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員效應太過強大,顧芸曉一家這些日子都忙的熱火朝天,連著好幾個周末,連爺爺奶奶家都沒回了。顧芸曉許諾給李圓圓和王真真的紅燒肉,也是成了空頭願,遙遙無期。
不過由于顧芸曉在九月份的小測驗里,拿下了雙百,成為二(二)班僅有的三名雙百之一(王真真粗心,算術丟了一分),成功徹底奠定了一流好學生的基礎,取得了和班長謝春燕、學霸丁茜同樣的超然地位。學霸好學生的失約怎麼能叫失約呢?李圓圓和王真真肯定是不會介意的啦!
眼見得已經到了9月底,中秋、國慶兩大節日近在眼前。
九三年的法定節假日和往後可是大不一樣,中秋節是沒有假的,國慶節也只有兩天假期。今年的中秋節正好是9月30號,可是國家不放假,大家還是得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悲劇的緊。好在今年國慶節正好是周五,10月1號、2號放假兩天後,緊跟著3號又是禮拜天,三天假期難得的連在了一起。
國內1999年開始國慶、五一黃金周之前,除了春節以外,這種三天的長假可是數年難得一遇。這個難得的長假,大多數的淮西市民都打算好好休憩一番。
家里還有父母長輩或是兄弟姐妹在農村的,自是要趁著這個時機回一趟農村老家,看看老家的風景,和老鄉談談天,踩踩黃土地,逗逗老黃狗,再牽一回老黃牛。家里沒有鄉下親戚的,也會利用這難得的假期走親會友。
顧芸曉班里一些家里條件好的蘿卜頭,就準備在國慶去省城的游樂園玩。一個叫梅修齊的男孩子,還跟白老師多請了兩天假,說是家里要帶著去首都玩,去看□□、故宮、長城還有王府井。
去首都旅游,在九三年可是大大的稀罕事,班里一眾小蘿卜頭都羨慕死了。顧芸曉則是腦洞大開的想到,九三年國慶,首都會不會也變成首堵。梅修齊一家,會不會十一到了□□廣場,然後10月5號還堵在金水河前頭,連故宮大門都沒進得去。
不過想想,眼下國內的旅游大潮遠遠沒到興起的時候,連浪花都還沒一朵呢,他們家還是有很大機會走進故宮大門的。
難得三天長假,白老師和肖老師自然是留了不少作業。語文除了新學課文的基礎訓練,還有一套ab卷。算術除了基礎訓練和ab卷,肖老師又留了十多道課後習題,並且還在黑板上抄了許多她自己出的題目給大家做。
顧建國就一個勁的夸肖老師認真,留的作業多,惹得顧芸曉一個勁的給他翻白眼。
這次小長假的作業,據李圓圓和王真真反應,已經特別多了,別的小蘿卜頭也是叫苦連天。但是對顧芸曉來說,這些作業實在不叫事,要不是怕嚇著老師,她一個小時功夫就能把這幾本書從頭寫到尾,吼吼吼,太簡單了怎麼破∼(▔ ▔∼)(∼▔ ▔)∼可見重生小學也是有好處的,作業好對付不是。
基礎訓練和ab卷,她早就搞定了,肖老師留的題目也就花了十多分鐘。她現在寫作業,都純粹是應付老師,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她自己的學習計劃上。文筆練習和英語單詞的記憶,都按部就班的推進著。至于書法的練習,她現在年紀還小,腕力不足,等到三四年級的時候,再去學也不遲。淮西少年宮的書法班就不錯,足夠她的啟蒙學習了。
9月30號晚上,來喝牛肉湯的人就明顯少了許多,一晚上只賣出去九十多碗。長假即將開始,又正趕上中秋節,大多數人都回家過節去了,今晚上還能出來浪的大多是七里橋幾家廠里的小娃娃。他們不耐煩听大人喝酒聊天,就著過節的名頭跟大人磨了錢出來喝牛肉湯過癮,之後正好出去耍。而各家大人也不耐煩這些熊孩子在桌上鬧,索性放他們出去吵別人去了。估計明天開始,來喝牛肉湯的人就更少了,大家都享受假期去了。
顧家人這些日子可是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極了,十一小長假說什麼也得歇歇了。
原本今天晚上他們就準備停業,回顧爺爺那邊去過節的,只是小姑一家今晚在婆家那邊過節,趕明天才回去。顧爺爺就讓顧芸曉一家也趕在明天回去,一家人在一起熱鬧熱鬧。
顧芸曉對老兩口的想法心知肚明,所謂的熱鬧是假,省錢才是真。一家人過節,你總得買兩斤肉吧,雞鴨魚什麼的也得買兩樣的,隨隨便便一算,也是好幾十塊出去了。以老兩口的收入,連著準備兩頓這樣的飯菜,也很是吃力,還是並在一起,一席待百客劃算。畢竟還是九三年,日子還不能敞著過,只能算著過。
而在中秋節還不放假的九零年代,城市里頭中秋的氛圍也不是那麼濃,要不是正好跟國慶趕在一塊兒,好多人家都不帶搭理的。比如張朝武家,張工就說了,“中秋廠里不是都發月餅吃了嗎?還要買什麼菜呀?燒擺哪門子燒擺?”說到底他還是舍不得花錢,這倒是應了後世的一句話,有錢天天都是節日,沒錢過年也是平常。
既然大家都無所謂,顧家兩口子商量以後,就決定30號晚上七里香還是照常營業,從10月1號晚上開始停業休息。1號回顧爺爺家,2號回顧芸曉的姥姥、姥爺家,並且在那里過一晚上,到3號中午吃過午飯再回來,3號晚上再看情況是否開張。
對此,從徐家敏到王淑賢都是鼓掌歡迎,最想著賺錢的張朝武也是一個勁的點頭。9月16號開始,牛肉餅每天都是八百、一千的往外賣,他小錢錢賺得歡實,可是他細胳膊細腿的小身板卻是早就受不了了,每天晚上回去,都是渾身酸軟,小腿肚子一個勁的抽筋。
顧建國早就看出他的不對了,小伙子好面子死撐著不說,他這做叔叔的卻不能由著孩子把自己熬壞。招來王淑賢後,顧建國便攬下了張朝武手里小半的活計,讓徐家敏幫著她姑姑煮湯,兼做服務員。
張朝武還是訥訥的,也不說什麼感激的話,私底下卻是感動的老鼻子的哭,一個勁的跟他爸媽說顧叔待他好。張朝武的父親,第二天就把兒子哭鼻子的事情當笑話說給了顧建國听,顧建國又跟徐樂晴和顧芸曉轉述,末了還感嘆張朝武這小子實在,“面太嫩,心眼太實,累了也不說,到底還是個十八歲的孩子啊!”
“嗯!像你,是個好孩子!”顧芸曉一早听出了老爸的潛台詞。
對于國慶休息的事情,顧芸曉也不反對,錢是賺不完的,這些天顧家幾口子的弓弦都繃到了極致,便是她這個跟著跑堂的小跟班,也都累得不要不要的,也該松下來歇歇了。
而且,她打回來以後,還沒有見過姥姥、姥爺呢,她可想兩位老人了,正好和爸媽一起去看看二老。就是顧家爺爺奶奶,她也就穿回來的頭一天見了面,顧家爺爺奶奶大老遠過來看望受傷的她,顧奶奶還給了她十塊錢呢!她也該去露露臉,刷刷好感了,不然也太沒良心了。
30號晚上七點半,七里香已經變得空蕩蕩的了,小長假的威力開始顯現。
今年的國慶節,淮西城里可是有燈會的,人民公園、九公湖公園,都扎了好多花燈。徐家敏這兩天听著來往食客說的心都癢了,她在農村長大,大小沒見過這些,後來到外地打工,晚上也不敢隨便出門,到今天二十出頭的人了,居然都還沒見過花燈展。
今天早上,手拖廠自己的花燈也扎好了,就在大紅門摟廣場中央,徐家敏在店里一抬眼就能看到。那是個用菊花、雞冠花、一串紅、萬年青圍成的花壇,中間樹著四個巨大的藝術字“國慶快樂”,周圍掛著一連串的小彩燈。
夜晚,華燈初上,紅黃藍綠四色彩燈齊亮,燈光一閃一閃的,明滅之間好似天上的星星,看的徐家敏的心都醉了,對于人民公園和九公湖的燈展就更向往了。
徐樂晴心疼佷女,見得沒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什麼生意,便開口關店,讓幾個年輕人早些出去觀燈賞月,體驗一下節日的氣氛。
徐家敏和王淑賢當即就高興的蹦了起來,張朝武卻還不肯走,執拗的要把明天牛肉餅的餡料和面準備好。
顧建國樂呵呵地一把拉住他,往店外轟,“你去玩你的!發面的事情有顧叔呢,你還信不過你老師傅嗎?去玩吧!去玩吧!”
說著,他還拍了拍張朝武的屁股,把小伙子拍的滿臉羞紅。
張朝武卻還兀自不肯走,死活留下來,跟徐家敏、王淑賢把碗筷鋪面都收拾干淨了,三人才一起騎著自行車去逛燈展。
等到顧建國拌好餡料、發好面團,又幫著徐樂晴把牛肉湯給煮上,已經是八點二十了。這些日子,這已經是難得的早了,顧家兩口子一時間你看我,我看你,倒是老大的不習慣了。
“要不我們也去看看燈展?”顧建國提議道。
這段時間,家里生意紅火,可是老婆孩子也累得夠嗆。他做男人的,雖然心疼,卻也沒法子。今晚難得好時光,又趕上中秋節,便想著一家人也出去玩玩。
徐樂晴便看向顧芸曉,她對花燈什麼的無所謂,就是想著女兒小姑娘家家的應該喜歡,要是女兒想看,她就陪女兒去逛逛。
“花燈還是明天看吧!”顧芸曉歪著腦袋想了想,說道︰“明天要去爺爺家,從大東門那邊回來,正好要經過九公湖和人民公園,省得還要特意跑一趟。今天晚上還早,咱們把這個月的賬給盤一盤吧,明後天都有事情,一耽誤又不知要到什麼時候了。”
“嗯!還是丫頭說的對!看看你,老大的人了,還不如丫頭有成算!”徐樂晴見得顧芸曉小大人的樣子,覺得好笑,就拿顧建國開涮來逗顧芸曉開心。
“那是,丫頭還能不比我強嗎?”顧建國一點不在乎,滿臉都是我的女兒我驕傲。
“嗯嗯!算賬啦!”顧芸曉敲敲桌子,拉回歪樓的爸媽。
顧家的生意,說簡單也簡單,就牛肉湯和牛肉餅這兩塊。說復雜卻也復雜,一個牛肉餅就牽扯到了面粉、香蔥、芝麻、豬肉(掛著牛頭賣豬肉)、調味料、油等多項原材料。而牛肉湯的配料就更多了,除了主料牛肉、牛骨、牛板油之外,香菜、八角、桂皮、茴香、辣椒、黃 等等二十來味調味品和中草藥也是一筆巨大花費。
開業那幾天,說起來還不算太忙,只是顧家人還沒有適應,所以才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但是每天的各項銷售,還是按照顧芸曉提供的表格,每賣出一碗湯,就畫一筆正字,因此粉絲湯、牛肉湯、加肉湯的銷售,都精準無誤,有據可查。
可是,自從候專員親自為七里香加持之後,七里香的生意一下子火爆起來,徐樂晴每天煮湯、收錢都還來不及,哪有功夫去畫正字。只能通過統計每天的營業額,而大致推算出來,他們每天賣出多少牛肉湯。
至于牛肉餅,就要好計算的多。12分鐘一爐,一爐24張餅,每天都賣的精光,只要記下開爐的時間就好。不算預熱那幾天的銷量,從8月23號開業至今,統共38天內,牛肉餅一共賣出了19992張。給張朝武的分紅就有600塊,顧家自己的利潤大致在三千元上下。(買五送一,送出去多少,誰都記不清了。。。萬惡的資本家,紅果果的剝削人家小武哥,還騙得人家感激涕零的。。。)
而牛肉湯這塊,就只有一個總賬了。顧建國每次去買牛肉和調味品、香料,都有記賬。拿顧家這38天的營業總額扣除成本,再扣除牛肉餅的三千塊利潤,就是牛肉湯的毛利了。
顧芸曉、徐樂晴和顧建國三人,用那個會講話的計算器,每人統計了一遍,核實無誤後,得出了顧家38天的經營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總額30578元。而顧建國38天的采購總額是15098元,不到40天,顧家就賺了15480元的毛利。刨去牛肉餅的利潤和張朝武的分成,光是牛肉湯這塊,顧家就賺了11498元。
這是暴利啊!顧建國和徐樂晴又各自算了一遍,這才相信了這個恐怖的數字,兩個人都嚇呆了。
顧建國一個月工資不到一百五,算上獎金才將將兩百塊。手拖廠唯一的八級鉗工,一個月的工資也才五百多塊。他們這一個多月賺了顧建國不吃不喝要存六年的錢,便是廠里那位傳說級的鉗工,也要三年才能賺到這個數。
他們這也太大逆不道了吧?
徐樂晴興奮的滿臉通紅,她這是憑自己的本事賺錢了,而且比廠里那些有指標編制的賺的都要多,她可以給女兒買公主裙、買小皮鞋了,可以讓女兒不被人看不起了,她可以做一個讓女兒驕傲自豪的媽媽了。
顧建國卻是嚇得滿臉發白,這個數也太大了,他們這是搶了銀行嗎?少年時的一幕幕不快經歷,不自主的在他腦中翻騰出來,他這回算是投機倒把,還是走資派,這該怎麼是好?
顧芸曉一看她老爸的樣子,就知道老爸又在自己嚇自己。別看她老爸可以一招制服光頭壯漢,可是內心卻是無比柔弱的。可是老爸總是這麼一驚一乍的也不是事兒,她決定給他來點猛料︰“爸!我們班同學史大龍,家里是賣紙的。”
“嗯?”顧建國下意識的吭聲。
“他前天跟我說,他親眼看他媽媽點過十萬的!”
“哦!”顧建國先是隨意的點點頭,轉眼卻是猛地瞪大眼楮,盯著顧芸曉,顫抖著說道︰“十……十……十萬???”
“是的,十萬!”顧芸曉平靜的好像在說早上去菜市場買了兩斤半豬肉,花了十塊錢,“梅修齊他們家,也有好多錢,國慶還去首都玩呢!他媽媽在供銷社,爸爸還是公安呢!”
“哦!”顧建國的語氣漸漸平靜了,跟人家十萬的一比,他這萬把塊算什麼呀?而且,人家公安也能賺錢,還能去首都玩,那他還怕什麼?不是那個年代了!
“爸媽,別光顧著高興!我們還沒算自己的投資呢?”
是啊!他們還有投資的錢呢!
鍋碗瓢盆、煤爐、電烤爐這些東西就花了六七百塊,後來生意大了,買的東西多,還又買了一台冰櫃,可是足足花了1050的。而且還有裝修鋪面也是花錢了的,刷牆、做水泥地坪、砌灶台、裝玻璃門,還有听女兒的,在牆上貼的藝術字,這可都是花了老錢的。雖然請的工人不是親戚,就是廠里的同事,這裝修也前前後後花了七百多。
一個店子開下來,光這固定投資就有三千出頭了,這也是成本啊,剛剛還沒算上。顧建國的心漸漸放回嗓子眼了。
“而且,朱爺爺還給我們免了三年房租。就咱們鋪面這黃金位置,擱在外頭一個月可是要一千五到兩千塊的,這還只是一間鋪子的。”
一萬五扣掉三千,還剩一萬二,再扣除房租的話,那就只剩下六七千了。顧建國默默在心里盤算,覺得這個數字也沒難麼嚇人了。
“我們還要給小武哥哥分紅,還要給大姐和淑賢姐姐開工資呢!”顧芸曉繼續掰著指頭分析。
“老婆,趕緊把錢收好。我們這可都是辛辛苦苦賺的血汗錢!”顧建國終于醒悟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時候年年都有國慶燈展的,公園、湖畔真是五步一燈,十步一景,不過作者君記憶中最近的一場燈會貌似已經是二十年前了。。。這算不算是暴露年齡了呢?(▔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