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子湖釣叟 本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

    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c

    為龐統設下的接風宴上,劉征拂袖而去,眾人皆不歡而散。

    徐庶正與龐統叮囑間,忽有軍校來喚,言漢王有請。龐統聞言卻是啞然,臉上頃刻陰沉下來,繼而搖頭嘆息。

    徐庶知道這時候漢王有請,肯定是要言及龐統之事,只好中斷了與龐統的對話,跟隨軍校來見漢王,並請龐統在營中稍候。

    劉征正端坐上首批閱公文,徐庶徑入堂上,正要拜見劉征,劉征放下手中書簡,露出笑容對徐庶道︰“元直不必多禮了!坐!”

    雖然此前接風宴有不快,但劉征對徐庶是沒有任何意見的,更不會因為龐統的失言而遷怒徐庶,否則也就他也就不是劉征了。

    徐庶見漢王面色和悅,心中這才放下心來,于是便稍一拱手,隨即也不見外的按照劉征的吩咐坐了下來。

    “元直知道本王為何召你前來吧?”劉征平靜的問道。

    徐庶拱手道︰“漢王可是為龐士元之事?”

    徐庶語氣中帶著疑問,其實不過是一種自謙罷了,以徐庶的智商肯定知道接下來的議題。

    劉征點了點頭道︰“適才眾將在列,龐士元言語放曠,本王不得不怒!絕非對元直不滿,此事元直應當知曉。”

    劉征還是覺得有必要跟徐庶澄清一下,畢竟龐統是跟著徐庶來到夷陵的,自己當中斥責的龐統,萬一再傷了徐庶的心,那可就不好了!

    徐庶自然也是個明白人,跟隨劉征好歹也已經有了兩三年了,漢王劉征是什麼樣的心性,徐庶還是清楚的。劉征開口第一句話便能想自己申明此意,徐庶心中倍感安慰。

    “龐士元言語有失,是臣囑咐不周,當受漢王申斥!”徐庶還是自請其罪道。

    劉征有些過意不去,連連擺手道︰“是本王要你去請臥龍、鳳雛的,此事與你並無干系!元直休要自責了!”

    “那漢王要如何待士元?”之前在席間不歡而散,劉征也沒有說如何安置龐統,徐庶這會兒便主動向劉征問起。宴上拂袖而去之後,劉征心里也琢磨了許久。作為一個後世人,劉征對臥龍、鳳雛之名是再熟悉不過了。因此當沒有見到二人時,劉征不免總有一眾認知,那就是這二人必定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才,這才

    有了二請臥龍、鳳雛。

    事實上初見龐統,龐統的一番應對倒也確實令劉征刮目相看。不過最後建號稱帝那番話卻是令劉征大概意外。

    在劉征心中,如此“大才”當不至于說出這樣的話來,且不說這話在不在理,至少有一點,那就是絕不應在在大庭廣眾之下堂而皇之的說出口。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現在親眼見到的龐統似乎都已經不對劉征的胃口了。

    即便龐統那番話是對的,說的時機和場合也是不合適的,這只能說明兩點。其一,龐統確有真才,但恃才放曠。其二,也有可能是因為龐統少經人事,言行舉止未經深思熟慮。

    無論哪一點,對于劉征來說,都是難以容忍的。劉征希望得到的謀士首先必須是沉穩的!就目前劉征麾下的賈詡、沮授、徐庶乃至坐鎮成都的荀𨘥@ 氯旱熱耍 際羌 涑廖戎 耍 惺麓硬黃 ゃbr />
    龐統現在的表現,與這些人已經是格格不入。劍走偏鋒或許常常能夠出人意料,達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劉征不希望自己的隊伍中出現這樣的變數。

    劉征深思熟慮之後,開始覺得自己或許是找錯人!

    “元直!你與諸葛亮、龐統二人乃是故交,這二人名聲在外,其實到底如何?”劉征心里現在已經開始檢討自己當初的求賢舉動是不是有些太過冒失了。人總是容易被心中固有的印象所欺騙,臥龍、鳳雛的印象在劉征的腦子里早就已經形成,但這二人真實的情況到底如何,其實劉征並不了解,此前甚至都根本沒有見過面。劉征只是怕這傳說中能安天下的“

    臥龍鳳雛”會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才一直想著要搶先下手,收為己用。

    被龐統一語驚怒之後,劉征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後世固有的認知當中——諸葛亮一定智略超群,龐統一定奇謀百出,某某某一定是高人……

    人都是變化成長的動物,所經歷的事情才是造就一個人的根本影響因素。當劉征出現在這個時代時,就已經揮動了翅膀,將這原本的一切開始攪動。

    在劉征的原先的認知中,劉備應該是一個仁義君子,無論從後世的記載還是民間的傳說中,劉備都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這也是劉征初見劉備時,便給予了劉備足夠信任的原因。

    然而固有的認知害死人,劉征終究吃了虧,而且是一個天大的虧!

    其實這些年來,劉征也思考過,為何劉備會變成自己印象之外的人。有時候劉征也不免生發出另外一眾感慨——或許正是因為自己將劉備重用,使得其一步登天,才打開了劉備心中的貪婪的惡魔。

    要知道後世記載中的劉備可是有三讓徐州,再讓荊州的美名。那段歷史中的劉備是個極能克制自己的人,或許正是因為那段歷史中的劉備早年經歷了太多的顛沛流離,才使得其經受住了這些誘惑。

    然而這個時代的劉備,自平原起兵之後,便隨著朱�y一路殺到了長安,之後又被劉征收編,轉眼間提拔為禁軍統領,甚至一年之內便成為坐鎮長安的統帥。

    見識過了高山,人便難免生發出更大的欲望。劉備後來的不恥行徑,是否也有劉征拔苗助長的因素在呢?這是劉征心中不時閃過的念頭。

    尤其是當時的劉備身邊還有劉征這個鮮明的對比在。劉征能夠在短短的數年之內便執掌朝政,而劉備已經蹉跎半生,本來庸庸碌碌,不過一縣之令。這種心里的不平衡感,難免也會催發人的欲望。

    人之初,性本無,有的人被稱為“好人”,有的人被罵為“壞人”,在成為“好人”或者“壞人”之前,這兩種人是不是同一種人呢?

    一個人的經歷會改變他的思維方式,會改變他的價值觀,會影響他的一生,最終也會成為變好或者變壞的根本因子。

    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征現在需要的,是拋卻自己後世人身份帶來的一切認知!蝴蝶早就煽動了翅膀,現在的天下已經不是另一端歷史流傳中的天下了!現在的人也未必就是另一段歷史流傳中的人了!

    &nbsp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中王傳》,方便以後閱讀漢中王傳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中王傳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並對漢中王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