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司馬懿的帥旗指向潼關時,鐘會正將處決司馬昭的詔書捧給諸葛誕看——這位淮南都督撫摸著冰涼的玉璽印文苦笑︰“仲達竟舍得用親兒子的血…來染紅我這堵牆?”而馳援宛城的司馬師在馬上展開父親手書,看見“棄城”二字時猛地勒緊韁繩︰“父親…您終于肯撕下忠臣的戲袍了。”
洛陽朝堂的驚濤駭浪暫被強壓下去,但司馬懿深知,內部的裂痕僅是被外敵的陰影暫時遮蓋。尤其是淮南地區,文欽剛剛反叛,與東吳陸遜眉來眼去,鎮守當地的征東將軍王晉和揚州刺史諸葛誕皆是手握重兵的宗室外姓大將,且與曹爽或多或少有些關聯,此刻必定人心浮動,疑慮重重。
絕不能讓他們再出亂子!否則,江淮一失,中原腹地洞開,局面將不可收拾。
“傳鐘會!”司馬懿毫不猶豫,點將這位以機辯智謀著稱的年輕臣子。
鐘會匆匆入府,神色恭敬中帶著一絲難以抑制的興奮。他知道,這是他嶄露頭角的絕佳機會。
司馬懿將一份加蓋了皇帝玉璽的詔書副本和一封他的手令交給鐘會,面色凝重︰“士季,此行南下,關系重大。將此詔書示于王晉、諸葛誕等淮南諸將。”
鐘會展開一看,心中劇震——竟是處置司馬昭的明發詔書!上面羅列了司馬昭“矯令擅殺、離間宗室”等罪狀,明確將其削爵罷官,投入廷尉獄待審。
“告訴他們,”司馬懿的聲音冰冷而決絕,“國家危難之際,凡危害社稷者,雖吾兒亦不輕饒!此足見朝廷公正,亦見吾司馬懿之心跡!望彼等以國事為重,勿信流言,勿生異志,堅守疆土,共御外侮!朝廷必不負忠臣!”
他又取出一份清單︰“此為增援淮南之糧草軍械批文,你可一並帶去,以示朝廷倚重。若王晉、諸葛誕仍有疑慮……”司馬懿眼中寒光一閃,“你可臨機決斷,許以高官厚爵,務必穩住淮南!”
鐘會心領神會,深深一揖︰“太傅放心!會必不辱命!定說得淮南諸將,同心為國!”他深知,這份詔書就是最好的敲門磚和投名狀,足以暫時消除王晉、諸葛誕的戒心。
帶著使命,鐘會星夜兼程,南下淮南。
送走鐘會,司馬懿沒有絲毫停歇。最大的威脅,始終來自西線。那個他一生中最忌憚的對手,諸葛亮,已兵臨潼關之下!
“點兵!出征!”司馬懿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他留下部分兵力鎮守洛陽,親自率領陳泰、夏侯霸等將領,並中央精銳十萬,浩浩蕩蕩,開赴潼關。
大軍開拔前,司馬懿于洛陽城外誓師。他並未過多渲染,只對著肅立的將士,說了寥寥數語︰
“將士們!西蜀諸葛亮,傾國而來,欲亡我社稷,毀我家園!潼關之後,便是洛陽,便是你我父母妻兒所在!此戰,無關于權勢,無關于恩怨,只為保家衛國!望諸君隨懿死戰,拒敵于國門之外!大魏存亡,在此一戰!”
“死戰!死戰!”將士們的怒吼聲震天動地。內斗的陰霾暫時被外敵的威脅驅散,求生的本能和保家衛國的責任感被激發出來。
司馬懿翻身上馬,蒼老的身軀在甲冑下挺得筆直。他最後望了一眼洛陽城,目光復雜,隨即毅然轉向西方。
諸葛亮,你我糾纏半生,終究還是要在這潼關之下,做個了斷。這一次,我不會再輸!
大軍如同黑色的洪流,涌向那座決定帝國命運的雄關。
與此同時,另一路危機也在發酵。蜀將關平、徐庶攻佔宛城,兵鋒威脅許昌,乃至洛陽側翼。司馬懿早已派長子司馬師率軍前往救援。
然而,司馬師抵達前線後,發現宛城蜀軍守備森嚴,加之關平、徐庶用兵老辣,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奪回。他正自焦急,收到了父親司馬懿從洛陽發出的緊急書信。
火漆封印被撕開,司馬師急切地閱讀著父親的手書,臉色變幻不定。信中沒有絲毫溫情與安慰,只有冷冰冰的戰略分析︰
“師親覽︰宛城已失,地利盡喪,蜀軍得之,必深溝高壘,急切難圖。若強行反攻,徒耗兵力,久頓堅城之下,若潼關或淮南有變,則汝部進退失據,必遭夾擊,覆滅在即。”
“現命你︰放棄收復宛城之念!即刻于宛城以北、伏牛山隘口擇險要處如魯陽、葉縣一帶緊急構築防線,深溝高壘,死守不退!汝之要務,非是奪回一城一地,而是絕不能讓關平、徐庶一兵一卒越過汝之防線,威脅洛陽側後!”
“必要時,可縱敵深入,拉長其補給,伺機斷其糧道,以拖待變。一切,以待潼關主戰場決出勝負為準!切記,大局為重!司馬懿手書。”
司馬師讀完,深吸一口涼氣。父親這是要他放棄收復失地的功勛,甚至可能背負“畏敵不前”的罵名,去執行最艱苦、最不顯眼的防守任務。但冷靜下來,他不得不承認,父親的分析一針見血,這是當前最理智、最殘酷,也最有效的策略。
他仿佛能透過信紙,看到父親在洛陽巨大壓力下那雙冰冷而決絕的眼楮。這一刻,他心中那點因內疚而產生的動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繼承自父親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冷酷。
“傳令!停止對宛城的試探進攻!全軍後撤三十里,于魯陽險要處,依山勢立寨!多備滾木 石,廣布哨探!我要讓蜀軍,寸步難進!”司馬師的聲音,變得和父親一樣冰冷堅定。
至此,司馬懿以驚人的決斷力和冷酷的手腕,暫時穩定了三線戰局︰
東線,以“棄子”和利益安撫淮南。
西線,親率主力,奔赴潼關與諸葛亮決戰。
南線,命兒子放棄反攻,固守待機。
一場席卷整個中原的超級風暴,已然降臨。而風暴的中心,無疑是那座即將迎來兩位絕世智者最終對決的——潼關。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