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320章 老兵將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320章 老兵將死!

    時光荏苒,在關于第三次北伐的激烈爭論與諸葛亮的深沉思考中,悄然走向尾聲。臘月的寒風掠過長安城頭,卻吹不散城中日益濃烈的年節氣氛。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長安格外不同。遷都于此帶來的政治向心力,加上第二次北伐大勝的鼓舞,以及諸葛亮新政多年深耕積累的國力,使得這座古老的帝都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盡管朝廷中樞關于未來戰略的爭論尚未平息,但底層百姓更關注的,是眼前實實在在的生活。

    臘月初八,俗稱“臘日”,是一年中重要的祭祀和歡慶日。按照漢代舊俗,官府休沐,民間擊鼓驅疫,祭祀先祖和八方神靈。今年的臘日,因豐收和大勝,格外的熱鬧。街巷之中,早早響起了驅儺的鼓聲和孩童的嬉鬧聲。家家戶戶準備著“臘酒”和“臘肉”,空氣中彌漫著谷物發酵的微醺和肉食烹煮的香氣。市場里,來自益州的蜀錦、荊州的漆器、關中的糧食、甚至西域的香料琳瑯滿目,商賈雲集,人流如織,交易之繁盛,遠勝往年。

    諸葛亮看到這些,內心不禁感嘆道︰這就是……盛世的氣象嗎?雖然還遠遠比不上記憶中的那個時代,但比起我剛來時看到的那個殘破、饑饉的世界,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諸葛亮行走在逐漸變得繁華的街道上,看著一張張雖然仍帶風霜卻洋溢著希望與滿足的臉龐,心中感慨萬千。他身後跟著已經及冠了的諸葛瞻。這是他們父子多年來的習慣,在年終大祭之前,親自去探望那些因戰爭而傷殘的退役老兵,以及生活困難的軍屬。

    他們穿過熙攘的市集,來到城南一處相對僻靜的坊區。這里安置了不少從各地戰場上退下來的傷殘老兵。朝廷雖有撫恤制度,但諸葛亮堅持要親自來看一看,听一听他們的聲音。

    推開一扇簡陋的木門,院內,一位失去左臂的老兵正用僅存的右手,費力地劈著柴火。他叫老黑,是當年跟隨先帝劉備從荊州入川的老兵,在第一次北伐的街亭之戰中失去了手臂。

    “老黑,快過年了,還在忙活?”諸葛亮笑著走進院子,語氣熟稔親切。

    老黑聞聲抬頭,看到是諸葛亮,渾濁的眼楮頓時亮了起來,連忙放下柴刀,想要行禮,卻被諸葛亮快步上前扶住。

    “丞相!您……您怎麼又來了!這大冷天的……”老黑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

    “來看看你們,心里踏實。”諸葛亮拍了拍他空蕩蕩的袖管,目光掃過雖然簡陋但收拾得干干淨淨的小院,牆角堆著充足的柴火,檐下掛著臘肉,顯然生活雖不富裕,但溫飽無虞。“家里都還好?糧食夠吃嗎?朝廷發的撫恤錢糧可都按時收到了?”

    “好!都好!”老黑連連點頭,臉上洋溢著知足的笑容,“托丞相的福,撫恤一分不少,官府還幫俺修了這房子。地里收成也不錯,今年過年,能給小孫子扯塊新布做身衣裳了!”他指了指屋里,一個三四歲的男童正扒著門框,怯生生地往外看。

    諸葛亮讓隨從將帶來的米、肉、御寒的衣物放下。老黑更是感激不盡。

    閑聊了幾句家常,老黑忽然壓低聲音,湊近諸葛亮,帶著一絲期盼和急切問道︰“丞相,俺想問問……咱們啥時候再北伐啊?別看我少了一只胳膊,牽馬、看營、傳遞個消息總還行!這把老骨頭,還能為咱大漢再出把力!”

    諸葛亮聞言,臉上的笑容微微凝滯。他沒想到,在這樣安寧的氛圍里,老黑會突然問出這個問題。他溫和地反問道︰“老黑,如今這日子不好嗎?有飯吃,有衣穿,孫子繞膝,安穩度日。上了戰場,刀劍無眼,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何苦再去冒險?”

    老黑撓了撓他那花白的頭發,憨厚地笑了笑,眼神卻異常清澈和堅定︰“丞相,您說的理兒,俺懂。現在這日子,是俺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深沉起來,帶著一種歷經滄桑後的樸素智慧︰“可是丞相,俺們這些老家伙,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一輩子,明白一個理兒︰那北邊的敵人還在,還虎視眈眈地盯著咱們,那就沒有真正安穩的日子! 今天不打,明天也得打;俺們這輩人不打,俺的兒子、俺的孫子,遲早還得拿起刀槍上戰場!到時候,流的還是咱漢家兒郎的血!”

    他伸出僅存的右手,指向屋里那個懵懂的孫兒,聲音有些哽咽︰“俺這把老骨頭,早就活夠本了!與其讓俺的孫兒、讓後世那些娃娃們,再經歷俺們受過的這些苦,再看著親人死在眼前……還不如讓俺們這些老家伙,再去拼一把!把該打的仗打了,把該吃的苦吃了!給娃娃們……給後世兒孫,留下一個再也不用擔心打仗,能踏踏實實吃飽飯的……好時候!”

    老黑的話語,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高深的道理,只有最直接、最樸素的願望,和最深沉、最決絕的犧牲精神。每一個字,都像一把重錘,狠狠地砸在諸葛亮的心上!

    看著老黑那僅存的手臂,看著他眼中那為了後代甘願赴死的決絕,听著他那樸實無華卻震耳欲聾的話語,諸葛亮的靈魂仿佛被瞬間擊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的思緒,猛地跨越了千年的時空,回到了那個他只在書本和影視作品中了解過的年代——抗美援朝時期。他想起了那些被稱為“最可愛的人”的志願軍戰士們。他們中的許多人,出征時也只是十幾二十歲的少年,他們告別家鄉和親人,跨過鴨綠江,在極其艱苦惡劣的條件下,與強大的敵人浴血奮戰。

    他們是為了什麼?不也是為了身後的祖國,為了家鄉的親人不再受戰火威脅,為了後代能生活在和平的陽光下嗎?‘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再打了’……這句話,原來在任何一個時代,在任何一群守護家園的人心中,都是相通的!

    他想起了那些長眠在異國他鄉的年輕身影,他們犧牲的時候,很多人的年齡,甚至比眼前的諸葛瞻也大不了多少。他們用自己最寶貴的生命,為後輩換來了寶貴的和平發展環境。

    而眼前的老黑,這位三國時代的老兵,說著同樣意思的話,懷揣著同樣的心情!他不是不懂安穩的美好,恰恰是因為他太懂得戰亂的殘酷,所以才更不願意讓自己的後代再去承受!

    諸葛亮低下頭,看著已經微微紅了眼眶的諸葛瞻。孩子清澈的眼眸中,倒映著天空和未來。如果……如果因為自己此刻的“仁慈”和猶豫,放任司馬懿整合北方,將來有一天,戰火重燃,是否也要輪到瞻兒,或者瞻兒的子孫,像老黑一樣走上戰場,經歷生死?是否也要讓更多的家庭,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和平,不是乞求來的,也不是靠消極防御能守住的!尤其是面對司馬懿這樣的對手。一時的仁慈,可能會換來更長久的痛苦和更大的犧牲。老黑他們這一代人,願意用自己最後的鮮血,為後代鋪平道路。我……我難道連支持他們、帶領他們去爭取這個未來的勇氣都沒有嗎?

    譙周、劉巴等人的話,是從民生、從當前代價的角度考慮,充滿了人文關懷,這沒有錯。

    而老黑的話,則是從未來、從根本消除威脅的角度出發,充滿了血性與犧牲,這同樣令人動容!

    是選擇眼前的、暫時的安寧,可能埋下未來更大的隱患?

    還是選擇承受眼前的陣痛,為了子孫後代的長久太平?

    這個抉擇,沉重無比。

    諸葛亮久久沉默著。他輕輕撫摸著諸葛瞻的頭,目光再次投向北方。那里,是司馬懿正在用鐵與血強行整合的魏國。原本因為劉巴的話而傾向于擱置北伐的念頭,此刻再次動搖了,並且以一種更加沉重、更加堅定的方式,在他心中重新升起。

    他沒有立刻做出決定,但心中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離開老黑家,走在回府的路上,長安城喜慶的年節氣氛依舊,但諸葛亮的心境已然不同。他看著街道上那些無憂無慮的孩童,看著為籌備年貨而忙碌的人們,心中那份“為了後世不再有戰爭”的責任感,前所未有的強烈起來。

    第三次北伐,不再是單純的軍事擴張,也不再是意氣之爭,更不僅僅是為了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它承載了像老黑這樣的無數老兵、乃至無數普通百姓,對永久和平、對子孫後代安穩生活的深切期盼。

    這個決定,關乎國運,更關乎未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命運。

    夜色漸深,丞相府的燈火亮了一夜。沒有人知道,那位身負兩個靈魂的丞相,在年終大祭的前夕,經歷了怎樣一番驚心動魄的思想斗爭。但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一股堅定而沉毅的力量,正在那間燈火通明的書房中凝聚。

    翌日的朝會上,諸葛亮會做出怎樣的決斷?是繼續休養生息,還是毅然揮師北上?懸念,留在了寫歲末寒風中,也留在了每一個關注著季漢命運的人心中。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320章 老兵將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320章 老兵將死!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