠業,兩人是趙疤子從流民口中救下的孤兒,也是趙疤子的左膀右臂。兩人看到趙疤子認真翻書的樣子總想笑,但又不敢太過放肆,只好辛苦憋著。當時從黃家別院殺出來的時候,便是機靈的唐隆偉和憨直的渠業最為賣命,這兩位如今更是趙疤子心腹中的心腹。

    趙疤子終于看完一段,小心地把書收攏好,然後揉揉眼楮,“他娘的,看這些大字真累人,比砍人還累。光是看懂這些字講的啥就這麼費勁,那些個舉人進士甚至狀元郎得是多聰明?”然後趙疤子讓兩位心腹坐下,看著外面的嘍�@遣倭氛笮停 成下凍魴牢康納襠 br />
    唐隆偉適時拍了一下馬屁,“大哥果然雄才,咱們手下的兒郎們操練之後不說戰力最強,但在呂梁也有自保之力了。”

    渠業向來喜歡和唐隆偉抬杠,“可咱為啥事事向劉成棟和李響學?這樣不顯得低人一等嗎?”

    趙疤子正要發怒,但很快冷靜下來,要有涵養,他提醒自己。長嘆一聲,趙疤子坐在虎皮大椅中的身體顯得有些蕭瑟,“三弟,還有二弟,大哥一直在想為什麼劉成棟那廝能順利招安,咱們卻被廂軍打、被劉成棟打、被黃立仁打、被秦嶺山民打。最後只能翻山越嶺,跑到這千里之外的凶殘之地,直到不久前才勉強立足,你們想過嗎?”

    看到唐隆偉和渠業疑惑中求知的表情,趙疤子欣慰地點點頭,至少這兩位是跟自己一條心,只听趙疤子又道︰“老子反復思量之下,覺得問題在于規矩和底線。劉成棟講規矩,爭體面,劃底線,守體統,于是有大儒幫忙招安。听說李響那小子居然被那個大儒收為弟子了,名滿天下的大儒啊。”

    唐隆偉臉上的艷羨呼之欲出,渠業雖然向來對李響和讀書人不忿,此時臉上也是神色復雜。一朝得中進士,鯉魚躍龍門,翻身佃戶把歌唱,高中狀元、發現神童和才子戲佳人的故事已經深入每個大周子民的內心。

    一個無惡不作的匪盜,他可以殺戮、凌虐讀書人,可以用各種手段折磨士紳的妻妾,甚至可以在大家小姐的繡床上撒尿,但他的內心最深處總是有著對讀書人的羨慕與……敬畏。因為讀書人掌握了輿論,掌握了世間規矩,掌握了道理,還掌控著小民生計和各種資源。

    凡事無絕對,過去千百年中當然有不承認讀書人統治地位的諸侯,但無一例外地失敗了。並且無論他做過什麼事,都會被史書冠以“瘋子”、“屠夫”、“妄人”等頭餃,被一代代的大儒不斷鞭撻。

    所以亂世中的草頭王不管多麼痛恨豪門大戶,想要有一番作為就要向讀書人伸出橄欖枝;所以判斷一個兵頭是草莽還是諸侯的最重要標準,從來都是有沒有才子大儒真心投靠;所以諸侯想要得到天下,一統寰宇,總要對讀書人群體做出很多妥協。

    趙疤子捧起書,指著兩位小弟,“老子也和你們一樣,甚至比你們更慘。你們一個是不知道為啥拼命干活,家里的收成卻越來越少,最後變賣了一切成為流民。另一個是被縣令縣丞聯合起來奪了家產,然後成為流民。老子卻是直接家破人亡,只有老子一個人逃了出來……”說到這里趙疤子深吸口氣,仿佛又回憶起小時候家宅中的那場大火,眼角隱現淚光。

    “老子想來想去,只覺得這世間的規矩當時沒有站在咱們兄弟一邊。老子殺過士紳,殺過窮苦人,欺負過婦女,甚至屠戮過整支商隊,最後卻流落到這里,說明這世間還是有規矩的。所以咱們兄弟要想求活,要想有個下場,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亂砍亂殺,要迎合這世間的規矩。”

    “劉成棟又怎樣?李響又怎樣?雖然是宿敵,但既然人家能招安,咱們就要學,這樣咱們兄弟才能有個下場。所以咱們要學習劉成棟,不吃窩邊草、不亂殺人;要學習李響,整肅兵士,加強規矩;還要學習明月寨,現在是明月莊,學習人家開礦墾地,不能坐吃山空。”

    唐隆偉和渠業終于明白了自己大哥交好附近鄉鎮、禮遇讀書人和嚴肅軍紀等行為的用意,也終于明白了自己大哥的苦心,原來一切都是為了有個好下場。炎黃子孫幾千年來最為堅持的生存觀念,便是傳宗接代、贍養父母、照顧家小了,如果連這些都不在意,那便是徹底的迷失。

    趙疤子小心地把書擦拭幾下,放到盒子里,二當家唐隆偉和三當家渠業正在消化自家大哥的心路歷程,就在此時,一個傳令兵跑到大屋外單膝跪下,“報~~~報大當家,山門外,山門外……”

    “恁娘,信不信我砍死你?!難道有人打上門來?”渠業暴脾氣上來,恨不能一刀劈了這個氣喘的家伙。

    “冷靜點,慢慢說。”唐隆偉讓傳令兵冷靜,內心在想到底是哪家突然襲擊。

    趙疤子臉上的刀疤抽動幾下,難道是自己投靠的那位看出自己的野心,來個突然襲擊?

    傳令兵終于咽了口唾沫,“山門外有位自稱郝家鎮的郝舉人,帶著好多布匹、糧食和片好的豬肉叫門,說要拜訪大當家。”說到豬肉,這位傳令兵的喉結抖動了幾下,肚子還響個不停。

    趙疤子想了幾息,突然想到離自家寨子不遠的木蓮山,精神一振,“快快有請,這位可是貴客!”

    還有七天便到冬至,距離趙疤子山寨不遠的郝家鎮突然被一伙呂梁盜匪襲擊,被搶走了上百婦女和數百青壯。郝家鎮德高望重的郝舉人不止一次收到過趙疤子的示好,但這位舉人雖然知道趙疤子和其他山大王頗有不同,但也不屑交往。“如今自家遭逢大難,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希望不會被砍死……”這位一尺長須、四十出頭的舉人站在山門前,拿著趙疤子的信,惴惴道。

    趙疤子不知從哪里听來的戲文,穿著員外袍,光著腳跑到門外,熱情地迎接了郝舉人,看得郝舉人眼角抽搐。听說在自己“勢力範圍”內的郝家鎮被劫掠一空,趙疤子當即火冒三丈,晚飯都沒吃就直奔木蓮山。

    木蓮山哪里抵擋得住經過整肅的趙疤子精銳的偷襲,慌亂之下被一舉蕩平。趙疤子解救了大批青壯婦女不說,還一舉消滅了木蓮山,同時已經被侮辱、無法還家的婦女也配給了他手下兄弟為妻。郝舉人感激不盡,只取回一半的糧食等物資,剩下的都歸了趙疤子。

    趙疤子大獲全勝,郝舉人四處傳播“趙員外”的美名,靠近趙疤子的鄉鎮都遞帖尋求庇護。于是趙疤子開礦采藥、墾田走私,和山外的士紳大戶打得火熱,還不斷招攬流民,走上了很難復制的逆襲之路。(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勛陽布衣》,方便以後閱讀勛陽布衣第二卷 汴京風華 第一零九章 呂梁趙疤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勛陽布衣第二卷 汴京風華 第一零九章 呂梁趙疤子並對勛陽布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