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298章 司馬氏的清洗與反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298章 司馬氏的清洗與反抗

    劉放、孫資的覆滅,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掃清了司馬懿通往權力頂峰的最後一道顯性障礙。借著平定二人引發的“新政之亂”,司馬懿以雷霆萬鈞之勢,對曹魏朝堂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洗與重塑。

    太傅府如今已形同第二個朝廷。詔令皆出于此,皇帝曹芳的玉璽幾乎成了蓋章機器。司馬懿不再需要任何掩飾,他公開將自己的心腹親信安插到關鍵崗位︰

    王昶因“收復”宛城盡管是座空城)和後續穩定局勢有功,被擢升為征南大將軍,總督荊州軍事,鎮守新野,成為對抗蜀漢荊州軍團的前線統帥。

    鐘會在淮南表現出色,雖未能攻克壽春,但穩住了戰線,之前更是設計斬殺了蜀將徐盛和叛將文欽,功勛卓著,被加封為鎮東將軍,假節,總督青、徐、揚三州軍事,權勢燻天。

    陳泰被任命為並州刺史,持節,負責防御蜀漢可能自河東方向的進攻,並監視並州豪強。

    王經、州泰等宿將也各有升遷,牢牢把控著司隸、豫州等核心區域的軍權。

    甚至連相對年輕、但出身泰山羊氏、才華出眾的羊祜,也被司馬懿破格提拔,進入尚書台參贊機要,視為未來重點培養的班底。

    與此同時,那些曾經與曹爽關系密切、或對司馬懿專權流露出不滿的官員,則遭到了無情的清算。罷官、流放、下獄……甚至不明不白的“病故”時有發生。洛陽城中,昔日車水馬龍的某些府邸,如今已是門庭冷落,甚至貼上了封條。

    小皇帝曹芳坐在冰冷的龍椅上,看著朝堂上愈發齊整的“司馬氏”面孔,心中充滿了無力感和越來越深的恐懼。他偶爾會怯生生地提出一些無關痛癢的建議,往往被司馬懿以“陛下年幼,當以學業為重”或“此乃老臣分內之事”等理由輕描淡寫地擋回。他越來越感覺到,自己這個皇帝,更像是一個被供奉起來的傀儡。

    曹芳內心︰太傅……他到底想做什麼?他還是那個輔佐父皇、抵御諸葛亮的忠臣嗎?這些清算……真的是為了大魏嗎?

    司馬懿對外展現的形象,依舊是那個鞠躬盡瘁、匡扶社稷的老臣。他對外宣稱,所有的清洗都是為了“肅清朝綱,避免內耗,一致對外”。這個理由冠冕堂皇,在蜀漢強敵環伺的背景下,甚至贏得了一部分渴望穩定的人的支持。然而,那血腥的手段和毫不掩飾的集權,卻讓許多有識之士感到心寒。他們不禁懷疑,司馬懿的目的,恐怕遠非“鞏固皇權”那麼簡單。

    在這場席卷朝野的清洗風暴中,有一個人處境尤為尷尬和危險,那便是目前鎮守淮南的大將——諸葛誕。

    諸葛誕與夏侯玄、鄧等人並稱“魏室四聰”,是曹魏宗室的外圍力量和堅定的保皇黨。當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大將軍曹爽時,諸葛誕就內心極為不滿,認為司馬懿此舉是權臣跋扈,欺凌主上。因此,當文欽在壽春舉兵響應蜀漢時,手握重兵的諸葛誕並未第一時間全力鎮壓,而是選擇了退兵觀望,其意圖不言自明——他希望文欽能給司馬懿制造足夠的麻煩。

    雖然司馬懿後來及時派鐘會穩住了淮南局勢,並以其子司馬昭主動下獄的“苦肉計”暫時安撫、穩住了諸葛誕,但諸葛誕那次曖昧的觀望態度,早已被鐘會詳細記錄並上報。在司馬懿心中,諸葛誕早已被打上了“不可靠”甚至“潛在敵人”的標簽。此次大清洗,諸葛誕自然名列其中。

    諸葛誕內心︰司馬懿老賊,清除異己,其心昭然若揭!我諸葛公休世受國恩,豈能坐視曹氏江山落入此等權奸之手!然……

    然而,諸葛誕也面臨著巨大的困境和矛盾。首先,他之前與鐘會合作,用計斬殺了蜀漢大將徐盛和叛將文欽,並殲滅了兩萬漢軍。這筆血債,使得他與蜀漢之間結下了深仇。如今,他雖然不滿司馬懿,但若想反叛,投降蜀漢這條路,幾乎已經被他自己堵死。蜀漢會接受一個手上沾有他們大將鮮血的降將嗎?即便接受,他又能得到多少信任?

    其次,他鎮守的淮南,地處魏、蜀交界,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壽春的陸遜、張苞對他虎視眈眈。一旦他有所異動,不僅要面對洛陽司馬懿的討伐大軍,還要防備陸遜的趁火打劫。內外交困,形勢險惡。

    諸葛誕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他深知司馬懿絕不會放過自己,清洗的屠刀遲早會落到他的脖子上。但他又找不到可靠的出路,仿佛被困在了一座無形的牢籠里,只能眼睜睜看著危機一步步逼近。

    諸葛誕內心︰難道……只能坐以待斃?或者……拼死一搏?可是,出路在何方?

    他秘密聯絡了一些對司馬懿同樣不滿的舊友和部分淮南將領,暗中積蓄力量,加固城防,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風暴。壽春城上空,彌漫著一種山雨欲來的壓抑氣氛。

    就在諸葛誕在淮南苦苦掙扎之際,遙遠的遼東,另一股反抗司馬懿的力量,已然舉起了義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鎮守遼東的毋丘儉,是一位功勛卓著的老將。他曾與司馬懿並肩作戰,共同抵御過諸葛亮的北伐,對司馬懿的軍事才能也曾頗為欽佩。然而,隨著司馬懿一系列攬權、清洗行為,毋丘儉的看法逐漸改變了。

    他目睹了文欽、令狐愚等宿將被逼反或被誅殺,看到了劉放、孫資的悲慘下場,更對洛陽朝堂日益濃厚的“司馬氏”色彩感到憂心忡忡。他是一位相對傳統的將領,忠于曹魏皇室,認為司馬懿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出了“權臣”的範疇,是在一步步蠶食曹氏的江山。

    “司馬懿名為魏臣,實為竊國之賊!”毋丘儉在遼東的府邸中,對心腹將領慷慨陳詞,“今其清除異己,把持朝政,陛下形同虛設!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我輩深受國恩,豈能坐視不理?”

    終于,在得知司馬懿再次大規模清算朝臣,並且可能將矛頭指向更多地方實力派時,毋丘儉下定決心,不再沉默。

    魏正始二年公元243年)春,毋丘儉在遼東襄平正式起兵!他傳檄天下,歷數司馬懿“欺主專權、屠戮忠良、心懷叵測”等多項大罪,打出了“清君側,安社稷,還政于陛下”的旗號!

    檄文一出,天下震動!

    毋丘儉在遼東經營多年,素有威望,且遼東地處邊陲,兵精糧足,他的起兵,立刻成為了反抗司馬懿專權的一面最鮮明的旗幟。雖然地理上偏居一隅,但其政治意義和號召力不容小覷。許多對司馬懿不滿的勢力,開始暗中關注,甚至蠢蠢欲動。

    消息傳到洛陽,司馬懿並未感到意外,反而有一種“該來的終于來了”的平靜。他深知,自己的一系列舉動,必然會引起反彈。毋丘儉的起兵,不過是這些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的總爆發。

    司馬懿內心︰毋丘儉……終究是走到了這一步。也好,正好借此機會,將所有這些隱患,一並清除!

    他意識到,曹魏內部所有潛藏的問題,如今都已暴露出來。劉放、孫資代表的是中樞文官系統的反抗,諸葛誕代表的是地方實力派武將的搖擺和潛在威脅,而毋丘儉則代表了邊疆宿將和傳統保皇勢力的公開決裂。

    只要他能以雷霆手段,迅速、徹底地平定這些反抗,那麼曹魏境內將再無成組織的反對力量。屆時,他司馬氏才能真正地將這個國家擰成一股繩,無論是為了對抗外敵,還是為了……更進一步。

    洛陽,太傅府。氣氛肅殺而凝重。

    司馬懿召集了司馬師、司馬昭、鐘會、陳泰等核心心腹,商討應對之策。

    “父親,毋丘儉老兒,不識時務,竟敢公然反叛!兒臣願領一軍,前往遼東,取其首級獻于階下!”司馬昭年輕氣盛,率先請戰。

    司馬師則更為沉穩︰“二弟稍安。毋丘儉久鎮遼東,根基深厚,不可小覷。且其檄文蠱惑人心,需防各地響應。當務之急,是穩定中樞,防止叛亂蔓延。”

    鐘會陰冷一笑︰“太傅,毋丘儉不過疥癬之疾,其地僻遠,影響有限。真正的心腹之患,在于淮南!諸葛誕首鼠兩端,其心難測。若他與毋丘儉暗中勾結,或趁我軍北上平叛之機在淮南作亂,則局勢危矣!會,願再回淮南,伺機解決此患!”

    陳泰也道︰“並州方向,亦需加強戒備,謹防蜀漢姜維趁機寇邊。”

    眾人意見不一,但都將目光投向了最終的決定者——司馬懿。

    司馬懿緩緩睜開微闔的雙眼,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過眾人。他心中早已有了全盤計劃。

    “毋丘儉,要打!而且要快打!打給天下人看!”司馬懿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但,不是昭兒你去。”

    他看向司馬師︰“師兒,由你掛帥,陳泰為副,率洛陽中軍五萬,並調幽州部分兵馬,即日北上,征討毋丘儉!記住,不僅要勝,還要速勝!要以泰山壓頂之勢,碾碎遼東叛亂,震懾所有心懷異志之人!”

    “兒臣領命!”司馬師沉聲應道。

    接著,司馬懿看向鐘會︰“士季,你所言不錯。淮南,才是關鍵。你即刻返回壽春前線,總督軍事。對諸葛誕……先穩後圖。嚴密監視其動向,若其無異動,則暫且維持現狀;若其膽敢響應毋丘儉或自行叛亂……”

    司馬懿眼中寒光一閃,沒有說下去,但鐘會已然心領神會,躬身道︰“會,明白!定不負太傅重托!”

    “至于蜀漢……”司馬懿最後道,“傳令各邊境守將,嚴加防備!告訴他們,內部些許宵小作亂,無損大魏根基!待老夫肅清內患,再與諸葛亮、陸遜一決高下!”

    一道道命令從太傅府發出,龐大的戰爭機器再次開動。司馬懿要以鐵與血,來回應所有的挑戰和質疑。他要用毋丘儉的人頭,來祭奠他通往至高權力之路;他也要用諸葛誕的最終命運,來警告所有潛在的反對者。

    曹魏的天空,陰雲密布,電閃雷鳴。一場決定帝國未來走向的內戰,即將拉開血腥的序幕。而這場風暴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天下的最終格局。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98章 司馬氏的清洗與反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98章 司馬氏的清洗與反抗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