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諾沒有等多久, 很快前殿送來了第一批奏折。
能考入翰林院的,筆力都不俗,而且之前的策論,秦諾專門挑選過,三人都是文采簡潔明了類型的。結合到分派給自己的任務,三人也立刻明白皇帝要求的是什麼風格的簡述。
秦諾逐一看下來,非常滿意。
三個人將奏折簡單分成了三大類,一類是純恭賀的奏表,言之無物,一類是京城衙門的政務, 第三類是地方上的奏折。
每個人負責一類, 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很快將每本奏折概括完畢。
秦諾選擇其中重要的閱覽了, 其他的匆匆看過, 然後批閱, 命令傳遞下去。
第二天,朝臣的反應也來得很快。
看著跪倒在大殿上的諸位朝臣,秦諾明知故問︰“諸位愛卿, 這是怎麼了?”
領頭的左丞相範文晟顫聲道︰“臣等請皇上驅除奸佞,清正朝綱。”
“奸佞何來?”
範文晟痛心疾︰“听聞昨日有三名新科士子, 不過區區末品小吏, 編撰典籍猶有不足, 竟然膽敢妄議朝綱, 此等奸佞之輩, 如不嚴懲,只怕朝綱不存啊!”
秦諾一臉淡定︰“諸位卿家不必驚慌,是朕要求他們幫忙參閱的。”
範文晟做震驚狀︰“皇上,國政大事,怎能如此輕忽,交由此等小吏處置?”
秦諾真誠地笑了︰“因為奏折實在太多,朕一時難以盡覽,而且諸位也該知曉,朕在為皇子的時候就沒有好好學習經史子集。對諸位的折子,實在看不過來啊。”
沒想到皇帝如此爽快地承認了自己的不足,殿內眾臣都有些措手不及,原本預備好的針對皇帝各種理由的話語統統沒了用處。
範文晟頓了頓,立刻跪地請罪道︰“此非皇上之過,是臣等失職。皇上年紀尚輕,本就不可能學富五車,不如立刻開啟御書閣,為皇上講授經典。”
很多少年繼位的皇子,都是由輔佐的重臣或者太後來理政,自己則先逐步學習的。秦諾如今才十四歲,原本就不滿大周歷來皇帝十六歲親政的年齡。御書閣本就在籌備當中,這幾日就要提出的。誰也沒料到,小皇帝入宮頭一天,就給眾人來了這麼一出。
“學習當然也是應該的。”秦諾從諫如流,“只是朕不想耽誤政事,由簡入繁批閱奏折,不也是一種學習嗎?”
“可是,皇上,此等小吏插手政務,實在不合規矩。”
“所謂規矩,不過外乎讓朝廷的運轉更加順暢,上通下達。”秦諾無所謂地道,“既然諸位大人認為官職不足,那提拔他們不就成了。”
“無功受祿,如何讓眾人信服?”
“輔佐君王,夙興夜寐,還不算功勞嗎?”秦諾淡然道,“昨天為了辦好這件差事,高良才三人一直忙碌到深夜,自己還專門賜了晚膳,三個人卻幾乎都沒動筷子。”
範文晟有些啞然,論理,皇帝想要提拔臣僚,只要不過分的恩寵都在允許的範疇之內,將那幾個翰林院學子提拔為從七品的殿前行走就可以。
但是,他們真正所在乎的,根本不是三個小吏的官職大小,而是皇帝的這種舉動,幾乎是對整個朝廷運轉秩序的一種挑戰。一旦他們在這里退讓了,那麼接下來皇帝要改變別的慣例怎麼辦?
很清楚他們在忌憚什麼。秦諾笑了,“諸位愛卿所憂慮者為何?不外乎奏折關系重大,不可經由外吏之手。”
“既然如此,朕有一個折中的法子,此事就不用勞動外官,由樞密院來辦理怎麼樣?原本他們對政務就更加熟悉,在奏折前寫下簡單的概述,相信以崇政學士之才,不過輕而易舉。”
朝臣們沉默著,斟酌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秦諾不著急,端茶細細品味。
這只是一個開始,他要慢慢改變整個朝堂,讓整個朝堂更習慣于他的辦事風格。
**********************
“就這樣,諸位大人就同意了?”霍幼絹滿臉的難以置信。
“也許是不想看到我再弄出什麼別的ど蛾子來吧。”秦諾摸了摸鼻子,自嘲地笑著。
雖然算是耍了點兒小手段,但是事情如此順利,還是讓他意料之外。
最終朝臣們同意了他關于奏折的這個小改革,在奏折前面加上一個序,簡明扼要地將事情概括一遍。
相比起皇帝胡亂找人幫忙來說,這不過是一個小變動,頂多給樞密院的幾位文書添點兒活兒罷了,還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兩人並肩站在乾元宮的後殿回廊上,望著蔥綠濃郁的樹叢,秦諾心情開朗舒爽。
霍幼絹醒悟︰“因為皇上之前舉動太大,諸位大人才會這麼好說話。”
秦諾笑道︰“比起諸位大臣來說,慈寧宮的那一位如此好說話,才讓我大吃一驚呢。”
霍幼絹瞥了他一眼,“皇上,該自稱朕。”
“好吧。朕確實很好奇,那一位竟然轉了性子。”秦諾笑道。
他說的是霍太後。
之前競爭皇位的最後時刻,霍太後一紙詔書,為秦諾再添了一個籌碼,其中固然有霍幼絹暗中面見,陳述厲害的關系。如此選擇,只能說霍太後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而就在昨日,霍幼絹請求轉職女官的奏表竟然奇跡般通過了。從此之後,她身上沒有了安妃的品級,而是改為乾元殿司儀女官。這是一個正五品的封號,乾元殿四位掌事女官之一。
歷代以來,從女官變成後妃的人不少,尤其皇帝身邊的女官。但是從後妃轉職女官的,實在鳳毛麟角,尤其是先帝的後妃。此事完全沒有先例,竟然被霍太後允準了,以她老人家的性格,實在讓人意外。
“應該是父親他們從中勸說了吧。”霍幼絹猜測著。
“這麼說來,朕應該好好感激霍尚書他們。不僅因為你,還有朕能這麼快親政。”秦諾笑道。
他的年齡正好卡在一個微妙的線上,大周之前也曾經有過幼年繼位的皇子,都是由太後或者顧命大臣主政,待皇子十五六歲大婚之後再逐步親政的。自己今年十四歲,論理,由太後听政,也在情理之中。實際上,在他確定繼承皇位之後,以右丞相古洪春為的朝臣就提出了此事,在朝中引了一頓爭議,之後還是支持他立刻親政的一派佔據了上風。所以他才能享受每天凌晨起床上早朝的待遇。
從這件事,秦諾也察覺到,霍家和霍太後之間的裂痕並沒有消失。
古洪春應該是太後的人。她想要繼續把持朝政,卻範文晟一系阻止了。
在霍幼絹這件事上,太後與霍家之間竟然這麼快重歸于好了?之前過繼一事,霍家從中搗鬼,讓霍太後極為惱怒。沒想到轉眼之間,便又親親熱熱起來。
“也許是諒解了霍卿他們的難處,一家人哪有隔夜的仇恨啊。”秦諾不負責任地猜測著。
“別做夢了,太後的性格,絕不是這麼輕易原諒和放棄的人。”霍幼絹不以為然。
秦諾不說話了,要不就是有什麼把柄被抓住了?
“我也一樣,我就不可能這麼輕易原諒他們。”霍幼絹撅起嘴巴,繼續說著。雖然這些日子霍家為她轉職女官背後也出了不少力氣,
秦諾摸了摸鼻子,他很清楚霍幼絹的心結在哪里,也很清楚這些日子未來老丈人應該正在努力修復女兒與家族之間的裂痕,只是清官難斷家務事。而且從私心來說,他是樂于見到霍幼絹與霍家疏遠的。他有預感,只要自己的改革推進下去,將來他遲早要對霍家動手的。只希望到時候不要撕地太難看。
大周的朝廷運轉,像是一只巨大的擺鐘,固執而又規律地運轉著。
一件事情一旦被決定,執行的效率還是很快的。第二天擺在秦諾桌案上的奏折,都帶著簡潔明了的序章。樞密院的官僚顯然比翰林院的青頭小子更加精干老練,寫作的質量也更高,他們很快了解到皇帝需要什麼樣的信息和文字,並且能執行下去。
高良才三個人在入職一天之後就失業了,還背負了一堆的罵名。不過秦諾也不是過河拆橋的人,詢問過三個人對未來的意見,其中兩個都選擇了轉職文華館編修這種清貴的職務,對一個寒門出身的讀書人來說,上升的渠道艱難而曲折,這種清閑穩定的鐵飯碗是求之不得的好活兒,雖然油水不是那麼豐厚,前途不是那麼敞亮,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要選擇拼搏奮斗的。而高良才就不一樣了,他自請去地方歷練。秦諾也同意了他的選擇,將其安排在江西道下轄的一處地方當了縣令。以他的才干和野心,相信終究有一天能在朝堂上見到這個人。
奏折的小風波之後,秦諾批閱奏折效率飛提高。而朝臣們也松了一口氣,年輕的皇帝並未如他們之前猜測的,會時常突奇想,提出種種意料之外的不靠譜意見。
大多數政務都照著以往的慣例順利進行。只有少數會被提出,拿到議政殿上討論。對這些議題,甚至皇帝沒有直接反對,而是以一種更加溫和的類似于請教的態度,與眾人商議。這讓朝野上下所有人都感到松懈。
同時,朝中緊鑼密鼓籌備其秦諾的課程教育來。
三天之後的早朝上,禮部尚書將眾人議定的最終方案呈報給年輕的皇帝。
一共有十位老師,分別教導經史子集等各類典籍,有些秦諾听過名字,有些很陌生,但無一例外,都是當世聞名的博學鴻儒。甚至他們還考慮到了秦諾以前當皇子時候的愛好,也設置了兵法武學課程,安排了兩位老將軍負責教導。
秦諾簡單看了一遍,合上,笑道︰“諸位愛卿費心了,朕這兩日也想過了,一人苦學,未免枯燥乏味。”
“皇上不必憂慮,伴讀自然是早已準備好了的。”禮部尚書立刻送上第二本折子。
秦諾翻開,是一份長長的名單,上面五六十個名字,不僅是姓名年齡,還有出身介紹,以及每個人的評價,甚至連擅長的是詩文還是箭術都寫得非常清楚。便于他從中挑選。都是跟自己同齡的勛貴公子,其中有幾個還是听說過的。
粗略看了一遍,其中有一半的人注明了擅長武藝。
秦諾回頭再看課程安排,果然迎合了自己的口味,加重了武學課程的分量。
他眯起了眼楮︰“諸位卿家還真是體貼。”
範文晟恭敬地回稟道︰“听聞皇上酷愛武道,武學一脈,也是君子六藝之內,可強身健體,可陶冶情操,理應重視。”
兩位武學老師,都是大周朝年邁德高的宿將重臣。秦諾幾乎找不出任何挑刺的余地。但是文課也就算了,他對武功的修煉是自己愛好,更像是一種隱私,實在不想接觸任何外臣。
“朕所修習的武道,不過閑暇時候玩樂而已,身邊侍衛便足以充任,不必勞動重臣入宮教導。”
“皇上聖明,君子之道,貴在執著而不沉迷。武學一道,本就是為強身健體而設,只是,皇上龍體貴重,普通侍衛如何能負擔得起指導之責呢?”
“朕身邊的侍衛都是內府挑選,學識武藝都可信賴。”
“皇上身邊張居�j熱慫淙荒昵岬鹵。 鏨砬灝祝 星頁頻蒙暇】尚爬怠5 嫉忍 牛 噬先粘P尷拔湟眨 怯梢幻 佣煩÷蚶吹吶 統淙謂滔埃 聳亂 技 螅 牖噬先 肌!狽段年曬 硭底擰 br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