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最難熬的10秒鐘。
1團機群被3面夾擊︰正面是194架美軍f22,前下方40架f22大角度仰攻,後面80發aim250緊追不放。
美軍超遠程空空導彈aim250的機動性能出人意料,反轉半徑並不很大,很快追了上來,緊緊咬住機群的尾巴;
機群的35度角爬升,暴露了尾焰,立即被對面的美主力機群抓住,第二批80發中程空空導彈射出,向1團機群飛奔而來;
機群暴露了,多孔徑合成雷達用于電磁壓制和虛擬電磁座標的一個偶極就失去意義。團長命令放棄虛擬電磁座標,轉換雷達主功能到制導導彈,1團機群隨即射出80發r79導彈攻擊對面的美機群,並立即開啟了首批導彈的紅外主動尋的導引;
下方的40架美機射出第三批80發中程導彈,拋射80發紅外誘餌。
後面的aim250已經風馳電掣般地追到不足3500米的距離,j12已經加速到接近3馬赫,仍然與導彈有近2馬赫的速度差,每秒鐘,導彈向機群逼近600米;
團長看到下方美機群拋射紅外誘餌,就知道美機使用這種傳統戰術對付r79的紅外成像尋的已經過時了。美國人慌亂中的一步臭棋,給了身處三面夾擊中的團機群一個寶貴的喘息機會,不失時機,團長啟動了j12戰機最寶貴的獨有性能—中國機群突然全體關掉了發動機。
追尾的aim250彈載電腦裝有應對俄羅斯戰機17種戰術的反制程式,現在彈載電腦對敵機關閉發動機的反應是“普加喬夫眼鏡蛇”,敵機即將機頭向上機身平移,導彈的反制動作立即開始;
j12的機腹矢量小噴管向下噴出一道1000多度的高溫氣流;
aim250彈載電腦反應“敵機急劇爬升”,立即按提前量調整出一個仰角;
j12在1秒鐘內飛機背部矢量小噴管向上噴出第二道高溫氣流;
aim250彈載電腦反應“敵機急劇俯沖”,立即向下調整出提前量;
j12在軸線距離1米多的上下兩個噴出矢量形成的力偶作用下在瞬間倒翻過來,處于尾部朝前機頭向後的倒飛狀態,瞄準鏡在火控計算機操控下立即將逼近到不足800米的aim250鎖定,雙管20毫米機炮射擊,80條穿甲炮彈火流射出,37枚跑了200多公里的aim250在臨近終點時凌空爆炸,2發從2架j12機腹下穿過,1發擊中j12。沉重的爆炸。
來不及喘息。按照2對1交叉攻擊規範設定的40枚aim250以接近45度夾角射到。追求夾角的交叉攻擊使得兩群導彈間出現一個2秒鐘的時間差,使1團機群又獲得一次寶貴的喘息時間;
39架j12的發動機重新噴出長長的尾焰,倒飛狀態的j12突然減速、靜止、反向加速;
處于夾角攻擊狀態的導彈群無法適應目標這種倒轉方向的變速,這是17種戰術反制程式里所沒有的,aim250導彈全部從j12機群的尾部向下穿過;
j12在發動機推動下以周緣矢量輔助以極小半徑倒翻,立即咬住了導彈群的尾部,40發短程格斗-反導導彈隨即射出,紅外導引頭緊緊咬住aim250的尾焰,猛沖過去,
只一瞬間,38發導彈被反導導彈擊毀,2發被j12機炮打成火球。
美軍第一波80發aim250導彈全部消失了。
仰攻的40架f22美機先是對著撲面而來的r79放出紅外誘餌,但是誘餌遠不如f22健美,r79的紅外成像導引頭絲毫也不理睬。就從這一瞬間起,拋射紅外誘餌戰術成為了過時的東西。
當美機看到筆直穿過誘餌的導彈群絲毫不受影響地泰山壓頂般撲過來時,開始慌亂,機群的隊形終于保持不住了,絕大部份f22采取迎頭對穿戰術穿越導彈群;
r79導彈的紅外復合多普勒雷達,立即捕捉住對穿瞬間具有明顯相對速度差的紅外復合信號,經過彈載計算機的精確控制,在導彈與飛機擦身而過的一瞬間啟動了近炸引信,導彈近在咫尺地貼身爆炸了;
奇怪的是,導彈爆炸的高速破片帶著足夠的動能叮叮當當地敲在f22的機殼上,卻沒有得到預料中的效果—只有3架f22爆炸,11架冒煙失控,其它的二十幾架竟然沒事一般!
1團長看到這一震撼景象不禁大吃一驚︰傳說中的f22高強度鈦合金機殼竟然達到了這種地步!
先機消滅美軍仰攻機群的機會一瞬間就失掉了,已經來不及采取其它措施,穿越我軍r79導彈近炸彈幕的二十六架f22猙獰地撲了上來,射出52發近距格斗導彈!
242
美軍雙機聯網預警機。
中國人前突機群高空雜技般的眼花繚亂的機動性表演,令預警機里的軍官們目瞪口呆。
80發匯聚了美國最高技術的aim250竟然對中國人最新戰機j12無可奈何,j12與f22的首次遭遇戰竟然打成1︰14,這實在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中國人必然擁有絕密的超高機動性新技術,在這個技術領域大幅領先美軍,傲然處于世界的最前端。
眼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對這個新技術,預警機機載中心計算機一無所知,因此所有的戰術預案都可能是錯誤的。
這是現在整個機群生死攸關的問題。
必須盡快弄明白這個絕密的新技術是什麼,只要弄明白,計算機立即就會給出最佳應對戰術,美軍就有可能避免全軍覆沒,甚至能夠轉敗為勝。
中心計算機情報檔案分析只能提供下列資料︰
一個代號為zy的研究機構曾經研發了某些資料模糊的尖端技術發明,其中關于空優戰機的“機身周緣矢量噴管瞬時位移技術”,是與眼前的情形最相似的,但是沒有任何中國軍方得到這項技術並制造實施的記載。
眼下來不及弄清這些問題。面對中國人突然間拿出來的尖端技術,計算機無法應對。只有人可以應對,只能靠人了。在指揮官的決斷下,古老的人力決策再次主導了美軍的指揮。
243
1團的戰斗隊形終于被打亂了。
美軍的壓倒數量優勢發揮了作用。正面和下方分別射來的共160發中程導彈幾乎同時到達,形成4對1的導彈攻擊,52發格斗彈也隨即到達雪上加霜,1團機群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境況。多對一的導彈攻擊下,可以有效躲避任何一個導彈攻擊的機身周緣矢量位移系統很難兼顧多枚不同方向射來的導彈的同時攻擊,很快,多團火球爆裂,8架j12被擊毀,降落傘只有6頂。有的飛行員使用周緣矢量噴管位移技術搏斗到最後一刻。
短短的30秒內,飛行員的技術成為勝負存亡的主導因素。
一批分散發射的r79導彈射向美軍正面機群,另一批格斗彈射向即將到達的美軍仰攻機群,j12是單座戰機,飛行員能夠兼顧的事情畢竟有限,在劇烈的躲避機動中,大離軸角發射導彈攻擊,對于飛行員技術和心理素質都是很高的要求。
1團自顧不暇,攻擊能力被嚴重削弱。
244
1團的作為電磁虛擬成像的前置偶極作用消失後,巨網機群在美軍預警機看來就是一個整體的巨大輻射源。
對這麼大的輻射源用反輻射導彈攻擊只能是踫運氣的嘗試。實際的效果如何,此前從無戰例經驗。即使如此,美軍主力機群仍然向巨網機群射出160發aim250反輻射—紅外雙模制導導彈。
導彈剛射出,1團機群發射的80發r79導彈就逼近到194架f22組成的美軍主力機群眼前。
與此同時,空六師師長率領的主力攻擊機群—第61低空突擊團,終于飛抵對第一目標群的攻擊位置。
245
中共上海市委會議室。
市委書記用簡潔的語言向軍委主席報告了情況。黨內組織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在場的同志要求為民請命.但是市委書記的內心深處仍然感到強烈的不安。這個不安,有軍委主席是自己的老上級的成分,有這樣的請示不盡符合組織原則的成分,但是不安的原因,主要還不是這些。市委書記隱隱感到保衛上海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衛國家的根本利益,關鍵所在,還不在防御炸彈的攻擊上,
但是究竟是什麼,自己還說不上來,還沒有理出清晰的思路。市委書記感到自己站的位置不夠高,了解的東西太少,
平生第一次產生了一種掌握大局的無力感。
這種無力感,讓市委書記深深自責。在屋子里的人把目光都投到自己身上時,市委書記知道那也是全市人民的目光。
大家需要自己在這樣重大的關頭能夠把握局勢、指出關鍵、剖析分明、提出基本方針、定下決心,當好主心骨。可是自己做不到。這種掌握不了大局的無力感,別人或許還不理解。
給老上級軍委主席打電話,與其說是向上請示,不如說是向老師的迫不及待的求教。
電話的另一端,傳來久病纏身的軍委主席夾著痰喘的聲音︰“喉喉,你,你跟著我復誦︰下級服從上級!”
市委書記︰“下級服從上級”,
軍委主席︰“喉喉,全黨服從中央!”
市委書記和其他4、5位常委︰“全黨服從中央。”
軍委主席︰“你們,喉喉,听好了︰防空警報不許拉!”
市委書記沉沉地問︰“為什麼?”
軍委主席︰“為什麼?因為(一陣激烈的咳嗽)…不會…不會有一個美國人的炸彈…丟進上海!”
246
李中岳從政治局委員那里出來2個小時之後,登上了渤海漁業公司的一架小型飛機。
時間已經刻不容緩。中岳島號的主要突擊一旦發起,就全局皆活。
247
北京,中南海。
總書記背朝鋼琴坐在大轉椅琴�上。
琴房的沙發上散坐著著政治局的7位常委,那位負責軍隊的常委,此時則在西山軍委指揮部。還有幾位副總理和部委的領導同志在座。琴房里一直在討論問題,並且總書記已經先後和美、俄、法、德、英、日等國首腦通了話。
通話的內容,根據第一秘書的摘要筆錄,是這樣的︰
俄國總統︰
中國軍隊的出色表現,我們都看見了。(第一秘書在“都看見了”4字下劃了一條杠)但是出于我們共同了解的原因,不應繼續和美國人沖突下去。
我們希望中國軍隊能夠先撤出新加坡那里。我們可以保證在遠東再建一條能力足夠的輸油管,通到你們的東北。
總書記︰謝謝總統先生的保證。我們會立即派人去莫斯科,簽訂那條輸油管協議。石油安全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治其流不如溯其源。根源不在新加坡,而在中東。
國際社會應該建立一個國際石油安全組織,擁有武裝力量,駐在中東,保障國際石油安全。
俄國總統︰我對總書記的提議非常感興趣。
武裝力量的名字可以叫做國際石油安全部隊,俄軍將是其中的重要成分,為建立中東產油地區的新秩序,作出應有的貢獻。(第一秘書情不自禁地在“新秩序”3個字下劃了重重的兩杠)
我們可以派出航母戰斗群。伊朗已經多次請求我們適當介入,國際部隊應該考慮在伊朗建立戰略基地。
我們相信中國這次不會置身事外,會起到與大國地位相適應的作用。
總書記︰中國不得不積極參與國際石油安全部隊。我們會向伊朗方向派出陸軍和導彈部隊進駐基地。中國也會盡可能地發揮作用,——在國際石油安全部隊的經費方面,我們可以承擔一部分俄國的份額,你們用武器技術補償我們就好了。
俄國總統︰我十分高興地接受總書記的提議。我可不可以請教總書記對哪些俄國武器更感興趣?
總書記︰哦,那個,上次單子上前面的幾項嘛,高溫渦輪制造技術,鈦合金技術,定向高能武器技術,…,什麼的。
在座的人們听到這里,臉上都情不自禁露出微笑,文科學歷的總書記已經快讓軍隊的老總們訓練成軍事通了。
第一秘書的摘要筆錄
…
法國總統︰這是一場戲劇性的沖突,或者說是沖突的戲劇。歐洲不願意看到中美交惡。向自己的工廠還是市場發射導彈是不明智的,如同放火燒鄰居家的房子一樣不明智。
我可以向您擔保的是,美國人發射的戰略導彈彈頭里什麼也沒有,大概只有加利福尼亞葡萄酒。西方,其實和東方一樣重視面子。
總書記︰(爽朗的笑)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我們發射的洲際導彈彈頭里,戰士們大概裝了一點酒泉出產的燒酒。
我們這里或許是有面子問題,但是中東那里,卻是必須解決的嚴肅問題。
法國總統︰法國一貫主張多極世界,中東那里是大家的石油,大家的石油不能總被一家抓在手里。
總書記︰上一次的伊拉克戰爭,與其說是打擊恐怖主義,不如說是美國人借此扼制了歐洲的石油咽喉的戰略行動。
看來,在中東建立國際石油安全部隊,是有必要的。
法國總統︰上次伊拉克戰爭,法國、德國都有這個想法。現在如果作為世界第二大國的中國參與,
情形會大不一樣。(第一秘書在“第二大國”下劃了橫杠,不過又畫了個?號)
總書記︰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當仁不讓。俄國人建議國際石油安全部隊進駐中東產油地區,特別是伊朗。
法國總統︰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還有比俄國人更適合的與伊朗打交道的人。
並且,理論上國際石油安全部隊不針對任何人,對所有大國都是不排斥的。
總書記︰稍晚一點,我也會與德國總理通話。
我們當然也歡迎美國人參加國際石油安全部隊。
第一秘書的筆錄摘要
…
總書記︰…每次與老朋友通話,都是十分愉快的事情。總理對于“應邀”進駐伊朗的見解,閃爍著政治家的智慧。
中國人民一貫對德國人民懷有友好的感情,德國應該、也完全能夠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政府已經決定正式向聯合國提出增加德國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提議。
德國總理︰我代表德國政府對主席閣下的決定表示真誠的感激。
國際石油安全部隊的名單里,還可以包括一些重要國家,例如土耳其,而有一些次要國家是不必出現的,例如波蘭。
總書記︰
土耳其在石油部隊里可以有席位,不過不宜放在伊朗。進駐伊朗的國際石油安全部隊的籃球友誼賽上,應該只有中、德、法、俄4支代表隊。
“波蘭不宜”是易于理解的。正如我們能夠理解德國正在醞釀的與波蘭的歷史遺留邊界地區問題一樣。
我們同樣認為,歷經半個多世紀後,美軍仍然駐扎在德國領土內已經不合時宜。美軍全部撤出德國領土的歷史時刻已經到來了。
德國總理︰主席閣下提出了無論怎樣評價也不過分的歷史性見解。
法國總統剛才說,近期方便的時候,或許我們有榮幸邀請主席閣下一起在巴黎喝他珍藏的紅葡萄酒。
總書記︰我十分高興地接受參加巴黎峰會的邀請。我也會帶中國的茅台酒赴會。
248
日本東京。
今天正好是東宮六彌親王的生日。
東宮六彌親王實際上是日本天皇的政治發言人,雖然社會基礎只是一些日漸衰落的傳統政治勢力,但是皇族的精神影響力仍然不可低估。天皇是不問政的,這不止是憲法的規定。在日本戰後重建起來的政治布局中,天皇也只有不問政,才能夠作為一支具有精神影響力的政治力量生存。不問政,就不會和各派政治力量有利益沖突,沒有利益沖突,也就不會有攻擊和詆毀;不問政,也就和任何錯誤無緣。任何一支沒有人詆毀也沒有錯誤的政治力量,都會具有凌駕于相互爭斗的各派政治力量之上的精神領袖資格,黨派政治斗爭越厲害的社會,就越需要這樣一種精神領袖來完成整個國家民族的精神整合統御,或者人化為天皇,或者神話為上帝。因此,天皇仍然在現代日本社會擁有莫大的政治影響潛力。
東宮六彌親王過生日,門前自然冠蓋如雲,內院笑語寒暄,日本政商名流薈萃一堂。
小犬首相從早晨起就一直呆在這里,與在場的各位政要、大臣商討新加坡事變,把親王的內院當作臨時的政府指揮中心。
討論到現在,政商要人們的意見分成聯美、聯華兩大派。
聯美陣營以中生代政治力量為主,代表了半個世紀以來的主流經濟社會。
日本之所以發動太平洋戰爭,是為了佔據亞洲的資源和市場,而美國妨礙了它的佔據企圖。
戰後就不一樣了。日本依靠美國的軍事保護傘,節省了大量軍費用于發展經濟,固然是經濟起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主要原因,還是日本依賴出口為支柱拉動經濟成長,而最大的出口市場,已經不是戰前的東亞,而是戰後的美國。日本在美國的保護傘下,吃美國人的飯,賺美國人的錢。
日美的經濟融合成為主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奠定了兩國牢固的政治同盟關系。
日美矛盾,也只是這種經濟形態下的衍生物。日本的對美輸出對美國的貿易赤字做出主要貢獻,美國屢次展開貿易談判,試圖打開日本市場,但每次都未能成功;美國也屢次試圖推動日元升值,但是也只是取得了一時的、有限的成功,每次依靠經常帳赤字和金融市場操作辛苦抬高的日元幣值,又都被事後日本的資本帳項的投資性流入填了回去,直到出現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強勢美元”的逆向思維,才使得美國解決了在經常帳逆差嚴重的情況下如何發展經濟的傳統難題。日本依靠向美國的出口順差拉動經濟發展,美國利用日本的資本流入推動經濟發展,日美在經常帳與資本帳之間的互補平衡,造就了這對經濟關系緊密的歡喜冤家,也就形成了緊密的政治盟友。
聯華派認為︰
但是,這個維持了半個世紀的美日關系經濟基礎,正在被兩大因素從根本上打破。
第一個因素是全球化分工和中國的崛起。生產力越發展,分工的程度越細、分工的美日在全球化分工中處于同一層次,相互替代性極強,兩國關系就在最基本的經濟基礎上產生替代性競爭,這個基礎性的競爭不可避免地要改變兩國的政治關系,從同盟轉向競爭。而中國與美日的技術水準不在一個分工層次,在分工的串聯環節上是互補的關系,日中經濟和美中經濟都因分工串聯的互補性而受益,這個經濟基礎上的互補,決定中美、中日的政治關系日益從對立走向合作。
中國的迅速崛起,則加快了這種轉變。
生產力發展到全球化分工階段,好像大家都在一間工廠里干活,因而也在一個大鍋里吃飯。
只不過中國的分工是生產初級階段的煉鋁和造鍋,美日的分工都是在鋁金屬上涂復聚四佛乙烯涂層和裝置電熱溫控部分,中國找誰做後裝都行,美日則要競爭一番。
處于中國這種地位的國家,通常只會受到兩個待遇。老式的待遇是把中國變為殖民地,由列強控制瓜分,這個努力本來有望成功,但是到了上個世紀中葉,隨著中國共產黨的崛起,正如毛澤東在天安門上宣布的,把中國殖民地化的時代結束了。
隨後,以美國人為主的西方國家又認真地做出幾次重大努力,第一次是韓戰,這次軍事努力由于毛澤東的出人意料的強硬而告失敗。
第二次是長達二十年的實質經濟封鎖,在周恩來與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刻,封鎖圈宣告瓦解。
第三次是在甦聯、東歐社會主義勢力徹底垮台的1989年,鄧小平使用鐵碗粉碎了和平演變中國的企圖。
而隨後在中國發生的改革開放,這個震撼歷史的巨變,終于使得中國在經濟基礎上國力鼎盛,購買力平價gdp首次超越日本,直逼美國,殖民地化中國的可能性終于一去不復返了。
國際社會在一陣無所適從的慌亂之後,不得不考慮給中國另外一種新的待遇。這就是接納與合作。
另一個因素就是能源。
石油不多了。近年石油的日產量已經達到頂峰,再往後就會走下坡路。可是石油需求量始終在迅速上升,
自然條件意義上的供不應求時代開始到來了。這已經不是歐佩克那種人為意義的操縱,可以用價格和產量擺平。
自然條件意義的供不應求一旦到來,各大國所處態勢的優劣立見分明。地理經濟決定了地理政治。
美國和俄國是處于最優越的態勢。美國自己的國土蘊藏量很大,但是美國人采取戰略性的不開采政策,說明白點就是先用別人的,別人的用光了再用自己的。
為了確保別人的石油能夠優先保障自己使用,美國人采取了一系列陰險和暴力的手段。首先是支持以色列,壓制了中東阿拉伯國家。其次是挑動伊拉克與伊朗的戰爭,許給薩達姆以戰利品,但是當薩達姆理所當然地領取他的戰利品—科威特的時候,美國又以此為理由收拾了伊拉克。
最近十年,美國的石油政策已經不滿足于優先保障供應自己,野心進一步膨脹,開始利用扼制石油咽喉為武器,壓迫別人就範。
二次伊拉克戰爭,在產油國中心地帶伊拉克駐進了美軍,就此扼住歐洲和亞洲的石油咽喉,號令盟友,莫敢不從,日本就不得不老老實實委委屈屈上了美國人的戰車。
中國和英國有些石油,但是遠遠達不到自給自足。英國人采取了緊跟美國的戰略,中國人卻選擇了獨立自主的路線。
法、德這些老歐洲國家已經沒有什麼石油了,或者采取緊跟美國的路線,或者采取獨立自主的路線,正在面臨歷史的抉擇。
最悲慘的還是日本。日本壓根就沒有石油。日本怎麼辦呢?
日本的位置,比中國還要不如。
馬六甲海峽是中國的最後一關,過了馬六甲海峽,中國就拿到石油了。
日本還遠遠不行,中國的南沙群島是馬六甲海峽後的第一道關卡,這個關卡有中國人和東盟幾個國家駐守著,台灣佔著唯一擁有機場的最大的太平島;中國的海南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構成第二道封鎖線,要想保障這里通行無阻,就要和中國人搞好關系,並且不能和在東邊的菲律賓上擁有基地的美國人弄翻了;
然後,第三道關卡就是台灣了,無論從台灣海峽過,還是從台灣東面的航線過,都要台灣放行,從台灣起飛的戰機,可以輕而易舉切斷這兩條航線,台灣以外,中國大陸對台灣海峽擁有勿庸置疑的實際控制權,而駐在沖繩納守嘉這個最大的美軍基地的空軍對台灣東航線也擁有足夠的控制能力;
第四道關卡在中國上海、寧波到沖繩一線,同樣,中國人完全可以控制西航線,美國人完全可以控制沖繩東航線,依靠沖繩基地,美軍對整個東亞都擁有莫大的軍事影響力。
馬六甲海峽後面的四道關卡,明擺著那一道都要中國人點頭,日本才能過。這是聯華派的第一個理由。
聯華派的第二個理由,是俄羅斯通向日本的遠東輸油管,要從中國東北北面的俄羅斯境內穿過。沒有人懷疑中國陸軍的戰斗力。如果說那四道關卡還要考驗中國海空軍實力的話,那麼對遠東輸油管的依賴,就把日本北線石油動脈置于中國陸軍的虎視眈眈之下,其意義如何,無需多說。
前兩個聯華理由,可以用地理經濟決定地理政治來概括。
聯華派的第三個理由,是中國從2004年起,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日本的主要出口國。
日本自從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經濟如何振疲起衰,就一直是各屆政府的頭等課題,這個題目做得好不好,可以決定政權更迭。
小犬內閣,就是肩負著振興日本經濟的新希望而上台的。如果不能實現經濟恢復,小犬內閣也會立即鞠躬下台。
日本要實現經濟復甦,談何容易啊。
要刺激經濟,就要放松銀根寬松貨幣,這就要降低利率;要增加出口,以出口乘數拉動經濟增長,就要壓制日元升值,這也要降低利率,但是利率已經降無可降了。至多降到零利率,日本已經率先推進,還有個美國經濟學家鼓吹“負利率”,哈哈,借錢給人家還要倒貼利息過去麼?金融風暴一起來,腰包流失的日本人立即從經濟學字眼的迷茫里跳了出來,把負利率踢進了太平洋。
但是問題沒有解決。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政府曾經一次次拋出以兆(萬億)日元為單位的釋出資金,以求繞過利率而事實放松銀根。但是釋出資金,就要有人背著,不是政府,就是銀行。銀行已經壞帳多多,還要政府的資金去平叛,只好政府來背,不過政府承受財政赤字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也不能把海外債權拿來用。
如果把放在美國的幾千億美元國債和投放股票市場的資金拿回來——不要多,只需一半,美元就會崩盤,美元崩盤的結果就是日元大幅升值,日元升值則出口停滯,出口停滯則經濟完蛋。
幸虧有中國在。中國這個市場新秀一出山,就有力拉動了日本出口經濟,復甦有望,日本全國上下一片振奮,如同發現了經濟新大陸。
是日本需要中國,不是中國需要日本。日本上層社會立即對中國換了一副面孔。因此,中國那些有著奴性思維慣性的文人以為自己可以趁機討得幾個日元津貼花花,提出什麼“對日新思維”的時候,除了得到中國人的痛罵,還換來日本上層社會肚子里的一片嘲笑聲,可謂拍馬屁拍到馬的大腸里了,等到2005年日中東海石油爭奪明顯化,愚蠢的對日新思維也就黯然收場了。當然,民間吵歸吵,經濟互補關系上的經濟紐帶卻愈加緊密,政府間想徹底搞壞關系也不能夠。
沒有人真的相信日本會在中國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時出兵幫助台灣。前三個理由已經足夠。
但是變化的可能來自第四個問題,那就是中美關系。
日本的四道關卡,每一道都要經過中國和美國這兩個開關。不幸的是,地緣政治決定這兩只開關不是並聯關系,而是串聯關系。
唉,串聯。
那就是說,中、美兩大國有一個不點頭,日本的能源就運不進來。
解決辦法無非有三︰
一是中美關系緊密良好,一通俱通。這顯然做不到,因為美國人要扼制中國的發展。
二是中美關系完全對立,日本依附強大的一方,對弱小的一方形成絕對優勢。
本來以前日本是選了中國當弱小的一方的,完全依附美國,但是現在也不行了,中國變得日益強大、日益對日本有用,日益成為日本經濟振興的依賴。所以雖然國內一些日本人還把機變放在廉恥前面,但畢竟還不是傻子。
三是日本自己有獨立的足夠的武力,獨力保護自己的經濟命脈,那就不必買美國人或者中國人的帳。這就是日本試圖推翻和平憲法,制訂周邊有事法案,大力發展軍備的深層動力。
小犬首相是第三方法的主導者。每次參拜靖國神舍,中國人罵,韓國人罵,東南亞國家不滿,小犬都是苦笑以對——參拜,最後是對著誰的?!
249
東宮彌六親王的內院開了一片菊花。
菊花旁立了個大案子,案子上放了些筆硯和幾幅紙張,主人和客人們開始切磋書法。
旁邊幾家大電視台的記者支起了設備在實況轉播。
在記者們看來,馬六甲海峽打成那個樣子,日本政府只是發表了一個簡短聲明。然後就是政要們在親王的書齋里討論,記者不得其門而入。
而爆炸性的消息卻一個接一個傳來,先是說在馬六甲海峽,竟然是中美合力打擊日本艦隊,究竟是中美事先合謀,還是現場的“誤會”,官方只是簡短地說明正在調查真相,而非官方的見解卻大多傾向陰謀說。
然後傳來中國在阿拉斯加北核試驗的爆炸性新聞,以及中美核潛艦紛紛現身,又相互發射戰略導彈的消息,美日“誤會”說又佔了上風,大家剛產生打開了世界末日之門的感覺,軍事評論家們就不約而同地出面分析說,核潛艦只要在對方近海公開現身浮出,那就不是真的要打,而是一種政治威脅的姿態。有人更進一步評論說,這種公然現身的核潛艦,是不會真的發射戰略導彈攻擊對方國土的,對方也不會貿然攻擊潛艦,算是戰略核潛艦的一種政治用途。這時,陰謀說又再次抬頭。等到美軍戰略轟炸機群飛向上海,中國機群起飛迎戰,上海東中美大空戰一觸即發的消息傳來,,輿論界已經在熱烈討論日本該怎麼辦。
在場的人都明白,上海東空戰遠不是單純的軍事作戰,背後的政治意義重大而深遠。
對日本來說,上海東大空戰如果竟然是中國勝,即中國能夠成功地將美軍攔截在上海外海,那就說明中國已經有能力在馬六甲海峽後的4道關卡的某些環節上壓制美軍,也就是說中國人有能力獨立封鎖住日本。果真如此,那麼日本必須毫不猶豫地拋棄執行了半個世紀的跟著美國人走的國策,而要立即向中國靠攏,談妥條件後,把美國人的勢力趕出遠東。已經有人在談論,如果中國勝了,那麼日本就要因勢利導,把美國人趕出沖繩,收回一切日本國土內的美軍基地,讓駐扎了幾十年經常為非作歹的美國大兵們卷鋪蓋回家吧!
日本的經濟命脈從此就可以由日本自己掌握了,只要跟著中國走就可以了,不必真的擔心中國的侵略擴張,中國是一個寬仁大度的國家。當然,台灣就要犧牲掉,總要給中國一個見面禮。如果日本拋棄,那麼台灣島內的獨立實力將迅速崩潰。
如果上海東大空戰依舊是美國人贏了,——標志是美國機群逼進中國12海里領海然後瀟灑地掉頭返回或是南下穿越台灣海峽,上海因此發生經濟大地震,那麼不消說,日本還應該是老一套,老老實實繼續跟著美國走,並且為了表現得好一點,在上海東大空戰尚未結束、但中國人已經明顯不行的時候,日軍——去年修改和平憲法後,大家就開始這麼叫了——應該主動出擊,幫美國人把中國人打的再慘一點,事後就勢在美國人的幫助下奪走中國人的東海春潮油田,包括馬六甲海峽在內的一共5道關卡,將是美日軍隊的天下。
後面這些話,尚未公開談論,眼下正是院子里的人們的話題。院子里的各界人士在悄悄交換著意見,大家等待屋子里的人走出來,宣布日本的決定。
親王書齋的門久久未開。看來屋子里面的討論很是激烈。
當最新消息傳來——中國最新式的j12與美國最新型的f22的初戰竟然打成1:14的時候,院子里面的人們一片低聲的驚呼,
風向似乎急轉直下。
就在這時,親王的家僕們忙著擺設書法案子紙張筆硯,院子里的人們似乎明白了什麼,有些聰明人開始談論中日的文化淵源和自己對書法的研究,此時,只見久閉的書齋的四扇門一齊拉開,要人們神色不一,三三兩兩地走出來了。
執政的民自黨的主流派系一森系的大家長一森三木第一個揎臂執筆,書寫了大大的兩個字︰“沖繩”
周圍立即爆發出一片贊嘆聲,然後無語,一片沉靜。一森三木的書法老實說並不怎麼樣,不過許多人望著沖繩二字,竟突然熱淚盈眶。
250
上海東空戰戰場。
1團機群發射的80發r79導彈先一步逼近到194架f22組成的美軍主力機群眼前,而美軍主力機群才剛向巨網機群射出160發aim250反輻射—紅外雙模制導導彈,這個極其寶貴的時間差,使得數量劣勢的空六師又一次取得暫時的局部優勢。
美軍主力機群已經接到預警機關于首戰情形的警告—對于中國新型的r79紅外成像導引頭,紅外誘餌完全無效。
更有效的防御選擇不多,f22機群沒有猶豫,采取了與導彈群對穿的戰術。
r79導彈裝有簡單的周緣矢量噴管系統,穿越f22機群後,只一瞬間,就似乎在原地掉過頭來,末端火箭推進器打開,導彈很快減速到零,然後主發動機啟動,和火箭推進器一起,幾秒鐘的功夫就把導彈加速到4馬赫,對準f22的尾焰猛撲過去。
f22機群只來得及打開剛才射出的160發aim250的主動導引頭,無法顧及這種戰場電磁環境下主動導引頭能起到什麼作用了,幾乎是遺囑式的托付。
79團火球爆裂開來。降落傘則只看到了50幾頂。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