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時空企業巨頭

第九十一章 布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鷙鳥皴 本章︰第九十一章 布局

    第二天李逸軒就聯系了小湯姆,提出購地的要求,但是對方並沒有回復他。

    直到一個星期後,0億港幣。

    這個價格肯定是不同意的,他這些地以現在的實際價值根本值不了這麼多錢,這還不是20年後的香港地價。13億,李逸軒給出了自己的報價。

    雙方經過兩個多月的討價還價,最終以16億港幣成交。

    辦完交接手續後,公司上的錢基本上是見底了,

    看著上面基本見底的資金流,李逸軒感嘆到這錢還真不經花,這一年的利潤基本上全用在買地上了。

    要不要貸點款?想到兩年之後港幣暴跌,美元與港幣的匯率從現在的1︰6.5跌倒1:9甚至1:10,最後港府不得不放棄實行多年的浮動匯率制,改為固定匯率制的1︰8.7,李逸軒有些心動了。

    來到張桂芳的辦公室,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後,問道︰“媽,你說這里面有多大的操作空間嗎?”

    香港發行貨幣,早期不過是港英殖民政府為了殖民地商人更方便的結算,與此同時,鑄幣權也能帶來額外的財政收入,早期港府賣地賺不到幾個錢的情況下,鑄幣權則成為支持其財政的重要支柱。

    但從60年代開始,拍賣土地逐漸成為港府主要財源。本質上,港英政府不願意放手,也正是因為香港拍賣土地所衍生的各種利益。所以,不能直接把香港財政的收入拿到倫敦去,但卻通過金融、基建和各種訂單的方式,以及大量優質地產持有在英資財團,其收租和賣掉漲價萬倍的地產,即可兌現其殖民收益。

    而渣打、匯豐兩大主要發鈔銀行,一開始就是亦官亦商,既有準央行的地位,發鈔本身並不能直接賺取利潤,但卻因為獲得了信用,增強了信用之後,自然能夠獲得更多存款,以及放出更多的貸款。

    以香港當地政府的信用,當然是發行不了貨幣,即使發行了,信用未必能超過津巴布韋貨幣。所以,港幣長期以來是以聯系匯率制度發行。

    一開始港元是以英鎊作為保證金發行,匯率跟英鎊固定。然而,70年代英鎊持續貶值,港元跟英鎊的聯系匯率讓很多持有港幣的商人損失慘重,並且,影響了香港正常的貨幣結算,而且,英鎊逐漸退出了國際主流的結算貨幣,美元才是市場上最容易被接受的貨幣。

    于是從70年代開始,港元一度實行跟美元聯系匯率制度,72年港幣跟英鎊匯率脫鉤,宣布跟美元捆綁,宣布1美元兌換6.5港元這個固定匯率。

    不過,在74年美元宣布與黃金脫鉤,美元的匯率顯然會不會像過去那麼穩定了。

    其後,港府宣布港元跟美元脫鉤,港元逐漸成為其中浮動匯率制的信用貨幣,不再跟其他貨幣捆綁,靠著信用來發行,發鈔行和香港大量的金融機構,自然可以發行更多的本地鈔票,放出更多的貸款。

    這也導致了70年代香港本地經濟突然加速上揚,尤其是地產、金融等等行業,收益最多。

    隨著港幣跟美元、英鎊等等主權貨幣脫鉤,港元的價值則是取決于人們對于香港前途的信心。

    信用動搖,投資者則紛紛拋售港元,並且拒絕接受港元作為結算貨幣,那麼……不僅僅香港金融行業會遭到重創,而且,整個香港經濟都會嚴重受挫!

    在82年的港元危機期間,除了中國政府出于“國家統一大業”考慮,繼續支持港幣作為人民幣和其他貨幣交易的中間貨幣,讓香港繼續分享到資金和貨物從自己手中中轉所帶來的佣金收入外,其余西方國家企業,rb、美國甚至是英國的資本都拒絕接受港元。

    外資機構拒絕接受港元,這對港元的重創,相當于的核彈。

    而更加可惡的是,就連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英資企業也跟著拒收港幣,從而導致港幣兌美元匯率是一瀉千里。

    可能有人不明白了,為什麼外資機構拒收港幣,會造成港幣暴跌?

    其實這要從港英政府自身原因說起,自香港被英國人統治之後,一直以來都把香港當做提款機。

    特別是近十年,港幣跟美元脫鉤之時,匯率是1美元兌換5港元,用了近8年時間,比當初超發了幾十倍的港元貨幣投放到市場,也不過是造成港幣匯率稍微貶值到了1美元兌換6港元的程度。

    但到了82年,中英談判失利之後,長期人心浮動,也造成了港元匯率持續的下跌,到了9月份,港元匯率首次跌破1美元兌7港元。

    匯率下跌如尿崩一般止不住,為了應對港元下跌壓力,83年9月8日,香港銀行公會宣布自次日起,將存款利率上調5%,也就是儲戶一年期存款上升到7%年利率。

    實際上,這幾年為了刺激香港樓市和股市的萎靡不振,存貸款利率出現了幾次下調。相對于,80年巔峰時期,一年期存款高于18%利率,存款利率達12%以上。

    到82年,香港的存款利率降低至6%,已算是幾年來最低的利率水平。

    銀行集體提升存款儲蓄利率,也不過是為了提升儲戶對于港元的信心,與此同時,也是避免自身被恐慌的儲戶擠兌。

    要知道,從74年港元跟美元脫鉤之後,港元已經算是信用貨幣,完全不需要外匯作為保證金,也沒有其他什麼東西作為擔保,所以,港元發行規模不受控制的劇增。

    加上地產、金融行業的繁榮,讓銀行瘋狂的吸收存款和放出貸款,而忽略了經營風險。而現在港元信用遭到市場嚴重懷疑,損失最慘的當然就是一些對于風險考慮不足的中小規模的銀行。

    之後的幾年時間,依然大量忽視了風險的銀行為曾經的激進買單的時候,香港數百家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和被兼並。

    即便是銀行業提升了存款儲蓄利率,但是,9月14日,也就是一天後,港元匯率再度遭到暴擊,跌至89港元,創下港元匯率歷史新低。

    港元匯率的持續貶值,主要力量當然是外資和從香港出逃的資本,但是,9月16日,香港財政司司長彭勵治卻是在媒體發布會上指責稱是“中國銀行持續買入美元,做空港元”,造成的港元匯率危機。

    當然,事後我們都知道,這時港英政府在賊還捉賊,最大手筆拋售港元買入美元的卻是匯豐銀行這個港元做大的發鈔行。

    港元匯率危機期間,不光是匯豐,包括渣打在內,重多英國人控制的香港銀行也通過做空港元,來對沖其自身持有的港元資產貶值的損失。

    事後有人統計,在港元匯率危機期間,匯豐至少持續拋售百億港元從市場上買美元,所以最大的港元空頭不是中銀而是匯豐。

    至于其他的外資和香港本土公司,甚至是一些有點儲蓄的人,很多都是港元匯率大跌的幫凶。

    整個市場到處都是拋售港元和買美元的投資者。

    以上都是港元危機的全始末,李逸軒和母親就是商量如何利用這個危機來壯大自身。

    李逸軒定下了兩個原則︰在港元危機中,oranges公司不能受到傷害,在並在這個基礎上盡可能的大發利市。把銀行的信用額度全部用上,獲得大量的港元貸款,然後……這些港元持續被換成了美元!

    等到市場上都瘋狂的搶有限的美元,以及港元兌換美元跌破8以下時,就可以抄底港元了。

    為什麼是8?因為1:8是利潤平衡點,從銀行貸款港元是需要支付利息的,把港元兌換成美元還需要支付一系列的手續費,另外通貨的膨脹也要算道成本里去,甚至連後續的操作也要花費成本,這麼綜合算下來,1:8才是他們的盈虧平衡點。

    做任何事情都要未料勝,先料敗。也就是說一旦抄底失敗了又該如何?得為自己設定一個紅線,財務機器人的計算,美元兌港元的匯率1:6,就是李逸軒母子能承受的紅線,也就是說一旦美元兌港幣超過了1︰6這個上線,李逸軒就必須割肉甩倉,否則公司就有資金連斷裂的危險。

    李逸軒和母親花了1個星期的時間才做好大體的規劃,又用了三個月時間來完善細節,不但有a方案,還有b、c、d、e多個備選方案。

    這些備選方案,都是在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後才會使用。

    金融投機不是你知道歷史的走向,腦子一熱拿著錢想怎麼抄就怎麼抄,如果你是這樣玩金融,那我很負責的告訴你,即便你是穿越者知道未來的走勢,也會輸得傾家蕩產。

    因為別人也不是傻子,人家可是在金融市場上身經百戰的出來的,而你依靠的什麼,依靠你的限制先能?金融市場是變化無常的,你看到的數據或所謂的走向,不過是事後公布出來的結果。

    而中間的過程變化以及人家為什麼吃,為什麼拋,為什麼會跌倒1:8以下,為什麼會漲到1:6,為什麼港府把美元兌港幣定在1:8.7,港元危機就結束,這背後都有他深刻的道理。

    只有徹底搞明白這些,你才能夠從容的應對。

    好在,這場僅次于亞洲金融風暴的港元危機,後世的互聯網上有海量的金融專家和經濟學家,以及政治學家的事後分析報告為李逸軒提供資料參考,否則即便他就算知道有這麼一場危機,也無法從里面獲得利益,強行參與進去,說不定還得被那些大鱷吃的一干二淨。

    這種事不能讓外人參與,包括郭亦菲,因此計劃只能由李逸軒和張桂芳兩人自己做,而張桂芳年紀大了,加上還要管理公司,最後這個任務只能落在李逸軒的肩上。

    即便有後世的資料做參考,計劃全部做出來後,李逸軒也是累的不行。

    所有方案疊在一起,足足有一尺高,往桌子上一閣,李逸軒坐在椅子上出了口長氣。

    這簡直不是人干得的活。

    這麼多方案,張桂芳一時半會也看不完,只是叫李逸軒回去等通知。

    臨走時,李逸軒說道︰“媽,你得盡快看完,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都10月份了,80年馬上都要翻篇了。”

    張桂芳說道︰“兒子,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我們是母子,說這些見外話干啥。”

    張桂芳繼續說道︰“我們雖然知道歷史,但我們畢竟不是專業搞金融的,你有沒有想過一旦我們的計劃失敗,怎麼辦?”

    “說什麼喪氣話,我不是設定了幾個止虧紅線嗎,只有我們不過線及時止虧,最多損失錢。即便我們虧得一文不剩,大不了回自己的時空去,你要知道在這里我們始終是闖入者。”

    張桂芳看著眼神有點復雜的道︰“這麼多年了,你還沒有融進這里?”

    “融進什麼,我從來沒打算融進這里。”李逸軒笑道︰“這里放生的一切都與我無關,我們只是闖入者。或許在某一天醒來,發現這只是一場夢;或許某一天醒來,我的時空門就沒有,或許我們正經歷的一切,不過是別人設下的一場穿越游戲,就像《楚門的世界》里一樣。只是游戲而已,你我盡情享受游戲的過程就行了,游戲結束了我們就回家。

    記住母親,這只是個游戲。是時空門帶給我們的游戲,再我們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們一樣享受過這場游戲,可能我們不是玩得最好的,但我覺得我們自己玩得還算不錯。但不管怎樣我們都幸運的參與這場游戲,我們比任何人都幸運。

    這場游戲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學不到的東西,感謝時空門,感謝讓我們參與進來的人,不管是處于何種目的。”

    最後,李逸軒高高揚起了右手,“母親,盡情享受每一天吧,回見。”

    說完,李逸軒就離開了,辦公室里只剩下張桂芳一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超級時空企業巨頭》,方便以後閱讀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第九十一章 布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第九十一章 布局並對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