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楷的話讓趙植大吃一驚,這些戰役基本上都是童貫領兵的,童貫一直都是隱瞞過程或者失敗,向朝廷報捷的,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戰役的過程和真正結果,可趙植听趙楷的話,好像全都知道。
而且,趙植能夠看得出趙楷似乎再隱瞞著什麼,疑惑的看著的趙楷,問道“三哥對大宋的軍事弊端如此了解,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一下。”
趙楷拿起桌上的一個茶杯,用力磕掉一小塊,讓後往殘缺的茶杯中倒水,知道茶杯中的水從缺口處流淌出來“想要改善大宋的軍事制度,增強軍事力量,還需要從短板著手。”
趙植似乎也懂了,大宋吸取晚唐、五代軍閥割據的教訓,皇帝加強集權,削弱大將兵權,以文臣御武事,而文臣又大多不懂打仗,導致軍隊作戰能力大幅度下降。
優點是不容易造反,而最大的弊端就是在外敵入侵時缺乏統一的有戰略性的部署。
而且為了分散武將兵權,大宋設有樞密院,三衙等,三衙即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分統全國禁兵和廂兵,各設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等,地位低於樞密院長官。
樞密院與三衙分握發兵權和管兵權,互相牽制,率(帥)臣在平時統領同駐一地的各司軍隊,即同駐一地的軍隊平時要受三衙和率(帥)臣雙重統轄,戰時,軍隊受樞密院調發,由皇帝臨時派遣統帥(率臣),給以都部署、招討使等頭餃,率兵出征,事已則罷,這樣就使兵將分離,將不專兵。此外,還設有兵部,只掌管儀仗、武舉和選募軍兵等事。
總得說就是宋朝重文輕武,同等級的文官地位高于武將,同時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即使是強大的岳家軍的首領也不例外,都不得不在文官的掌控下(秦檜),真正的武將無法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實力,按照自己的章程辦事。許多軍事將領成為權力斗爭的犧牲品,文官駕馭武將,外行領導內行,武將缺乏足夠自主權,權力斗爭中變數太大。
“三哥,你也清楚太祖是怎麼建立的大宋,就是因為怕出現像太祖那樣的人,所以才有了北宋現在的軍事制度,我知道三哥的意思,可是那是行不通的。”趙植自然懂趙楷的意思,無非是想要通過改變大宋的重文輕武,從而改善軍事制度。
可是大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當年就是手里掌握大量兵馬,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而且趙匡胤在位期間,就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想要改變大宋重文輕武這件事幾乎就是不可能。
“也不是不可改變。”趙楷說著,擺了擺手,轉移了話題“不說這個了,十二弟,你在軍營待的時間長,應該認識一些擅長打造兵器的能工巧匠吧。”
趙植點頭道“嗯,認識一些,怎麼了?三哥要打兵器?”
趙楷嘿嘿一笑“嘿嘿,嗯,我要打一把刀,一把特別的刀。”
趙植一臉好奇的道“三哥,你怎麼突然要打兵器,別告訴我你要自己用,以你的身手,用兵器只會是自殘身體。”
趙楷一頭黑線,不悅的說道“你又忘了我曾經手持板磚救你一命的時候了。”
趙植想起從王衙內手里救下李清照的那晚,趙楷說的那句天下武器十八般,唯有板磚最高端,尷尬的笑了笑,心里嘀咕道“板磚哪里能算是兵器。”
趙楷接著說道“是送人的,十二弟,你就說這個忙你幫不幫吧?”
“幫。”趙植無奈的說道“說吧,三哥你要打什麼兵器。”
“小豆芽,去把本王的炭筆拿來。”
小豆芽立馬起身去趙楷的房間把趙楷用來畫素描的那根木炭取來,還順手取了一張硬黃紙。
趙楷手拿木炭,在硬黃紙上飛速的畫著,時不時還用手在硬黃紙上蹭來蹭去。
趙植也是第一次看到素描畫法,很是大吃一驚,沒想到木炭居然也能畫畫,而且還是畫出這麼逼真的畫。
沒多久,趙楷收筆,不對,是收木炭,把硬黃紙遞給趙植“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趙植看著硬黃紙上趙楷畫的兵器樣式,好奇的說道“三哥,你這兵器的樣子好怪,像似唐朝的刀制。”
趙楷畫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戚家刀,樣式和電影繡春刀中亦正亦邪的丁修用的戚家刀樣式大致相同,只不過沒那麼長。
趙楷畫的刀制旁注解的是刀把長八寸,刀身長一尺八寸,刀身微彎,前後都有一長一短兩道血槽。
趙楷說道“十二弟,這把刀一定要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鍛造方法。”
趙植把硬黃紙卷起來“三哥放心吧,十二弟做事一向靠譜。”
“那就麻煩十二弟了。”
“三哥客氣了,對了三哥,清照過幾日要請我和你去她家中做客,去嗎?”趙植試探性的問道,這斷時間的接觸,趙植也知道了趙楷是一個不擅長和人打交道,也不太願意和人打交道的人,也怕趙楷不答應,畢竟自己已經和李清照夸下了海口說趙楷一定去的。
趙楷一愣,隨即好奇的道“李清照請你我去府中做客?無緣無故,不會是請你我去飲酒作詞的吧?”
以趙楷對歷史上那個李清照的認識,除了對金石書畫感興趣,就只對趙明誠感興趣,而自己和趙植,一個鄆王,一個莘王,應該不會無緣無故的請他們兩個王爺去府中做客的。
趙植猶豫了下,開口道“清照的夫婿趙明誠過幾日回東京,知道清照結識了我和三哥,就想拜托清照引薦一下。”
“我懂了,趙明誠是想攀高枝。”趙楷也是很無奈,听趙植的話,這一次請自己和趙植去做客,應該是趙明誠的意思,目的就是為了借著李清照認識自己和趙植,心里也對李清照有了一些同情,嫁給了一個官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