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這樣的漢子

71.翰林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鄒涅 本章︰71.翰林院

    “ 啷”一聲,是李丸失手將茶盞摔了下去。手忙腳亂地搶救了片刻,  才沒有真扔掉,  只是茶水灑了小半出來。

    許敏才不悅地掃了一眼,總算這是新帝的心腹,  不好出言斥責,  但乾元殿內服侍的宮人,豈有這種素質的?

    李丸灰頭土臉退了下去,不是他太大意,  實在是自家主子那句話太過驚世駭俗。

    許公公跪倒在地︰“皇上,慎言!”

    秦諾摸了摸鼻子,  別看如今殿內沒幾個人,  自己在這個房間里的話,  只怕不出一時三刻,  就會傳到霍太後等人的耳中了。

    反正他們也沒指望自己當個明君。

    哈,將手里的折子一扔,  秦諾問道︰“之前父皇和皇兄在的時候,每日的奏折都是這麼多嗎?”

    “回稟皇上,日常並無這許多,也許是皇上新登基,各地和群臣的恭賀奏表多了些。”許公公一板一眼回答。

    他是從景耀帝時候就擔任乾元殿大總管的人了,  也是掌璽太監,有資格入議政殿的。秦諾入主乾元殿之後,  也沒有換人。

    “平日里大概多少?”

    “少則六七十本,  多則百余本吧。”許公公小心翼翼地回道。

    秦諾掃了一眼,  將桌上的奏折隨意翻了幾本。粗略看去,上面的大多都是群臣的賀表,真正的奏折被壓在最底下,也不知道是偶爾為之,還是原本就是這樣的順序。

    將政務折子看了幾本,秦諾終于現了竅訣和規律。

    奏折內的事務,前面是上表的臣子寫就,後面則是朝廷的批閱,也就是說,其實已經由六部和各衙門批閱好了處理意見。而且這些意見多半經過了重重審閱。皇帝的責任就是批一下準和不準而已。或者有懸而未決的,在群臣提出的幾條辦理建議中選中一條。如果這些辦理意見都不滿意,那麼也可以留中不,或者批閱責令回,重新辦理,甚至拿到議政殿上舉行朝議。

    如果想當個昏君,其實很簡單,隨意批閱一通,統統準了就行。反正皇帝的辦理意見也不可能比經過重重選拔脫穎而出的官吏更加專業。

    而想要當個明君,就得一本一本仔細看,各地的政務都是有聯系的,而且關系到諸多臣僚的考評,對國政事務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有助于日後各項政務的推行,尤其對一個立志于改革的明君來說,其中有辦事得力又優秀的可以記下來,日後提拔重用。

    只是,這樣當個明君,實在太辛苦了,他可不想熬成雍小四那樣的近視眼,五十幾歲就咯 了。

    問過許公公,自家父皇和皇兄處理政務的時候,都是幾本特別重要的仔細看看,其余的地方政務多是一筆帶過。

    這種折中的處理方法,應該也是大多數普通君主的選擇吧。

    將折子放下,反正時間還有很多,秦諾吩咐道︰“先傳午膳吧,等晚上再來辦理。”

    在偏殿用過午膳,秦諾去了後花園。

    “皇上是要去演武場走一趟,還是去騎馬松快松快?”李丸跟在後頭詢問著。

    這小子是見自己看奏折看得憋悶,所以提出的都是戶外的娛樂活動。

    “今天不忙這些,朕要先去翰林院走一趟。”出了門,秦諾沒有乘坐御輦,沿著御道步行著。

    “去翰林院?”李丸愣住了。

    “朕既然治理天下,也應該關心一下我大周朝廷未來的棟梁之才啊。”秦諾笑了笑。

    自從大周開設科舉以來,翰林院是歷代科舉之人的一個重點去處,考取的進士大多數都要在這里待一陣子,熟悉了朝廷公務的運作流程,之後再分派別的崗位,有些去地方上熬資歷,有些分入京城各個衙門。當然,也有一直找不到好去處的,連續十幾年都留在這里當校檢編撰之類的。

    反正東頭就是宮廷的藏書館文華宮,內中藏書萬千,領著一份微薄的俸祿,在那里編撰典籍一輩子的也大有人在。

    比起後世明清兩代科舉制度的完善,那個時代的翰林院是極為風光清貴的地方,但是在大周這個科舉制度剛剛開始,而且戰亂延綿數百年的時代,科舉取士只是官吏的一個微末補充。

    真正的上升通道大多還把持在門閥手中。便是同樣科舉晉身的人,出身世家的前途和出身寒門的截然不同。

    比如林嘉,短短三年就已經青雲直上,官居四品,與其門閥世家的出身不無關系。而同期的寒門出身的士子,極有可能要在地方上芝麻綠豆小縣令一輩子。

    踏進翰林院東館的大門,秦諾興致盎然地看著四周。

    乍看起來跟普通的館所衙門沒什麼不同,只是前庭的花木比別的地方看著更別致,搭配之間錯落有致,東頭的園子里隱約可見幾處涼亭,掩映在滿地花樹中。

    地方還挺清雅的。秦諾點點頭,徑直進了正殿。

    完全沒想到皇帝親政的頭兩天,就會駕臨此地,整個翰林院都慌亂了起來。

    實際上,景耀帝在位二十多年,來這里的次數屈指可數,秦聰在位的期間更是一次都沒有來過。

    以至于秦諾進門的時候,滿地人亂竄,都不知道在哪里跪。

    李丸鄙視地掃了一眼,這成什麼體統啊?

    終于眾人冷靜下來。听著參差不齊的叩見聲,秦諾也不生氣,直接大刀金馬地在主位上坐下。

    “剛才在討論什麼話題嗎?朕看你們一個個爭執地面紅耳赤。”秦諾還沒進來的時候,就听見殿內有十幾個書生,似乎正在爭論什麼。

    其中一個大膽的高個子書生回道︰“啟稟皇上,臣等正在議論大而化之謂聖一句的真意。”

    “大而化之謂聖?”秦諾笑了笑。看著跪了滿殿的人,也不叫他們起身。徑直說道︰“朕今日路過花園,偶爾興起一個念頭,正苦于沒有人可以解說,所以干脆過來翰林院,當做試題考一考諸位。這個題目,與這句話倒也有些干系。”

    滿殿士子頓時提起了精神,側耳聆听。

    “前朝時候,皇子宗室經常分封各地,而本朝則是宗室並不外封,除少數之外,都居住京城,這兩者孰優孰劣,就以此為題目,寫一篇策論。”秦諾言簡意賅地出了題目。

    然後令眾人起身,去偏殿開寫。

    其中幾個才思敏捷的,已經開始迅揣摩上意,準備腹稿了。

    翰林院的偏殿里,桌椅書案最是不缺的,小太監早已準備好筆墨紙硯,李丸親自帶著兩個人,搬來了一個香爐,上面插著一炷香。

    “就以一炷香的時間為限,此篇策論,重在言簡意賅,直抒胸臆,不可繁文贅言。”秦諾專門提醒道。

    竟然只有一炷香的時間!眾人大為著急。

    李丸點燃了香,立刻有不少人開始筆走龍蛇。少數幾個人,還在沉吟思考,力求寫得更加精準。

    每個人都極為重視這次的考試,雖然不明白年輕的皇帝為什麼突然駕臨翰林院,還要出題考驗大家,但無疑這是一個在皇帝面前露臉的好機會,說不定就能改變一生的命運。

    秦諾離開了偏殿,他不想給眾人太多的心理壓力。

    在外面花園逛了一圈,一炷香的時間很快就到了,李丸帶著十幾個小太監將眾人的試卷收攏好,

    回到殿內,秦諾勉勵了幾句話,然後帶著人離開了翰林院。

    皇帝一走,整個翰林院就炸開了鍋。

    “皇上為何突然想起這個題目?”

    “比起前朝將宗室外放,坐擁重兵,覬覦皇位這種事情,當然是本朝的制度最合理。”

    “要是本朝的制度如此合理,皇上為何要出這個題目?而且坐擁重兵,覬覦大位這種事兒,前一陣子逆王不才剛剛弄過一次嗎?”

    “靈台兄說的對,我也感覺,皇上也許是覺得宗室都聚集京城,一旦遇到叛亂等兵燹之災,會導致血脈斷絕,便如眼前,先帝十數名皇子,如今存世者不過三位。”

    “啊,糟糕,我豈不是弄錯了立場。”

    “唉,可惜時間太短,不然我還能寫得更深入一些。”

    一時間,翰林院里熱切討論著這個問題,幾家歡樂幾家愁。

    將試卷統統抱回了乾元殿,秦諾吩咐李丸,將試卷分類,過三頁紙的,直接扔掉。

    李丸傻了眼,這里面的試卷,大半洋洋灑灑,都在五六頁上啊,甚至有手快的能人,一口氣寫了十幾頁的。

    秦諾冷哼了一聲,就是因為這些喜歡賣弄文筆的家伙太多了,奏折也一封比一封長。他連內閣重臣的奏折都沒看完呢,哪里有空去看這些人的廢話!而且之前自己專門提醒了要言簡意賅,還一個個不知死活,這種榆木腦袋,要來何用?

    李丸乖乖照做,第一輪經過淘汰選出來的只剩下十幾份。

    秦諾逐一拿過,仔細翻看。還真有兩分比較合心意的。

    皇子分封這兩種形式,歷史上早已經出現過多次,各有利弊,根本難以分辨。所以他重點看的,不是文章中的觀點,而是闡述觀點的方式。

    是否簡單明了,文辭精準,一語中的。

    不多時,他選擇了其中的五份出來,在其中又比較了一番,最終定下了三份。

    看了看名字,分別是高良才、史永昌和廖愈。

    秦諾在三人名字上畫了個圈,吩咐道︰“將這三人傳過來。”

    李丸立刻前去傳旨,不多時,三個就到了。

    立在廊下,三人都極為緊張興奮。

    秦諾注意到,其中的高良才剛才見過,就是當時在大殿中回話的那個身形高大的士子,似乎是翰林院眾人中的一個小領袖,史永昌生得胖胖的,膚色黝黑。廖愈倒是個白面書生,頗有些玉樹臨風的氣度。

    “召你們三人來,可知為何?”

    三人跪地回稟道,“請皇上吩咐。”

    讓三人進了偏殿,秦諾也沒有客氣,直接指著桌上一厚摞的奏折,言簡意賅吩咐道︰“幫朕整理一下這些,每道簡單弄一個條陳來。”

    如同晴天霹靂,三人剎那間傻眼了。

    被召見的時候,三人的心思很一致,必定是自己剛才的策論合了上意,畢竟,策論這種東西,關鍵還是看你的論點是否政治正確,而不是看你文筆如何。能考入翰林院這種地方的,哪個文筆差了?一些同僚傻啦吧唧的一寫十幾頁,論點不對,肯定越寫越偏啊。

    在一眾同僚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中,三人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夕月湖,來到乾元殿,本來一路都在想著,該怎麼完善自己的論點,在對答中務必舌燦蓮花,切中要害。沒想到,見了面,年輕的皇帝完全沒有問他們宗室是否外封的問題,而是……

    這些奏折,應該是奏折吧?皇帝要自己看奏折?

    這種心理落差,就好像你以為你考試考得不錯,即將有一份本市頭等餐廳的大餐做獎勵,沒想到親爹告訴你,獎勵不是美食,而是替你報名太空遨游一周。

    總算高良才反應最及時,立刻問道︰“如何看法,請皇上明示。”

    這倒是個明白人。秦諾贊許地看了他一眼,直接說道︰“奏折太多,朕一日看不完,你們將奏折挨個閱看,然後寫出簡綱來,務必將重點交待清楚,不得過兩頁紙。然後遞給朕閱覽。”

    三個人頓時醒悟,原來皇帝看著的是這個。難怪路上三人短暫交流,現三人的觀點南轅北轍,竟然都被拎了過來……

    但是替皇帝閱覽講解奏折這種事兒!三個人立刻意識到自己,落在自己頭上的何止是禮包,簡直是霹靂無敵級黃金大禮包。

    這種事兒不都是樞密院里的文官才能負擔的活兒嗎?那可是丞相直接負責的文書機構,里面的官員縱然是六七品的,也比普通的文官天然高一層。

    “朕在後殿等著,你們看完了便交由�U啻 莨ャ!鼻嘏得揮蟹匣埃 焓凳倫鈧匾 氖切 省br />
    同時他也深知上司盯得太緊,員工束手束腳,工作效率反而可能下降這回事兒。所以施施然去了後殿等待。

    許敏才跟著過去,親自奉上一盞茶水,欲言又止。

    秦諾笑道︰“有什麼事情直說吧。”

    “皇上如此行事,並不合規矩,只怕內閣朝臣會有非議。”

    “規矩。”秦諾冷笑一聲,“之前父皇和皇兄在的時候,奏折也是如此堆成厚厚一摞,連個簡單的分類都沒有的嗎?”

    許敏才不說話了,半響,跪地道︰“奴才知罪。”

    “罪不在你,朕不怪你。”秦諾淡然說著。

    雖然許敏才是乾元殿大總管,也是負責偏殿政務的奉璽太監。但本朝對軍機政務卡得非常嚴格,�U嗑圓荒懿迨值摹P礱舨毆芾淼模 倉皇欠釧痛   嗟幕畽>豢贍懿迨腫嗾鄯擲嘀 嗟墓テ鰲br />
    真正動手腳的應該是樞密院。甚至不算動手腳,只是摸不清楚如今皇帝的習慣,所以沒有將奏折進行分類排布,或者故意將長篇大論言之無物的奏折放到在最頂上。

    原本年輕的皇帝就是出了名的不學無術,看到這些繁復的東西,只怕更加辣眼,幾次下來沒有了耐心,估計簡單批閱一番就放手了。

    對內閣衙門來講,這樣無疑省事很多,原本已經擬好的對策和辦理意見,最怕的就是上級再給你推翻了要求重來。萬一遇上個沒事找事、不懂裝懂的皇帝,提出一些亂七八糟的意見,下面簡直苦不堪言。

    對這點兒個公務員的小心思,秦諾也能理解。但是他並不想這麼輕易就算了。看奏折是自己了解朝政的第一道門檻。如果連這個也跨不過去,干脆效仿父皇,專注吃喝玩樂,安心當一個平庸的君主算了。

    秦諾在殿後喝茶靜坐。

    書房里三人忙得團團轉,三人都是萬里挑一的人精,從短暫的興奮激動中冷靜下來,迅進入工作狀態。從天而降的機會到了,可得好好把握住啊!

    怎麼干?三人簡單商議了一下。史永昌和廖愈的意思都是抓緊時間,皇帝還在後面等著呢,趕緊三人一人一摞,然後分派了任務開始上手吧。

    高良才卻提出要先分類。對奏折進行簡單的預覽,每人負責一個種類,這個方案處理起來更加有效率,但是前期要更費工夫。

    “皇上能等這麼長時間嗎?”史永昌小聲道。年輕人向來心急。

    “要不咱們先開始幾本,再一邊寫著,一邊分類?”廖愈建議道。

    “這樣很容易將奏折弄亂,還是將類別分好,逐一進行。皇上看起來也方便。”高良才堅持先分類再閱看。

    最終他的威望佔據了上風,兩人勉強同意了他的法子。三人立刻上手,開始工作。

    听著前殿傳來的消息,秦諾點點頭,這個高良才確實是個可用之人。

    李丸侍奉在旁邊,半響,小心翼翼問道︰“皇上,這三個人……能行嗎?”自家主子當皇帝第一天,就這麼不尊規矩,好像……

    知道李丸就是這種膽小慎微的性子,秦諾笑道︰“因為後世有一位哲人說過,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大家就會建議,拆屋頂太激烈了,要不還是先開開窗戶吧。”

    李丸一臉茫然,皇上說的這是什麼啊?拆屋子開窗戶的,還有,什麼叫後世的一位哲人?這說法怎麼听著很詭異啊……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朕不是這樣的漢子》,方便以後閱讀朕不是這樣的漢子71.翰林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朕不是這樣的漢子71.翰林院並對朕不是這樣的漢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