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也不是一個得力的好伙伴,仗著自己比約翰大十幾歲,他總是在約翰面前擺架子,開口閉口教訓約翰︰“我是英國人,對歐洲的情形我比你了解,生意上的事你跟著我慢慢學就行了。-------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
對克拉克的狂妄自負約翰雖然受不了,可從生意大局著眼,他還是忍了。然而,克拉克不過是個吹牛皮的人,真正到了緊要關頭,他卻一籌莫展,總是靠約翰來支撐局面。
公司開業不久,就遇上了危機。美國中西部地區遭受霜害,農作物顆粒無收,這對谷物中間商來說無異于當頭一棒。許多經紀公司受不了這一打擊而紛紛倒閉,而約翰不想輕易服輸。他要挺住,他知道,成功往往屬于能夠多忍受一刻鐘痛苦的人。無助的農民要求以來年的收成作抵押,由經紀商預付定金,這樣農事才能得以進行,而中間商也才有生意可做。可敢于支付定金的人不多,誰也冒不起這個風險。
“什麼?我們的資本才不過4000美元,卻要去支付數千元的定金,這不等于自尋絕路嗎?”克拉克堅決反對而約翰卻信心百倍,正因為無人敢做,其利潤也才豐厚異常。他找到了自己在浸札教會的一個老朋友、銀行總裁漢迪,以他的如簧之舌說服對方,貸得了2000美元。誰有錢誰是老大,這是生意場上的鐵律,這回,約翰和克拉克的地位整個倒了個個兒,再沒有克拉克說大話的份了。
約翰旗開得勝,第一年創下營業額45萬美元的佳績,獲純利4000美元!
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成立不到3年,美國的南北戰爭爆發了。對千百萬美國芸芸眾生來說,戰爭無異于空前的災難,然而,少數商界巨擘們卻從戰爭中發了大財,如美國的摩根家族、阿穆爾家族以及範德比爾特家族。
早在南北戰爭爆發前夕,約翰就對這場戰爭有了機敏的預感。不過他關心的不是自由與正義,而是從這場戰爭中南方的農場主和北方的工業主誰能賺大錢,當然,他更沒有從軍的意思。
如同將軍們在帷幄中運籌如何攻城陷陣那樣,約翰?洛克菲勒也開始調動起全部精力,在他的公司中指揮如何打一場商戰。
首先是囤積!戰爭的爆發必然使百業凋敝、交通斷絕、物資奇缺,真到了那個時候,誰的手中擁有大量的緊俏物資,誰就將成為商場的霸主。他指揮克拉克︰“趕快大批量的購進鹽、火腿、谷物、種子。還有,南方的棉花,密西根的鐵礦石,賓州的煤炭,都要不遺余力地去買進來!”
于是約翰?洛克菲勒成為借美國南北戰爭大發橫財的幸運兒。隨著戰事的演進,軍需物資訂單如雪片似的向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飛來,此前囤積的物資成了人人爭購的搶手貨。約翰?洛克菲勒也到了大顯身手的時刻,對每一筆經營,他均有條不紊,一絲不苟,而對交易中遇到麻煩的生意,他則絕不手軟,甚至稱得上心狠手辣,令對手事後回想起來就心悸不已。
戰爭,為洛克菲勒搭建了通向美國未來歷史舞台的第一級階梯,洛克菲勒從此鴻運當頭,扶搖直上,成就了他在商界稱雄的霸業。
那時候,因為沒有電,照明問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僅次于柴米的大問題。通常人們采用的是蠟燭照明,因為價格昂貴,許多人家只好天一擦黑就早早上床就寢了。而在這之前很久,就有一種既經濟實惠又經久耐用的照明劑為人們所認識,人們稱它為“火油”,也就是後來的石油。然而,“火油”只是在產油地被百姓散漫地采集並使用著,還沒有人去有意識、有組織地開發它,當然,它的真正價值更沒有被人們所認識。
當時,由于盲目的開采,造成了石油供過于求的局面,石油價格暴跌,紐約市場上,每桶石油才賣到美元,每加侖連10美分也賣不到,連水的價值都不如。在原油產地,萬桶石油積壓在那里賣不出去。按當時的情形,每桶賣美元,運費卻要花3美元,這不是明擺著的虧本生意嗎?做生意要善于等待,打先鋒的賺不到錢!
雖然當時的洛克菲勒年僅23歲,可做生意已是非常老到了。他認為︰“現在動手還為時尚早,依我看,一下子開采出那麼多的石油,石油行情一定會下跌。”克拉克感到茫然,洛克菲勒不是堅信石油是未來最有潛力的賺錢事業嗎?怎麼現在到了該下手的時候,他又按兵不動呢?
果不出洛克菲勒所料,到了該年年底,油價已跌到每桶美元了。洛克菲勒早有自己的打算。回顧10年前的加州黃金熱,他發現所有賺大錢的人中沒有一個是打頭陣的。這正如長跑賽中一樣,你不能傻頭傻腦,槍聲一響就沖到前頭,要達到長遠的目標,你就得頭腦冷靜,緊緊跟隨在競爭者身後,讓他去為你開路,然後瞅準時機,再迎頭趕上,獲取頭名。因此,在石油這個問題上,洛克菲勒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中間商,他不願成為替他人做嫁衣裳的開發者。洛克菲勒經歷了艱難的“等待”時期,漸漸地,他認為時機就要成熟了,是到了他出山爭雄的時候了。這時候,一位新的合作伙伴也不失時機地來到他的身邊,他的名字叫塞繆爾?安德魯斯。
安德魯斯與克拉克是英國老鄉,他勸說克拉克與自己一起干,共同從事石油提煉事業。就其真實動機來說,他是希望克林拉克在資金上助自己一臂之力,因為他此前從事化學研究的錢還得靠自己的妻子替人縫衣服來補貼。
可克拉克從來就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他借口說︰“現在石油業如此不景氣,我們搞煉油研究還有什麼意義呢?”
克拉克的猶豫不決讓安德魯斯失望,但是,他很快就得知洛克菲勒才是真正掌握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大權的人。于是,他轉而做洛克菲勒的工作。洛克菲勒爽快地答應了,並拿出4000美元作為首期資金,成立了一家以煉油事業為主的新公司——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洛克菲勒未加入新公司,是他特有的做事方式的體現——他要投石問路,不急于拋頭露面。
1863年,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成立。公司的石油精煉廠坐落于克利夫蘭市西南公里處,毗鄰伊利湖,不僅水路十分方便,而且能夠利用鐵路運輸。精煉廠佔地三英畝,背靠一方斷崖。在設計這座工廠時,他們巧妙地利用了這塊斷崖,用大功率的提升設備將精煉後的石油抽到斷崖之上,再利用其落差,使油自動地順著管道流到亞利加尼河邊。三人有自然的分工︰安德魯斯對早期的石油工藝很熟悉,由他負責工廠設計和煉油技術方面的事務,對此,他得心應手;克拉克平日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嘴臉,同外界打交道很適合,于是他就負責同采油地的人搞原油交易,並同卡車司機聯系裝運事宜;洛克菲勒則負責財務和銷售大權。從1864年之後,克利夫蘭一下子涌現出幾十家煉油廠,而且逐月還在增加,因此,洛克菲勒開始把主要精力從代理商業務轉向煉油業務上來。
當時的煉油工藝非常原始︰原油被送來之後,先從木桶里倒進狹長的木槽內。如果是夏季,槽里還得加冰,這樣攪勻後由貯油槽進入蒸餾塔。沸騰的原油在蒸餾塔中蒸發,最先出來的是汽油。可是,在當時這些汽油都只能白白地倒掉,因為人們還沒有找到它的恰當用途。接下來蒸發的是苯和石油原油,最後是作為蠟燭原料的燈油,這才是市面上所需求的。一位叫佛拉格勒的小伙子也加入到他們的事業中來,在他的幫助下,洛克菲勒改進了原來老愛滲油的木桶,新的木桶刷著藍色的油漆,在運輸中更加有效地防止了漏油的毛病。後來,洛克菲勒創立了美孚石油公司,其標志便是藍色的木桶。
以4000美元起家的新公司隨著銷售渠道的拓寬,已越來越需要擴大規模了。這時,洛克菲勒又利用岳父斯皮爾曼先生的關系,向銀行申請追加貸款,以便添置新的煉油設備。他準備要大干一番了。
然而,這時候克拉克的老毛病又犯了,對向銀行申請貸款的事他表現得一點不積極,盡管洛克菲勒一再催促,他仍然吞吞吐吐,不願表態。對克拉克在擴大業務方面這種畏縮的態度,洛克菲勒深感惱火。恰在這時,又發生了克拉克兄弟的事件,這更促成了洛克菲勒痛下與克拉克分道揚鑣的決心。
克拉克的兩個兄弟因為自己英國移民的身份而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一天,在辦公室里與洛克菲勒談論生意時,他倆情緒沖動,竟對洛克菲勒破口大罵起來。洛克菲勒早已忍受不了這對自命不凡的家伙,就對他們冷冷地下了逐客令︰“你們給我從這里滾出去,從此再也別在我眼前出現。”
次日,洛克菲勒正在用早餐時,克拉克帶著一封絕交信來找他了。
事情總算可以有一個了斷了。洛克菲勒找來了安德魯斯,三人商定,把公司賣給出價最高的人,然後重新組合。
拍賣在1865年2月2日進行,以洛克菲勒和安德魯斯為一方;另一方是克拉克。克拉克首先喊價500美元,洛克菲勒馬上加到1000。喊價扶搖直上,從40000美元喊到50000美元、70000美元,這時出現了一段長時間的沉默。洛克菲勒盡管內心處于激烈的動蕩之中,因為,這算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決斷了,可是在外表上,他仍然保持冷靜自若。克拉克那本來就很脆弱的神經這時已被折磨得不成樣子了,他以近乎絕望的聲音掙扎著說出︰“72000美元!”
洛克菲勒立刻接口道︰“75000美元!”
克拉克終于領教了洛克菲勒式的冷酷無情,他被徹底打垮了,于是攤開雙手說︰“這生意歸你了。”這一時刻,是洛克菲勒人生中具有重大意義的時刻,它不僅僅是一個公司的歸屬問題,而且也是洛克菲勒從此以自己獨有的膽略和商才駕駛著石油巨輪,戰勝驚濤駭浪,駛向成功的彼岸的開始。
對未來的事業,洛克菲勒抱著絕對的信心,不止如此,好運始終伴隨著他。就在他把接手的新公司改名為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時,正值石油業走出低谷,攀上欣欣向榮的高峰之時,美國的南北戰爭更將商業發展推向了鼎盛階段,“百萬富翁”這個詞悄悄地進入了美國人的詞匯之中。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已是克利夫蘭最大的一家煉油企業,日產精煉油500桶,兩倍于其最強的競爭對手。1865年,公司的總收入就達100萬美元,第二年又猛增到200萬美元。善于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的洛克菲勒深深懂得,在石油行業如日中天的黃金時期內,只有不斷地擴大自身規模,才是成功之道。在克利夫蘭50多家煉油企業中,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的規模是最大的,然而洛克菲勒仍不滿足于此,他又派弟弟威廉去紐約經營石油出口貿易,並設立了第二家煉油公司——威廉?洛克菲勒公司。這樣,他的精煉油銷售額就佔到了整個克利夫蘭的2/3,成為克利夫蘭當之無愧的石油霸主。
為了使自己盡快強大起來以免被別的強大的對手吃掉,洛克菲勒還要在人員組合上壯大自己。他物色的新的合作伙伴是佛拉格勒。1867年,公司的名稱又做更改,成為洛克菲勒—安德魯斯—佛拉格勒公司。
佛拉格勒是洛克菲勒商業上不可多得的真誠伙伴。他們兩人共用一個辦公室,甚至連家都搬到了一起,不光生意上契合,連情感上也特別的親密,他是洛克菲勒一生中少有的真心朋友之一。每天清晨,他倆一同步行去上班,一路上熱烈地討論著一天的工作計劃。星期天上教堂,他倆也同行同往。洛克菲勒後來回憶說︰“這是一種建立在商業業務上的友誼,它比那種建立在友誼上的商業業務要好得多,既有益又基礎牢靠。”
當時的石油行業,有“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之分。所謂“上游”,即指石油開采商,而“下游”即指煉油商。
“要控制世界石油市場,就必須進行壟斷!”
佛拉格勒對局勢的洞察和對鐵路公司的了解使洛克菲勒深感佩服,他當即決定,由佛拉格勒出馬,去與鐵路公司的人進行私下密談,盡快將他們的這一想法付諸行動。
1867年的下半年,佛拉格勒與湖濱鐵路公司的新任董事長詹姆斯?德弗羅將軍舉行了一次秘密會晤。
德弗羅是新任總統格蘭特將軍的手下,二人私交甚篤。他曾是南北戰爭中叱 風雲的人物,因而自視甚高。然而,將軍畢竟不是商人,他對生意經可謂一竅不通。
一上來,佛拉格勒就嚇住了他︰“過不了多久,石油產業恐怕又要遇上不景氣了!”
“不景氣?”德弗羅將軍臉上現出了憂慮之色。那一段時期,湖濱鐵路在與伊利鐵路和賓州鐵路的競爭中已明顯地感覺氣力不支,倘若再受到石油業不景氣的沖擊,自己非垮了不可。有備而來的佛拉格勒深知這位老將軍心頭在想什麼,于是趁熱打鐵地說︰“如果遇上不景氣,你的湖濱鐵路就會受到運費斗爭的沖擊,而且,你將會受到來自伊利鐵路和賓州鐵路的兩頭夾擊!”
德弗羅雖然內心恐慌,可表面上仍要維護軍人的威嚴,于是他擺出一副開仗的架勢說︰“我會給他們顏色看的!”
佛拉格勒微笑著說︰“我們來定個協議怎麼樣?你的油罐和貨箱全部歸我,我每天保證60輛車皮的運貨量。”
“每天60輛!”德弗羅被這個有些像天方夜譚般的數字驚住了,很輕易地,他便就範了。
協議達成,洛克菲勒—安德魯斯—佛拉格勒公司不再通過運河運輸石油,而保證通過湖濱鐵路每天裝運石油60節車皮,由鐵路方面給予煉油公司價格上的優惠,當時正式運費為︰從石油區裝運原油到克利夫蘭,每桶美元;從克利夫蘭裝運精煉油到東部海濱,每桶2美元,而鐵路公司給佛拉格勒訂的優惠價為,前者美元,後者美元。
這樣的結局,為洛克菲勒爭得了巨大的利潤,同時它也成為洛克菲勒在石油產業競爭中交上好運的轉折點。
然而,這對別的石油產業競爭者來說,就是大難臨頭了。沒過多久,當他們想要找鐵路公司運輸他們的石油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已經沒有什麼車皮可供他們使用了,他們一向賴以生存的生命線被人割斷了,因為,洛克菲勒—安德魯斯—佛拉格勒公司已經把所有可以運油的列車全部租下來了!
1870年的普法戰爭又使得歐洲市場受到巨大打擊,美國生產的石油運不出去,在國內,每桶油的價格下降到了4美元以下。為此,石油原產地建立了一個石油生產協會,目的就是控制石油的生產量。他們制定了一個“經濟不景氣卡特爾”,其主要內容為︰所有石油開采商均無一例外地停采三個月。他們企圖用這個辦法來遏制市場局面的急劇惡化。
然而,所謂的“夜貓集團”首先背信棄義,他們利用夜幕的遮掩偷偷地采油,“卡特爾”成了一捅就破的窗戶紙,沒人再在乎它。這更加劇了情勢的惡化。到該年年底,每桶原油的價格已降至美元。連佛拉格勒都有些沉不住氣了,他想,長此下去,公司會被拖垮的。可洛克菲勒心中有底,對他所涉獵的石油天地,他是充滿著信心的。這如同打仗,絕處往往是逢生的契機,不能被眼前的頹勢嚇倒。在艱難的條件下活下去的最佳辦法,就是吞食掉比你弱小的生物,這就是達爾文“適者生存”理論的最佳詮釋。
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他創立了“美孚石油公司”——一個自己的石油王國。洛克菲勒自任公司的董事長,他弟弟威廉任副董事長,佛拉格勒和安德魯斯任常務董事。
公司剛成立,便發行了10000份股票。洛克菲勒自己擁有2667份優先股;公司的後台老板哈克涅斯擁有1334股;威廉、佛拉格勒和安德魯斯各擁有1333股;剩余的股份作為給鐵路公司的贈品,每股股金100美元,公司總資產為100萬美元。
在短短的100年時間里,這個石油王國以超常的速度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成為一個規模龐大,內部構造精密,運轉有序的名副其實的經濟王國。
該王國的巍峨“王宮”,就是坐落于紐約第5大街、高53層的摩天大樓——洛克菲勒中心。這是一座具有象征意義的偉大建築,它的建設費用即使在當時也花費了億美元。它的奠基者是老約翰?洛克菲勒,而後繼的建造者則是他的兒子小洛克菲勒。1937年5月23日,就在洛克菲勒中心大廈接近落成之時,老約翰?洛克菲勒的心髒停止了跳動。兩年後,小洛克菲勒頭戴安全帽,手上套著笨重的工人手套,為洛克菲勒中心大廈釘上了最後一顆鉚釘。大樓前安置著洛克菲勒的半身銅像。該中心控制著30萬股東、500億—600億元的年收入以及500多艘油輪、來自全球100多個產油港口和近300座目標港口的各類信息,它一直處于高速而有序的運轉之中。
這是一個關于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到飛黃騰達的神話,它如同眼前這座宏大建築物一樣,螺旋形地上升到極致的高度。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