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余佩蘅此番前來片場,主要目的是余順要帶女兒來游玩,拍戲對小公主來說只是順帶的事,畢竟只是客串,戲份並不多。
余佩蘅或許是繼承了余順和蔣心的演員天賦,又或許因為與余順本就是真實的父女關系,在展現父女親情的戲中,她直接本色出演,自然流暢。
特別是那流淚的哭戲,只需告訴她爸爸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很久都看不到爸爸了,她的眼淚便如斷了線的珠子般,“嘩啦啦”地流下來。
拍完這個鏡頭後,余順和蔣心花上好長一段時間哄她。
余順再三保證一定不會去很遠的地方,就算要去也定會帶上小公主一起,余佩蘅才破涕為笑。
小公主拍完了戲份,又在劇組玩了兩天,等蔣心拍她的戲份,母女倆的戲份全部拍完了,便返回燕京了,小公主想她那兩個可愛的弟弟了。
與此同時,前往國外拍攝余順另外幾位紅顏知己戲份的劇組,進展得也十分順利。
畢竟京喜善、全自賢、斯嘉麗皆是專業演員,即便是斯威夫特,也有著豐富的舞台經驗,在攝影棚里無實物表演,真不怎麼復雜。
待劇組其他人的戲份全部拍完後,便只剩余順一人挑大梁,“唱獨角戲”了。
畢竟在《火星救援》這部電影中,80的戲份都集中在余順所飾演的主角林遠身上。
然而,當余順前往機場送走蔣心和余佩蘅母女倆,回到片場開機拍完第1組鏡頭,他坐在監視器前反復回看,沉默良久。
他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
誠然,余順兩世為人,又因穿越的緣故,腦域極為發達,致使他學任何東西都極為迅速,演技方面更是演什麼像什麼。
但兩世以來,他從未接觸過宇航員這一職業。
剛剛這場戲,他僅僅是依據自己印象中看過的一些宇航員在外太空的資料畫面,去模仿宇航員在外太空的動作。
此刻坐在監視器前,看著屏幕里自己略顯拙劣的動作,怎麼看都不像是真正的宇航員。
“老李、老張、老周,你們過來一下。”余順招呼自己的幾位副導演。
“老板,怎麼啦?這一條有問題嗎?我覺得還行啊,能用。”
“不能用,太假了,我這演得一點都不像宇航員。”
“老板,不用這麼較真吧,且不說進影院觀影的普通觀眾,就您這樣的身份地位,也很難接觸到宇航員這類人,觀眾哪會在意這個,差不多像就行了。”
“不行,不能這樣敷衍觀眾。
再說了,我這部戲是要全球上映的,不能因為上一部戲取得了好成績就沾沾自喜。
我余順做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我要讓全球觀眾,即便從專業角度,也挑不出毛病。
通知下去,劇組就地解散,拍攝設備就近找倉庫安置好。
由于我的疏忽,劇組所有兄弟姐妹們帶薪放三個月假,等我進修三個月後再召集大家。”
“進修?余少,您要去哪進修?”
余順微微一笑,“自然是國家航天局,我要去體驗真正的航天宇航員的太空生活。”
可事情的發展並不如余順所料,他被航天局拒之門外了。
他這才想起,如今是2009年,並非他穿越時的2025年。
華國在航天領域,一直遭受以北美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封鎖,國際空間站甚至拒絕華國加入。
咱們國家直至去年,才完成首次太空行走。
2016年,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任務中,航天員在軌駐留30天,為後續空間站建設積累經驗。
一直到2021年,我國自主研發的空間站才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首次有航天員進駐外太空的空間站。
培養一名合格的航天宇航員,那可是國寶級別的寶貝疙瘩。
即便余順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根正苗紅,那張臉就是一張名片。
航天局局長也不敢破例讓余順與航天員們同吃同住同訓練,體驗外太空環境下的生活。
無奈之下,余順直接撥通元老的電話,說明自己的訴求。
元老笑著說︰“你小子肯做實事,我這老人家還是要支持的,等著。”
很快,航天局局長接到一個電話,隨後用驚訝的眼神看向余順,同意了他的請求。
余順便成為了航天局第一個額外編制人員,與老楊、老翟、小聶、小劉、小楊這些真正的航天宇航員一同生活、訓練。
在國家航天局,余順展現出了超人的學習能力和令人驚嘆的身體素質。
理論知識學習上,余順學得有板有眼。
訓練閑暇之余,他會翻閱大量航空航天方面的書籍資料與數據。
因元老打過招呼,在這方面,航天局對他沒有任何限制,他想看什麼、學什麼都行。
不過,畢竟余順學習到知識都是在他腦海里的,外人難以見識到。
那些能讓人見識到的方面,卻讓航天局眾人驚掉下巴。
在體質訓練方面,諸如力量、耐力、身體柔韌性這三項,余順名聲在外,他展現出超人一等的身體素質,大家倒也不怎麼驚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他初次接觸特殊器材訓練,如穿企鵝服,通過彈性束帶模擬肌肉對抗,以及下體負壓裝置訓練,預防體液重新分布等,還適應了小半天。
不過野外生存、海上救生這類生存訓練,自然也難不倒余順,比起在基地訓練的這幾位航天員,優秀到哪里去了。
真正讓人驚訝的,是余順在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中展現出的身體素質。
超重訓練時,余順能在離心機中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持續一分多鐘,即便面部肌肉都已變形,仍能保持完美的操作能力。
失重訓練中,他身著160kg訓練服,在模擬失重狀態的環境下,竟能訓練七八個小時而不感疲憊。
前庭功能訓練時,在兩秒旋轉一圈的轉椅和擺動幅度15米的電動秋千上,余順連續半個小時都毫無不適感,放他下來,腳踏平地也不見絲毫眩暈。
心理訓練方面,像單人隔離72小時,72小時內僅睡三個小時這類項目,他雖稍有不適,畢竟早已習慣每晚懷抱佳人入睡,但咬咬牙也就堅持過去了,就當自己一直是母胎單身。
不過,每當有此類訓練時,他總會打電話讓蔣心、範兵兵、張雨琦這幾位與他身體“契合度”高的女友在基地外面等候,以便讓自己能迅速從封閉訓練中走出來。
終究,是她們承擔了這一切。
當進行專業技術訓練考核時,余順這個編外人員,在模擬出艙活動故障處置、艙門開關以及一些設備在低壓環境下的模擬維修)、交會對接技術使用全任務模擬器練習與空間站的精準對接,涉及軌道計算和實時調整)等方面,都無可挑剔地完成訓練考核。
並且,空間站的100多冊飛行手冊,余順倒背如流,還能熟練操作空間站的實驗設備,如生物培養箱、材料合成裝置等。
三個月後,當余順以優異成績完成這些訓練時,航天局局長心動了。
他向上級打電話詢問,能否將余順留下來,別去當什麼導演、演員了。
他覺得余順天生就是最出色的航天宇航員,理應讓他為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余順在航天局眾人滿含幽怨的目光中離開,不過臨走時,他向局長承諾︰“若國家的航空航天事業真有需要,有召我必回!”
離開航天局後,余順先回燕京花了一天時間,好好陪伴了小公主以及兩位小王子,隨後便返回青海冷湖。
《火星救援》再次開機。
經過三個月的航天員訓練生活體驗,余順扮演戲中的林遠時,讓人絲毫感覺不出他在演戲,仿佛他就是一名真正的航天員在本色出演。
劇組工作人員知曉自家老板這三個月的經歷後,唯有暗自贊嘆,到了老板這樣的身份地位,還能如此較真,難怪他能如此成功。
喜歡重回6歲,看我叱 風雲請大家收藏︰()重回6歲,看我叱 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