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昶在城頭看見劉封的旗號出現在霹靂車砸出的煙塵中時,手中的令旗險些墜下城牆——三百里外司馬懿捏碎的軍報上,墨跡正與諸葛亮羽扇搖出的弧線重合︰“好一招三面佯攻,真正的殺棋竟藏在某十年前布下的閑子里!”
公元243年秋,宛城籠罩在一片肅殺之中。城頭魏軍旗幟在寒風中獵作響,守將王昶按劍而立,眉頭緊鎖,望著城外連綿的蜀軍營壘。此前,蜀漢大將軍關平與軍師徐庶所率的偏師一直以騷擾為主,雖攻勢不斷,卻並未真正威脅到宛城堅城。王昶深知蜀軍主力正在黃河與太尉司馬懿對峙,故雖不敢懈怠,內心卻並不十分憂慮。
然而,形勢在一夜之間陡變!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盡,蜀軍營中突然戰鼓震天,數以百計的雲梯、沖車、井闌被推出營寨,黑壓壓的蜀軍步卒列成嚴整的陣型,如同赤色的潮水,向宛城緩緩壓來!更令王昶心驚的是,在蜀軍陣後,數十架龐然大物被牛馬拖拽著,緩緩進入預設陣地——那是蜀漢霹靂營的重型攻城器械!高達數丈的“震天弩”張開了猙獰的弩臂,需要數十人操作的“轟天炮”揚起了巨大的拋桿!
“關平……要動真格的了?!”王昶倒吸一口涼氣,厲聲喝道,“全軍戒備!弓弩手上城!雷火營準備!快!”
激烈的攻城戰瞬間爆發!
關平銀甲白袍,手持長刀,親臨前線督戰︰“大漢的兒郎們!宛城在我等手中丟失,今丞相已親臨前線,幫助我等奪取宛城,洗刷恥辱!破城就在今日!” 蜀軍士氣大振,悍不畏死地扛著雲梯,推著沖車,冒著如雨的箭矢,向城牆發起了猛攻。
徐庶則坐鎮中軍,指揮霹靂營進行火力覆蓋。
“目標——宛城正門樓及兩側箭塔!三發連射!放!”龐統不在,徐庶親自接手指揮。
嗡——!轟隆!!!
改良後的“震天弩”射出粗如兒臂、帶著尖嘯的巨箭,狠狠釘入城樓木柱,箭矢尾部的火藥包轟然炸開,木屑磚石橫飛!緊接著,“轟天炮”拋出的、燃燒著熊熊烈焰的巨大火油罐,劃著死亡的弧線,砸向城頭和城內!爆炸聲、燃燒聲、守軍的慘叫聲響成一片!宛城城頭瞬間硝煙彌漫,火光四起!
王昶亦非庸才,他強自鎮定,指揮守軍奮力還擊。
“放箭!壓制蜀軍登城隊!”
“滾油!擂石!給本將砸下去!”
“雷火營!瞄準蜀軍的攻城器械,還擊!”
魏軍仿制蜀軍霹靂營所建成的雷火營也發出了怒吼,投出石彈和火罐,給蜀軍造成了不少傷亡。但無論是射程、精度還是威力,都與蜀軍正版相去甚遠。往往蜀軍發射三輪,魏軍才能勉強還擊一輪,且準頭欠佳。城防工事在蜀軍持續而精準的轟擊下,開始出現破損。
戰斗從清晨持續到午後,異常慘烈。城牆上下尸體堆積,鮮血染紅了牆磚。蜀軍數次登上城頭,都被王昶親自率親兵死戰擊退。
王昶站在城樓廢墟旁,甲冑染血,氣喘吁吁。守軍已是強弩之末,疲憊不堪,雷火營的器械也被摧毀大半。他望著城外似乎無窮無盡的蜀軍和那些可怕的攻城器械,心中升起一股無力感。“蜀軍的戰力……果真名不虛傳!宛城……還能守多久?”
就在王昶心力交瘁,準備向洛陽和晉陽分別派出第三波求援信使之時,更令他絕望的事情發生了!
首先是西南方向,煙塵大作!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突然出現,打著“漢”字旗號,直撲宛城西門外蜀軍圍城部隊的側翼!王昶初時一驚,以為是魏國援軍,待看清旗號細節和軍隊服色,心頓時沉入谷底——那是原本出武關,佯攻函谷關,牽制關中魏軍的劉封、孟達所部!他們竟然放棄了佯攻任務,全軍回師,加入了圍攻宛城的行列!
“劉封!孟達!他們怎麼會在這里?!”王昶失聲驚呼。這意味著,蜀軍從一開始,就將奪取宛城作為了核心目標,甚至連牽制關中的部隊都調了回來!
緊接著,更讓王昶魂飛魄散的一幕出現了!武關方向,原本負責守備、防止魏軍從關中增援的蜀將霍峻,竟然也率領精銳,出現在戰場邊緣,與劉封、孟達部匯合,開始對宛城形成更緊密的包圍!
“瘋了!都瘋了!關平到底想干什麼?他不怕關中魏軍出擊,斷他後路嗎?”王昶又驚又怒,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打擊還未結束!
就在宛城守軍的注意力被突然出現的劉封、孟達、霍峻三部吸引,陣型出現一絲松動和混亂之際——
咚!咚!咚!
一陣低沉而充滿壓迫感的戰鼓聲,自宛城東北方向的伏牛山余脈中響起!那里本是王昶認為相對安全的後方!
只見山林之中,旌旗招展,一支裝備極其精良、甲冑鮮明的蜀軍精銳,如同神兵天降,以嚴整的沖鋒陣型,如同一柄燒紅的鐵錐,狠狠地鑿向了宛城防御最為薄弱、也是守軍心理最猝不及防的東北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為首一桿大旗,上書一個筆力千鈞的“漢”字,旗下之人,羽扇綸巾,身姿挺拔,不是大漢丞相諸葛亮,又是誰?!
“諸葛……諸葛亮?!他……他真的在此?!”王昶如遭雷擊,身體猛地一晃,幾乎栽下城頭。他原本以為關平、徐庶的猛攻已是主力,沒想到諸葛亮親率的真正精銳,一直隱忍不發,直到守軍疲憊、注意力被分散的此刻,才發出這致命一擊!而且是從他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
“快!快調兵堵住東北角!絕不能讓他們上來!”王昶聲嘶力竭地吼道,聲音已帶上了絕望。城內守軍本已疲敝,此刻面臨三面正面關平、西面劉封、東北面諸葛亮)夾擊,尤其是丞相親臨帶來的心理威懾,瞬間士氣崩潰,指揮系統一片混亂。
宛城,這座中原門戶,在諸葛亮層層遞進、虛實結合的猛攻下,已然岌岌可危,搖搖欲墜!王昶再無猶豫,立刻喚來最信任的親衛隊長,將一封沾著血污和煙灰的求救信塞到他手中,嘶吼道︰“突圍!去晉陽!稟報太尉!諸葛亮主力在此!宛城危在旦夕!請他速發援兵!遲則……遲則萬事皆休!”
數日後,晉陽太尉府。
司馬懿正與司馬師、陳泰、郭淮等將領商議如何打破黃河前線僵局,尋找蜀軍糧道。他判斷諸葛亮必定在策劃什麼,但具體是什麼,一直難以確定。
就在這時,一名風塵僕僕、身帶數創的信使被親兵攙扶進來,撲倒在地,雙手高舉一封血跡斑斑的帛書,聲音淒厲︰“太尉!宛城急報!王昶將軍泣血求援!蜀丞相諸葛亮親率主力猛攻宛城!劉封、孟達、霍峻等部皆至!宛城……宛城旦夕可破!”
轟!
仿佛一道驚雷在帥府炸響!所有人都愣住了!
“什麼?!諸葛亮在宛城?!”司馬師第一個失聲叫道,臉上滿是難以置信,“不可能!諸葛亮前些日子還在黃河對岸與我軍對峙!現在怎麼可能分身去了宛城?!”
陳泰也皺眉道︰“太尉,此中是否有詐?或是王昶將軍誤判?諸葛亮若在宛城,黃河蜀軍何人指揮?豈能如此協調?”
司馬懿沒有立即說話,他快步上前,一把抓過那封求救信,飛速瀏覽。信是王昶親筆,字跡潦草,言辭急切,詳細描述了蜀軍突如其來的猛攻,霹靂營的恐怖威力,以及劉封、孟達、霍峻乃至諸葛亮本人旗號的出現……
信紙在司馬懿手中微微顫抖。他的臉色由最初的震驚,逐漸轉為鐵青,最後化為一種極致的陰沉和……一絲被愚弄的憤怒。
“聲東擊西……好一個聲東擊西!”司馬懿的聲音如同從冰窟中擠出,帶著刺骨的寒意,“我們都中計了!黃河方向的鄧艾、姜維,不過是佯動,是牽制我主力的棋子!諸葛亮的真正目標,從一開始就是宛城!甚至……是宛城之後的洛陽!”
他猛地將信紙拍在案上,眼中寒光爆射︰“好手段!先以黃河大軍吸引我注意,再以關平、徐庶偏師麻痹王昶,暗中卻調回劉封、孟達,甚至不惜動用霍峻守軍,更親率隱藏的精銳,于最關鍵時發動總攻!環環相扣,步步算計!諸葛孔明……你當真欺我大魏無人乎?!”
“父親!既然如此,孩兒願即刻率兵南下,救援宛城!定將諸葛亮擒于馬下!”司馬師請戰道。
“不可!”郭淮急忙勸阻,“太尉!此或許是諸葛亮調虎離山之計!若我軍主力南下,黃河防線空虛,鄧艾、姜維趁機強渡,則並州危矣!洛陽亦將震動!”
陳泰也道︰“太尉,郭將軍所言極是。宛城雖重,然並州、洛陽更是根本。諸葛亮用兵詭譎,不可不防。”
帥府內再次陷入爭論。
司馬懿閉上眼楮,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腦海中飛速權衡︰
救宛城︰宛城若失,洛陽門戶洞開,蜀軍可直逼京畿,政治影響巨大。且王昶乃可用之才,麾下兵馬亦是精銳。
守黃河︰並州穩固,則洛陽無憂。諸葛亮頓兵堅城之下,糧道漫長,久攻不下,自有破綻。若其真是主力在宛城,則黃河蜀軍不足為懼。
片刻之後,他猛地睜開眼,已有了決斷。
“諸葛亮此計,狠辣在于攻我必救!宛城,不能不救!”他沉聲道,“然,黃河防線,亦不可輕動!”
他迅速下令︰
“司馬師、郭淮、陳泰!你三人謹守黃河防線,執行原定方略,深溝高壘,嚴防死守!絕不可讓鄧艾、姜維渡過黃河一步!同時,加派斥候,務必探明當面蜀軍虛實,確認諸葛亮是否真的不在!”
“傳令洛陽,命賈充,司馬昭洛陽守將)加強戒備,謹防蜀軍細作!”
“本太尉親率五萬中央精銳,即刻南下,馳援宛城!我倒要看看,他諸葛亮有多少兵馬,敢同時與我大魏在黃河、宛城兩線開戰!”
司馬懿的決策,顯示了他作為頂級統帥的魄力與權衡。他判斷宛城的政治和戰略價值更高,且相信司馬師等人有能力守住黃河。他要親自去會一會那個神出鬼沒的老對手!
晉陽魏軍立刻高效運轉起來。司馬懿親率五萬最精銳的中央軍,離開晉陽,星夜兼程,沿汾水南下,準備經河東郡,過箕關,入河內,直撲宛城!一場決定中原歸屬的龍爭虎斗,即將在宛城腳下上演!
而此刻,宛城攻防戰已進入最慘烈的階段。諸葛亮指揮著三路大軍,日夜不停地猛攻,宛城多處城牆出現坍塌,守軍傷亡慘重,王昶幾乎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他站在殘破的城樓上,望著北方,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司馬太尉的援軍能夠及時趕到。他不知道的是,他寄予厚望的援軍,正在路上,而他們的對手,那位羽扇綸巾的漢丞相,正站在城外一座臨時搭建的望樓上,同樣遙望著北方,嘴角帶著一絲一切盡在掌握的微笑。
諸葛亮內心︰司馬老兒,你可算動了!不枉我費這麼大力氣演這出戲。接下來,該讓你嘗嘗什麼叫‘圍點打援’的豪華升級版了!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