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

第二十六章 奇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貳零肆柒 本章︰第二十六章 奇計

    六十萬大軍不管是行軍、列陣都極其困難,不要說鴻溝以西六十里寬的平地,即使是上百里寬的鴻溝以東,六十萬人也很難展開,列陣而戰。三十萬大軍就不同了,指揮三十大軍行軍作戰的難度指數級小于六十萬人。而且三十萬人將是擇其精銳,三十萬精銳與六十萬良莠混雜的大軍又是不同。

    “為之奈何?”陳郢王城幕府,淖信把蒙恬擇選三十萬人出戰的訊報又念了一遍,熊荊看向幕府內的謀士如此問道。幾個謀士要答話時他搶先說道︰“如有奇計,可告之司馬。”

    熊荊要的是方案,不是靈機一動的主意。他也沒空甄別這些主意優劣,應該是幕府集中討論篩選,最後全盤周密考慮,在最後的軍議時提出,然後自己與諸將選擇其中之一。年老的謀士知道這個習慣,全沒有說話,一些剛剛離開軍校的年輕謀士不知這一傳統。

    交代完秦人的變化,熊荊離開了謀士大帳,但他很快就被有奇計的人給攔下了,這不是大幕里的,這是大幕外的。

    “請大敖一觀此物。”作戰司術曹景肥不知道從哪里冒了出來,匆匆將熊荊攔下。他手里捧著一個圓形之物,滿是期盼。

    熊荊不過是看了一眼,不由點頭道︰“地雷?”

    “地雷?!”術部謀士還未給這種武器命名,熊荊似乎認識一樣,這讓景肥吃驚。而後他連連點頭,道︰“然…然也。此物確可稱之為地雷。臣以為,火炮之擊敵,乃為亂其陣耳。既為亂陣,擲彈太重不能擲遠,太輕不能殺人,何不埋地…地雷于地下,秦人陣于其上、行于其上,即可點火,彼時陣列大亂……”

    景肥擔心熊荊不清楚地雷的作用,特意描述了一番,但地雷熊荊怎麼會不知道?中國是全世界最早發明使用地雷的國家,西方第一個已知的地雷是十六世紀西班牙人發明的,那是個守城地雷。十八、十九世紀地雷才逐漸用于正規作戰,但多數為非制式地雷。

    地雷他此前也不是沒有考慮過,然而此前火藥緊缺,火炮都不夠用,哪里還有多余火藥制造地雷?去年火藥終于足夠,高純度硝石也同期運抵。雖然至今沒有找到大規模生產高純火藥和穩定其質量等辦法,擲彈兵使用的兩斤半重的擲彈已能夠制造。每卒遴選出兩至三名身材高大的士卒,擲彈可以投擲到二十五步以外,遠于沖矛所需的距離。

    這實際就是火藥手榴彈,與抗戰時期的邊區造一樣,這種手榴彈常常一炸數片,乃至兩半,只有震撼和輕傷作用。若非命中要害,重傷、炸死幾無可能。其後用焦炭生鐵鑄造出更薄的彈殼,增加了二十克火藥,也不過是稍微增加了幾塊破片而已,威力仍然有限。

    手榴彈射程基本在三十步左右,更遠就只能上扭力投石機了。比火炮更輕的扭力投石機能把四十斤重的炸彈拋射到七十步以外,在射程上彌補手榴彈的不足。

    至于開花彈,開花彈需要配出燃燒速度極其穩定的引信火藥,還要加工出非常精巧的延時信管;最後,與手榴彈一樣,開花彈也需要填充高純度火藥,不然十五斤炮直徑十厘米的炮管射出的開花彈不過是一個大號邊區造,不會有多大的殺傷力。

    景肥捧出的地雷火藥府很早就制造出了實物,但沒進一步試驗,報告也就沒有遞送到大司馬府。手榴彈、炸彈、開花彈都有使用方便的特點,地雷不同,地雷埋于地下,敵軍不從此地經過就不會造成殺傷,效率不能與前面幾種火器相提並論。

    “地雷如何發火?”想到這一次是自己選定戰場,熊荊對地雷的看法有所改變。景肥還在細說術部有關地雷威力的那些試驗,被他打斷。

    “可引信發火,亦可燧石發火。”景肥停止了描述,因為緊張,他的娃娃臉全是汗。“燧石還可掘坑踏發,未必要人牽引。亦可人牽引,然需埋入入長索牽引。若有數百上前地雷,秦軍陣列將亂,我軍此時沖矛,秦軍大敗。”

    “只可用一次。”熊荊完全知道地雷的劣勢。如果秦軍驅使力夫、弱卒前來踩踏,地雷就會失效。這只是一次性武器,作用不如一炸兩半的擲彈。擲彈確實只有震撼作用,可交兵時要的就是這兩三秒鐘的震撼。這是什麼?這就是山寨版的步炮協同,等士卒不震撼了,人家已經以密集縱隊沖上了陣地,達成了突破。

    “與秦人,一戰足矣!”景肥不是一個人來的,他是與酈且的跟班申通一起來的。

    “與其埋地雷,不如埋火藥。”熊荊對地雷還是看不上眼,他找到一張楚紙,本來想畫楚軍陣列,想想又放棄了。按照沖矛方陣與沖矛方陣的間隙,在這些間隙里標出埋設火藥的位置,而後又估算出炸藥與發火地點的距離,這才道︰“每處埋入半噸、一噸純火藥,再于八十步外發火。”最後又不放心的叮囑︰“要防雨,防大雨。”

    地雷景肥可以捧在手里,估計只有二、三十斤,去掉沉重的鑄鐵外殼,裝藥也就數斤,數量再多,震撼效果也很有限。想到當年炸毀藍田城城牆時秦軍的恐懼,熊荊覺得埋地雷就不如埋炸藥。在正對沖矛大方陣的間隙埋入成噸成噸的高純火藥,八十步即將進入楚軍箭矢射程,秦軍士卒馬上就要大奔交兵。這時候陣列中突然一聲巨響、山崩地裂,不炸死也會嚇得半死。

    “善!大善!”景肥與申通兩人還在錯愕,熊荊已在自己夸自己了。他忽然有些怨恨蒙恬,假如不是他只率三十萬秦軍,而是率六十萬秦軍前來陳郢的話,楚軍一戰而勝,天下局勢未必不能挽回。可惜,秦軍只來三十萬人。

    “大王奇計!”申通最先醒悟過來。以前沒有火炮、投石機,兩軍大約相距一百五十步對峙,前進到五十步左右才冒著對方的箭矢大奔。現在因為火炮,兩軍對峙的距離過七百步。好在七八百太遠,士卒大奔的距離還是在百步以內,對楚軍則是七、八十步。

    “如此要埋入十五噸純藥?”景肥沒有想到效果,而是可惜埋入如此多的高純火藥。高純火藥全靠手工磨制,三千多人一年產量不足五十噸。

    “然也。”熊荊不可惜高純火藥,今年六月,東沙君又要運回高純硝石。“此戰秦軍必敗,不說十五噸純藥,便是百五十噸純藥,也不可惜。然務必要炸,此需萬無一失。”

    熊荊再度叮囑,又覺得景肥與申通級別太低,未必能統籌全局,他再對左右道︰“速召淖狡、酈且、勿畀我、羹至陳郢。”

    決戰前最大的一次軍議在陳郢召開,大司馬府以及幕府謀士以熊荊勾畫出的奇計為中心,絞盡腦汁全面完善這個計劃。兵力、糧秣、士氣、將率……,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決戰。決戰勝了就是勝了,天下局勢從此改變;決戰不勝,再多努力也是徒然。

    熊荊嗅到了勝利的味道,東海上的羋則感覺到了春意。

    試航的舟楫上除了工匠和童子,還有十二歲到十七歲未傅籍加冠的少年。他們一同前往新郢,然後劃著舟楫從新郢返回。這是一件極為艱辛的工作,可必須有人將舟楫從新郢劃回朱方。因此,負責避遷的魯陽君征召了很多貴族、譽士子弟。這些人往返兩次可留居新郢。

    去時逆著北風,返航時風向開始變換,有時吹北風,有時又吹東南風。吹北風時舟楫可以升帆,吹東南風便只能落帆。僅從這一件事,試航就是有價值的——不管青瀚舟,還是大舫、大、還是戰舟,都應該安裝一面漁舟那種式樣的舟帆。

    漁舟舟帆是中式帆,中式帆是縱帆。縱帆可以逆風也可以順風,唯一遺憾的就是在古代,中式帆只有一層,不能像西式帆可以有數層,或者說不能像西式帆那樣高聳,其受風面積較小。到了現代,材料工藝的進步才使中式帆成了最優良的船帆。

    返航時,養馬島到燈塔島這千里航程吹的是北風,舟楫航速不但不比去時慢,反而更快。過了燈塔島航向朱方這一段又吹東南風。朱方灣內吹東南風也能用帆,這一段航程更快,第三日正午就看到了朱方港聳立著的燈塔。

    “是…是,是大敖!”羋同也在舟上,他看到了燈塔下剛剛出港的鳳旗,立即大喊起來。

    “大敖?”遠至四千里的新郢,又四千里而返,羋在新郢時每日便思念丈夫與孩子。沒想到人未到朱方,男人已經來了。“那秦人、秦人……”

    秦國以六十萬大軍伐楚,這是讓天下諸國極為恐懼的數字。羋記得自己走時楚秦兩軍還對峙在啟封,男人現在親迎自己,難道說戰事已了。明媚的陽光下,暖風吹拂著羋素麗的臉龐,看著那面越來近的鳳旗,她一時發怔,不能自己。

    。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荊楚帝國》,方便以後閱讀荊楚帝國第二十六章 奇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荊楚帝國第二十六章 奇計並對荊楚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