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男人的天堂

第1章 自由、競爭、冒險精神 2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且東 本章︰第1章 自由、競爭、冒險精神 2

    1937年5月29日,陳納德終于踏上了中國的土地。-------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6月3日,蔣介石和宋美齡接見了他。宋美齡曾在美國喬治亞州讀書。陳納德與她一見如故。此時,宋美齡任航空委員會的秘書長,就邀請他擔任她的專業顧問,並給他兩架t-13式教練機,以便于他視察中國空軍的現狀。通過考察,陳納德得知國民政府名義上有500架飛機,但實際上只有91架能起飛戰斗,境況堪憂。

    當陳納德即將完成對中國空軍的考察時,抗日戰爭爆發了。戰爭正是檢驗空戰理論的機會,陳納德決心在藍天上實現自己的抱負。他馬上給蔣介石去電,表示願在任何能盡其所能的崗位上服務。蔣回電接受了陳納德志願服務的請求,讓他“即赴南昌主持該地戰斗機隊的最後作戰訓練”。根據蔣介石的要求,陳納德又招募了部分美國飛行員組成了第14志願轟炸機中隊。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第二天,陳納德派飛機參戰。雖然轟炸機隊投彈偏離目標,但中國戰斗機在當日的空戰中取得了初步的勝利。1937年10月,中國的飛機只剩10多架,許多中國飛行員陣亡。陳納德設法雇用了4個法國人、3個美國人,1個荷蘭人和1個德國人,加上6個幸存的中國轟炸機飛行員,組成了一個“國際中隊”。他們成功的襲擊了幾個敵佔區目標,造成日軍的恐慌。但是不久日軍飛機便襲擊了機場,使國際中隊的飛機全部被炸毀。

    按照陳納德與中國航空委員會所訂的3個月合同,他的顧問任期到10月就滿了。之後,蔣介石、宋美齡邀請他留在中國參加抗戰,他毅然留下了。他們也沒談延長合同的事,只是每月發給他一定的薪金。當時,美國政府對日本的侵華戰爭持“中立”的態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國顧問在華幫助中國,曾要求美國下令讓所有在華的美國空軍人員離開中國。美國國務院將此情況轉告陳納德時,陳納德斬釘截鐵地回答︰等到最後一個日本人離開中國時,我會高高興興地離開中國。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陳納德隨軍隊撤到漢口。這時中國空軍力量幾乎損失殆盡,只能依靠甦聯支援中國的飛機消極防衛。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陳納德和中國、甦聯的空軍指揮官判斷這一天日機不會空襲,決定趁機懲罰日本侵略者。為引誘日機來犯,陳指揮中國和甦聯的飛機佯裝撤離漢口,飛往南昌。飛機起飛後先在武漢上空盤旋,讓人們(包括日本間諜)看到他們撤離,並于當夜又溜回機場。日清晨,日機從蕪湖機場起飛,轟炸機在戰斗機的掩護下飛抵武漢上空。陳納德事先偵察得知日機只有從蕪湖到漢口一個來回的汽油,于是派了20架戰斗機在城南拖住日軍戰斗機,使他們消耗大量汽油,又安排40架甦聯飛機埋伏在高空,等日機折回蕪湖時把轟炸機和戰斗機分開,日軍戰斗機因缺油不敢去保護轟炸機,此時中甦飛機一隊攻擊轟炸機,一隊攻擊戰斗機,將39架日機擊落36架,3架落荒而逃。

    1938年8月,根據宋美齡的要求,陳納德去昆明籌辦航空學校,訓練中國飛行員。他在昆明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對學員進行嚴格的篩選和訓練,不少人中途被淘汰。

    1940年後,甦聯空軍援華人員陸續撤走,中國空軍在數量上處于絕對劣勢,裝備也更加匱乏。此時中國空軍數量和日本之比是1:53,日本完全控制了中國的制空權。5月20日,蔣介石召見陳納德,要他去美國,設法籌集盡可能多的作戰物資。陳納德返美後,四處宣傳中國人民的抗戰精神,爭取各方援助。羅斯福總統的兩名助手被陳納德的游說打動,在羅斯福面前贊成陳納德關于幫助中國建立空軍的計劃。羅斯福決定對華進行軍事援助,以便把日本的軍事力量拖在中國。幾經周折,陳納德最終得到100架p-40型戰斗機。1941年4月14日,羅斯福總統又簽署命令,準許預備役軍官和退出陸軍和海軍航空部隊的士兵參加赴華的美國志願隊。1941年7月中旬,陳納德回到中國時,已有68架飛機、110名飛行員、150名機械師和其他一些後勤人員到達中國。

    1941年8月1日,蔣介石發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國空軍美國志願大隊,任命“陳納德上校為該大隊指揮員”。陳納德立即開始對志願隊成員進行專門訓練。當時條件十分艱苦,有幾人最終忍不住辭職了。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志願隊人員的技戰術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1941年11月,陳納德將美國志願大隊編為3個中隊。第1隊為“亞當與夏娃隊”,該隊飛機均有亞當圍著隻果追夏娃的圖案。第2隊為“熊貓隊”,該隊飛機未畫熊貓圖案,而是畫上了飛行員的漫畫像。第3隊為“地獄天使隊”,該隊飛機均畫有姿態各異的裸體天使圖案。

    1941年12月7日,陳納德率第1中隊和第2中隊到昆明。20日,一批日機向雲南方向飛來,昆明機場所有的飛機都升空迎擊,並出師告捷。日入侵飛機10架,被擊落6架,3架負傷。志願隊無1架飛機損失。志願隊的初戰勝利,給飽經日機轟炸的昆明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當天晚上,昆明各界為美志願隊舉行慶功會。報紙頭版頭條報道戰斗經過,稱美國志願隊的飛機是“飛虎”,從此飛虎隊成為志願隊的代稱。12月23日,陳納德派第3中隊轉往仰光,協同英軍作戰。在兩個多月的空戰中,美英戰機對日作戰31次,共擊落日機217架。

    1942年2月3日,宋美齡致電陳納德,邀他出任駐華空軍指揮官,軍餃升為準將。陳納德從一個鮮為人知的退役陸軍航空上尉,一躍成為世界各國的新聞人物。在美國,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各個戰場上的消息都不佳,戰爭正處于黑暗的時刻。這時突然傳出陳納德帶領一小批“兵油子”取得輝煌勝利的消息,立即引起美國人的轟動和興奮,陳納德頃刻之間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獲得“飛虎將軍”的美稱。

    1942年5月,日軍進佔緬甸,繼而進犯雲南。為阻止日軍跨越怒江,陳納德指揮志願隊連續出擊。襲擊保山、騰沖、龍陵一帶的日軍運輸隊,企圖強渡怒江的一隊日軍在志願隊的轟炸下幾乎全軍覆沒。6月,陳納德率司令部及2個中隊前往桂林。12日,志願隊在桂林上空一舉擊落日機8架,桂林人民為之歡欣鼓舞,集資2萬元慰勞美飛行員。日軍遭受打擊後,飛行員上天心慌膽怯,因而要求日本政府增派飛機。

    1942年7月3日,陳納德根據美國陸軍部和蔣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國航空志願隊,而以志願隊部分隊員為主組建隸屬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的第23大隊。美國航空志願隊在中國、緬甸、印度支那作戰7個多月,以空中損失12架飛機、地面被摧毀61架飛機和損失26名飛行員的代價,取得擊落約150架敵機和摧毀297架敵機的戰績。

    美國航空志願隊解散之後,該隊所留飛機和人員歸並美國陸軍航空隊第23大隊,與派駐中國的第16戰斗機中隊組成美國空軍駐華特遣隊,隸屬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陳納德改任美國駐華航空特遣隊司令,軍餃仍為準將。日軍得知航空志願隊解散的消息,遂將原在南洋的第3飛行師調往中國,企圖一舉殲滅新組建的美空軍。7月份,日空軍憑借數量上的優勢,對華中的美空軍基地發起進攻,面對數倍于己的敵軍,陳納德仍采取志願隊的空中游擊戰術,以奇襲和機動的作戰方式打擊日軍。到7月底,共擊毀日軍戰斗機2架,轟炸機12架。自己損失戰斗機5架,轟炸機1架。特遣隊初戰告捷,粉碎了日軍一舉殲滅在華美空軍的企圖,也表明該隊有能力與數倍于己的日本空軍較量。

    1943年3月10日,美國陸軍航空隊將駐華特遣隊編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陳納德晉升少將司令。陳納德上任後,強烈要求羅斯福總統加強駐華空軍力量,奪回中國戰場的制空權,並伺機攻擊日本本土。他在作戰計劃和指揮權等問題上所顯出的冒險精神與美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作戰方式發生沖突。蔣介石對史迪威也多有不滿,因此陳納德得到蔣的支持。為使陳納德脫離史迪威的指揮,蔣介石于7月12日致電羅斯福,要求將陳納德提升為中國戰區空軍參謀長。羅斯福采取了折中的辦法,同意讓陳納德擔任中國空軍(而不是中國戰區)參謀長。

    指揮權限的擴大使陳納德開始發動計劃中的攻勢作戰。從7月下旬起,美日雙方為爭奪制空權在華中展開了激烈的空戰。陳納德指揮美空軍,依靠“精密的情報通訊網”,僅在7月下旬的8天空戰中就擊落日機62架,自己僅損失3架。美空軍掌握了制空權後,即對長江和北部灣的日艦進行轟炸,並接連襲擊了漢口、香港和廣州的機場、碼頭,給日軍以沉重打擊。1943年11月25日,陳納德指揮美空軍機隊遠征日軍在台灣的機場,擊落日戰斗機15架,並把機場上的42架日機全部摧毀。

    1944年秋,蔣介石與史迪威的矛盾激化。10月18日,羅斯福決定調回史迪威將軍,改派魏德邁來華接替他任美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離華後,馬歇爾等人就開始考慮改組在亞洲的航空隊,擬將所有駐緬甸和印度的空軍調往中國,由駐華的空軍司令部統一指揮第10和第14航空隊。陳納德堅決反對這一改組計劃,然而這一次他既沒有得到華盛頓的支持,也沒得到蔣介石的支持。1945年7月6日,陳納德遞出辭呈,魏德邁等立即批準並任命了斯通將軍接替陳納德指揮第14航空隊。

    陳納德辭職後,飛虎隊依然是中國抗日戰場的一支生力軍,擔負著保衛重慶、昆明、成都、長沙等國內一系列重要城市的光榮使命,此外,還要負責“駝峰”航線的運輸任務以及保護昆明—仰光運輸線,配合、支援各個戰區的中國軍隊實施戰略反攻,向盤踞在緬甸、泰國、越南、海南島、台灣以及各淪陷區的日本佔領軍及其軍事設施給予強有力的空中打擊,把制空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1945年8月1日,陳納德帶著失意離開中國。他在中國8年,協助中國人民抗戰,為打敗日本侵略者立下汗馬功勞。蔣介石和宋美齡設宴為他送行,並授予他當時的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大藍綬帶。

    陳納德回國幾天後,日本宣布投降。他對自己不能參加受降儀式感到十分遺憾。他說︰“8年來我唯一的心願就是打敗日本,我很希望親眼看看日本人正式宣稱他們的失敗”。

    1945年12月,陳納德重返中國。1946年10月成立了民航空運隊,為行政院善後救急總署運送救急物資。1947年,陳納德與中國女記者陳香梅結婚。1948年後,蔣介石軍隊在內戰中節節失利,陳納德的民航空運隊又幫助蔣介石空運軍隊、給養。1949年,陳納德的回憶錄《一個戰士的道路》在紐約出版。1950年6月,空運隊改組為控股公司,陳納德任公司董事長。1958年7月15日,艾森豪威爾總統要求國會晉升陳納德為中將。18日,美國國會通過晉升他為空軍中將的法案。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逝世。美國國防部以最隆重的軍禮將其安葬于華盛頓阿靈頓軍人公墓。他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墓志銘,鐫刻著他所獲得的各種獎章;背面是用中文寫的“陳納德將軍之墓”,這是阿靈頓公墓中唯一的中文文字。

    自由靈魂的向往——麥當娜麥當娜,1958年8月16日出生于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附近的海灣城——貝城。父親是一名工程師,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麥當娜是家中8個孩子中最大的女孩,她原來名為麥當娜?路易斯?賽肯,但家里人習慣叫她“小南尼”。

    在她只有5歲時,她親愛的母親患乳房癌離開了人世。麥當娜說︰“我一生中曾面對過的最艱難的時刻,就是我母親的去世,這件事情讓我至今無法擺脫陰影。”

    麥當娜很早就學會了獨立和自強,母親過世後,麥當娜的家破裂了,她和她的兄弟姊妹被送到不同的親屬家。母親過世的噩夢還未消散,父親就娶了她家的女管家,一位十分嚴厲的女人,父親強迫孩子們管他的新婚妻子叫“媽媽”,但她做不到,她從未管女管家叫“媽媽”。

    麥當娜是8個孩子中最年長的,她肩負的責任最多。麥當娜回憶說︰“作為家中的長女,我感到我的年青時代是在照顧孩子中度過的。當時我一直在想如何我才能得到擺脫。”

    她認為自己就是個典型的“灰姑娘”。對父親,麥當娜這樣評價的︰“如果學校里沒有留作業,父親總是給我們找些家務活做,強制我們多干活。”又說,“如果我的父親不是這樣的嚴厲,我不會成為今天的我。”麥當娜從小就喜歡邊干家務邊隨著收音機哼著歌。

    她回憶道︰“家里總是音樂不斷,不是收音機、錄音機,就是有人在浴室里唱歌”。再長大點的時候父親又想讓她學鋼琴,但這並不能證明父親寵愛麥當娜,她努力的說服父親讓她改學舞蹈。

    麥當娜12歲時,進入了教會高中。她回想起來那段時光時總會感覺很壓抑。但就是在這所教會學校,她學到了踢踏舞、爵士舞和體操等多種舞蹈。也就是在這所教會學校,她開始展示出外向型的性格。

    凡是別人告誡她不能做的事,她都想要做。不能化裝,不能穿尼龍長襪,不能剪發,不能約會,不能和朋友一同看電影……但這些她都積極的嘗試。她喜歡穿一只襪子,在她朋友家自拍的錄像鏡頭中,她在胸前攤放著一個炸雞蛋,希望這樣能引人注目。她還參加了一個地方舉辦的才藝比賽,她當時全身涂滿色彩,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她還會把校裙往上卷得短短的,也會跑到浴室里去化裝,並穿上學校禁止穿的尼龍襪。

    但是除了具備輕浮的反叛性格,麥當娜的學習也非常好。在班里,她的學習非常賣力。因為如果她的表現記錄上得了“a”,她的父親就會給她獎賞。為了得到更多的錢,麥當娜總是比別人更努力地學習。

    麥當娜畢業後獲得了學校設立的舞蹈獎學金,前往密歇根州立大學的芭蕾舞蹈學校學習。在密歇根州立大學學習不久,麥當娜血液中不安分的因子又一次爆發了——她想到紐約尋夢。幾乎所有人都反對她的主張,只有她的舞蹈教師支持她。

    幾經輾轉,她終于來到了紐約。站在時代廣場前,她身上僅有35美金,還有就是裝滿緊身衣的小背包,一邊腋下夾著的是她的舞蹈鞋,另一邊夾著她的大洋娃娃。

    麥當娜回憶說︰“在我剛來紐約時,我是頭一次乘飛機,頭一次搭乘出租車,什麼都是頭一次。我來的時候,身上只有35美金。如此大膽的事,是過去我從未做過的。我的目標是征服這座城市,我覺得我能行。” 盡管只身來到紐約是麥當娜自己的選擇,但在那一刻她真的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她在出租車里,深呼吸著,咬著牙齒,眼中泛著淚花,她下定決心要做到成功,她也必須做到,因為,她已經無路可走了。

    這是麥當娜艱難時刻的開始。她住在十分破舊的老房子里,就是因為她沒錢租到更好一點的房子。當她的父親第一次來看她時,十分地難過。因為整個屋子都爬滿了蟑螂,外面的走廊里有酒鬼,整個空間散發著發霉的味道。後來,她好不容易獲得了一個舞劇院的獎學金,在那個歌劇院,她夜以繼日地苦讀了兩年。不久,麥當娜逐漸意識到單靠純現代舞是沒發展前途的,于是她開始參加戲劇和音樂劇的試鏡,最終她來到了巴黎,參加了一個滑稽劇團,並為劇團主唱演員patrick hernandez做助手。hernandez意識到麥當娜是他們所需要的特別人才,但是卻遲遲沒有分配她做些什麼事情,並且在她抱怨收入太少時無動于衷。因為這個原因,她最終離開了巴黎,重新返回紐約。麥當娜信心滿懷地回到紐約,並渴望在音樂領域有所突破。于是她和原來的男友dan gilroy住在了一起。dan gilroy與他的幾個在舞蹈學校相識的朋友成立了一個叫“breakfast”的樂隊,此時正需要一個擊鼓手,于是麥當娜填補了這個空缺。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美國 男人的天堂》,方便以後閱讀美國 男人的天堂第1章 自由、競爭、冒險精神 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美國 男人的天堂第1章 自由、競爭、冒險精神 2並對美國 男人的天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