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283章 趁火打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283章 趁火打劫

    當李嚴“清君側”的檄文與梓潼烽火同時抵達洛陽,司馬懿捏著信紙的手指因亢奮而微微顫抖——他面前沙盤上代表蜀漢的赤色小旗正劇烈搖晃,而鐘會剛用匕首削去代表文欽的魏軍叛旗,刀尖已點在壽春與宛城之間︰“丞相,該讓諸葛亮嘗嘗兩面起火的味道了。”

    ——

    公元242年,初春。

    大將軍府,議事廳。

    氣氛肅殺而熱烈。魏國核心的軍事將領和謀臣幾乎齊聚一堂。太傅、驃騎將軍司馬懿端坐主位,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分列左右。下方則是征東將軍王昶、豫州刺史毋丘儉、雍州刺史郭淮、征西將軍陳泰、以及剛剛在淮南地區成功化解了陸遜攻勢的鐘會等宿將。謀士方面,則有鄧、何晏,此二人雖浮華,但此刻也位列其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巨大的輿圖上,那代表著蜀漢疆域的西南一角,此刻正被特意標注出的“梓潼”二字,如同一個誘人的瘡疤。

    “諸公,”司馬懿聲音沉靜,但蘊含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情況已然明朗。季漢中都護、托孤大臣李嚴,于益州北部重鎮梓潼悍然起兵,打出“清君側,誅諸葛”的旗號,指責諸葛亮專權跋扈、窮兵黷武、苛政虐民!蜀漢後院起火!”

    “父親,”司馬昭臉上露出一切盡在掌握的從容微笑,拱手道,“李嚴此亂,非同小可!其身為托孤重臣,在益州本土勢力根深蒂固,其登高一呼,必然應者雲集!諸葛亮此刻,定然焦頭爛額,首尾難顧!此乃天賜良機,我軍當趁此良機,大舉反攻,收復失地,甚至一舉扭轉戰局!”

    殿內眾將聞言,亦是精神大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久違的、名為“希望”的氣息。諸葛亮去年秋季率蜀漢大軍北伐,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宛城、潼關、東三郡、壽春等重鎮皆失,魏國喪師失地,被動挨打,尤其是高平陵之變後內部尚未完全穩定,可謂內外交困。如今,強大的對手內部突然爆發如此嚴重的內亂,怎能不讓人欣喜若狂?

    司馬懿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機會稍縱即逝,必須制定出最精準、最有效的戰略,才能將這“天賜良機”的利益最大化。他站起身,走到輿圖前︰“此乃天賜良機!諸葛亮主力西顧,其東部、北部防線必然空虛!我軍當趁此良機,大舉西進,收復失地!”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隨即爆發出熱烈的議論聲。

    王昶率先出列,他性格剛猛,指著地圖上的潼關方向︰“太傅!潼關乃關中門戶,天下雄關!然諸葛亮主力若被李嚴牽制于蜀中,潼關守備必然相對空虛!末將以為,當集中精銳,猛攻潼關!若能破關,則長安震動,關中可復!此乃直搗黃龍之上策!”

    他的提議代表了許多渴望正面復仇的將領的想法。

    然而,他話音剛落,負責關中防務多年的老將郭淮便搖頭反駁︰“文舒將軍勇毅可嘉。然,潼關之險,非比尋常。諸葛亮雖可能調走部分守軍,然其關城堅固,守將魏延亦非庸才。縱使其內部生亂,欲在短時間內攻克此等雄關,談何容易?若頓兵堅城之下,久攻不克,待諸葛亮迅速平定內亂回師,我軍恐進退維谷,反受其害!”

    郭淮的分析更為老成持重,得到了陳泰等將領的附和。潼關,確實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這時,風塵僕僕趕回的鐘會開口了。他年輕,資歷尚淺,但因其在淮南的出色表現,已無人敢小覷。他走到地圖前,先是用匕首干脆利落地將代表已死的文欽和徐盛的小旗削去,動作果決,帶著一絲冷冽,隨即刀尖精準地點在了兩個位置上——宛城與壽春。

    “太傅,諸位將軍,”鐘會聲音清朗,帶著強烈的自信,“潼關天險,強攻確非上策。昶將軍之意雖壯,卻恐事半功半。觀當前局勢,我軍有兩個更好的突破口!”

    他首先指向宛城︰“此處,乃荊州北部門戶,連接中原與荊襄之地,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關平、徐庶雖僥幸攻佔,然時日尚短,民心未附,城防工事必然未能完全修復鞏固!更關鍵的是,此地遠離蜀漢核心區域,諸葛亮此刻自顧不暇,難以給予有效支援!若我大軍驟至,以泰山壓頂之勢攻之,關平、徐庶根基未穩,內無必守之民心,外無強援可期,破之必矣!收復宛城,則我可重新掌控南陽盆地,威脅荊州腹地,將蜀漢勢力重新壓回漢水以南!”

    他的分析條理清晰,切中要害,連郭淮也微微頷首。

    接著,鐘會的刀尖移向東南的壽春︰“至于此處……更是千載難逢之機!”他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淮南之亂初定,陸遜雖為名將,然其于壽春新遭敗績,士氣受挫,倉促之間,根本來不及重新構建完善防線!諸葛亮此刻被李嚴牽制,無力東顧!此時若不取,更待何時?”

    他看向司馬懿,語氣斬釘截鐵︰“太傅!用兵當如烈火,趁其病,要其命!諸葛亮此刻如同被困住四肢的巨人,我等當在其最疼痛、最無暇顧及之處,再插上兩把尖刀!主攻宛城,牽制或伺機攻取壽春! 讓諸葛亮首尾不能相顧,東西兩面同時起火!此乃一舉收復兩大戰略要地,極大削弱蜀漢之勢的絕佳時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鐘會的建議,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兩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眾將紛紛議論,權衡利弊。

    司馬懿眯著眼楮,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座椅扶手,心中飛速盤算。鐘會的分析,與他內心的想法不謀而合。潼關難打,這是共識。而宛城和壽春,確實是蜀漢目前防線上的兩個相對薄弱環節,尤其是在諸葛亮被內亂牽制的背景下。

    攻打宛城,可以打擊蜀漢在荊州方向的擴張勢頭,收復重要疆土,政治意義和戰略價值巨大。

    而在淮南方向施加壓力,甚至攻取壽春,不僅能進一步打擊陸遜,穩定東南防線,更能極大地牽制蜀漢的兵力,使其無法全力西顧平定李嚴之亂,或者無法全力支援宛城。

    這是一石二鳥,甚至一石三鳥之計!

    這時,一直沉默的司馬昭開口了,他的聲音帶著一種經歷過生死考驗後的冷靜與狠辣︰“鐘士季之策甚善。然,昭以為,尚可更進一步!潼關固然難攻,但並非只有強攻一途。蜀漢新得關中不久,民心未附,尤其是我大魏舊族,多有思慕王師者。我可派細作死士,攜帶李嚴檄文,潛入關中,散布流言,動搖其民心軍心。同時,主力陳兵潼關之外,卻暗遣一支奇兵,沿黃河西進,尋找渡口,或繞行蒲阪津,嘗試從側翼迂回,威脅潼關之後,或直接穿插進入關中腹地!”

    州泰聞言,大聲贊同︰“子尚公子此計大妙!末將願領一支精兵,擔當此迂回奇襲之任!必叫蜀軍措手不及!”

    毋丘儉則持重一些︰“迂回側擊,固然出其不意,然風險亦大。若被蜀軍察覺,孤軍深入,恐有覆沒之危。需有萬全策應。”

    謀士鄧捻須道︰“不僅如此。李嚴雖反,其實力如何,能支撐多久,尚未可知。我軍動作必須迅捷!若等諸葛亮迅速平定內亂回師,則良機盡失。故,各路軍馬,需約定時日,同時發動,形成泰山壓頂之勢,令蜀漢四面起火,無力兼顧!”

    何晏也附和道︰“正該如此!可傳檄四方,言明李嚴乃順天應人,諸葛亮乃國賊當誅,以正我軍出師之名,瓦解蜀漢軍心士氣。”

    眾將你一言我一語,戰略思路逐漸清晰。

    “士季之言,深得我心。”司馬懿終于開口,一錘定音,“諸葛亮此刻分身乏術,正是我輩建功立業,報效朝廷之時!”

    他站起身,走到沙盤前,開始下達一系列命令,語氣沉穩而決斷︰

    “戰略目標︰ 趁蜀漢內亂,東西兩線同時發動攻勢,以收復宛城為主要目標,同時進攻淮南,牽制並伺機奪取壽春等地,最大化擴大戰果,削弱蜀漢!”

    “具體部署︰”

    “一、西線,宛城方向︰”

    “以征東大將軍王昶為主帥,徐州刺史州泰為副將,統率洛陽中軍精銳五萬,並調集兗州駐軍三萬,合計八萬大軍,出葉縣,直撲宛城!”

    “戰略要求︰不惜代價,速戰速決!務必在諸葛亮解決李嚴之前,攻克宛城!若關平、徐庶據城死守,則圍城打援,斷其糧道,迫其出戰!若其棄城,則趁勢收復南陽全境!”

    “郭淮將軍!”

    “末將在!”郭淮出列。

    “你總督關中軍事,對潼關方向,采取守勢!但需擺出進攻姿態,多布疑兵,廣插旌旗,做出欲強攻潼關之假象,迷惑蜀軍,使其不敢輕易從潼關抽調兵力支援宛城!”

    “末將領命!”

    “州泰!命你為先鋒,率精騎一萬,步卒兩萬,伺機尋找黃河渡口,執行迂回側擊之任!”

    “末將領命”

    “二、東線淮南方向)︰”

    “以鎮東將軍、揚州刺史鐘會為主帥,全權負責淮南戰事!整合現有淮南各部,並增調青、徐之兵兩萬予你!”

    “戰略要求︰以收復壽春為核心,掃蕩淮南北部蜀軍據點!陸遜新敗,士氣低落,防線未固,你當抓住時機,主動出擊!若能攻克壽春,則江東震動,可極大緩解我東南壓力!若事不可為,亦需牢牢牽制住陸遜、張苞所部,使其無法西援!”

    “鐘會,淮南之事,盡付于你!望你不負朝廷厚望!”

    鐘會眼中閃過興奮與自信的光芒,躬身領命︰“太傅放心!會必竭盡全力,克復壽春,揚我軍威!”

    “三、中樞及策應︰”

    “司馬師、陳泰,負責洛陽防務及後勤糧草統籌,確保兩線大軍供應無虞!”

    “司馬昭,”司馬懿看向次子,“關中流言之事就交由你來實施,並要密切監視蜀中李嚴與諸葛亮交戰態勢,隨時分析匯報!並……繼續通過隱秘渠道,保持與李嚴方面的‘聯系’,必要之時,可給予其一些‘口頭鼓勵’,讓其盡可能多地拖住諸葛亮!”

    “諸位!”司馬懿最後環視全場,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和煽動力,“蜀漢內亂,天賜良機!能否扭轉乾坤,收復河山,在此一舉!望諸君奮勇向前,同心戮力,共建不世之功!”

    “謹遵太傅將令!為大魏,萬死不辭!”眾將轟然應諾,聲震屋瓦。一股濃烈的戰意,在大將軍府中彌漫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軍議結束,眾將各自領命而去,匆匆返回駐地或開始調兵遣將。龐大的魏國戰爭機器,再次高速運轉起來,目標直指宛城與壽春。

    司馬昭走在最後,與父親司馬懿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李嚴這顆棋子,果然發揮了超出預期的效果。如今,棋盤已經鋪開,殺招即將落下。

    鐘會更是意氣風發,他仿佛已經看到自己踏破壽春,將“陸”字帥旗踩在腳下的場景。他要用更多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奠定自己在魏國軍界乃至朝堂上無可動搖的地位。

    然而,無論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還是銳氣逼人的鐘會,亦或是那些摩拳擦掌的魏國將領們,心中都清楚,這場看似前景光明的反擊,依然存在著變數。

    諸葛亮,那個名字本身就代表著算無遺策與力挽狂瀾。他平定李嚴之亂需要多久?他是否真的對魏國的動向毫無防備?宛城的關平、徐庶,淮南的陸遜、張苞,這些蜀漢名將,又豈是易與之輩?

    更重要的是,李嚴的叛亂,雖然給蜀漢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但也同樣是一把雙刃劍。它暴露了蜀漢內部的矛盾,但也可能促使諸葛亮以更果斷、更猛烈的手段整合內部,一旦讓其迅速平息內亂,攜勝利之威回師,魏國的這次攻勢,很可能將面臨最嚴峻的考驗。

    但無論如何,機會已經出現,箭已上弦,不得不發。

    魏國的雙刃,一西一東,已然出鞘,寒光凜冽,對準了蜀漢看似搖搖欲墜的防線。

    一場關乎國運的更大規模的血戰,即將在中原與江淮大地上,猛烈爆發。而此刻的長安城中,那位身陷內外交困的“臥龍”,又將如何應對這前所未有的危局?

    洛陽的決策,如同一塊投入歷史洪流的巨石,其激起的波瀾,將遠遠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83章 趁火打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83章 趁火打劫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