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

第70章 李煜︰等一下再去,我突然有靈感了,史官!史官︰臣在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孫甦中 本章︰第70章 李煜︰等一下再去,我突然有靈感了,史官!史官︰臣在

    第七十章 墨漬沾桂,詩成謀定

    內侍傳旨的腳步聲剛消失在殿外,李煜扶著御座的手指緩緩松開,指節泛白的痕跡慢慢褪去。他望著案頭那團被墨汁暈開的黑點,又瞥了眼落在宣紙上的細碎桂花,忽然抬手按住正要退下的張洎︰“等一下。”

    張洎腳步一頓,躬身回望︰“陛下還有何吩咐?”

    “去汴梁的使者暫緩啟程,徐愛卿的急召也稍候再發。”李煜的目光落在案頭的筆墨上,語氣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篤定,“朕突然有了些靈感,需立刻記下。”

    這話讓張洎微怔——方才听聞趙匡胤稱帝時,陛下臉上的煞白與指尖的顫抖尚清晰可見,此刻竟還有心思顧及筆墨?但他深知李煜文人天性,每逢心緒激蕩便愛以詩詞抒懷,當下也不敢多勸,只躬身應道︰“臣遵旨。”

    “史官何在?”李煜揚聲喚道,聲音穿過殿內凝滯的空氣,落在殿外候命的官員隊列中。

    一名身著青衫、手持竹簡的官員連忙趨步而入,跪地叩首︰“臣在!陛下有何諭示?”

    “今日之事,需以詩記之,你且近前記下。”李煜走到案前,將沾染墨漬的宣紙稍稍推到一旁,重新鋪開一張素箋。他提起狼毫,筆尖在硯台中輕蘸,墨香混著殿外飄入的桂香,在空氣中緩緩彌散。

    張洎站在一旁屏息觀望,只見李煜的筆尖懸在素箋上方,遲遲未落下。方才那片刻的鎮定似又被攪亂,他的目光掠過輿圖上“淮南”二字,又掃過窗外簌簌飄落的桂花,指尖微微顫動——那是糅合了舊恨、驚懼與孤注一擲的復雜心緒,是南唐天子在亂世棋局中的無聲吶喊。

    殿外的風聲漸緩,桂花落在窗台上,發出細碎的聲響。李煜深吸一口氣,終于落筆,墨跡在素箋上流淌開來︰

    《臨危書懷》

    淮水曾流萬骨血,柴旗舊恨刻心尖。

    黃袍驟加汴梁月,孤壘驚傳宋主箋。

    釋怨非因輕社稷,聯遼只為護山川。

    桂花落盡秋光緊,且把鋒芒藏筆端。

    筆尖落下最後一筆“端”字,李煜猛地頓住,狼毫在素箋上微微一頓,又添了一個沉重的墨點,恰如他此刻沉墜的心境。他盯著詩句沉默片刻,忽然抬手將狼毫拍在案上,墨汁濺起,落在那行“淮水曾流萬骨血”上,暈開一片模糊的痕跡,倒像是當年淮南戰場上未干的血跡。

    “陛下……”史官捧著竹簡,小心翼翼地念出詩句,聲音帶著幾分動容。“淮水曾流萬骨血”一句,道盡了南唐與後周在淮南的連年征戰之痛——當年柴榮三征南唐,壽州城下尸橫遍野,淮水為之染紅,這份仇恨南唐君臣無人敢忘。可“釋怨非因輕社稷”又筆鋒一轉,將放下世仇的無奈與決絕道得透徹︰不是忘了舊恨,而是為了護住江南山川,不得不與昔日仇敵暫結連理。

    李煜閉上眼,指尖劃過“黃袍驟加汴梁月”一句,聲音帶著幾分沙啞︰“你可知朕為何要寫‘釋怨’二字?”

    史官連忙躬身︰“陛下以社稷為重,舍個人恩怨而謀國家存續,此乃明君之度。”

    “明君?”李煜自嘲地笑了笑,睜開眼時,眼底已沒了方才的迷茫,只剩一片清明,“朕不過是個快要守不住祖宗基業的君主罷了。”他轉向張洎,語氣重新變得堅定,“這首詩,你且謄抄兩份,一份存入史館,留待後世評說;另一份隨使者一同送往汴梁,親手交給趙匡胤。”

    張洎大驚︰“陛下!趙匡胤剛篡周稱帝,正是心疑之時,此詩中‘黃袍驟加’‘聯遼’等語鋒芒畢露,恐惹他猜忌!”

    “猜忌本就難免,與其藏著掖著,不如坦然示之。”李煜指著詩句,字字鏗鏘,“‘淮水曾流萬骨血’是告訴他,南唐從未忘過淮南之仇;‘釋怨非因輕社稷’是告訴他,朕與柴氏往來,絕非真心歸附,不過是為了自保;‘聯遼只為護山川’更是明說,若他敢南下,南唐便會聯遼抗衡。”

    他頓了頓,拿起那紙詩作,指尖在“且把鋒芒藏筆端”上輕輕敲擊︰“但這最後一句,是給他留的余地——朕此刻暫不與他兵戎相見,願先觀其行。他若肯容南唐苟存,江南便還是他眼中的富庶之地;他若執意南征,這‘筆端’藏著的鋒芒,便會化作林將軍麾下的刀槍。”

    張洎聞言恍然大悟,先前的疑慮瞬間消散︰“陛下高見!此詩看似抒懷,實則是一封無聲的國書,既顯南唐風骨,又藏震懾之意,趙匡胤見之,必會掂量三分。”

    “不止于此。”李煜將詩作遞給史官,“你即刻將詩稿謄清,再附一份文書,寫明南唐願遵宋為正統,歲幣如舊,但求保淮南之地安寧。文書要軟,詩句要硬,軟硬兼施,方能讓他暫緩兵戈。”

    “臣遵旨!”史官連忙應下,捧著詩稿快步退去。

    張洎望著史官的背影,又看向李煜,眼中多了幾分敬佩︰“陛下此舉,既解了燃眉之急,又為與遼結盟爭取了時間。只是徐愛卿那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愛卿那邊不必急。”李煜走到輿圖前,指尖劃過“燕雲”與“金陵”之間的連線,“趙匡胤剛登基,禁軍尚未完全馴服,朝中舊臣對他多有猜忌,他若此時南征,便是腹背受敵。朕料定他至少需半年時間穩固朝局,這段時間,足夠徐愛卿與遼朝敲定盟約。”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淮南防線的標記上︰“方才林將軍說各州糧草已陸續運抵,軍心穩定,這便是我們最大的底氣。趙匡胤若敢貿然動兵,林將軍在淮南的防線,便是他跨不過的鐵閘。”

    話音剛落,殿外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先前那名神色慌張的內侍再次闖入,手中捧著一封插著羽毛的急報,跪地稟道︰“陛下!徐大人從途中傳回急報,遼使听聞趙匡胤稱帝,心生疑慮,已在楚州滯留,不肯再南下!”

    張洎臉色驟變︰“遼使這是怕得罪新朝,想要反悔?”

    李煜卻顯得異常平靜,他接過急報展開,只見徐鉉在信中寫道︰“遼使耶律塔烈聞宋主登基,稱‘宋強周弱,結盟恐引火燒身’,堅請暫駐楚州,待遼廷新諭。”字跡潦草,顯是徐鉉急著送信,下筆倉促。

    “果然如此。”李煜將急報放在案上,指尖在“結盟恐引火燒身”幾字上劃過,“耶律本就對結盟心存疑慮,不過是被徐愛卿說動,又不願趙匡胤得意才松口。如今趙匡胤稱帝,遼人自然要重新掂量。”

    “那該如何是好?”張洎急道,“若遼使折返,盟約告吹,南唐便真成了孤家寡人!”

    “無妨。”李煜拿起方才寫就的詩稿,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這詩,或許不止能穩住趙匡胤,還能打消遼人的疑慮。張洎,你即刻備兩份厚禮,一份送往汴梁,由使者持詩稿與文書面見趙匡胤;另一份你親自帶去楚州,見徐愛卿與遼使耶律塔烈。”

    他將詩稿遞給張洎,補充道︰“你告訴耶律塔烈,此詩乃朕親筆所書,‘聯遼只為護山川’一句,是南唐的承諾;‘桂花落盡秋光緊’是時局的急迫。再告訴他,趙匡胤貪婪狠戾,若南唐覆滅,遼朝燕雲必受威脅,這盟約不是幫南唐,是遼朝自保的屏障。”

    張洎接過詩稿,只覺這薄薄一張素箋竟重逾千斤——它既承載著南唐的文人風骨,更藏著天子的政治智慧,是亂世中以文為刃的孤注一擲。他躬身叩首︰“臣定不辱使命!”

    “還有,”李煜叫住正要轉身的張洎,語氣鄭重,“告訴徐愛卿,不必催逼遼使,只需將趙匡胤在壽州劫掠的舊案再翻出來,給耶律塔烈看看。遼人最忌中原出強勢君主,趙匡胤的狠戾,便是我們結盟最好的憑據。”

    “臣謹記!”張洎重重叩首,起身持著詩稿,大步流星地走出澄心堂。

    殿內只剩李煜與剛謄清詩稿返回的史官。史官將謄清的詩稿呈上,躬身道︰“陛下,詩稿已謄錄完畢,是否即刻存入史館?”

    李煜接過詩稿,目光落在“且把鋒芒藏筆端”一句上,輕輕搖頭︰“暫緩存入。待徐愛卿與遼朝敲定盟約,林將軍築牢防線,再將此詩公之于世。”他頓了頓,指尖拂過詩稿上的墨痕,“那時,這詩才不是孤憤之語,而是南唐站穩腳跟的見證。”

    史官應道︰“臣明白。”

    李煜走到窗前,推開半扇窗戶,秋風帶著濃郁的桂香涌入殿內,吹起案上的詩稿邊角。他望著遠處金陵城的輪廓,心中一片清明——趙匡胤的黃袍加身,雖打亂了先前的部署,卻也讓他徹底看清了亂世的本質︰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生存。與柴氏釋怨,向遼朝求援,對趙匡胤示好又藏鋒,每一步都是險棋,卻也是南唐唯一的生路。

    “傳旨給林將軍。”李煜轉過身,語氣恢復了帝王的沉穩,“讓他加緊操練兵馬,尤其要守住壽州、楚州等淮南要地,若宋軍有任何異動,即刻上報。”

    “臣遵旨!”史官連忙提筆,在竹簡上記下諭示。

    李煜重新走回案前,拿起那支狼毫,在先前沾染墨漬的宣紙上輕輕勾勒——那團暈開的墨點,被他改畫成一株倔強的桂枝,枝干雖細,卻頂著幾片沾霜的葉子,在秋風中傲然挺立。他望著這幅即興而作的畫,又看了眼一旁的詩稿,喃喃自語︰“桂花落盡秋光緊,可江南的春天,總要試著守一守。”

    殿外,張洎帶著厚禮與詩稿已疾馳出城,朝著楚州方向而去;前往汴梁的使者也已備好行囊,持著另一份詩稿與文書,即將踏上征程。徐鉉在楚州的驛館中焦躁等待,遼使耶律塔烈正對著遼廷的密信皺眉沉思;林仁肇在淮南的城樓上揮劍練兵,甲冑上的霜氣映著秋日的晨光;而汴梁的皇宮里,趙匡胤正對著群臣商議如何處置南方諸國,目光在南唐的疆域上停留了許久。

    風卷著桂花,從金陵飄向淮南,又飄向遙遠的汴梁與遼境。那首《臨危書懷》隨著使者的腳步,即將穿越亂世的烽煙,落在兩個帝王的案頭,成為這場博弈中最特別的一枚棋子。

    李煜放下狼毫,望著窗外漸漸放晴的天空,心中清楚——這首詩只是開始,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面。但至少此刻,他已不再是那個面對變局只會顫抖的君主,而是在破碎棋局中,試著重新落子的弈者。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方便以後閱讀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第70章 李煜︰等一下再去,我突然有靈感了,史官!史官︰臣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第70章 李煜︰等一下再去,我突然有靈感了,史官!史官︰臣在並對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