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3年,4月,黃河汾陰龍門段。
夜色深沉,河水奔流。諸葛亮親率的五萬西路主力,經過多日隱秘行軍,終于抵達預定的強渡地點。岸邊,無數舟船、羊皮筏子已準備就緒,士兵們屏息凝神,只等主帥一聲令下,便要乘風破浪,直撲北岸,執行那直插並州腹地的奇襲計劃。
諸葛亮與姜維、鄧艾等立于一處高坡,眺望對岸。按照情報,此地應由並州刺史郭淮的偏師駐守,兵力不會超過一萬,且警惕性不會太高。然而,對岸營火的數量,似乎遠比預想中要多,而且分布極有章法,隱隱透著一股肅殺之氣。
“丞相,情況似乎有異。”姜維劍眉微蹙,低聲道,“對岸燈火,不似尋常戍守。”
鄧艾也凝神觀察︰“確……確有古怪。營壘布局,深得……深得兵法之要,非……非尋常將領所為。”
諸葛亮心中也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他下令暫緩渡河,派出更多水性好的斥候,趁夜潛渡,務必摸清對岸虛實。
黎明時分,斥候帶回的消息,讓所有人心頭巨震!
對岸營壘中,飄揚的並非郭淮的將旗,而是一面巨大的“司馬”帥旗!領軍主將,赫然是原本應該遠在數千里外遼東平叛的——司馬師!其麾下,正是那五萬本該北上的洛陽中軍精銳!
“司馬師?!他怎麼會在這里?!”連一向沉穩的姜維都失聲驚呼。
諸葛亮聞言,身體微微一晃,手中的幾根用于佔卜吉凶的筮草,無聲地滑落,被湍急的河水瞬間卷走。他望著對岸那在晨光中逐漸清晰的、與司馬懿有著七分相似的年輕將領身影,臉上先是愕然,隨即化為一絲苦澀又帶著幾分欽佩的復雜笑容。
諸葛亮內心︰靠!被這老狐狸給耍了!什麼北上遼東,什麼親赴淮南,全是煙霧彈!他早就料到我會聲東擊西,北渡黃河!所以故意放出假消息,讓司馬師暗中潛伏于此,以逸待勞!好一招瞞天過海,將計就計!
“我們……被司馬仲達騙了。”諸葛亮的聲音平靜,卻帶著沉重的分量,“他根本就沒想讓司馬師去遼東苦寒之地。他真正的目標,一直是我,是並州這條他預料中的‘奇兵’之路。”
剎那間,所有的戰略構想都被打亂了。奇襲並州已無可能。面對以逸待勞、嚴陣以待的五萬司馬師精銳,強行渡河無異于自殺。
幾乎與此同時,來自其他兩路的消息也相繼傳來︰
東路魏延回報︰函谷關魏軍守備異常頑強,且關後似乎有援軍不斷補充,佯攻牽制效果不佳,司隸魏軍主力並未被大量吸引。
中路朱然、陸抗回報︰雖成功自蒲阪津渡河,但在北上安邑、東進河內的過程中,遭遇魏軍陳泰所部的頑強阻擊!陳泰同樣未去遼東,而是秘密部署在了河東河內一線!
淮南陸遜緊急軍報︰淮南局勢驟變!還沒等他策應諸葛誕的反叛,鐘會就以雷霆手段,迅速平息了叛亂,並已將諸葛誕和王凌斬殺,淮南局勢已被鐘會穩定,他親自帶兵,防守嚴密,無隙可乘,雙方陷入對峙。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司馬懿早已洞悉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並布下了一張大網。遼東毋丘儉或許是真叛亂,但司馬懿顯然將其視為次要問題,甚至可能借此為幌子,將真正的精銳暗中調往了西線,就等著諸葛亮自投羅網!
“司馬懿本人……現在何處?”諸葛亮沉聲問道。
很快,“天眼”拼湊起來的情報指向了一個方向——遼東!司馬懿竟然以近七十高齡,親自去了苦寒的遼東平叛!這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諸葛亮內心︰好個司馬懿!真是敢行險招!他賭自己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平定毋丘儉,賭我能被司馬師和陳泰拖在西線!這份魄力和算計……
諸葛亮瞬間明白了司馬懿的全盤謀劃︰以自身為餌,親赴遼東,示敵以“弱”與“被牽制”,實則暗中將最精銳的部隊和最能干的兒子、部將調往西線,布下陷阱。若諸葛亮按兵不動,他則快速平定遼東,穩固後方;若諸葛亮中計北伐,則正好落入其圈套!
如今,局面已然明朗。奇襲失敗,戰略主動權部分喪失。蜀漢三路大軍,皆與嚴陣以待的魏軍陷入對峙。
渡河奇襲的計劃破產,諸葛亮當機立斷,改變策略。
“傳令︰全軍後退十里,擇險要處,就地扎營,構築防線!”諸葛亮的聲音恢復了往日的冷靜,“魏延所部,停止強攻函谷關,依托潼關構築營壘,轉為守勢,保存實力!朱然、陸抗所部,穩固蒲阪津北岸橋頭堡,但不可冒進,與陳泰部對峙即可!”
他知道,此刻已不能指望迅速打開局面。當務之急,是穩住陣腳,避免被以逸待勞的魏軍反擊得手。
于是,在黃河兩岸,出現了一副奇特的景象︰原本準備進攻的蜀軍,開始大規模挖掘壕溝,樹立柵欄,修建箭樓,擺出了一副長期對峙的架勢。而對岸的司馬師,也並未趁蜀軍立足未穩發動攻擊,同樣在加固營壘,深溝高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場預期的閃電奇襲戰,瞬間變成了考驗雙方國力、耐力和指揮藝術的消耗戰與心理戰。
對面的司馬師,在司馬懿的燻陶下,用兵也極為沉穩。他嚴令各部堅守營壘,不得擅自出戰。對于蜀軍的騷擾,他以強弓硬弩還擊,並同樣加固工事,尤其是在面對蜀軍霹靂營射程的區域,加築了厚重的土牆和防炮棚。
雙方統帥,一個老謀深算,一個少年老成,隔著一條滔滔黃河,展開了一場無聲的較量。每一天,雙方都在增修工事,調整部署,互相試探,尋找著對方的破綻。
司馬師內心︰諸葛亮果然名不虛傳,倉促遇變,竟能如此快穩住陣腳,營壘布置無懈可擊。父親囑托固守待機,確是老成之言。
諸葛亮內心︰司馬師此子,沉穩有余,不為其挑釁所動,頗有其父之風。看來,想速戰速決是不可能了。
諸葛亮在黃河大營,每日都能收到來自各方的情報。已經知道了司馬懿平定了遼東毋丘儉,此時應該已經在穩定局勢了,他深知時間已經不在他這邊了!司馬懿這老家伙,也太能打了吧!照這個速度,恐怕不用兩個月,他就能解決遼東回師!到時候……
他知道,一旦司馬懿平定遼東,攜勝歸來,魏軍士氣大振,而自己這邊卻毫無進展,屆時魏軍很可能發動反攻,局勢將急轉直下。
對峙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黃河兩岸的營壘越發堅固,如同兩座巨大的城堡,隔河相望。小規模的摩擦和試探每天都在發生,但誰也無法打破僵局。
諸葛亮深知,不能再這樣等下去了。必須尋求變化,打破平衡。
而這個破局的戰機在哪里呢?諸葛亮微微一笑,你司馬懿能算的到我的戰略目標,我諸葛亮又怎會輸給你?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