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听後個個目瞪口呆,李浩然這套說法有理有據,但從未有人拿出來說過,就像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古人有種虛偽的文化,就是此類。
“就說這次商業稅,如果沒有這些稅收,怎麼免三年農業稅,用何來提高各官員的薪水?足已說明商賈對國家之貢獻。“
“當然不能操之過急,徐徐圖之,操作中加以改進,摸著石頭過河趟出一條可行的科舉之路。以後學子們要學以致用,不光要學文科,還要學習數學。”
“何為數學?”當時古人管數叫算。
“不、是算學,听說有個叫徐光啟的寫了本《幾何原本》的,還有個叫宋應星的寫了本《開工天物》一書。”
裴文中說︰“確有其事,徐光啟是與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合編的書,宋應星此人也在。”
“好、立即下文升徐光啟為戶部尚書,升宋應星為工部尚書,升朱庚為山西巡撫。”
“誰是朱庚?”
“就是我岳丈,山西是他老家情況熟悉,就當作為商賈入士的試點吧;
。”李浩然提升自己老丈人別人不敢說話。
著令吏部尚書陳閣老;通知天下學子今年京城舉行會試,取消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考試。無論何方人士,不論出身、民族、區域、老幼、都可以來應試,考試期間所有食宿全免,只要考試錄取者都可以作官。
幾天後宮中來了兩個老頭子,正是徐光啟、宋應星︰“拜見王爺、謝王爺對我們的賞賜,可我們都已是七老八十的人了,無法勝任尚書之責,連早朝到走不動。”
李浩然笑道“你們就在家呆著,有事讓他們上門請教,你們寫寫書就行,其余的事找其他人代理,就當為天下人做個榜樣,我朝不光重視文章,一切有利于社會、有利于百姓的,我們都歡迎。”
李浩然與裴文中、陳新甲幾個大臣商量出題,怕營私舞弊;采用每人出一道或幾道題目,然後再混亂任意抽取、封存。李浩然出了道論述題《學以致用》和一道敘事題《我的祖國》。
北方科考的布告由碩鼠司人員張貼到全國各地,南朝學子們紛紛從安徽、江甦進入山東來到京城,引起大臣們的恐慌;一是北方學子歷來比不過南方學子,擔心好位子被南方所得。二是認為如此大規模的流動,必然會有很多南明細作混入其中。
李浩然解釋道;南北方遲早要統一,重在選拔人才,而非地域之分。細作畢竟是少數,不能以此為阻擋南方學子前來參考,細作也是人,看清形勢後自然有其選擇,再說細作能干什麼呢?
學子們陸續來到北京,這天李浩然微服進入一家客棧,見一個老先生埋頭讀書,便問他是否為科考而來。
老先生倒不客氣︰“廢話不為科考跑這來干嗎?”
李浩然沒介意︰“你這麼大年齡與年輕人比較可有勝算?”
“以前肯定沒有勝算,光背經文我就受不了,現在難說,听說這次科考重實用,輕死讀書、背誦經文等,老朽便有用武之地,這還要感謝攝政王改革科舉,廢除破爛不堪的八股文。”
三天後科考結束,出來的考生們有的哭有的笑,搞的監考大臣不明所以,一問才知道;笑的人說我本來根本不抱指望,四書五經非我所長,誰知考的都是我平時所用、所好的內容,且不佔了天大的便宜。哭的人說白背了書中經文,經典一個沒考,盡是些雜學,生活常識,豈是讀書人該學的。
裴文中拿了一篇文章說︰“王爺、有人對你出的題《學以致用》分析的很透徹,很有哲理性,當以擴大宣傳為學子們所知。”
李浩然看後確實不錯︰“請把此人叫來,我們請教一下。”
來的正是客店里的老頭,見到李浩然嚇的急忙跪下說︰“小人不知是攝政王,請恕罪。”
“無妨、知道也沒事,這篇文章我們想廣為張貼,讓天下學子們借鑒,你可介意?”
“不介意、不介意。”
陳新甲皺著眉頭進來說︰“王爺、出現新情況,有個女子也考中了,這次我們告示中疏漏了女子不能科舉的規矩,你看怎麼辦?”
你說該怎麼辦?”
“按老規矩,應該治罪,但新朝沒有此規定,告示又沒有注明,就讓她返鄉算了。”
李浩然說︰“既然是我們疏忽,告示天下的事豈能更改,朝廷又有何誠信?不如將錯就錯,允許她為官,再說女子為何不能為官?”
“王爺、這可是幾千年來的規矩,女子為官為世俗所不容,恐引起士大夫們的不滿。”
“規矩是人制定的,女子同樣是人,而且能力並不比男子差,秦朝有個花木蘭,宋朝有個穆桂英,現為何卻只能憋在家里,圍著鍋台轉,且不是浪費人才嗎?女子為官跟士大夫有什麼關系?”
古代封建家長制度和道德規範使男女關系成為主從卑從的關系,提倡婦女遵從“三從四德”,來維持父權家庭穩定。根據“內外有別,男尊女卑”的原則,儒家禮教規範要求婦女的道德、行為、修養的準則。
古代婦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妻四妾”使得中國古代婦女的婚姻毫無保障。明朝四大悲劇中有兩個是寫婦女對悲慘命運的抗爭;像《牡丹亭》,《西廂記》。反映了部分婦女的覺醒,但當時以男子為主導地位的社會,婦女們的聲音終究是弱小。
李浩然請出老婆、夫人們,問她們︰“你們認為女子能不能為官?”
君主說︰“當然能了,我就不服氣,憑什麼你們男人什麼都能干,而我們就要相夫教子,要論武功王爺也不是我的對手,他能上戰場我為什麼不能,況且紅娘子不也是女人嗎?”
李浩然笑道︰“你上戰場,孩子是否我來帶?”惹來一片笑聲。
紅紅說:“我倒認為女人就該在家里,不宜拋頭露面,外面的事由男人打理,上戰場我可不敢想。”
君主罵道︰“哪是你沒用,就知道黏著男人。”
“你才黏著男人,讓王爺沒日沒夜睡了十天,差點沒把王爺折騰死。”兩個人互相掐起來。
李浩然急忙勸說︰“好了、好了大庭廣眾之下成何體統。你們女人的權益是靠你們自己來爭取,自己都不關心,靠我們男人來給你們,男人能願意嗎?誰不想三妻四妾讓女人服侍著,享受天倫之樂,對男人有利,但對社會不利,浪費了一些有才華女人的資源,所以女子要自尊、自愛,不能相互詆毀,自相殘殺。”
公主拍著手說︰“好啊、那我們聯合起來專門對付你。”朝廷之上哄堂大笑。
朱淑貞說︰“王爺這是拿自己的矛,破自己的盾,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要我說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而定;有才、有能力女子,自然可以為官做事,無才、無能力者,也可在家相夫教子,並不沖突,培養子女立世為人,也是治世之道,比做官並不差多少。”
裴文中站出來說︰“朱王妃講的好,因人而宜,男人也有市井之徒反不如女子有才華。可真要女子拋頭露面混跡于仕途,難度還很大,男女同室首先就不便,現如今男子為多,同朝為官容易引起是非。”
李浩然說︰“我們還是徐徐圖之,不需操之過急,在吏部下面成立一個女部,專門負責女子的事情,維護女子的利益,保護婦女兒童,挖掘女子中的人才,讓戶部撥些銀兩,也可讓一些想提高女子地位的人捐錢。”
君主馬上說︰“我捐、女人越多越好,最好成立個女子衙門,誰敢欺負女人我們就給他撐腰,打他個半死。”
李浩然說︰“那可不行,女人也要遵紀守法,按律法來,不過你們可以商議一下,怎樣修改一下律法來保護婦女兒童的權益,這事你和朱夫人負責。”
晚上回到寢宮朱王妃問他︰“你也是男人,為什麼要維護女子的權益,幫我們女人說話?”
“我是男人不假,但不是一般的男人,你夫君我可是上知五千年,下知五百年的奇男子。”
“少貧嘴了,自賣自夸,快說。”
“總的來說,其實女人的進步代表著社會的進步,女人是個巨大的可以用來開發的資源,一件事情兩個人做總比一個人做快吧!有些事情女人做要比男人做效果好,比如像大夫、紡織、飲食業等,把大批女人放在家里閑置,不是社會的浪費,人才的浪費嗎?”
“女人也可以當大夫嗎?”
“當然了,女人比男人心細更適合當大夫,像戰場上士兵們負了傷,如果有女大夫給他們治病,對他們來說是多大的安慰,對鼓舞士氣有很大的幫助。”
“那我可以干什麼?”
“夫人自然是人中珍品,知書達理,賢良慈母做個教書女先生綽綽有余。”
“那有女子當先生的?”
“現在沒有,將來會有的,在家相夫教子不就跟教書先生同日而語嗎?既然能教好自家的孩子,也一樣能教好別人家的孩子。”(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