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錄譯著

石室虎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立仁 本章︰石室虎

    譯著︰

    同鄉中有一個人叫陳獻,是一個刁頑耍奸為非作歹的人,屬于喜歡暗地里使壞,而表面看不出來的那一類。人們很忌憚此人,沒有誰敢把他怎麼樣。

    一天夜里,他夢見有一個人來對他說︰“大王讓你去。” 陳獻問︰“你又是什麼人?”對方回答︰“我是‘倀’啊。” 陳獻在不知不覺中跟著他去了。來到一處深山,只見樹木茂密。他們隨之進入一個石室,里面有一個頭像老虎的人蹲坐在大石頭上。倀上前說道︰“陳獻到了。”並讓陳獻跪在虎頭人跟前。虎頭人說︰“你可知道我的山中已經沒什麼吃的了嗎?” 陳獻叩頭哀求饒過自己。虎頭人說︰“你生性粗野橫蠻,行為又骯髒,一點人味兒都沒有。雖然可以填飽我的肚子,但我害怕弄髒了自己。”接著說︰“今天召你的魂魄來,只能暫時送到廚房小炒,僅僅作一道小菜罷了。要想成為我的主食,還得經過一千次的劫難才有可能。”陳獻嚇得不得了,不知該怎樣回答。

    帶他來的倀鬼,這時已上前脫去他的衣服,拉到廚房,用切肉刀細細切,只剩下骨頭而已。陳獻痛楚萬分,哀呼,並不被倀鬼理會。切好後,裝上大盤上桌。旁邊是兩只大豬。虎頭人抓取豬來吃,每吃完一個豬蹄,或一塊豬肉,就用盤中陳獻的肉少許送下。陳獻雖然痛得死去活來,但意識一直很清醒。全部被吃盡,陳獻才從噩夢中醒過來。

    第二天夜里,陳獻又做相同的噩夢。像這樣將近三年,夜夜不間斷。心里對此非常厭惡,始終也沒好對人說起。

    有一天夜里,虎頭人對他說︰“你一千次劫難已滿,骨頭的味道應該好一些,可以作我的主食了。明日正午時,你好好洗個澡等我。”陳獻請求說︰“我雖然不是個好人,應當獲罪;然而大王像這樣做,是不是過于虐待了呢?”虎頭人說︰“這還差得遠去了。有些人需要經歷一萬劫、幾千劫的,少一點的有幾劫、幾十劫不等。都是天曹下達的命令,根據本人作惡的程度來決定。”于是指著倀鬼說︰“他就是一個萬劫者。以你所為,還不只千劫。但你的老婆**為娼二十年,丑名四播,你不過是因為她從事低賤的行當才得到減少劫數罷了。”于是拿出一本書,讓他看看。書上所列的都是應當被吃的人的姓名,有的是陳獻平日認得的,陳獻自己的名字也在上面,說的劫數也相符。一會兒,陳獻拿著書辨解說︰“天下像我這樣的人還少嗎?東村的余阿三,罪過和我差不多,為什麼這本書上沒有他,況且那人還是壽終正寢的呀。”虎頭人說︰“天曹的刑罰,人們不可能都知道。你所說的余阿三,我早就知道︰他死後已經變成了豬,要讓人宰割一千個輪回,難道比你受到的處罰輕嗎?”陳獻又哀求,說︰“我現在知罪了,願改惡從善。大王難道不能饒過我嗎?”虎頭人說︰“本倒也有原宥你的意思。奈何你的冤孽太重,天曹有命︰千劫已上的罪人按例不予赦免,萬劫罪人按例不減刑。我同情你今天所恢復的一絲善念,況且還做了我三年的下飯菜,哪能沒有一點情意呢?你屬于千劫罪不能赦免,但我可以按例給你減刑。你本當是明天就要被吃掉,現予寬限一個月。一月之後,你自己上吊去死,我再來吃你的尸體,這樣就不至于讓你受生吞活剝支解之苦。這就是減刑。你先回去吧。”陳獻馬上就醒了。

    從此,他神色沮喪,已知死期快到了。常常對人們講述這些經過,听的人都兩腿打顫。

    這天早晨,陳獻在自家庭院房檐的椽子上上吊了。妻子見後大驚,立即解救,卻已經死了,馬上喊來了鄰居們。大家剛剛聚攏來看視,忽然一只黑虎沖進門來,眾人避讓之際,老虎竟叼著陳獻的尸身跑了。

    非非子評論道︰李青蓮先生自稱是海上的釣鰲客,說是用天下無情無義的丈夫做釣鰲的餌料。但有反對的人說︰“這種餌料,魚都不吃,何況是鰲呢?”這正是詩經《小雅巷伯》第六章中詩人表達的旨意啊。(譯者注︰詩經《小雅巷伯》第六章為“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大意是︰嚼舌頭的害人精,是誰教你昧良心?抓住長舌害人精,丟給荒山豺虎吞。如果豺虎不肯吞,丟到北極喂野人。如果北極也不要,還交老天來嚴懲。)然而,用彩虹當釣線,用彎月作釣鉤,將“餌料”在東海里浸泡三年之久,則一身腥穢可稍稍去除,氣味也會略有改變,用來喂鰲,鰲還會不吃嗎?這只老虎也用了三年時間去除腥穢,說明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附原作︰

    里人陳獻,無賴子也,多陰惡,而外復無狀。人憚之,莫敢誰何。

    一夜,夢一人來曰︰“大王召爾。”獻問︰“汝何人?”曰︰“吾倀也。”獻不覺隨之行。至一山,林本深邃。入一石室,一虎頭人踞石而坐。倀前曰︰“獻至。”使跪于前。虎頭人曰︰“汝知我山中無食乎”獻叩頭乞哀。虎頭人曰︰“汝性獷悍,行復腥穢,實無人味。雖當果吾腹,而懼𡨭吾。”曰︰“今召爾魂至,暫充庖廚,作蔬菜耳。若以為吾糧,非歷千劫不可也。”獻惶懼,不知所對。

    倀鬼已前褫其衣,執之爨室,牛刀縷切之,餘其骨而已。痛楚萬狀,哀呼,終不顧。切既畢,盛以大盤。旁系二封豕。虎頭人取食之,每食一蹄,或一臠,輒以盤中物少許下之。獻雖痛極昏暈,知識終不昧。食盡,乃醒矣。

    次夜,又夢之如初。如是將三年,無間夕。心甚惡之,未嘗告人。

    一夜,虎頭人謂曰︰“汝千劫已滿,骨味當少佳,可以飯我矣。明日正午,可沐浴俟我。”獻請曰;“某雖不善,當獲罪;面大王若此,不太虐乎”虎頭人曰︰“是猶未足為甚也。尚有萬劫、數千劫者,下而至于數劫、數十劫不等。皆天曹所命,視其惡而斟酌焉。”因指倀鬼曰︰“此萬劫者也。以汝所為,尚不指千劫。然汝妻**娼且二十年,丑聲四播,故汝得從末減耳。”因取書一冊,令觀之。皆列當食者姓名,頗有平日相識者,而獻名亦在,劫亦符合。獻遂執書辨曰︰“天下如某者亦豈少哉東村余阿三者,罪與某略同,何不列名此書而考終牖下”虎頭人曰︰“天曹之刑,不可備知。然所雲余阿三,吾固聞之︰彼已為豕矣,宰割千生,豈減于爾”獻又哀請,曰︰某今知罪矣,願改行從善。大王獨不能赦某乎’虎頭人曰︰“頗亦有所赦。奈汝孽太重,天曹有命︰千劫已上者例不赦,萬劫者例不減。吾哀汝一念之復,且佐吾盤餐者三年,豈得無情?當從例減汝。汝分于明日當食,今且寬一月。一月之後,汝當自經死;吾來啖汝尸,不致汝生受支解之苦︰此所以減也。汝姑去。”獻倏然已醒。

    自是神色沮喪,知死期將至。每為眾人言之,聞者皆股�。

    一日晨起,縊于庭椽。妻驚見,解救,——已死矣,——大呼鄰人。眾方集視,忽一黑虎沖門來,眾皆闢易。虎竟攫獻尸以去。

    非非子曰︰李青蓮先生自稱海上釣鰲客,謂以天下無義丈夫為餌。而辨之者曰︰“是餌也,魚且不食,而況于鰲哉”此《巷伯》之六章詩人之旨也。然懸之虹之絲,掛之明月之鉤,臨東海而漂之三年之久,則腥穢略除,氣味少變,以之享鰲,鰲其吐之乎?斯虎也,其知之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耳食錄譯著》,方便以後閱讀耳食錄譯著石室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耳食錄譯著石室虎並對耳食錄譯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