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善男子,如果眾生可以修行忍,應該知道他有修行慈的因緣。佛說,這樣的慈心,是眾生一切安樂的因緣。
如果眾生修行慈,應該知道這個人能夠破一切焦慮的因緣,能夠行布施、戒、忍辱、精進、智慧。
能夠如法而修行。佛說,如果眾生修行定,應該知道這個人在修行梵的福德。
會得到梵的神通,名梵福德。如果眾生能夠觀生死輪回的過罪,涅�的功德,這個人足下所踩踏之糞土,應該可以頂戴。
這樣的人難忍可以忍,難布施可以布施,難作可以作,這樣的人可以修行四禪、四空及八種解脫。
佛說,眾生應該這樣去想,一切眾生身口意的惡,如果在未來眾生要受苦惱果報的時候,令我替眾生受之。
如果我有的所有的善果報,願意令眾生和我一起受。佛說,如果眾生可以這樣慈悲,緣廣故廣,緣少故少。
佛說,慈悲有三種,上中下。還有三種,1,緣親人,2,緣怨家,3,緣中。
還有三種,1,緣貪,2,緣眾生,3,緣非眾生。佛說,這些緣都名三昧,悲喜舍心也是這樣。
佛說,善男子,有的禪不是波羅蜜,有的是波羅蜜不是禪,有的是禪是波羅蜜,有的非禪非波羅蜜,佛說,是禪不是波羅蜜,就是世間的俗禪、聲聞緣覺所有的禪定。
是波羅蜜不是禪定,就是所謂的布施、戒、忍辱、精進。是禪定也是波羅蜜,就是金剛三昧。
非禪定非波羅蜜是一切眾生聲聞緣覺從聞思維所生的善法。佛說,善男子,菩薩有二種,1,在家,2,出家。
出家菩薩修行淨禪不是很難,在家菩薩修行淨禪很難,為什麼呢,因為在家菩薩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善生問佛說,世尊,菩薩怎麼樣修行淨般若波羅蜜。佛說,善男子,如果有菩薩能夠持戒精進多聞正命,修行忍辱,憐憫眾生,心多慚愧遠離妒忌,真實了解知道諸方便,為了眾生受苦,心不生後悔退卻,樂意修行惠布施,能夠調服眾生,善知道自己所犯的罪輕重之相。
勤勸眾生布施作福業。知道法字,知道法意,心沒有驕慢,親近善友,能夠利益自己,利益他人,能夠恭敬三寶、師長、和尚、長老、有德的人。
他們對自己的身菩提不會生輕視的想,他們能夠觀照到菩提深妙的功德,善知道惡的相,知道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聲論,知道因,知道果,知道初方便以及根本。
佛說,應該知道這個人能夠得到智慧。這樣的智慧有三種,1,從聞生出,2,從思生出,3,從修行生出。
佛說,眾生從字得到法的意,名從字聞中生出。眾生思維得到法意,名從思中生出。
眾生從修行得到法意,名從修行中生出。眾生如果能夠讀誦如來十二部經,能夠除去自己心的疑網。
能夠讀一切世間論和世間的事情,能夠善分別邪正之道,是名智慧。佛說,眾生能夠分別十二部經,陰、界、入等,因果字的意,毗婆舍那、舍摩他相上中下的相,能夠分別善惡,無記以及四顛倒。
能夠看見道,看見修行的道。佛說,如果眾生能夠善分別這些等事情,是名智慧。
佛說,善男子,有智慧的人求于十力、四無所謂、大悲、三念處,他們常常親近佛和佛弟子。
如果世間沒有佛法,他們樂于在外道出家修行,他們雖然在邪道,他們樂意求正要,他們常常修行慈悲喜舍之心,以及五通道。
他們得到五種神通以後,可以觀世間一切不淨想和無常想。他們可以說有為法有很多的過罪。
為了說正語,他們教導眾生令他們學習聲論。能夠令眾生離開身心的病,他們樂意以世間事情教導眾生,他們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人可以勝過他們。
所謂的咒方、種種醫藥。他們能夠善于求財富,得到以後他們能夠善于護持。
他們可以用道理如法惠施眾生。他們善于知道一切,不生驕慢,他們得到大的功德,不會生知足想。
他們能夠教導眾生信心布施、持戒、多聞、智慧、知道善、知道不善、無記方便。
他們善知道學習信心因緣次第,知道菩提道以及道的莊嚴,知道眾生上中下的根,知道外道聲論,他們心不存執著。
他們知道眾生的時候,會隨方便調服眾生,他們知道眾生的世界和國土,知道從具足六波羅蜜開始。
佛說,善男子,有的智慧不是波羅蜜,有波羅蜜不是智慧,有是智慧也是波羅蜜,有不是智慧也不是波羅蜜。
佛說,是智慧不是波羅蜜,就所謂的一切世間的智慧,聲聞緣覺所行的智慧,如果說是波羅蜜不是智慧,是不可能的。
是智慧也是波羅蜜,就是所謂一切六波羅蜜,非智慧非波羅蜜,就是所謂一切聲聞、緣覺的布施、戒、精進,佛說,善男子,如果有人能夠勤修行這樣的六波羅蜜,這個人就是在供養六方,他就能夠增長自己的財富和壽命。
佛說,善男子,菩薩有二種,1,在家,2,出家。佛說,出家菩薩修行淨智慧不是很難,在家菩薩修行淨很難,為什麼呢,因為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佛在說這個法的時候,善生長者子等千優婆塞,他們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從座位上起來,他們禮拜佛以後退下,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地方。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