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和女人是男人間永恆的話題︰賭博的魅力在于緊張、刺激,男人要的就是那種非生即死的顛峰對決;性需求是人類的天性,而美國是世界上性解放運動發起最早的國家。-------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然而,人們在享受性帶來的瘋狂與歡娛的時候,卻把一個惡魔從地獄中帶了出來——它的名字叫艾滋病。美國同時也是一個同性戀盛行的國家,上帝造人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想到世界竟然變得如此瘋狂,愛神丘比特在這塊瘋狂的土地上也會迷路……當這兩者出現矛盾時,武器便成了男人走向終極的選擇。
不夜的瘋狂——拉斯維加斯中國有句俗話,叫“不到長城非好漢”,而美國也有這樣一句話︰沒有去過拉斯維加斯,就不算到過美國。
拉斯維加斯在一個沙漠地區,這個160萬人口的城市每年有3700—5000萬游客,居美國各大城市之首。如今,博彩業是這個城市的第一大產業,博彩業及相關的服務業和旅游業每年為這個城市創造400億美元的財富,這些業績不得不令世人另眼相看。
在拉斯維加斯國際機場,只要你一出機艙,在候機大廳一眼就可以看到老虎機恭候著,許多游客急不可耐地同老虎機戰斗起來。當你走進每一家擁有2000台老虎機的巨大賭場時,仿佛進入了一座光怪陸離的迷宮,成千上萬台老虎機列隊擺滿了整個大廳,隨時可以听到機器沉悶的旋轉聲和錢幣叮 的散落聲。有的賭場建築面積達30—40萬平方米,工作人員多達8000人,轉過幾個大型賭場後,保證你眼花繚亂。賭民們一聲不響地或坐或站在賭具前,任金錢吞吐自如,賭場秩序井然,不驚不乍、不亂方寸,人人泰然自若。
賭城內有老虎機、撲克牌、百家樂、輪盤賭、擲骰子。每家賭場都沒有鐘表,這絕不是一個疏忽。賭城管理者的高妙在于,狂賭進入高潮時,賭民會不顧一切地去贏錢,上了“賭癮”時間已經不重要了。據說賭場的空調都有充氧機,氧氣要比戶外的多60%,燈光控制在最佳效果,使人們在里面從不感到疲勞,永遠處于一種必勝的亢奮狀態。每個大型賭場的一層還有能夠舉行上千人參加的大型會議廳和宴會廳,還有各式風味的飯店、商店、健身俱樂部以及戲院。一些著名豪華賭場樓下是賭場,樓上是客房。賭場24小時經營,人們困了上樓睡覺,醒了下樓繼續拼搏,餓了到自助餐廳隨便吃。即便你是意志堅定的游客,不受賭博的誘惑,最後也架不住免費贈送100美元的籌碼,或2000元游戲幣的引誘,最後自己走上不歸路。
不夜城,讓人永遠處于亢奮狀態,是夜晚激活了拉斯維加斯,夜色是這座城市旺盛生命力之所在,燈火使這座城市更絢爛迷離。在豪華的賭場門口,人們可以定時看到科技手段做出火山爆發和加勒比海海盜大戰,情景逼真、讓人心驚肉跳!許多建築、噴泉、雕塑的設計精美,造型夸張,令人嘆為觀止。白天的拉斯維加斯卻像一座死氣沉沉的鬼城。勞累一夜的人們或在蒙頭大睡,或開車到大峽谷、沙漠公園、胡佛大壩等旅游勝地參觀游覽。
拉斯維加斯的獨特魅力在于,內華達州憲法保護的自由主義權利,政府不能干預個人自由。據內華達法律規定,色情不違法。人口不到4萬的縣可以通過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是否允許開設妓院。在離拉斯維加斯不遠的斯托里縣,合法妓院距離縣議會只有公里,性工作者可以通過游說對當地立法產生影響。在其他一些邊遠的縣份,由于沒有農業和其他工業,當地人只好靠性產業來刺激地方的落後經濟。
為了吸引世界各地賭徒和游客來拉斯維加斯娛樂消費,美國人不惜工本來打造這塊風水寶地。這里有五星級旅館,世界一流的國際會議中心,有各具特色風味的烹飪飯店,有寬敞舒適的影劇院,也有別出心裁的文藝表演和林林總總的游樂場。人們可以攜帶家眷到這里旅游、度假、養老或觀賞豐富多彩的娛樂節目。在拉斯維加斯,每天晚上同時上演上百場各種題材和風格的歌舞和演唱會,還有世上最昂貴的拳擊比賽,使人們在短短幾天內目不暇接,分身無術。這座城市的人口增長特別快,平均每天有5000人到這里尋找工作和定居。移民到這里的主要是些老年人,因為食宿費用特別低,吸引了來自美國東北部的退休人員。由于在拉斯維加斯工作的收入比其他地方高,大量移民的到來帶動了拉斯維加斯的房地產、醫療服務業、飲食業、購物和娛樂等行業。由于人口增加,拉斯維加斯的房地產價格比五六年前漲了一倍。
為了改善“世界賭城”的不良形象,拉斯維加斯近年開始發展適合老人和婦女兒童的娛樂業和旅游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現代化城市,拉斯維加斯賭場現已規範化和制度化,華爾街財力把黑社會勢力驅出賭場,賭場也不敢作弊,否則營業執照就會被吊銷。賭場歡迎顧客前來賭博和投宿,但它已改變了過去的形象。要是有人沉湎于賭博,快要傾家蕩產時,賭場管理人員馬上出面勸告賭徒懸崖勒馬。如果還執迷不悟,工作人員就在賭徒手上戴上電子警告裝置,這樣的人走到哪里都不受歡迎。對賭場來說,如果發生賭徒跳樓自殺的悲劇,不僅要處理麻煩的善後事情,對賭場名聲也有影響。
拉斯維加斯足以顛倒貧富,讓傾城富翁在一夜之間一貧如洗,反之亦然。究竟是怎樣的魔力,讓這個位于沙漠之中的荒蕪之地變成一座晝夜通明的國際都城呢?
19世紀初,西部開拓時代的人們企求這里能夠成為一片肥沃草原,所以把它命名為拉斯維加斯(肥沃的草原)。後來越來越多的探險家、商人和傳教士來到這里,工人們也隨著到來,1928年修建成功了胡佛水壩。美國軍方覺得這里是非常適合的訓練場地,大概到20世紀40年代的時候,第一家帶有賭場的酒店誕生了。
當一些事情發生太快的時候,哪怕你一眨眼,就會錯過一些事情。在過去60年里這個城市所經歷的就是這樣的成長。如今在拉斯維加斯的每一個街角,你都可以看到世界一流的酒店、賭場、餐廳和商店。如今,這里已經有了70家已經開業的高爾夫球場,更多的球場正準備開放。
自從1931年內華達州成為全美第一個將賭場式的賭博合法化的州以來,拉斯維加斯早已經變得不同往日。早期的賭博與犯罪集團過從甚密,但自從霍華德?休斯在上世紀60年代買下6家賭場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如今,佔該州經濟來源43%的賭博產業受到稅務監察人員和拉斯維加斯賭博監管機關的嚴密監控。每年約有3400萬游客光臨拉斯維加斯,雖然有65%的游客表示他們並不是來這里賭博,但是最終87%的人在其逗留期間的某個時刻會走向老虎機或者賭桌,平均每人花費480美元。不過確保從賭場賺錢的唯一方式就是自己擁有一個賭場!賭博業每年為拉斯維加斯賺取近100億美元的收入,而其中2/3的收入來自老虎機。
盡管每家賭場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基本布局是一樣的。一排排嘩嘩作響、五顏六色的老虎機和一塊相對較小和較安靜的區域,里面擺放著牌桌和輪盤。這類賭場一般是相對面向家庭,而真正的賭徒則會直奔市區。
拉斯維加斯絕對是一個以大為特色的城市,例如,米高梅大酒店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賭博和娛樂綜合大樓。這里有3700個老虎機、17個輪盤、76張21點牌桌以及15個骰子游戲桌,佔地面積奇大無比,達171500平方英尺(16000平方米)。
巴黎拉斯維加斯酒店為賭客們營造了優雅的法國風情,仿造的艾菲爾鐵塔高達540英尺(165米),是巴黎艾菲爾鐵塔的一半,賭場的200個老虎機、錄像機以及100張賭桌都具有巴黎的裝飾風格。
火烈鳥酒店開業于1945年新年前夕,是由臭名昭著的黑幫“狂人”本杰明?西格一手創辦的。他在其辦公室安裝了防彈玻璃,里面還設有逃生通道。但是這一切都沒能保住他的性命,6個月後,他在女友的好萊塢寓所里被人槍殺。火烈鳥酒店于1995年翻新重建,現在歸于希爾頓集團旗下。在其姊妹酒店拉斯維加斯希爾頓大酒店里,豪賭之客可以花1000美元的進場費參加百萬美元大獎的21點游戲錦標賽,並在酒店住宿3天。
在拉斯維加斯市中心還有另外一家著名的賭場,叫黃金賭場,開辦于1946年。其大理石地面和璀璨耀眼的黃銅與水晶吊燈給拉城的這個角落平添了幾分維多利亞風格的雅致和精美。在這個賭場里,你可以看到號稱“信念之手”的全世界最大的金磚,重達60磅(公斤),舉世無雙。街對面的四女王賭場 (4 queens)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老虎機(可供6個人同時玩樂)和最大的21點游戲牌桌。
拉斯維加斯的迷人氣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那些嗜賭如命者心中,拉斯維加斯就是發財的天堂。1981年9月9日,一條爆炸性新聞轟動了整個拉斯維加斯城,一個美國人用3枚硬幣僅一天一夜就贏得25萬美元。這則消息為這個大賭窟增添了更誘人的神奇色彩。
賭博業使拉斯維加斯真正“一夜暴富”,由總人口不過萬人的沙漠小鎮,變為擁有50萬人口的繁華城市。賭博業是拉斯維加斯的經濟支柱,它應該感謝所有的賭客,沒有千百萬賭徒參與,它早被沙漠淹沒。而城內幾萬只“老虎”時時都張著大口,不吞掉賭客身上最後一枚硬幣,它是不會好好睡覺的。
拉斯維加斯的賭場集中于the strip與市區,不過,the strip區的賭場以觀光客為生,同時結合主題樂園及華麗的旅館,氣氛較為輕松。鬧區的賭場則是賭博為主,除了一般游客外,許多當地人也會小玩幾把。
拉斯維加斯提供各式各樣的賭博方式,如果想圓一圓發財夢,光只是站在一旁看,是絕對不可能發財的。但是賭也不過是一種娛樂,多數人也沒那麼傻,以為能在這里變成百萬富翁——這個想頭也挺娛樂的,想一下也沒有關系。
拉斯維加斯最開始是跟黑社會聯系在一起的,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拉斯維加斯已成了一個平民的、家庭型娛樂的地方,現在到拉斯維加斯去,甚至可以感受到迪斯尼樂園的氣氛。
“亞當”“夏娃”的尷尬在美國,如果兩個男孩或者女孩在大街上手拉著手走,很有可能被旁人認為是同性戀者。美國的同性戀者多達幾百萬人,即使是崇尚自由的美國,對于同性戀,也褒貶不一。有的州認為同性戀違法,有的州則承認同性戀者的婚姻……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6年前,10月里的一個寒冷夜晚,21歲的同性戀者、大學生馬修?謝巴德在懷俄明州的拉萊米市郊被殘忍地毆打,然後被綁在一排柵欄上等死。18個小時後,在死亡線上掙扎的馬修被人發現火速送到醫院,但由于傷太重,馬修在5天後還是不治身亡。當時,由于媒體報道這起案件是因對同性戀的仇恨引起的,馬修的死很快引起了全美的關注。在法庭審理這個案件的過程中,兩名凶手使用了不同的理由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同性戀恐懼防衛”,辯駁說他們是由于知道馬修的同性戀傾向而產生臨時的恐懼。由于媒體的大量報道,使得公眾開始討論同性戀恐懼癥和同性戀暴力的話題。兩名凶手亞倫?麥基尼和羅素?亨德森後來都分別被判終身監禁。
當馬修毫無意識地躺在醫院時,全美的媒體向拉萊米蜂擁而去。這起案件的檢控官卡爾?勒魯查對美國廣播公司的記者瓦格斯說︰“記者像蝗蟲那樣撲過來。”當地媒體《卡斯珀星論壇報》的詹森說︰“當我們听到這起案件發生時,我們立即意識到這是一起大事件,將引起國際性的關注。”“我記得我們的一個記者說,‘這個孩子將成為同性戀爭取權益的一個標志性人物’。”
果不其然,馬修的死引起全美同性戀和反同性戀兩大陣營的“對抗”。當時的情勢很緊張,以致馬修的父親在兒子的葬禮上發言時,被迫穿上了防彈衣。反同性戀的人在葬禮外高呼口號。勒魯查說︰“整個事件最悲慘的部分就是馬修的葬禮,那些反同性戀的人甚至拒絕讓馬修有尊嚴地下葬。我從沒見過有人如此恨一個人。”
在馬修死後一年,麥基尼上法庭受審,他被認定犯下重罪——謀殺罪、搶劫和綁架。當陪審團開始探討死刑的可能性的時候,馬修的父母促使法院判處他終身監禁,不準保釋。馬修的父母表示“我們給他一條性命,以記住那已經死去的人。”
當凶手曝光後,很多當地的居民都覺得很震驚——身邊的年輕人居然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情。麥基尼和亨德森的家庭出身都很復雜。亨德森沒有父親,十幾歲就開始酗酒。他說他經常看見媽媽被她不同的男朋友毆打。他們也打亨德森。麥基尼的童年,也充滿不幸。他的父親是一名長途卡車司機,很少在家,後來還和麥基尼的媽媽離了婚。麥基尼的媽媽不久因為一次失敗的手術死了,麥基尼因此獲得了差不多10萬美元的賠償。很快,他就把大部分錢花在了汽車和吸毒上。馬修雖然來自一個幸福的家庭,但他卻受到自身問題的困擾。他的母親朱迪說,她兒子的問題始自1995年他高中時參加一次到摩洛哥的旅行。在那次旅行的過程中馬修不幸被毆打和受到強奸。“那次事件使得他把自己封閉起來,他變得很內向、壓抑,有時還有暴力傾向。”
馬修的朋友說,1998年他進入懷俄明州大學時,馬修還是一個問題青年。開了一家客車服務公司的奧康納說,在馬修不幸遇害前幾天,馬修對他說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並想自殺。馬修的大學同學蒂娜則說,她相信馬修的沮喪表現應該和吸毒有關。她說︰“他說‘無論我去哪里,好像都逃不開毒品的陰影’。”
作為一個毒癮很大的吸毒者,麥基尼在“粉友”中非常有名。1998年秋天時,麥基尼已把他媽媽的賠償金用得差不多了,而這時,他的同居女友克里斯丁?帕萊斯還給他生了個小寶寶。一時間,麥基尼覺得非常手緊。克里斯丁說︰“我覺得那時他很絕望,一方面沒有錢,另一方面又要照顧一個家庭。”克里斯丁還說,在襲擊馬修的前幾天,麥基尼天天都在吸毒,沉迷在毒品的狂歡世界里。
麥基尼的朋友波普說,他和麥基尼那時對毒品非常瘋狂。他曾用一支點357口徑的手槍向麥基尼換了一克甲基安非他明。他估計麥基尼就是用這把手槍不斷地擊打馬修。但麥基尼則說,當他在“開心吧”看到馬修時,他覺得這正是個下手的好對象——馬修穿得很好,而且看起來身上帶著大量的現金。麥基尼說︰“當時馬修坐在酒吧里,說自己喝多了,回不了家。然後他對我說能不能搭他一程。我想,當然,你還自動送上門。”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