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鐘會的先鋒騎兵踏進第一個蜀軍據點時,三百架改良連弩從茅草棚里掀頂齊射——他麾下最精銳的虎豹騎百夫長連人帶馬被釘在淮南濕潤的紅土上,至死都盯著那面緩緩降下的“漢”字麻布旗︰“將軍……這根本不是打仗……這是踩進了諸葛亮的鐵蒺藜陣……”
壽春城,征東將軍府。
陸遜手持那份六百里加急送至、由火漆嚴密封印的錦囊,眉頭緊鎖。丞相大軍已西征平叛,此刻送來錦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屏退左右,小心拆開,絹帛上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內容卻讓他這位久經沙場的名將也為之愕然。
錦囊中並無什麼奇謀妙策,反而是一套極其詳盡、甚至有些“瑣碎”的防御部署方案,其思路之奇特,與他平生所學迥然不同。
“伯約親啟︰”
“鐘會銳氣正盛,必急攻壽春。然壽春不同于宛城,壽春乃文欽起事所得,若曹魏大軍剛剛來攻,我們就直接放棄,將已經信服大漢的淮南百姓讓出,則失信于天下,以後斷然無人再敢投降大漢。若想長久守之,目前我軍在壽春合肥一線根基尚淺,完備的防御體系也未健全,難以久持。”
“今授汝‘縱深遲滯,據點消耗’之策。此法非為決戰,旨在拖延時間,消耗敵銳氣,待吾平定西線,自有後圖。”
接下來,是具體的操作指南︰
化整為零,據點密布︰ 立即將壽春外圍主力部隊,除必要守城部隊外化整為零,以“旅”、“隊”為單位,依托壽春城外圍村落、丘陵、河汊等有利地形,構築大量小型防御據點。據點間距保持弓弩射程餃接,形成交叉火力網。
工事簡易,火力前置︰ 據點不求堅固,但求隱蔽和火力投射能力。多挖壕溝,設拒馬,布鐵蒺藜。將庫存的便攜式“霹靂火罐”、改良連弩、強弓勁箭,優先配發給這些外圍據點。
戰術靈活,存人失地︰ 每個據點守軍任務非死守,而是最大程度殺傷敵軍有生力量。一旦魏軍攻勢猛烈,達到預設殺傷或拖延時間目標後,守軍可依預定路線,迅速向後方相鄰據點或壽春主城撤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後勤保障,信息暢通︰ 建立通暢的補給線和信息傳遞系統,確保外圍據點彈藥給養供應,並能及時將敵情傳遞回壽春。
錦囊最後強調︰“此策核心,在于‘粘’ 字。如附骨之疽,如陷泥潭,使鐘會每進一步,皆需付出血的代價,耗時費力,銳氣盡喪。伯約素來沉穩,當能領會此中精要,靈活運用。切記,勿求速勝,但求緩耗。江東子弟之韌性,亮,深信不疑。”
陸遜放下錦囊,久久不語。他腦海中浮現出壽春外圍那廣闊而復雜的地形,若真按此策施行,無疑會將整個壽春外圍變成一座巨大的、流動的殺戮戰場。這完全顛覆了傳統意義上依托堅城重兵防守的觀念,是一種將防御主動化、彈性化、殘酷化的全新戰術。
陸遜內心大驚︰丞相此計……當真聞所未聞!將大軍分散于數百據點,看似削弱了兵力,實則……若運用得當,確能讓敵人陷入無處著力、處處挨打的困境。只是,對將領的指揮協調能力,對基層士卒的紀律和勇氣,要求都極高!也罷,值此危局,唯有行非常之策!
他不再猶豫,立刻召集張苞及麾下將領,傳達了丞相的錦囊妙計,並開始緊鑼密鼓地部署。
就在陸遜全力部署“據點防御網”的同時,魏國鎮東將軍鐘會,已然整合了青、徐援兵,與諸葛誕、王凌等將,率領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兵臨淮南,直撲壽春而來。
鐘會騎在駿馬之上,意氣風發。他年僅三十余歲,便已身居高位,總督一方軍事,更是新立斬殺文欽、徐盛之大功,正是銳意進取,欲再建不世功業之時。在他想來,陸遜新敗,士氣低迷,壽春防務必然空虛,正好一鼓作氣,拿下此江淮重鎮,徹底穩定東南局勢,甚至以此為跳板,威脅江東。
然而,當前鋒斥候將最新的偵察情報呈報上來時,鐘會那自信滿滿的笑容,瞬間凝固在了臉上。
“報——將軍!壽春外圍……情況詭異!”
“講!如何詭異法?”鐘會眉頭一皺。
“自壽春城向外延伸數十里,遍布蜀軍小型營壘據點!粗粗估算,不下數百處!依山傍水,據村守道,星羅棋布,互為犄角!我軍……我軍難以探明其具體兵力布置!”
“什麼?!數百據點?”一旁的諸葛誕失聲驚呼,“陸遜哪來這麼多兵力?莫非他將全部人馬都撒出來了不成?”
老將王凌也是撫須沉吟︰“若真如此多據點,每處哪怕只有百人,總兵力也遠超我軍所知蜀軍在淮南之數!此……有違常理!”
營帳內,眾魏將面面相覷,都被這前所未見的防御態勢給弄懵了。他們習慣了攻城拔寨,或是野戰對決,何曾見過如此將兵力“攤大餅”一般撒得到處都是的陣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鐘會最初的震驚過後,迅速冷靜下來,他仔細分析著情報,臉上重新浮現出那標志性的、帶著幾分輕蔑的冷笑︰
“虛張聲勢!定然是虛張聲勢!”他斬釘截鐵地說道,“陸遜經歷壽春之敗,兵力折損,士氣不振,焉有能力設置如此多據點?此必是疑兵之計!欲使我軍疑懼不前,拖延時間,等待諸葛亮平定內亂回援!”
他站起身,走到沙盤前,指著那些代表蜀軍據點的小旗︰“諸位且看,這些據點分散零落,彼此孤立!若我集中兵力,猛攻一點,其必然頃刻瓦解!陸遜想學刺蝟,渾身是刺,可惜,他這只刺蝟,皮太薄,刺太軟!傳令!前鋒營,給本將軍拔掉正前方那個最礙眼的據點!讓蜀軍看看,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花招都是徒勞!”
鐘會的命令很快得到執行。一支三千人的魏軍精銳步卒,在一個名叫胡奮的勇將率領下,殺氣騰騰地撲向蜀軍設置在一條小河汊旁的據點。
這個據點看起來毫不起眼,依托著幾間廢棄的農舍和一段土坡構建,外圍是淺淺的壕溝和零星的拒馬。魏軍士卒見狀,心中不免輕視,吶喊著發起了沖鋒。
然而,就在他們進入百步距離時——
“嗡——!”
一陣令人頭皮發麻的弓弦震響陡然從那些農舍和土坡後響起!那不是稀疏的箭矢,而是密集如蝗群的弩箭!改良後的蜀軍連弩,在這一刻展現了恐怖的殺傷效率!
噗噗噗噗!
沖在最前面的魏軍士卒,如同被割倒的麥子般成片倒下!慘叫聲瞬間取代了吶喊聲!許多人身上同時被數支弩箭穿透,死狀淒慘!
“舉盾!快舉盾!”胡奮又驚又怒,厲聲嘶吼。
魏軍慌忙舉起盾牌,但蜀軍的弩箭仿佛無窮無盡,而且刁鑽狠辣,專射盾牌縫隙和下肢!更可怕的是,一些冒著青煙的“霹靂火罐”從據點里拋擲出來,落在魏軍隊列中轟然炸響!雖然威力不如大型震天雷,但爆炸產生的破片和沖擊,以及那震耳欲聾的聲響,對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
魏軍的沖鋒勢頭被硬生生遏制在了據點前沿五十步左右,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胡奮紅了眼,親自督戰,命令部下不顧傷亡,強攻據點。經過近一個時辰的血戰,魏軍終于憑借兵力優勢,付出了數百人傷亡的代價,突入了據點內部。
然而,等待他們的,是更加殘酷的巷戰和屋舍爭奪。每一個房間,每一段矮牆,都成了蜀軍士卒拼死抵抗的堡壘。直到最後,僅有數十名渾身是血的蜀軍士卒,在箭矢和火罐的掩護下,利用對地形的熟悉,迅速通過預設的後撤通道,消失在了河汊對岸的蘆葦蕩中,與下一個據點的守軍匯合。
魏軍佔領了這個幾乎被夷為平地的據點,除了留下滿地狼藉和同伴的尸體外,一無所獲。而下一個蜀軍據點,就在不遠處,冷冷地注視著他們。
幾乎同樣的場景,在壽春外圍數十里的戰線上,不斷上演。
鐘會不信邪,又連續命令部隊攻擊了幾個不同方向的據點。結果大同小異。每一個據點都像一顆堅硬的核桃,雖然不大,但外殼防御工事和火力)堅硬,砸開它需要耗費巨大的力氣兵力和時間),而里面的果仁蜀軍)在最後時刻還能溜走,跑到下一顆核桃里繼續抵抗。
魏軍的推進速度,被硬生生拖慢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往往一天下來,只能向前推進數里,拔除寥寥幾個據點,自身卻傷亡不小。整個大軍仿佛陷入了一片無形的、充滿尖刺的泥沼,舉步維艱,渾身難受。
“將軍!這樣打下去不行啊!”諸葛誕找到鐘會,面帶憂色,“蜀軍據點太多,我軍兵力分散則攻不動,集中則進展緩慢,且疲于奔命!士卒士氣已受影響,皆言蜀軍狡詐,如鬼魅般難纏!”
王凌也補充道︰“更重要的是,我軍糧草消耗巨大,若長期頓兵于此,後勤恐生變故。”
鐘會臉色鐵青,他之前的自信和輕蔑早已蕩然無存。他死死盯著沙盤上那密密麻麻、如同痼疾般的蜀軍據點標志,拳頭緊握。
他終于意識到,自己低估了陸遜,更低估了諸葛亮!這絕非簡單的虛張聲勢,而是一種極其難纏、極其惡毒的防御戰術!它不追求殲滅你,只追求折磨你,消耗你!
鐘會內心暴怒不已︰陸遜!諸葛亮!安敢如此辱我!這算什麼打法?如同市井無賴撒潑打滾,黏住不放!可恨!可惱!
但他畢竟是鐘會,驚怒之後,迅速開始思考對策。強攻代價太大,繞行?這些據點控制著幾乎所有交通要道和水源,繞行則後勤線暴露,風險更高。分兵圍困?兵力根本不夠!
他似乎……真的被這“鐵刺蝟陣”給暫時困住了。
壽春城頭,陸遜遠眺著外圍那零星不斷爆發的戰斗和升起的硝煙,心中對丞相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錦囊之計,正在發揮奇效。
魏軍的凶猛攻勢,在這張看似松散實則堅韌的防御網面前,被成功遲滯、分散、消耗。每一個據點的頑強抵抗和有序撤退,都在一點一滴地消磨著魏軍的銳氣和兵力。蜀軍士卒雖然分散,但憑借工事和犀利火器,往往能以較小的代價給魏軍造成可觀的殺傷。更重要的是,這種戰術極大地鍛煉了基層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和紀律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苞一開始還對這種“縮頭烏龜”式的打法頗有微詞,渴望與魏軍正面決戰。但在親眼目睹了幾個據點如何憑借地利和火器,讓數倍于己的魏軍踫得頭破血流之後,他也不得不服氣了。
“陸都督,丞相此法,當真神鬼莫測!”張苞感嘆道,“如今鐘會那廝,就像一頭被無數牛虻糾纏的蠻牛,空有力氣,卻無處發泄,只能徒勞地甩動尾巴,被叮得滿身是包!”
陸遜微微一笑,目光深邃︰“此計之妙,在于‘勢’。我不與彼爭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在于掌控整個戰場的‘節奏’。彼欲速,我偏要緩;彼欲聚,我偏要分。如今主動權,看似在鐘會手中,實則……他已深陷泥潭,進退兩難。”
他按照錦囊指示,不斷調整據點部署,哪里壓力大,就適當增兵或加強火力;哪里出現空隙,就立刻填補。同時,派出小股精銳部隊,依托據點網絡的掩護,不斷襲擾魏軍的後勤運輸隊,進一步加劇鐘會的困境。
淮南的戰場,呈現出一種詭異的僵持狀態。沒有驚天動地的大會戰,只有無數小規模、高強度的接觸戰,如同溫火慢炖,一點點消耗著雙方的力量和耐心。
鐘會嘗試過各種辦法,甚至故意示弱,誘使蜀軍據點守軍出擊,但陸遜嚴令之下,蜀軍始終保持著極高的紀律性,絕不貪功冒進,牢牢堅守著“遲滯消耗”的核心戰術。
時間一天天過去。鐘會的眉頭越鎖越緊,軍中糧草消耗的報表越來越厚,來自洛陽司馬懿詢問進展的文書也帶來無形的壓力。而陸遜,則在壽春城中,沉穩地等待著,等待西線丞相平定叛亂的消息,等待這場“鐵原阻擊戰”最終勝利的時刻。
諸葛亮的錦囊,如同一只看不見的手,隔著千山萬水,牢牢扼住了鐘會大軍的咽喉,將這支原本氣勢如虹的魏軍精銳,死死地拖在了壽春城下,這方圓數十里的血腥泥沼之中。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