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姑、老姑父,你們回去吧,別擱這候著了。我都坐上車了,你們就放心吧!”
徐家敏坐上了回杜家橋鎮的汽車,還搶了個靠窗的座位。顧建國和徐樂晴幫她將東西都安置好,還不肯走,就在車外頭等著車開。徐家敏說好听點是性子爽利,照直說她就是猴子脾氣急性子,哪里肯讓姑姑、姑父在這干等,便催促他們回去。
昨天晚上,她和張朝武、王淑賢去看花燈,一直到晚上十點多才回來。
今年的花燈可真好,有玉兔、有金龍、有孔雀開屏,人民公園門口還別出心裁的扎了天女散花。出來看燈的游客,幾乎站滿了九公湖四周,人民公園里頭也是人擠人、人貼著人,比白天還要熱鬧幾分,倒是不擔心踫到流氓小混混出來生事。
游客跟著花燈走,小販就跟著游客走,無論是人民公園,還是九公湖,都有許多小販推著小車,或是扛著那種糖葫蘆靶子出來賣東西。什麼氣球啊、熒光棒啊、呼啦圈啊,應有盡有。而諸如棉花糖、爆米花、冰糖葫蘆、果味汽水什麼的,也是樣樣齊全。
徐家敏是第一次看,自然是什麼都覺得新奇。而據王淑賢說,她每年都來看國慶花燈,往年淮西可沒有這麼多新奇花燈,也沒有這麼熱鬧過,算可是讓徐家敏趕上了。
兩個小姑娘一路看燈看的眼楮都呆了,手拉手嘰嘰喳喳的談心拉呱、說個不停。平時都很節省,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的兩人,今天也都大出血了,一人買了一串糖葫蘆之後,又各自拿了只棉花糖。
只有張朝武那個悶小子,從頭到尾一毛不拔,任你是棉花糖,還是糯米棒,他都不買,汽水也不喝,甚至連話都不講一句。有時候兩個小姑娘把他問急了,他才不滿意的哼哼兩聲,那急赤白臉的樣子惹得小姑娘們又是一陣咯咯笑。
他們仨逛了老半天,直到外頭的人群都散了大半,這才想著回去。徐家敏瞅見還有兩個小販沒走,便給顧芸曉買了一包洋糖發糕。王淑賢心細,也給張朝武家的小弟買了同樣的吃食,把張朝武給羞的滿臉桃紅,非得拿錢給王淑賢不可。
徐家敏就覺得這個城里小伙實在太害羞了,沒她們鄉下小子皮實,這樣子的哪有姑娘看的上?
等徐家敏到家的時候,顧芸曉他們剛好盤過賬目,一家人都在傻樂呢。見得徐家敏回來,顧芸曉仰頭給了她一個大大的笑臉,卻瞧見徐家敏手里拿著一只小巧的透明塑料袋沖著她晃悠。
“洋糖發糕!”顧芸曉驚喜的叫道。
這種用粘米粉和白糖做成的米糕,可是顧芸曉小時候的最愛。她還在小神童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早上都會有一個白發老奶奶背著一個用棉被包裹的木質保溫盒,過來叫賣。老太太的洋糖發糕做的松軟可口,一個發糕大約有小童手心大小,再點上蜜棗、葡萄干或是紅豆,五毛錢兩個。
顧芸曉小時候最愛這種酸酸甜甜的軟糕,每次去幼兒園都磨著要吃。顧建國和徐樂晴的收入雖然不高,對她卻很嬌慣,她磨上兩三次就能如願,吃上一回這金貴零嘴。
可是自打她上了七里橋小學,就再沒遇到那位賣洋糖發糕的老奶奶,算起來她都快24年沒吃過洋糖發糕了。
“我就知道你喜歡吃這個。”看著顧芸曉樂成花的小臉,徐家敏也跟著開心,對這個可愛的小表妹,她一直都是打心眼喜愛的。
徐樂晴娘家有兄妹三人,她是家里的老ど。比起顧芸曉的大舅徐樂美、大姨徐樂玉,徐樂晴要小了十幾歲,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乃是家里的老來女。大舅家的大表哥比起徐樂晴,只小了三歲,因而大舅和大姨對徐樂晴是一半當小妹、一半當閨女寵著的。後來,徐樂晴又跟著顧建國嫁到了淮西市里,還有了工作,在老家杜家橋鎮松果村可都是被吹捧上了天。
因為徐樂晴在娘家地位高,作為她的女兒,顧芸曉本就跟著被看重。她小時候又生的圓滾滾的,白白淨淨,秀秀氣氣,活像年畫里的大阿福,特別招人稀罕。加上舅舅、姨娘家里都各自有四個子女,顧芸曉家因為計劃生育的緣故,又只有她一個老閨女,在姥姥家那邊,她可是被寵上了天。
每次去姥姥家過幾天,姥姥姥爺、舅舅舅媽、姨娘姨父他們都是撿著好吃的、好玩的都由她選。表哥、表姐們也都被下了嚴命,要讓著小表妹,照顧好小表妹。
而她的大表姐徐家敏更是被專門指派來,帶著小表妹吃喝玩睡。家里打了豆腐,大姐自己舍不得吃,一小勺、一小勺的喂給她。家里拿漁網從河里推上來的小魚小蝦,也都是養在小水池里,專門給她吃。
因而,顧芸曉大小就愛黏著徐家敏,徐家敏也笑著說小表妹是自己的小尾巴。
只是這次來姑姑家里幫忙,徐家敏原本還想著每天可以帶著萌娃表妹玩呢。結果顧芸曉的畫風轉變的太快,以前那個憨吃憨睡,奶聲奶氣的萌娃一下子不見了。雖然徐家敏來了後,顧芸曉待她還是親近,卻不再每天跟著她屁股後面轉悠了,而是成天算計著柴米油鹽醬醋茶、想著如何賺錢、如何發家致富,一個成天操心的全能小管家就此橫空出世。
小表妹好似一夜間就長大了,徐家敏表示真的難以接受。
這會兒看見顧芸曉捧著洋糖發糕,像小松鼠一樣的啃著,徐家敏點點頭,這樣的小表妹才是真實的,還像個小孩樣。
顧芸曉吃的開心,顧建國和徐樂晴也跟著笑,他們一家三口剛剛已經商量好了給徐樂晴他們幾個加工資的事情,這會兒就由徐樂晴開口道︰“敏子啊!我和你老姑父商量了下,你這一個月忙的辛苦,我們這個月除了六十塊錢工資外,再給你三百塊獎金,也算是過節費了。”
誰料徐樂晴的話剛落音,徐家敏就蹦了起來︰“老姑,你腦子燒掉啦?給我這麼多錢搞什麼?我不要!店里頭這麼大開銷,你們把錢都給我了,你們自己不生活了嗎?我不要!”
這不是瞎搞嗎?雖然她家里現在困難,可是姑姑、姑父也不能這樣子去照顧她呀,他們自己不過了嗎?更何況,八月底的時候,老姑已經給了她一百塊的開業紅包,她想著家里困難,就厚著臉皮收了。如今姑姑又給她錢,她的臉皮得多厚,才能收的下去?
肯定不能收!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顧家三口子都懵了,徐店里賺了錢,讓她別推辭,可是徐家敏卻是突然來了執拗勁,說什麼也不要。她們家是窮了點,可是她卻有骨氣,在甦湖廠里干活比七里香累多了,一個月一百八、兩百的也就見天了,老姑一下子給她這麼多錢,還說不是照顧,她怎麼肯信?淮西還能比甦湖那邊有錢?
眼見得徐家敏氣得都要走了,顧芸曉連忙放下啃了一半的洋糖發糕,豎起小手指跟大姐噓了聲︰“大姐,你小點聲!你是想把人家都給招來嗎?”
“我講小點照,但這錢我不能要!”顧芸曉的話還是很管用,徐家敏雖然還是堅持,但聲音已經小多了。顧芸曉見此,也就跟她透了個“底”︰“大姐,我們家開業到現在,賺了好幾千呢!”
“啊?好幾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千?”徐家敏蹦了一半,又連忙捂住嘴。
牛肉湯這麼賺錢?她徹底不淡定了。
十一早上,七里香居然又迎來了一個小高峰。學生黨今天是不會出現了,可是周邊幾個工廠的職工家屬,還有市里那些沖著專員同款牛肉湯,慕名而來湊熱鬧的熱心市民,還是在九點之前從七里香買走了兩百一十多碗牛肉湯。
張朝武、王淑賢他們忙的都很開心,因為早上開店的時候,徐樂晴就把這個月的工資、獎金都給他們兌現了。
王淑賢剛來了半個月,工資只有三十塊,但徐樂晴看她勤快,還額外給了她五十塊的獎金。不是不肯多給,而是害怕給的多了,太過駭人听聞,惹來不必要的麻煩。饒是如此,王淑賢也是樂壞了,她只上了半個月班,就賺到了將近一百塊,比廠里的臨時工不知強到哪里去了,都快趕上她爸媽了。一個早上,她都跳著舞步哼著歌,開心的不要不要的。
而相比徐家敏和王淑賢,張朝武算是技術工了。他的基本工資,已經調整到跟手拖廠正式工一致,每月定為一百一十六元。此外,牛肉餅的提成,依舊保持在每張三分錢。
開業三十八天,工資給了張朝武一百五十塊。另外,賣出去的兩萬張牛肉餅,給他結算了六百塊的提成。加上徐樂晴在八月底就給了他一百塊的獎金,他一共從七里香得到了八百五十塊的薪酬,足夠去商場買一台14寸的金星彩電了。
當然這個數目,除了顧家三口子以外,就只有張朝武自己知道。連張朝武的父親都沒敢說,就怕他大嘴巴說出去,惹了別人的嫉恨。
今天晚上不用開張,九點二十的時候,七里香的眾人就收拾好了店面,互道了節日快樂,各自回家去了。
徐家敏高高興興拿著姑姑給的三百六十塊出了門。老姑一家今天還要回表妹的爺爺奶奶家,明天才回杜家橋,她便一個人先回去。
徐樂晴本就給佷女買了幾斤桔子、隻果帶回去,顧建國又給岳父岳母和大舅哥一家切了兩斤熟牛肉,買了一只鹵雞,還買了一箱眼下淮西最時興的林水玉泉。
大包小包的東西,徐家敏一個人根本沒法拿得下。顧建國便叫了一輛俗稱“蹦蹦蹦”的三輪摩托車,將徐家敏一路送上了回杜家橋老家的汽車。
這種“蹦蹦蹦”是按人頭收費的,他們四個人上車,就是四塊錢。擱著以前,顧建國說什麼也舍不得花這個錢,如今他也是萬元戶了,坐起車卻是格外爽快。到了車站,他還特意交代司機師傅在車站門口等他們一會兒,待會他們還坐車回市里。
那司機難得踫到了大款,自是爽快答應。畢竟舍得坐車的人本就不多,連孩子的車錢也付的,他更是頭一回踫到。載著顧建國一家來回兩趟,顧芸曉的兩塊錢車錢,他可都算是白撿的。
“那你路上小心,東西都看好!”徐家敏一個勁的催促,顧芸曉他們在車站就沒有多待。只是這年頭車上的小毛賊格外多,徐家敏一個姑娘家,又帶了這麼多東西,徐樂晴不免又多囑咐了佷女幾句。
“知道啦!老姑你放心,我甦湖、閩浙那邊都來往好多趟啦!”徐家敏大喇喇的,一點都不在意。
作者有話要說︰ 剛剛收到領導通知,下個月中要資格考試和年終考核,作者君還要靠工作糊口,現在就要開始準備了,這兩周的時間會很緊張,周一到周五估計只能做到一天一更了,只能在周末爭取多更一些,還請看官老爺們見諒。。。今天晚上還有一章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