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鏢王的復仇路

第八十章 北疆新象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老村夫 本章︰第八十章 北疆新象

    第八十章北疆新象

    太子的車駕在凱旋樂曲中重返紫禁城,帶回了邊疆歸附的捷報與各部敬獻的良駒皮毛,更帶回了對北疆未來治理的清晰藍圖。朝堂之上,再無質疑太子北巡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對那套《欽定北疆軍民屯墾安邊疏》如何具體落地的熱烈討論。

    朱常洛雷厲風行,在取得皇帝首肯後,迅速任命以實干著稱的兵部侍郎孫傳庭為“北疆屯墾安邊使”,賦予其便宜行事之權,攜帶著詳細的章程與充足的啟動資金(部分源自林雪那批“特殊”經費),即刻北上,總攬屯墾事宜。

    與此同時,一道道加蓋了監國太子寶印的政令,如同插上翅膀,飛向北方各省及邊關軍鎮︰

    **墾荒令**︰招募內地流民、安置歸附部落牧民,于劃定的水草豐美之地墾荒。朝廷提供耕牛、種子、農具,承諾三年免征賦稅,所產糧食,官收四成,余者自留或按市價售予朝廷。此令一出,飽受戰亂與賦稅之苦的流民紛紛響應,許多逐水草而居、生計艱難的部落也開始嘗試定居。

    **興水利詔**︰孫傳庭到任後,發現北疆雖地廣,但降水不均,農業依賴水源。他立刻組織人手,由工部派遣的匠師指導,軍民合力,依據地勢,或挖掘引水渠,將雪山融水引入農田;或修建蓄水池、坎兒井,儲蓄雨季之水。一時間,北疆大地上,隨處可見揮汗如雨開鑿溝渠的身影,潺潺流水滋潤著干渴的土地,也滋潤著邊民的心田。

    **軍墾細則**︰在幾處戰略要沖,劃定“軍屯區”,由駐防邊軍輪番墾殖。明確規定,軍屯所產,五成歸軍士自用及養家,三成上繳作為邊軍儲備,兩成由朝廷統一調劑。此舉極大激發了邊軍的生產熱情,昔日只知操練廝殺的漢子,如今也揮舞起鋤頭,在邊境線上開闢出一片片充滿生機的綠洲。軍士家眷的遷入,更使得邊關多了幾分煙火氣,少了幾分肅殺。

    **工坊新政**︰北疆鐵礦資源豐富,但冶煉技術落後。朱常洛采納能臣建議,下令設立“北疆軍器制備司”,並非完全采用江南精工細作的模式,而是結合北地特點,推行“土法鍛鐵”。利用當地豐富的煤炭和簡易高爐,招募民間鐵匠,教授邊軍和屯民改進的鍛造技術,大量生產質地堅韌、成本低廉的槍頭、箭簇、馬刀、農具乃至簡易甲片。雖不及京城武備庫的精良,但勝在量大、就地補給,極大地提升了邊疆武備的自持能力。

    政策的推行並非一帆風順,期間有部落頭人疑慮,有邊軍惰性,有吏員貪墨,但在太子堅定不移的支持和孫傳庭的強力手腕下,困難被逐一克服。北疆的面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著改變。

    而在這幅宏大的北疆建設圖卷中,林雪的身影並未直接出現在屯田現場或工坊爐火旁,但她卻以另一種方式,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這一日,朱常洛拿著一封孫傳庭的密奏,來到凝雪閣。密奏中提及,屯墾區青壯團練已初步成型,但訓練之法多沿用舊制,效果不彰,且各堡寨之間缺乏協同,難以形成合力,希望朝廷能派遣精通練兵之法者前往指導。

    “雪兒,孫卿所請,甚合孤意。這民防團練乃是邊疆長治久安之基石,必須練出成效。只是……朝中宿將多長于大軍陣戰,對此等小股、分散、且需與民生結合的團練之法,恐不盡精通。”朱常洛將密奏遞給林雪,眉頭微蹙。

    林雪接過,快速瀏覽一遍,沉吟片刻,抬頭道︰“殿下,大軍陣戰,講究正合奇勝,令行禁止。而民防團練,生于鄉野,長于邊塞,其性如野火,其勢如流水,強求陣戰之法,反失其靈動。需得因勢利導,揚長避短。”

    她走到書案前,鋪開北疆地圖,指尖劃過那些標注著屯墾點的位置︰“民防之要,首在‘預警’與‘遲滯’。無需他們與正規騎兵對沖,但需能及時發現敵情,利用熟悉的地形,以弓弩遠射、陷阱機關、小隊襲擾等方式,拖延敵人,消耗其銳氣,為官軍集結爭取時間。”

    她看向朱常洛,眼神清亮︰“臣妾于江湖之中,見過些綠林寨堡的自保手段,亦知小隊配合作戰之妙。或可草擬一套適合民防團練的《邊塞守御綱要》,著重于偵察、警戒、信號傳遞、依地形設伏、小隊配合作戰等內容。再選派一些機敏可靠、有江湖經驗或邊軍斥候背景的軍官,攜此綱要,分赴各屯墾點,因地制宜,督導訓練。”

    朱常洛眼楮一亮︰“此議甚好!雪兒,你既有此見識,這《綱要》便由你來主導擬定!所需人手,孤讓兵部與顧卿配合你挑選!”

    林雪並未推辭。她深知此事關乎邊疆無數百姓的身家性命,也關乎太子新政的成敗。她結合自己江湖漂泊時見識過的各種自保手段、小隊搏殺經驗,以及顧清風提供的部分軍旅斥候戰法,開始廢寢忘食地撰寫《綱要》。

    她強調“耳聰目明”,要求每個屯墾點必須設立望哨,訓練民眾識別不同敵情的煙火、旗語信號;她設計了許多利用自然環境設置的簡易陷阱與障礙;她簡化了軍隊的戰陣,提煉出幾種適合小隊(五至十人)配合的攻守戰術,如“三才陣”、“五行哨”;她甚至將林家《冰心訣》中一些鍛煉耳目、提升耐寒能力的粗淺法門,融入基礎訓練,以增強團練在惡劣環境下的生存能力。

    《邊塞守御綱要》初稿完成後,林雪並未滿足。她親自參與了選拔派往北疆的教導軍官。她看重的不完全是武功高低,更是機變、責任心以及對北地民情的了解。最終,一支由數十名經驗豐富的老兵、退役斥候以及少數得到信任的江湖人士組成的“教導隊”成立。臨行前,林雪親自為他們講解《綱要》精要,強調“靈活運用,不可拘泥”,並要求他們定期將訓練情況與遇到的問題密報東宮。

    這些教導官奔赴北疆後,如同播撒下的種子,迅速在各大屯墾區生根發芽。他們摒棄了刻板的操演,帶著團練青壯實地勘察地形,演練預警、設伏、撤退,教授他們如何利用弓箭、弩機、甚至削尖的木樁和陷坑來對付零散的馬匪或小股游騎。

    效果立竿見影。

    不過數月,孫傳庭的捷報便再次傳來︰某屯墾堡寨民防團練,憑借預警及時,利用溝壑地形設伏,以弓弩遠射,成功擊退了一股近百人的馬匪襲擊,自身傷亡極小!另一處軍屯點的團練,則在協助官軍清剿一伙流竄的閹黨殘匪時,憑借對地形的熟悉,提前鎖定了匪徒藏匿的山洞,立下大功!

    消息傳回,朝野再次為之振奮。民防團練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成為了守護北疆安寧的重要力量。

    朱常洛握著捷報,看著身邊因連日操勞而略顯清減,但眼神愈發沉靜銳利的林雪,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佩與柔情。他知道,北疆能有今日新象,屯田、水利、工坊是骨架,而這遍布邊塞的民防力量,則是流動的血液,而賦予這血液活力的,正是他身邊這位奇女子。

    “雪兒,”他握住她的手,聲音低沉而真摯,“這北疆萬里屏障,有你一半心血。”

    林雪微微搖頭,望向北方,目光悠遠︰“臣妾只是盡了本分。真正辛苦的,是那些在邊疆屯墾的百姓,是那些浴血奮戰的將士,是殿下……宵衣旰食,力排眾議。”

    塞外風沙,吹不散新生綠意;邊境烽火,錘煉著鋼鐵籬笆。

    在北疆日漸穩固的凱歌聲中,大明王朝的中興之象,愈發清晰。然而,無論是朱常洛還是林雪都明白,內部的蛀蟲尚未肅清,外部的威脅依然存在,而那隱藏在歷史迷霧與血脈深處的古老恩怨,也正等待著下一個登場的時機。

    但至少此刻,他們攜手打造的北疆新象,為這個帝國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信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女鏢王的復仇路》,方便以後閱讀女鏢王的復仇路第八十章 北疆新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女鏢王的復仇路第八十章 北疆新象並對女鏢王的復仇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