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葛亮在黃河風陵渡放下那只裝著並州泥土的漆盒時,對岸霍太山的烽火正映紅姜維的鐵甲——他回頭對抱著地圖的楊儀輕笑︰“告訴司馬懿,這次我們換個地方下棋。”
曹魏內部接連爆發的叛亂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季漢朝堂激起了巨大的波瀾。消息通過“天眼”系統源源不斷傳回長安︰毋丘儉在遼東舉起“清君側”義旗,聲勢浩大;淮南諸葛誕雖未明反,但態度曖昧,與洛陽關系緊張;司馬懿調兵遣將,其子司馬師率中央精銳北上遼東,而司馬懿本人則似乎有意親赴淮南坐鎮……
未央宮偏殿,巨大的天下輿圖前,諸葛亮負手而立,目光深邃。蔣琬、費 、董允等文臣,以及姜維、陸抗、鄧艾、魏延、馬岱等武將齊聚一堂,氣氛熱烈而肅殺。
“諸公,曹魏內亂,天賜良機!”諸葛亮的聲音清晰而有力,打破了殿內的沉寂,“司馬懿倒行逆施,誅戮忠良,已致天怒人怨!毋丘儉、諸葛誕雖動機各異,然其舉事,足可牽制魏國大量兵力,動搖其統治根基!此乃我大漢第二次北伐,克復中原之絕佳時機!”
諸葛亮內心︰諸葛誕、毋丘儉……歷史上你們確實反了,雖然時間線被我攪和得有點亂,但看來這反骨是刻在基因里了啊!司馬老賊現在肯定是焦頭爛額,內部不穩,正是捅刀子……呃,是王師北伐的好時候!
他詳細分析了情報︰“據報,司馬師、陳泰率洛陽中軍精銳五萬北上遼東。遼東苦寒,路途遙遠,毋丘儉亦非庸才,此戰沒有三個月,難以平定。而淮南方向,司馬懿若去,以其威望和手段,加上鐘會輔佐,諸葛誕恐難支撐太久,預計月內可見分曉。”
“故而,”諸葛亮羽扇指向輿圖,目光銳利,“我軍必須抓住這一到三個月的戰略窗口期,趁魏國主力被牽制于東北和東南,其腹心之地空虛之際,大舉出兵,以求突破!”
“丞相英明!”眾將紛紛附和,戰意高昂。
魏延更是迫不及待︰“丞相!此次定要一雪前恥!末將願再為先鋒,必破函谷關,直搗洛陽!”
提到函谷關,殿內氣氛微微一凝。第一次北伐後期,馬超戰死、霹靂營受損的慘痛記憶猶新。
諸葛亮微微擺手︰“文長勇毅可嘉。然,此次北伐,我軍當改變主攻方向。”
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他的羽扇重重地落在了黃河以北,並州山西)的位置。
“我軍此次,不攻函谷,不爭宛洛。主力北渡黃河,西出河東,攻取並州!”
此議一出,滿殿皆驚!
“並州?”連魏延露出訝色,“丞相,並州表里山河,地勢險要,且魏將郭淮經營多年,恐非易與。為何舍近求遠,不直接攻擊更核心的司隸地區?”
這也是眾多將領的疑問。直接東出潼關,威脅洛陽,不是更直接嗎?
諸葛亮早已料到有此一問,他從容不迫地走到沙盤前,開始闡述其深遠的戰略考量︰
“諸公請看,”他手指沙盤,“並州,左擁太行,右帶黃河,北接胡地,南瞰司豫,乃天下之脊,中原之屏障!其戰略地位,至關重要!”
“其一,避實擊虛,攻其不備。”諸葛亮分析道,“司馬懿如今注意力必在遼東、淮南。並州雖為要地,但相比直接威脅洛陽的潼關、函谷關方向,其壓力相對較小。郭淮雖能,然並州兵力並非魏國最精銳。我軍出其不意,渡河北上,可打亂魏國整體部署。”
“其二,斬斷臂膀,孤立洛陽。”他的手指從並州向南劃,“若得並州,我大軍便可居高臨下,自軹關陘、太行陘、白陘等通道,直接威脅河內、河洛!屆時,洛陽北面屏障盡失,如同被人扼住咽喉!其重要性,更甚于奪取一城一地!”
“其三,連接隴右,穩固側翼。”他又指向西邊,“我隴右、涼州已固。若得並州,則可與隴右連成一片,使我北方防線更加完整鞏固,再無側翼之憂。並可威脅幽冀,動搖魏國整個北方防御體系。”
“其四,獲取戰馬,增強騎兵。”諸葛亮補充道,“並州、河套之地,自古出產良馬。若得此地,我大漢騎兵可得極大補充,對于未來平原作戰,至關重要!”
他最後總結道︰“攻並州,看似迂回,實則為斬根之策!一旦成功,則司隸震動,洛陽孤懸,魏國將陷入極度被動!屆時,是東出河內,還是南下洛陽,主動權盡在我手!”
一番鞭闢入里的分析,讓眾將茅塞頓開,紛紛嘆服。
“然,”諸葛亮話鋒一轉,神色凝重,“此策亦有其險。黃河天塹,渡之不易;並州表里山河,易守難攻;郭淮乃世之名將,不可輕敵。此戰,關鍵在于速度與協同!必須在司馬師平定遼東、司馬懿穩定淮南之前,取得決定性戰果!”
戰略既定,接下來便是具體的戰役部署。諸葛亮早已成竹在胸。
“此次北伐,兵分三路,虛實結合,主攻並州!”他下達了作戰命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魏延听令,命你率大軍三萬自潼關而出,大張旗鼓,佯裝主力,做出強攻函谷關,直取洛陽之勢。多布疑兵,廣插旌旗,日夜鼓噪,吸引司隸地區魏軍主力,使其不敢北援。聲勢要大,攻勢要猛,但避免與魏軍主力進行決定性會戰,以牽制、迷惑敵人為主要目的。”
“末將領命”
“陸抗、廖化、朱然、張裔听令,命你四人率水陸大軍四萬,自蒲阪津今山西永濟西)渡河!渡河後,一部兵力北上,威脅安邑河東郡治),牽制河東魏軍;主力則沿黃河北岸東進,做出進攻河內郡今河南沁陽、武陟一帶)的姿態,進一步迷惑洛陽敵軍,並伺機切斷並州與司隸的聯系。水軍務必確保渡河安全與後勤暢通。此路行動需迅猛,與魏延的佯攻形成東西呼應,讓魏國判斷不清我軍真正主攻方向。
“末將領命”朱然等四人齊聲道。
“姜維、鄧艾听令,命你二人與我親率中軍,以文鴦為先鋒,率領五萬精銳秘密運動至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龍門今山西河津)一帶,尋找合適渡口,強渡黃河!渡過黃河後再听我指令行事!
其他配合︰
隴右方向︰ 命馬岱、王平等將,加強戒備,對隴山一線魏軍保持壓力,使其無法東援。
壽春方向︰ 命陸遜、張苞在淮南方向加強活動,牽制鐘會,使其無法分身。
荊州方向︰命關平、徐庶佯攻宛城,孟達、劉封從武關出兵配合魏延佯攻函谷關!
“此戰,關鍵在于西路主力的渡河速度與穿插縱深!”諸葛亮目光掃過姜維、鄧艾等將,“伯約,士載,你二人責任重大!渡河之後,如離弦之箭,不得遲疑!”
“末將領命!”姜維、鄧艾肅然應諾。
“龐統!”
“在!”
“霹靂營務必發揮威力,既要用于攻堅,更要用于震懾!要讓魏軍見識我大漢雷霆之威!”
“統領命!”龐統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公元243年夏,季漢第二次北伐的號角,在曹魏內亂的烽煙中,正式吹響!
長安城外,旌旗蔽日,刀槍如林。皇帝劉禪親自率文武百官,于灞橋為出征將士送行。
“相父……定要凱旋!”劉禪拉著諸葛亮的手,眼中既有期待,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此次北伐,規模宏大,戰略冒險,關乎國運。
諸葛亮躬身一禮,語氣沉穩而堅定︰“陛下放心,老臣此去,必竭盡全力,克復並州,以慰先帝在天之靈!陛下在長安,當與蔣琬、費 、董允等同心協力,則江山永固!”
他翻身上馬,最後看了一眼巍峨的長安城,看了一眼送行的同僚,看了一眼那通往北方戰場的漫漫長路。
“出發!”
一聲令下,三路大軍,如同三條巨龍,分別朝著東、中、西三個方向,奔騰而去!
魏延率領的東路軍,旌旗招展,鼓噪而進,直奔潼關,擺出了一副決戰的架勢。
朱然、陸抗的中路軍,水陸並進,浩浩蕩蕩,直撲蒲阪津,吸引了黃河沿線魏軍的目光。
而諸葛亮親率的西路軍主力,則偃旗息鼓,晝伏夜出,沿著渭水北岸,秘密而迅速地向預定的龍門、汾陰渡口方向運動。
黃河,這條孕育了華夏文明的母親河,此刻卻成了橫亙在季漢北伐軍面前的一道天塹。對岸,是郭淮經營多年的並州防線,是崇山峻嶺的表里山河。
諸葛亮站在黃河南岸,望著對面蒼茫的群山和滾滾東去的河水,心潮澎湃。他知道,這一次,他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但也可能收獲更大的道路。成敗與否,不僅取決于將士用命,更取決于對時機的把握和對敵人的心理算計。
司馬懿,你是否料到我敢北渡黃河,直取你的並州?
郭淮,你又能否擋住我這傾力一擊?
大河的風,帶著北地的寒意,吹動了諸葛亮的綸巾和衣袍。一場決定北方歸屬的大戰,即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