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306章 中原棋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306章 中原棋局

    宛城這座中原重鎮,在經歷了近半月的慘烈攻防後,終于陷落。

    隨著東北角城牆的轟然坍塌,蜀軍如同決堤的洪流,洶涌入城。守軍士氣早已崩潰,零星的反抗迅速被淹沒。主將王昶在親兵的死戰護衛下,且戰且退,試圖向城內核心的郡守府收縮,做最後的抵抗。

    然而,大勢已去。王昶的參軍王經,見形勢危急,當機立斷,率一支精銳騎兵,拼死殺透蜀軍尚未完全合攏的包圍圈,從南門突圍而出,直奔許昌方向求援。王經的果決,為宛城殘存的魏軍保留了一線生機。

    城內,王昶退守郡守府,他將剩余的兩萬多守軍全都召集起來圍繞郡守府展開最後的防御。望著四周越來越多的蜀軍旗幟和如林的長矛,王昶還在苦思突圍之策,恰在此時,城東方向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和激烈的喊殺聲!原來是王經突圍時,故意在東門制造了更大的動靜,吸引了大量蜀軍的注意力,為王昶創造了稍縱即逝的機會。

    “將軍!東門似有松動!快走!”親衛隊長急聲道。

    王昶看著身邊這些追隨自己多年、此刻大多帶傷卻仍眼神決絕的部下,心中悲愴與不甘交織。他猛地一跺腳,嘶聲道︰“撤!隨我向東突圍!”

    在殘余親衛的拼死掩護下,王昶帶著約兩萬殘兵,利用對宛城街巷的熟悉,以及蜀軍主力忙于肅清城內抵抗、控制府庫要地而產生的短暫混亂,竟真的從東門殺出一條血路,倉惶向許昌方向潰退而去。

    關平、劉封等將忙于鞏固城內,清點戰果,一時間也未能組織起有效的追擊。等到諸葛亮得到消息,下令追剿時,王昶已率殘部遁入莽莽山林,與前來接應的王經部會合,撤往許昌周邊重整。

    至此,宛城易主。雖然未能全殲守軍,生擒王昶,但奪取這座中原門戶的戰略目標已然達成。蜀軍繳獲了大量軍械糧草,更獲得了進攻洛陽、許昌的寶貴前進基地。諸葛亮立即下令,以關平、徐庶總督宛城防務,安撫百姓,修復城防,將其打造為北伐中原的堅固橋頭堡。

    消息傳回安邑,司馬懿雖感痛惜,卻並未太過意外。宛城失守,在他決定放棄直接救援時便已有所預料。他更關心的是如何遏制蜀軍接下來的攻勢,並盡可能挽回頹勢。

    參軍羊祜因洞悉諸葛亮“圍點打援”之計,避免了大軍落入陷阱,被司馬懿破格提拔,授以偏將軍職,命其率領一支精銳,火速東出虎牢關,與在許昌收攏潰兵、組織防御的王經合兵一處。

    司馬懿對羊祜寄予厚望︰“叔子,宛城雖失,然許昌、洛陽絕不能有失!諸葛亮新得宛城,需時日消化。你與王經,務必要在許昌周邊構建穩固防線,深溝高壘,多設疑兵,阻滯蜀軍東進、北上之勢!不求決戰,但求拖延,為我調動兵力爭取時間!”

    “末將領命!必不負太尉重托!”羊祜沉穩應諾,眼中閃爍著與年齡不符的冷靜與自信。他深知責任重大,立刻點齊兵馬,奔赴前線。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牽制蜀軍,分擔許昌方向的壓力,司馬懿再次展現其老辣手段。他親率主力,做出大舉進攻潼關的姿態,將兵鋒直指之前在此佯攻、此刻已成為孤軍的魏延所部!

    司馬懿的意圖非常明確︰你諸葛亮不是拿下宛城了嗎?我就猛攻你的西線門戶潼關!看你救是不救!若救,則宛城方向攻勢必緩;若不救,我便有機會重創甚至吃掉魏延這支偏師,威脅關中!

    一時間,中原戰局風雲再起。東線,羊祜、王經在許昌外圍緊張布防;西線,司馬懿大軍壓境,潼關告急!

    宛城丞相行轅。

    諸葛亮很快便接到了各方戰報。他站在巨大的中原輿圖前,羽扇輕搖,臉上不見絲毫慌亂,反而帶著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從容。

    “司馬懿反應不慢,手段也夠狠辣。”他輕聲點評,隨即開始有條不紊地部署應對。

    “傳令姜維、鄧艾!”他首先看向並州方向,“並州乃我軍側翼,不容有失。命他二人謹守防線,相互策應,依托地利,穩扎穩打。司馬懿分兵他處,並州魏軍攻勢必緩,著他二人相機行事,若有機會,可小規模出擊,但切忌貪功冒進!” 他對姜維、鄧艾的能力十分放心,相信他們能穩住北線。

    “傳令關平、徐庶!”他的目光回到宛城,“宛城新定,百廢待興,首要之務是穩固防務,安撫民心,消化戰果。許昌方向之魏軍,不過疥癬之疾,意在牽制,不必理會。關平所部,加緊整訓,修繕城防,囤積糧草,以備大戰。徐元直,宛城政務、民心,勞你多費心。”

    “命劉封、孟達二將!”他繼續點將,“各率本部兵馬,掃蕩宛城周邊郡縣,肅清殘敵,鞏固我軍對宛城周邊的實際控制,打通與荊州後方的聯系!”

    “再令王平、馬承!”他最後處理潼關危機,“速率精兵,前往潼關策應魏延!然,切記︰只可助其穩固城防,不可出關與司馬懿野戰!若司馬懿強攻,便依托潼關天險固守;若其退兵,亦不可追擊!待其師老兵疲,自然退去。” 他深知司馬懿圍攻關隘是假,調動他是真,絕不會在潼關與蜀軍死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後,關于江東可能出現的叛亂,諸葛亮只是輕輕一笑。

    諸葛亮內心︰司馬老兒想給我來個四面開花?可惜啊,我這邊人才濟濟,各條戰線都有能人盯著。並州有姜維鄧艾,宛城有關平徐庶,潼關有王平魏延,要是真正歷史上的丞相也有這麼多人才,後期的北伐又怎會如此艱難,丞相又怎會如此勞累,唉!

    諸葛亮這一系列部署,如同一位高超的棋手,面對對手的反撲,從容落子,處處針鋒相對,卻又留有余地。他清晰地判斷出,司馬懿的核心目的仍是牽制和拖延,而非真正的戰略決戰。因此,他的應對也以穩固為主,絕不輕易被對手調動,牢牢抓住“消化宛城”這個當前最重要的戰略節點。

    在諸葛亮的統籌調度下,各方戰線迅速穩定下來。

    並州方向,姜維與鄧艾配合默契,一守一攻,牢牢掌控著戰場主動權。魏軍孫禮部雖依令出擊,但在蜀軍嚴密的防線面前,難有寸進,反而被姜維抓住機會,打了幾次漂亮的反擊,損兵折將。

    許昌方向,羊祜與王經合兵後,展現了卓越的防守才能。他並未消極固守,而是主動前出,利用許昌周邊的水系和地形,構築了數道縱深防線,廣設烽燧哨卡,派出小股騎兵不斷騷擾蜀軍斥候和運糧隊。關平依諸葛亮將令,並未強行東進,雙方在許昌以西形成對峙,小規模接觸不斷,但大戰未起。

    潼關方向,王平、馬承率援軍抵達後,與魏延合兵,潼關守備大為增強。司馬懿見蜀軍援軍已至,且守備嚴密,知道強攻無益,果然如諸葛亮所料,在關外虛張聲勢一番後,便緩緩後撤,退往弘農郡休整。潼關之圍遂解。

    至此,由諸葛亮突襲宛城引發的這場大戰,暫時告一段落。戰場上再次陷入了短暫的相持階段。

    司馬懿在弘農郡行營,綜合各方戰報,仔細復盤了整個戰役過程。他得出結論︰諸葛亮此戰的戰略目標,自始至終就是宛城!所謂的黃河強渡、並州主攻,都不過是迷惑他的佯動。諸葛亮利用他判斷失誤、主力被牽制在黃河的機會,暗度陳倉,以雷霆之勢拿下了宛城這個中原戰略要點。

    “雖失了宛城,然……“司馬懿目光幽深,”幸得羊叔子提醒,未中其圍點打援之計,保全了主力。更策應出王昶及兩萬精銳,未讓諸葛亮如願全殲。且我軍反應迅速,多路出擊,迫使諸葛亮轉入守勢,未能趁勝擴大戰果……此戰,雖敗,猶未全敗。”

    他認為,自己通過快速的反應和全局調度,成功遏制了蜀軍進一步擴張的勢頭,將戰役損失降到了最低。

    然而,他並不知道,在宛城丞相行轅,諸葛亮對著輿圖,心中卻是另一番計較。

    諸葛亮內心︰司馬老兒肯定以為我一開始就瞄著宛城吧?嘿嘿,其實老子最開始是真想打並州來著!要不是你兒子和你手下那幾員大將守得嚴實,黃河又不好渡,誰願意跑這麼遠來啃宛城這塊硬骨頭?不過嘛……現在攻守異形了,現在的蜀國可不是歷史上那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偏遠小國了,以如今的國力,我想把哪個方向變成主攻就把哪個方向變成主攻!

    他輕輕撫摸著輿圖上宛城的位置,又看了看並州方向,嘴角露出一絲復雜的笑容。

    中原的棋局,在短暫的激烈交鋒後,再次陷入了更深層次的謀算與對峙之中。得失之間,唯有時間能給出最終的評判。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306章 中原棋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306章 中原棋局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