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4年春,寒意漸消,渭水破冰。長安城內外,彌漫著一種與往年春耕截然不同的、鐵血肅殺的氣氛。
杜預與諸葛瞻,一前一後,風塵僕僕地返回了長安。他們未能完全實現出發前“攪動魏國腹地”的最高目標,杜預更是在鄴城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失敗,損失了部分人手。然而,他們的行動並非徒勞。
杜預帶回了與河北部分受司馬氏打壓的世家殘余勢力建立的初步聯系渠道,雖然脆弱,但猶如在堅冰上鑿開了裂隙。更重要的是,他親身驗證了司馬昭對內部控制的嚴密程度,以及魏國“校事府”情報網絡的高效與狠辣,這份用鮮血換來的經驗,對即將到來的大戰至關重要。
而諸葛瞻在洛陽的“胡鬧”,看似荒誕,卻成功地將司馬昭及其麾下最精銳的“校事府”力量牽制在洛陽許久,為杜預在河北的行動創造了寶貴的窗口期,而且還意外取得了荀家的支持。
諸葛亮仔細听取了二人的稟報,尤其是杜預關于鄴城陷阱的詳細復盤。他並未苛責,反而對兩位年輕人的膽識與應變給予了肯定。
“元凱臨危不亂,思遠惑敵有方,皆有大功。”諸葛亮羽扇輕搖,目光深邃,“司馬昭……確非易與之輩。其反應之速,手段之狠,布局之精,已顯梟雄之姿。此番雖未能竟全功,然亦使我等深知敵之虛實,此戰,更有把握矣。”
隨著暗影們的歸位,第三次北伐的最後一塊拼圖已然完成。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發出最終啟動前的低沉轟鳴。
長安,未央宮。
凜冬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殿內卻因濟濟一堂的精英和燃燒的炭火而顯得熱氣蒸騰。這是一場決定季漢乃至天下命運的最高軍事會議。
皇帝劉禪端坐于御座之上,一身戎裝,雖面容尚顯年輕,但經歷磨練後,眉宇間已具威嚴。他的目光掃過殿內眾人,最終落在御階之側,那位羽扇綸巾、神色平靜的丞相諸葛亮身上。
今日與會者,堪稱季漢精華︰丞相諸葛亮、司空龐統、衛將軍姜維、鎮東將軍鄧艾、車騎將軍魏延、鎮西將軍王平,而且大將軍關平、太尉陸遜亦被緊急召回。諸葛瞻、杜預等年輕一輩,也首次列席如此高規格的軍議,標志著季漢人才梯隊的成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中央那幅巨大的、覆蓋了黃河與淮河之間廣袤區域的精細沙盤上。上面清晰地標注著敵我態勢︰蜀漢控制著西起潼關、東至大海的青徐之地,以及宛城、汝南等中原突出部,如同一柄巨大的彎刀,抵在魏國的腰腹之間。而魏國則仍控制著以洛陽、許昌為核心的司隸、豫州、兗州大部及整個河北。
“諸卿,”劉禪開口,聲音沉穩,“北伐之志已定,朕意已決,開春即發兵。然,魏國疆域尚廣,司馬懿老謀深算。此番進軍,何處為主攻,何處為佯動,何處為奇兵,關乎國運,望諸卿暢所欲言,定下萬全之策。”
會議伊始,資歷最老、用兵最為穩健的陸遜率先開口。他指向沙盤上的宛城。
“陛下,丞相。”陸遜聲音平和,卻自帶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臣以為,主攻方向,當選宛城潁川許昌一線。”他手指沿著宛城向北,劃過潁水,直指許昌。
“理由有三。”他條分縷析,“其一,地理之利。我軍已據宛城,此乃中原門戶。自宛城北上,經博望坡、葉縣,入潁川郡,地勢相對平坦,利于我軍大規模步騎及輜重展開。且潁水、汝水可資部分水運,緩解後勤壓力。”
“其二,政治之要。許昌,乃魏國五都之一,漢帝舊都,象征意義巨大!若克許昌,則中原震動,可極大瓦解魏國民心士氣,亦可彰顯我大漢正統所在。”
“其三,戰略之勢。拿下許昌,便可西逼洛陽,東懾兗州,北望黃河。可將魏國中原防線攔腰斬斷,使其司隸與河北聯系受阻。司馬懿必救許昌,我可圍城打援,于野戰中尋求殲滅其主力。”
陸遜的策略,核心在于“穩”和“正”。依托現有基地,選擇最穩妥的路線,攻擊最具價值的目標,逼魏軍主力決戰。這是堂堂正正之師,符合他一貫的用兵風格,也最不容易出錯。
諸葛亮內心︰伯言此策,老成持重。以我如今之國力,正面推進,司馬懿也確實難擋。但……司馬懿會坐視我一步步逼近許昌嗎?他若避而不戰,憑堅城消耗我軍,或另出奇兵,如之奈何?
陸遜話音剛落,素喜行險的魏延便按捺不住了。他大步走到沙盤前,手指猛地點向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向——並州!更具體地說,是並州北部,太行八陘中的井陘!
“陛下!丞相!文長以為,陸太尉之策雖穩,卻未免遷緩!司馬懿必在許昌、洛陽一線重兵布防,我軍強攻,正中其下懷,縱然能下,亦必傷亡慘重,遷延日久!”
他目光炯炯,聲音洪亮︰“臣請率精兵數萬,自潼關北渡,匯合我並州方面大軍,不走河東大道,而是穿越王屋山,突入上黨,然後東出井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的手勢在沙盤上劃出一條凌厲的弧線,如同利劍出鞘︰“井陘一下,我軍便可如天兵突降,直插冀州腹地!兵鋒直指鄴城!司馬懿根基盡在河北,鄴城若危,其必驚慌失措,盡調中原之兵回援!屆時,陛下與丞相主力再自宛城北上,許昌、洛陽可不戰而下,或趁其回援途中半渡而擊,可獲全功!此乃‘子午谷奇謀’之北地翻版!”
魏延的計策,充滿了巨大的誘惑力,但也極其冒險。孤軍深入敵後,穿越艱險山徑,後勤難以保障,一旦被識破或受阻,便有全軍覆沒之危。殿內不少老成持重的將領,如王平、李恢等,都微微蹙眉。
諸葛亮內心︰文長還是這麼敢想!井陘……歷史上韓信‘背水一戰’的地方。此計若成,確實能收奇效,直接掏了司馬懿的老巢。但風險太大了,司馬懿不是陳余,他對側翼的防備必然嚴密。而且,並州方向我軍力量並不佔優,孤軍深入,變數太多。
就在魏延與陸遜的策略形成鮮明對比,眾人議論紛紛之際,諸葛亮與法正共同的弟子姜維開口了。他並未直接支持哪一方,而是進行了一番綜合推演。
“陛下,丞相,文長將軍之策,固然精妙,然風險過高。”姜維先點評魏延,“並州方向,我軍雖據潼關,然河東郡仍在魏將陳泰手中,其麾下皆是並州精銳。我軍若大舉北上,必遭頑強阻擊。且孤軍穿越井陘,後勤斷絕,若鄴城堅守不下,或司馬懿迅速回師,則危矣。此計,可作疑兵或偏師牽制,不可為主力。”
他轉而看向陸遜︰“陸太尉之策,穩扎穩打,確為正道。然,維有一慮︰司馬懿若據許昌、襄城、昆陽等堅城,深溝高壘,避而不戰,耗我糧草,待我師老兵疲,再聯合兗州、豫州殘余兵力,多方夾擊,我軍雖強,亦難免陷入苦戰。”
姜維的手指,最終落在了沙盤上宛城與淮南之間的廣闊地帶——汝南郡東部,以及更東邊的兗州陳留郡一帶。
“維以為,我軍當以正合,以奇勝。”他沉聲道,“主力仍按陸太尉之策,自宛城北上,做出猛攻許昌態勢,吸引司馬懿主力于潁川一帶。”
“然,同時,”他語氣一轉,“可遣一精銳兵團,自壽春西出,經汝陰,北上攻擊陳郡、梁國,威脅睢陽!亦可令青州我主力大軍,自瑯琊西進,做出攻擊兗州東部泰山郡、山陽郡)的態勢!”
“如此,我軍形成三路並進之勢!”姜維的手在沙盤上劃出三個箭頭︰西路宛城許昌)、中路壽春陳郡)、東路青州兗州)。
“司馬懿兵力有限,顧此失彼!其若重兵防守許昌,則其中路、東路空虛,我可趁虛而入,截斷其洛陽與徐州、青州殘部的聯系,甚至可能合圍其潁川主力!此乃‘中心開花,兩翼包抄’之策!”
姜維的策略,吸收了陸遜的穩妥,又加入了魏延的機動元素,形成了更具攻擊性和層次感的作戰計劃。他不僅考慮到了主攻方向,還考慮到了側翼配合和戰略欺騙。
諸葛亮內心︰伯約果然成長了!此策進退有據,虛實結合,將我軍的多方向優勢發揮得淋灕盡致。讓司馬懿判斷不出我真正的主攻方向,迫其分兵,我再集中兵力于一點突破。妙!
就在幾位大將爭論不休之時,一個清朗而沉穩的聲音響起,出自首次列席如此高規格會議的杜預。
“陛下,丞相,諸位將軍。”杜預躬身行禮,姿態恭謹,但言辭清晰,“預與諸葛都尉奉命經營北地,近日略有收獲,或可為我軍戰略提供參考。”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這位年輕的參軍的身上。
杜預不慌不忙,走到沙盤前,拿起幾面代表內應的小旗,精準地插在了幾個關鍵位置︰
一面插在了河內郡的汲縣附近。“此乃衛家殘余勢力。衛家雖遭司馬懿血洗,然其故吏、門客散于河內、朝歌一帶,對司馬氏恨之入骨。彼等承諾,若王師北渡,願為內應,提供糧草、向導,並可擾亂當地治安。”
又一面試探性地插在了潁川郡的潁陰。“此處,荀𨘥@筧耍 涫擻諼海 恍南蠔渮藝擼 敲揮小1說然蚩商 ┤壕 聿 Ⅱ4ㄒ淮 謀 Σ渴稹 覆荻諢 惹楸 ! br />
還有幾面小旗,則插在了兗州東郡、徐州彭城國等地的幾個城池。“此乃一些對司馬氏專權不滿的魏國中層官吏、地方豪強,彼等處于觀望之中,若我軍勢大,或可爭取其倒戈,至少能保證我軍過境時,減少阻力。”
杜預的匯報,如同在波瀾壯闊的戰略宏圖上,點綴出了關鍵的細節之光。這些暗線的力量,或許無法決定戰役的勝負,但卻能極大地降低進軍阻力,提供寶貴情報,甚至在關鍵時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諸葛瞻也適時補充道︰“據荀氏透露,司馬懿為確保洛陽安全,已將大量糧草囤積于洛陽和敖倉,許昌存糧反而不是最多。且其‘雷火營’進展緩慢,仿制之火器,威力射程皆遠不及我軍,且極不穩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情報,價值連城!它們印證了姜維判斷司馬懿可能堅守洛陽、許昌一線消耗我軍的推測,也揭示了魏軍在新式武器方面的軟肋。
龐統撫著短須,嘿嘿一笑,眼中精光閃爍︰“妙哉!司馬老兒刮骨療毒,卻不知膿瘡已深入腠理。這些暗線,好生維護,關鍵時刻,或可抵得上十萬雄兵!杜預、諸葛瞻,你二人繼續負責此事,所需資源,盡管開口!”
所有戰略可能、各方意見、敵我情報都已擺在台面。最終的決定權,落在了丞相諸葛亮和皇帝劉禪手中。
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走到沙盤前,目光深邃,仿佛能洞穿這沙盤上的山川河流,直抵司馬懿的中軍大帳。
他沉默了許久,殿內也隨之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終于,他開口了,聲音平靜而充滿力量,一錘定音︰
“諸公之議,皆為國謀,亮受益匪淺。”他先肯定了所有人的貢獻。
“文長之奇,可驚敵膽,然過于行險,不可為全軍主調。可令你率偏師一支,自潼關北出,佯攻河東,牽制司馬昭,並伺機做出威脅並州態勢,使司馬懿不能全力南顧。”
“伯言之穩,乃國之基石。然正如伯約所言,若司馬懿龜縮不出,則易成僵局。”
“伯約之策,‘以正合,以奇勝’,三路並進,虛實結合,深合兵法之要,最為穩妥且具攻勢。”
諸葛亮的手指,最終在沙盤上重重點下︰
“故此,第三次北伐,戰略核心,便依伯約之策︰三路並進,重點突破!”
他詳細部署︰
“第一路,西路軍由魏延率領,姜維,鄧艾為副,自潼關北渡,佯攻河東,大張旗鼓,做出欲取並州之勢,牢牢牽制住郭淮,陳泰兵團!”
“第二路,中路軍由陛下御駕親征,我與關平為副,率中央禁軍及荊州兵團主力,自宛城北上,經博望坡、葉縣,兵鋒直指潁川,做出強攻許昌態勢!此路乃堂堂之師,吸引魏軍主力,尋機決戰!”
“第三路,東路軍︰由陸遜率領,張苞,黃權為副,匯合青州、徐州駐軍,自壽春西出,北上攻擊汝南東部、陳郡,威脅睢陽,切斷魏軍洛陽與徐州聯系,並伺機與中路軍合擊潁川之敵!”
“第四路,策應路︰龐統鎮守長安,與杜預,諸葛瞻分析情報,保障中路後勤及側翼安全;王平、霍峻鎮守宛城,作為中路戰略支點;文鴛率一部精銳,隨中軍行動,以為突擊力量。”
這個部署,幾乎完全采納並細化了姜維的方案,形成了西、中、東三個明確的方向,主次分明,虛實相生。
諸葛亮最後看向劉禪,躬身道︰“陛下,此乃臣與諸將商議之策,然最終決斷,請陛下聖裁!”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御座上的劉禪。
劉禪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他走到沙盤前,看著那代表季漢力量的紅色箭頭,如同燎原之火,即將撲向北方。他的目光掃過麾下這群當世頂尖的文武英才,胸中豪情激蕩。
“準!”劉禪的聲音清晰而堅定,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便依丞相及諸卿所議!三路並進,犁庭掃穴!”
他拔出腰間佩劍,劍尖直指沙盤上的洛陽!
“此戰,目標非僅一城一地,乃在殲滅魏國主力,光復神州!朕,與諸卿同心!北伐!必勝!”
“北伐!必勝!!”殿內,所有文武,無論老幼,無論此前有何爭議,此刻皆心潮澎湃,齊聲高呼,聲震未央宮!
一場規模空前、謀劃縝密的滅國之戰,就在這場匯聚了智慧、勇氣與決心的戰略會議上,正式拉開了帷幕。季漢這台強大的戰爭機器,開始向著最終的目標,轟然啟動!
幾乎在季漢戰略北伐的同時,魏國洛陽,太尉府。
司馬懿站在巨大的沙盤前,面色凝重如鐵。來自各方的情報如同雪片般飛來,清晰地勾勒出蜀漢三路大軍的進攻態勢。
“諸葛亮……果然來了。”司馬懿的聲音低沉,听不出喜怒,“三路並進,好大的手筆!看來,他是真要與我決一死戰了。”
經過數月的強力整頓,以及面對滅國危機時共同的恐懼,魏國內部那些蠢蠢欲動的勢力暫時被壓了下去。世家大族們在司馬懿“共渡難關”的號召和嚴酷的威脅下,不得不暫時捐棄前嫌,出錢出糧,支持朝廷抗敵。
這是一場國力與意志的消耗戰。魏國這架老舊的戰車,在司馬氏的強行驅動下,發出了不堪重負的呻吟,但依舊頑強地轉向了迎敵的方向。
戰爭,這台冷酷的絞肉機,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預熱。雙方的最高統帥,諸葛亮與司馬懿,這兩位當世最頂尖的智者與梟雄,都已將手中的棋子擺上了棋盤。
諸葛亮欲以泰山壓頂之勢,畢其功于一役。
司馬懿則欲憑山河之險,拖垮強敵,以待天時。
黃河的波濤,仿佛都變得沉重起來。它即將見證的,不僅僅是一場決定兩個政權命運的決戰,更是一個時代走向的最終抉擇。第三次北伐的號角,已然在春風中淒厲地吹響,一場席卷整個北中國的巨大風暴,即將降臨!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