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鄆王府。
小豆芽拿著大理寺官員送來的口供進入書房,就看到了趙楷緊緊握著楚然的手在熟睡,嘴角還留著絲絲口水。
楚然抬頭看向小豆芽,臉色微紅,淡淡說道“找鄆王?要叫醒鄆王嗎?”
一臉苦澀的小豆芽微微搖頭,把口供交給楚然“這是大理寺送來的高衙內的口供,等鄆王醒了交給鄆王就可以了。”
小豆芽說完,看了眼熟睡的趙楷,苦笑了一下,轉身離去。
楚然見到小豆芽的樣子,于心不忍,叫住了小豆芽“其實我和鄆王沒什麼的。”
小豆芽的跳步停住,回過頭來,臉上露出一起勉強的微笑“小豆芽雖然笨,可是不傻,鄆王對你比對其他任何一個人,甚至是比對柔福帝姬還要好,小豆芽能看的出來。”
楚然語塞了,不語。
小豆芽問道“楚小姐,你喜歡,鄆王嗎?”
這一次楚然沒有語塞,也沒有猶豫,直接脫口而出“喜歡。”
“果然如此。”小豆芽微微一笑,一副釋然的樣子,說道“以鄆王的身份,三妻四妾太正常不過了,鄆王說的完整的愛,估計鄆王自己根本就做不到,因為鄆王太溫柔了。”
小豆芽說了一堆楚然並听不懂的話後離開了書房。
兩個人都沒有注意到熟睡的趙楷,眼毛在微微顫抖。
--
日落時分。
趙楷睜開眼楮,看著書房的房梁,楚然沒在書房之中,應該是和柔福出去了。
許久,趙楷嘴角微微上揚,坐了起來,整理了一下衣服,離開了書房。
小豆芽的房間中,小豆芽正自己一個人偷吃著糕點,房門突然被敲響了,嚇得小豆芽差點沒把手里的糕點嚇掉了。
“誰呀?”
門外傳來趙楷的聲音“小豆芽,是我,趙楷。”
小豆芽一听說趙楷,原本有些苦澀的面容露出了笑容,趕緊把手里的糕點塞進嘴里,去給趙楷開門。
打開房門,小豆芽看著頭發有些擾亂的趙楷,笑著說道“鄆王。”
小豆芽這一開口,嘴里還沒有咽下去的糕點噴了出來,剛巧不巧的噴到了趙楷的臉上,弄得小豆芽瞬間就紅了臉,趕緊拿出手帕給趙楷擦臉“鄆王,小豆芽……”
小豆芽一說話,又認出來了一點,弄得小豆芽趕緊閉了嘴,不敢再說話。
趙楷笑了笑,進了屋“好了,去喝點水,把嘴里的東西咽下去。”
小豆芽尷尬的紅著臉,關上了房門,喝了點水把嘴里的糕點咽了下去,隨即有些幽怨的說道“鄆王怎麼想起來找小豆芽了。”
趙楷拿起碟子里的一塊糕點,咬了一口說道“怎麼了,我還不能來你這了?你得樣子,好像是吃醋了。”
小豆芽坐到趙楷的身邊鼓著嘴巴“嗯,小豆芽就是吃醋了,鄆王回來了,不第一時間來小豆芽這里,小豆芽很不開心。”
趙楷尷尬的笑了笑“小豆芽,你今天在書房和楚然的話我都听到了。”
小豆芽低著頭,搓著手指,說道“小豆芽知道了。”
趙楷一愣,說道“我裝睡的演技那麼好,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豆芽抬起頭看著趙楷,說道“不是鄆王剛才告訴小豆芽的嗎?”
趙楷一听,頗為尷尬的撓了撓頭“哈哈,那小豆芽,你………”
小豆芽淡淡一笑“小豆芽不是自私的人,也不求鄆王所說的完整的愛,小豆芽不會讓鄆王為難的,只希望鄆王能開心,只希望鄆王的心里面有屬于小豆芽的專屬地方,哪怕只是一點點。”
趙楷听著小豆芽這一番話,心里感動的一塌糊涂,有妻如此,夫復何求呀,雖然現在小豆芽還不是妻,但是,那是遲早的-事情。
趙楷摟過小豆芽,吃著糕點,想著以後左手牽著小豆芽,右手牽著楚然,心里美滋滋的。
“對了,鄆王,早上大理寺送來了高衙內的口供。”
趙楷隨意的說道“不要緊,朱鶴坡是個聰明的人,我想高衙內的口供一定天衣無縫。”
趙楷說著,一臉愁苦,自己來了北宋,愛情有了,地位有了,事業也快有了,可是隨著距離靖康之恥的到來越來越近,趙楷就越是擔憂。
因為自己已經有了太多的牽掛了,楚然,柔福,小豆芽,趙恆,趙植,高堯康勉強也算一個。
如果自己沒有阻止得了靖康之恥,後果將不堪設想,那是趙楷不希望看到的,因為趙楷不允許自己身邊的人受到傷害。
小豆芽注意到了趙楷表情的變化,依偎在趙楷的懷中,問道“鄆王,你在擔心什麼?”
趙楷淡淡一笑,說道“我在擔心狼子野心的大金,這幾年大金迅速崛起,遼國又只剩下耶律大石和一些殘兵敗將,西夏又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反撲大宋,我怕大宋會是金國的下一個目標。”
小豆芽不懂軍事,幫不了趙楷分析,只好安慰的說道“鄆王不用擔心,咱們大宋人口眾多,兵強馬壯,是不會出現鄆王設想的那種事的。”
趙楷苦笑,人口眾多沒毛病,可是兵強馬壯就算不上了,北宋不產馬匹,馬匹多是從西夏和大金高價購買,購買的還多是品種一般的馬匹,而兵,北宋的軍事制度松垮,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完全和兵強馬壯這四個字扯不清關系。
趙植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到小豆芽房間的窗口,突然開口道“大宋能稱得上強兵的也就只有西軍的折家軍,種家軍等少數,可是加起來,最多也不過十萬人,根本就沒有和大金抗衡的余地。”
趙楷和小豆芽看向窗外面的趙植,趙楷贊同的說道“沒錯,現在的大宋很難能夠抵抗的了大金。”
趙植會心一笑,推門而入,說道“沒想到三哥對大宋的軍事很了解,十二弟在西軍呆了十幾年才搞清楚大宋的軍事。”
“這個不難,從大宋之前的幾場戰役就能夠看得出來,西夏朔方一戰,平定方臘叛亂,北伐燕京等一次次戰役,本來都是以多敵少的,可是大宋的軍隊卻每一次都打的很辛苦,甚至是慘敗而歸,足以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