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子湖釣叟 本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

    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c

    龐統真的是口不擇言嗎?事實絕非如此,以龐統這樣智商的人,怎麼會不知道那些話該說,那些話不該說?

    徐庶卻是對此擔憂不已,畢竟漢王已經拂袖而去!

    龐統見徐庶這般憂心,于是寬慰道︰“元直放心!我自有分寸!不過是一句話而已,試探試探漢王罷了!”

    听了龐統何話,徐庶哪里能放下心來!龐統將這“試探”二字說的輕巧,可這天下得是什麼樣的人才膽敢當面“試探”漢王?

    徐庶為自己擔心,龐統卻是長嘆一聲道︰“可惜!可惜啊!”

    “何為可惜?”徐庶對龐統難以捉摸的言行實在是驚訝,于是問道。

    龐統倒是不對徐庶有所保留,于是說道︰“可惜漢王有捷徑不走,非要走一條艱苦卓絕之路!”

    “士元此話何意?”徐庶不禁問道。

    “今日座中之言,雖只是試探漢王,卻並非是虛言!如今的漢王已然具備建元之資,可惜漢王卻畏此如虎!”龐統惋惜道。徐庶並不認同龐統的想法,于是說道︰“士元這話恐怕不妥吧?當年董卓挾制天子于洛陽,那聯軍盟主袁紹亦曾有意立劉虞為帝,事終不成,反使聯軍生隙。後來袁術稱帝淮南,亦是身死名裂,可見此策並

    非善策!”當初十余路諸侯討伐董卓,袁紹提出擁立當時的幽州牧劉虞為帝,以此來消解董卓的權勢,也是為諸侯聯軍正名。不過當袁紹提出這一倡議之後,曹操、袁術等人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聯軍不歡而散。後來

    袁紹聯合冀州牧韓馥等人繼續實施這一策略,沒想到被劉虞當面言辭拒絕,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

    更有甚者,後來袁術得到傳國玉璽,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國號“成”。然而不過短短三年,便死無葬身之地!

    自此以後,再無人敢有這樣的想法。

    徐庶不認同龐統向漢王提出的“建元稱帝”的建議,認為不是善策。龐統卻道︰“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諸侯聯軍,袁紹議立劉虞為帝,是短謀也!群雄奮起之時,誰敢僭越?各路梟雄皆有異志,哪個能服?是以袁紹之謀必不成!袁術稱帝之時,天下四分五裂!且袁氏代漢,天理不容,袁術之死,自取其咎也!然今之時局卻是不同!各路梟雄日漸消亡!于今只有漢王與曹操堪稱兩強!天下局勢已然明朗,即便漢王稱帝,也並不會多增一個對手,不稱帝也不會少一個仇家

    !”

    “那天下人望呢?”從大局上來說,龐統的話並不無道理,于是徐庶又問細處道。

    人望才是根本,現在劉征以漢王之名,南征北戰,無往不利,稱帝關乎的更是名聲問題,這才是要考慮的關鍵。龐統笑了笑說道︰“漢家天下,豈乏立賢之事?當今天子,自小便被受制董卓之手,後來漢王輔政,本有中興之望。然終至流離,落于曹操之手!迄今十年!這樣一位天子,可成明君麼?如若不成,則漢室

    之望何在?”

    劉協自九歲起便一直過著身不由己的生活,唯有在長安的兩年時間還算是過的舒心,可惜好景不長,自華陰之變,劉征遭遇大劫之後,劉協便又陷入到了身不由己的,任人操縱的境遇之中。

    天下人心里對這個天子真的還有指望嗎?恐怕更多的只是因為其還代表著漢室正統,至于其他,誰也不知道當今天子是個什麼樣子!

    面對龐統的問話,徐庶無言以對,只能沉默。龐統于是接著說道︰“論血脈正統,漢王與當今天子皆為河間王裔,親在五世之內!論功勛著績,方今漢室皇族之中,誰能能及漢王?漢王正當盛年,英姿勃發,兼有雄霸之略!這一路自漢中而來,所見漢

    王治下之土,吏治澄清,翼下之民,皆懷所望,足見漢王有安天下之能!天下萬民猶記當年漢王雄姿!此民望所在,非劉虞、袁術之徒可同日而語!”“曹操據有中州,天子在手,中州士民不敢不從。一旦漢王建元,則中州之士,所望不止許都,亦在長安!曹操所恃一朝而失,許都朝廷形同虛設!縱有二三泥古不化之人,何傷漢王之望乎?漢王若為天子

    ,便可振臂一呼,居高臨下。再許以江東名位,此效高祖之逐項楚也!少則三年,多則七八年,天下可定!黎庶可安!”

    龐統將自己的構想一一說了出來。

    不得不說,按龐統的說法,現在的劉征稱帝也並不是不具備條件。現在中原州郡的士族大多依附曹操,一者是由于曹操的兵威,其二則是由于天子在曹操手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河北之地初定,其中不乏原來的袁氏黨徒,其心未附,如果劉征在長安稱帝建都,等于給了河北袁氏黨徒一個反叛曹操的理由。雖然稱帝並不能立即對劉征產生多大的好處,但一定

    會對曹操產生很大的壞處,至少曹操手里天子將會很大成都的貶值。

    天下局勢已經明朗,正如龐統所說,劉征並不會因為稱帝而多一個對手,也不會因為不稱帝而少一個對手。

    徐庶听明白了龐統的話,心里也不得不服。

    然而龐統可以這麼為劉征設想,但劉征能不能認同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徐庶嘆了口氣道︰“士元所言確有幾分道理,但漢王心性純正,絕無僭越可能!此事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元直此言何解?”龐統不禁問道。徐庶于是說道︰“士元可還記得當年華陰之變故事?華陰之變後,種拂曾作三公書傳檄州郡,言漢王僭越不軌,以此毀漢王之譽!雖然天下士人皆知其偽,然漢王骨鯁在喉,卻是心結所在。如今要漢王建號

    稱帝,豈不是應了當年種拂檄書?縱天下所望,漢王豈願為之?”華陰之變時,龐統才十四五歲,當然不知道這細節處。徐庶卻是清楚,加上這幾年來跟隨漢王,更加明白這種時候,尤其是華陰之變的當事人劉備還活著的時候,漢王是絕對不會讓當年那封檄書坐實!否則當年之事便真的不清不楚了!

    &nbsp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中王傳》,方便以後閱讀漢中王傳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中王傳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並對漢中王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