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在墨非眼前閃過的曲線很像是他手臂運動的軌跡,但存在很小的偏差,他又抬了抬腳,同樣出現一道類似運動痕跡的曲線。
眼花了麼?
墨非認為沒這麼巧合的事,凡世間仙法奧妙往往有蘊涵在這縴毫之中。
心頭猛然一緊,慌忙向問系統之靈道︰“如果我剛才踢出去那腳往上偏移半寸會怎樣?”
“什麼意思?”
“只要我運動時候眼前就會有一道曲線閃過,這些曲線很像是我的運動軌跡,但是存在絲毫的偏差。我想知道如果按照曲線的軌跡運動會如何。”
系統之靈聲音略微猶遲道︰“你就按照那道曲線軌跡踢一腳,我給你做對比。”
墨非依言又踢出一腳。
系統扇形光幕呈現出來,把墨非兩次抬腳的影像以全息方式投影到上面。
檢索中。
啟動數據對比分析。
隨著系統之靈認真的聲音響起,扇形光幕迅速刷新,閃過一頁一頁電腦程序編碼般的奇特符號。
對比結果很快分析了出來。
但系統之靈卻還在猶疑,似乎是想到了些什麼。
半晌才道︰“根據對比結果,假如你按照那道曲線的軌跡踢出去一腳,會比你隨意踢一腳消耗的熱量更少,身體也會更加協調,但兩者之間的差別微乎其微,你自己是感覺不出來的。”
隨後系統之靈又讓墨非做出幾個動作,做數據對比。
十幾次之後系統之靈沉默下來,墨非也同樣沉默下來,把酒囊放在旁邊岩石上,完全保持寂靜狀態。
山雨如織。
淙淙溪流帶著一縷昆侖山雪的細細冰涼。
墨非腦中紛亂逐漸在這股細細冰涼冷卻下來,思索每個動作都能少消耗一點熱量、使身體更加協調有何意義?這絕對不算很高深的東西。
就算是拿到地球,長期修行國術武者其舉手投足都會比普通人更加得協調自然。
沒有任何稀奇。
而作為太乙金仙也根本就不在乎踢一腳、打一拳多消耗一點,呼吸一口仙靈之氣夠補幾十年用的。
國術,舉手投足,武者……墨非低聲呢喃著這幾個詞,忽然之間心里閃過一道靈光,而與此同時系統之靈的聲音也響了起來。
“估計應該是這樣!”
墨非道︰“你說。”
“無界神碑上的曲線能夠規範人的肢體動作,使人更加趨于自然,那麼也應該能夠規範仙武的動作,比如你所修的九式混元真意。”
“英雄所見略同。”
……
當即墨非就在雨中演練了一遍九式混元真意,其一招一式,都跟眼中閃過的曲線軌跡會有微小的偏差。
這下就完全明白了!
無界神碑如果若盯久了看,便會自然將一些曲線深深烙印腦海之中。
而這些曲線就是最完美、最自然的軌跡,比如墨非修煉九式混元真意總會有幾厘或半寸的偏差,按照這些曲線演練就能夠消除了這些偏差。
無界神碑包容萬千,幾乎包涵了三界中所有仙武的完美曲線痕跡。
一法則萬法。
這就是其中的奧妙。
不過,怎麼說呢?因為大部分的神仙來說認為武藝高低並不是很重要,仙術、法寶才是神仙根本,所以就自然而然把這個忽略了。
所以無界神碑的奧妙不是沒人悟出來,相反,悟出來的人很多。
可是他們大都認為絕不止這麼淺顯簡單,元始天尊的名頭擺著,這樣的大能他怎麼可能刻意留下一塊兒神碑,糾正用處不大的武藝呢?
這就像是文學界的泰斗,去規範幼兒園小朋友造句要加上標點符號。
怎麼可能?
所以幾乎所有神仙,都認為元始天尊有更深刻的奧秘刻進了其中。
然而元始天尊的用意這麼簡單。
無界大同,以根基為起始。
還是那個比喻,就像文學泰斗那其實也是從規範標點符號開始的,根基不牢,建再高的城堡也不過是一盤散沙。
而仙武也是修道的根基之一!
這些深得東西墨非沒想到,他想的是既然有偏差,那就糾正過來。
畢竟像跟第一劍奴大戰時候兩人直接用最強仙術對轟的情況不多,一對一可以這樣來,但是遇到大規模的群戰還是用仙武解決小妖小怪的妥當。
因而就找了塊平地,按照那些曲線軌跡演練九式混元真意,把這幾離半寸的偏差糾正過來。
這過程很慢。
演練一遍兩遍以後照樣還會粗。
所以墨非成百遍、成千遍的練,使九式混元真意趨于完美境地。
系統之靈都很奇怪他能有這樣的毅力,並且也覺得意義不是很大,還不如搶兩顆仙丹吃吃增長仙力值,並認為墨非這是有強迫癥。
其實這只是墨非受了母親性格的影響,哪怕一件小事都有做好而已。
但是在他練過上萬遍時候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現了,猶豫他每次演練混元真意都是以最自然、最完美的形態,剔除沉淤,身體經脈隨之貫通流暢,自然而然開合穴竅吸收仙靈之力,其肉身實力被整整拉高了一個很大的層面。
隨意一拳,穴竅開合、周天運轉、經脈的流通等等都會自然配合。
這——
又是神魔之體的一個特征了。
系統之靈因此還詫異︰“要照這樣發展的話,說不定你的肉身以後能接近死鳳厭離、應龍之類的強度。”
而當她再次檢測墨非的數據時候,更是驚叫了起來。
墨非的仙力值再次提高了400點。
9200點!
“這個……哇哦哇哦……真是不太正常啊,按說你已經是太乙金仙境界,仙力值往上提高很難,只是練了56845次九式混元真意就提高400點,簡直就是簡直了。”
墨非笑道︰“或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道理。”
足足練了五萬多遍的九式混元真意,該改的毛病都已經完全改過來,一招一式全部都與那些曲線吻合。
肉身,仙力值。
這次的收獲可謂不少,當然這樣用去了快五個月的時間,季候都已經到盛夏了。
昆侖山滿山青翠,山澗涓流已經成了瀑布。
離開花果山快一年了,算算日子小仙子佩瑤也差不多該出關了,他很想她的。
屈指已經是五年未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