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府。
高堯康剛脫了衣服躺下,房門就被推開,一個下人一臉慌張的叫醒了高堯康。
“衙內,衙內,大理寺卿來了,說要帶衙內回大理寺。”
高堯康迷迷糊糊的起來,自以為是的揮手道“行了,我知道了,讓大理寺卿等一會,我穿衣服。”
“是。”下人退出了房間。
高府大堂。
高俅和朱鶴坡以及兩個少卿坐在那里喝著茶。
高俅放下茶杯,對著朱鶴坡說道“寺卿,不知道這次來找小兒是為何事?”
朱鶴坡把品了一口的茶杯放下,為難的說道“太尉,下官這一次也是奉命行事,今日一早,王相就來大理寺告狀,說令郎昨夜襲擊了他家衙內,我也是來帶令郎回去了解一下事情。”
高俅聞言,面色沉重“估計是孩子之間的玩鬧,用襲擊定義,太嚴重了吧?”
朱鶴坡額頭漸漸浮現了汗滴,一臉為難的說道“太尉不用擔心,鄆王曾經教過下官要如實查案的,下官一定會按鄆王說的,如實查案的。”
高俅一听這話,面色緩和了,說道“既然寺卿這麼說了,那我就不擔心了,有時間,我一定親自去寺卿府上拜訪。”
朱鶴坡這話,話中之意就是自己和趙楷是同一陣營的,而自己和趙楷的關系,朱鶴坡一定不會偏向王黼的,大理寺朱鶴坡說的算,調查結果是什麼,還不是朱鶴坡說的算
這時候睡意惺忪的高堯康也到了,朱鶴坡,兩個少卿和高俅道了別,帶著高堯康回了大理寺。
大理寺中,朱鶴坡,兩個少卿和高堯康坐在一個房間中,一桌子的好酒好肉,哪里像是審問,更像是敘舊。
朱鶴坡和高堯康踫了一下杯子,一飲而盡“衙內,下官這一次也是按規矩辦事,衙內別在意,不過衙內放心,鄆王派人和下官說了,下官一定會如實辦案,不會讓衙內又一絲一毫的冤枉的。”
高堯康一臉賤笑“是嗎,那就麻煩寺卿了。”
“客氣客氣。”朱鶴坡放下杯子,說道“那咱們現在就把口供錄了吧,免得一會喝多了忘了正事。”
兩個少卿一听,立馬去準備了紙筆,在桌子上收拾出來一塊地方,準備記錄。
高堯康小抿了一口酒,隨意的說道“也好,那就開始吧。”
朱鶴坡看兩個少卿也追備好了,問道“王相府中衙內于昨晚子時在花柳巷被歹人襲擊重傷,王衙內質控高衙內,衙內可知罪。”
高堯康一听,一臉得意的說道“不瞞寺卿,本衙內早就想打那廝了,也多虧了哥…不是,是鄆王想的主意。”
高堯康此話一出,兩名少卿為難的看向朱鶴坡,朱鶴坡臉色有些尷尬,咳嗽了一聲,說道“也是,衙內和王相之子沒有深仇大恨,又怎麼會夜襲重傷王相之子呢。”
少卿會意,下筆如有神,在案紙上飛速的記錄著“無深仇大恨,何故襲擊重傷。”
朱鶴坡很滿意的對著那名少卿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那高衙內昨晚子時身在何處,有何人可以證明?”
高堯康想都沒想就回答道“在花柳巷呀,鄆王,朱小貝,康哥兒,莘王都能證明的。”
記錄的少卿又一臉為難的看向朱鶴坡,高堯康簡直就是個二貨,得虧是鄆王打過了招呼,要不然高堯康襲擊重傷官宦子弟的罪名鐵定坐實了。
“衙內在高府和鄆王等人飲酒作詞。”朱鶴坡一臉黑線,幸好自己早就想好了說辭,要不然,這口供估計是錄不上了。
--
口供錄好,高堯康滿面菊花笑容的離開了大理寺,朱鶴坡和兩名少卿在門口淚流滿面的揮手想送。
“也真是苦了高太尉,能把衙內養這麼大。”朱鶴坡試去眼角的淚滴。
一個少卿也是附和道“要不然鄆王,高衙內此時估計就在大牢里了。”
另一個少卿嘆著氣說道“終于知道為什麼太尉不讓衙內入官場了。”
“好了,趕緊去把口供書寫三份。”朱鶴坡轉身對著兩個少卿說道“一份送到王相府上,一份送到高太尉府上,一份送到鄆王府。”
兩名少卿微微行禮,隨即離去,去書寫口供了,為辦法,誰讓朱鶴坡是上司呢,上司動動嘴,下屬跑斷腿。
--
高府。
高俅看著大理寺官員送來的口供,露出淡淡微笑,對著那名送口供的官員說道“替我回去多謝寺卿。”
隨即高俅對著身邊的管家使了個眼色,管家會意,拿出一錠黃金塞到那名官員手中。
那名官員也明白高俅的意思,連連作揖稱謝,揣著那錠黃金離開了高府。
官員離去,管家有些好奇的道“太尉,大理寺的口供怎麼送到了府中,這不合大理寺的規矩呀。”
高俅淡淡說道“朱鶴坡這是含蓄的告訴本太尉,本太尉欠他一個人情,以堯康的性子,如果不是朱鶴坡看在鄆王的面子上,改了口供,襲擊重傷官宦子弟的罪名,肯定是會坐實的。”
高堯康是高俅自幼看著長大的,高俅怎麼不會知道高堯康說話從來不經大腦這件事。
高俅看了眼管家,又接著道“估計這份口供,朱鶴坡還給王黼和鄆王送了一份去。”
管家似懂非懂“這又是為何?”
“朱鶴坡是一個很有頭腦的人,口供一式三份,我,王黼,鄆王沒人府上都送去一份,這樣,潛意識的讓我和鄆王記住了欠他朱鶴坡一個人情,而給王黼送去口供,王黼看了口供,就不會去大理寺鬧了,因為去大理寺鬧也于事無補,這樣,這件事的矛頭就轉向了我和鄆王這里。”
--
丞相府。
王黼直接撕掉了大理寺官員送來的口供。
“朱鶴坡果然已經徹底的轉向了趙楷那邊,還和趙楷等人在家飲酒作詞,我呸,趙楷,你就非要和本相作對嗎,這件事不會就這麼算了的。”
說著,王黼看向那名官員,嚇得那名官員趕緊毀在了地上“王相,下官什麼都沒有听到,什麼都沒有听到。”
“最好是,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