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考上,一定要離開這里。”
高啟林用手摸了摸下巴,假裝沒听見李家明的喃喃自語。轉入通往村子的小路,溯溪而上一路開去,在村口看見幾個老人家坐在便利店門口嘮嗑。
“這些阿公阿婆真是悠閑的可以。”
“不要這麼大怨念嘛,家明。”
高啟林不由得笑了起來。便利店的顧客群基本就是剛放學的孩子,偶爾也賣些日用品給需要的村民,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沒什麼生意。店門口擺放的長椅和遮陽傘自然也就成了老人們插科打諢和聯絡感情的絕佳場所。
“每天都是誰家男人又出去打野食啦,哪個女的又買了什麼衣服之類的,盡是些沒有營養的話題,他們不會覺得煩啊。嗯?他們看著我們呢。”
高啟林偏頭看看了後視鏡,幾位老人都站了起來目送他們離開,還對著車子指指點點。
“他們連車里是誰又要一一檢查嗎!不覺得這麼做很無聊,很不尊重別人嗎?”
“很抱歉,他們就是這麼的無聊。別說你了,每次我從這里經過時,他們都會在車前一直盯著我看。那種感覺,就像是要將外地人牢牢的掌控起來那樣。”
高啟林露出苦笑。
“或許也是因為村子沒什麼娛樂,沒事找事做吧。”
“哼,無聊不會去打球嗎?”
李家明這話倒是說到了高啟林的心坎里,畢竟這也確實困擾了他許久。林場村的外來人口不多,因此老人們對外地人十分的感興趣,總是喜歡不斷地用自己的目光去掃視別人,雖然這並沒有惡意,卻常常讓當事人感覺渾身不自在,甚至十分厭惡。
一邊思索這個問題,一邊緩緩地驅車前行,不多久就踫到了兩個穿著校服的少年,喝著飲料在路邊閑逛,高啟林將頭伸出窗口,按了按喇叭。
“喂,啟義!”
原來是高啟林的弟弟啟義,每次听到這個名字,李家明總是覺得莫名的好笑,感覺自己像是參加了什麼革命黨一般。此時與高啟義一並同行的是他的同學陳慕名。
“哦吼!哥哥居然開車來接我耶。”
“都上車吧,熱壞了老媽可不得打扁我。”
這時,一旁的陳慕名看了看駕駛座旁邊的位置,猛地拉住了準備上車的高啟義。
“一起走吧,我不想坐車。”
“為什麼呀?”
“沒什麼,你要是想坐車就去坐吧,不用管我。”
陳慕名的聲音十分冷淡,甚至帶著一分的不耐煩。高啟義夾在車子和人中間,看了看陳慕名,又看了看哥哥高啟林,嘆了口氣,揮揮手示意哥哥開車,臉上盡是無奈。看起來他已經決定和陳慕名一道走回家了。高啟林也沒說什麼,伸手過去揉了揉啟義的頭,開動了車子。
“這兩個小家伙。”
高啟林也不知道應該和李家明說什麼。陳慕名是村子里糧油店掌櫃的小孩,總是以一種敵視的情緒來對待李家明。或許並不是針對他,而是一種對所有外地人根深蒂固的厭惡吧。
小小的村子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呆萌純真,私底下卻波濤暗涌,根本就不像李家明父親所想象的那般世外桃源。林場和外面別的村子都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奇的地方,高啟林一貫是這麼認為的。沿著溪流旁的村道一路前行,穿過人口密集的區域,那棟獨自聳立在半山腰的建築出現在了眼前,風格迥異的外觀呈現出與周邊人家完全不同的風貌。
“家明,你說那家人怎麼還不搬過來呢?”
“鬼才知道。”
李家明將頭靠在椅背上,半眯著眼,似乎對高啟義所說沒什麼興趣。
如同明星的花邊新聞一般,一旦出現新的熱點,人們便會很快忘卻昨天還在津津樂道的趣事。新的外來者也是如此,很快就會讓原本緊緊盯著李家明一家的村民失去對他們的興趣。人有時就是這麼無聊,注意力很快就會被新的刺激所吸引。
“說不定是和叔叔阿姨一樣,是大自然的愛好者呢?”
“怎麼可能,我爸媽純粹是腦子被驢踢了。”
這一句話就噎的高啟林無言。看來即使在這里住了相當一段時間,依然無法扭轉李家明對林場村深深的厭惡,他從心底里抗拒留在這個落後的鄉村。
平時在家里,李家明就常常被父母的“奇思妙想”所困擾,可能前一秒還在家里面說著今天天氣真好,下一秒就直接拖著睡夢中李家明去靈隱山登高。
“真是煩死人。”李家明斜眼瞅了那房租幾眼。“會搬到這種鬼地方,還建這麼一棟神經兮兮的大屋,肯定是無藥可救的怪人,說不定還是城里的精神病跑來鄉下避禍的。”
黃連香搖了搖手中的折扇,看著一臉猥瑣笑容走回便利店吳國懷,就像是發現了什麼驚天秘密,她推了吳國懷一把,問道︰
“是外地搬進來那家家具店的孩子對吧?”
“嘿嘿,對頭對頭。”
“我早就說了嘛。”錢曉珊得意洋洋的抬起了她那張老臉。“那車我認得,是衛生院姓高的醫生兒子開的。”
“笑話,你不說我也知道,那車的車屁股不就長這樣嘛。”說著一旁的胡玲用手比了個形狀。“我連車牌號都記得一清二楚咧。”
“哦?你知道的這麼清楚,那剛才還問我們車里坐的是誰?”
“你別瞎說,我問的是車駕駛座旁邊的人呀。”
“就是家具店那小子啦。”吳國懷撇開大腿坐在小馬扎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你看他那一臉衰樣,還能有誰啊。”
“他好像穿著西裝革領啊。”
“西裝革領又怎麼樣,哼,還不是一個沒出息的外地佬。”
坐在長椅一旁默默無語的周潔听著眾人在這扯閑話,近乎面無表情,如同枯樹皮一般的面龐上仿佛寫著大大的“無聊”二字。
听到這話,黃連香不由得“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從鋪子里拖出一台顯得有些老舊的電風扇,按開開關,一股有些異味的微風吹到了臉上,黏搭搭的,一點也不涼爽。
些許的風根本無法抵消烈日的熱浪,柏油路面噴出的陣陣熱氣讓便利店的門口如同烤箱一般,如此嚴酷的環境下,大概也只有這些無所事事的老人家才能在這里面不改色的聊家常了吧。
便利店位于村口的一角,店門口正對著村道,是國道下來轉入村道的車輛的必經之地,因此也是監視車輛進入林場村的絕佳場所,不過黃連香他們這幫老人也不純是為了監視來往車輛才聚集在這里的,在這里聊天扯淡才是這幫閑的蛋疼的老家伙們的主要目的。
正對著林場村的便利店前身只是一戶農家,用來擺放商品的櫃台也是將客廳窗戶拆除後節省出來的空間。再將原先的木門擴寬,擺上幾條長椅和一把遮陽傘,黃連香就這樣開起了屬于她的小小便利店,從她丈夫去世之後一直經營到現在。
由于丈夫早已去世,自己也沒有小孩,孑然一身的黃連香倒也沒什麼牽掛,雖然平時的生意較為清淡,不過對于一個獨居的老人來說,店面帶給她的收入用以生存已經綽綽有余了。
白天的時候除了偶爾有村民來買東西之外,絕大多數時間黃連香就一直坐在櫃台里發呆,看著村里的孩子們打打鬧鬧的路過。久而久之,觀察來來往往的路人便成為了黃連香每天的必修課,也是她唯一的娛樂項目。時間一長,黃連香就對哪戶人家開什麼車、上下班時間可謂是了如指掌。而且,更為厲害的是,由于便利店前設置了公交站點,因此每個有在這里等車習慣的人基本都為她所熟知,她不但記得每個人的長相、高矮胖瘦,甚至連名字都能叫得出來。將她稱為林場村的百事通那可是一點都不為過。
不過嘛,就算是百事通,也一樣會有懈怠的時候。
一到了晚上七點左右,黃連香的小店就早早打烊,關上門窗躲在家里看電視。因此晚上七點到第二天凌晨這一段時間,黃連香可是完全不知道有什麼車、什麼人經過這里。慶典當晚的神秘車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半夜駛進來的車隊啊”
黃連香沉吟半晌,雖然聲音不大,但還是被耳尖的吳國懷听到。
“你知道些什麼嗎?”
“知道的倒也不多。”黃連香回答。
“我只是想弄清楚那些車到底是來干什麼的。”
“什麼車?”
錢曉珊略帶好奇的問道。
“怎麼,你沒听說嗎?慶典那晚外面開進來幾輛車啦。”
“那麼多車?該不會是去山上那大屋的吧。”
“好像不是,我可沒參加慶典,那得多累啊,我就在家里二樓的窗台看著那些家伙游行。”吳國懷顯得有些激動,眉飛色舞起來。“我家正對面就是祠堂,他們跳大神那會兒我看得可是一清二楚呀。那時來了幾輛車,後面還跟著一輛蒙著布的皮卡。”
“哦?”
“幾輛車在剛進入游行那幫家伙的視線時,突然一個調頭就跑了,你們說奇怪吧。最後的皮卡蒙皮上印著一個螞蟻,上面還寫著螞蟻運輸。我用我的寶貝望遠鏡看的,絕對錯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