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葛亮的中軍旗出現在潼關烽火台視野時,司馬懿正將司馬昭的官帽擲于丹墀之下——七旬老臣的聲音在洛陽殿宇間裂開︰“逆子誤國!今日起奪爵下獄!諸公若仍念大魏江山,便隨老夫先去潼關……替陛下守門。”
公元241年的洛陽,尚未從高平陵之變的血腥中喘過氣來,邊關的告急文書便如同雪片般飛入尚書台,一封比一封驚心︰
“報——!淮南都督文欽,以‘清君側,誅司馬’為名,舉兵反叛!淮南震動,與蜀寇陸遜部隔江呼應!”
“報——!蜀將關平、軍師徐庶,出襄樊,克宛城!兵鋒直指許昌!”
“報——!劉封、孟達出襄陽,已奪我東三郡,威脅南陽!”
“報——!蜀丞相諸葛亮親統大軍二十萬,出祁山,已至潼關之外!郭淮將軍死守關隘,傷亡慘重,危在旦夕!請求朝廷速發援兵!”
四路烽火,幾乎同時點燃!蜀漢蟄伏多年,一朝發力,便如雷霆萬鈞,直擊曹魏要害!朝堂之上,剛剛經歷過內斗清洗的魏國群臣,面對這泰山壓頂般的攻勢,頓時陷入一片 恐慌,人人面如土色,仿佛已能听到蜀軍攻城掠地的戰鼓之聲。
司馬懿握著最新那封來自潼關、字跡潦草甚至沾著血污的求援信,手指微微顫抖。他不是懼怕諸葛亮,而是痛心于帝國的千瘡百孔。內耗已掏空了國家的元氣,如今強敵環伺,該如何應對?
司馬懿看著朝堂上慌亂的群臣內心想道︰諸葛亮!你果然……等到了這一刻!好狠的時機!好毒的眼光!
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懿展現出其作為政治家的冷酷與果決。他知道,內部不穩,根本無法抵御外侮。必須立刻止血,哪怕付出慘痛代價!
翌日大朝會,氣氛凝重如鐵。司馬懿身著朝服,面容沉痛,率先出列,聲音沙啞而沉重︰
“陛下,諸公。近日洛陽流言紛紛,皆言曹爽及其黨羽死于非命。此乃天大誤會!”他語出驚人,壓下殿內騷動,“經有司詳查,前大將軍曹爽,實乃在獄中不堪病痛折磨,加之憂憤成疾,已然……病故。其黨羽何晏等人,亦多是舊疾復發,相繼而亡。”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誰都清楚曹爽是怎麼死的,這等掩耳盜鈴之說,豈能服眾?
不待眾人質疑,司馬懿話鋒陡然一轉,變得無比痛心疾首︰“然,確有不法之徒,趁機煽風點火,蒙蔽吾兒司馬昭!此子年輕識淺,受奸人挑唆,竟矯令擅殺曹爽部分族人,犯下滔天大錯!此乃臣教子無方之過,臣痛心疾首,罪該萬死!”
他猛地轉身,對御座上的小皇帝曹芳深深叩首︰“臣已查明主犯數人,皆系挑唆之奸佞!請陛下下旨,將此等禍國殃民之輩,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至于逆子司馬昭,臣絕不袒護,請陛下奪其爵位,罷其官職,交付廷尉,依律嚴懲!”
說罷,他竟真的呈上一份早已擬好的名單和請罪奏書。這番“大義滅親”的表演,如此決絕,反而讓許多本想借此發難的宗室和老臣一時語塞。
緊接著,司馬懿又拋出安撫措施︰“值此國難之際,當團結一切忠貞之士,共御外侮!臣懇請陛下,加封夏侯霸為征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即刻赴潼關助郭淮御敵!擢升曹訓為鎮東將軍,協防淮南!其余夏侯氏、曹氏宗親及蔣濟、高柔等老臣,皆依功績,厚加封賞,望諸位以國事為重,�齮h 模 br />
一套組合拳,先以荒唐借口模糊焦點,再以“棄子”平息眾怒,最後以高官厚祿拉攏安撫宗室及中間派。手段老辣,雖不能完全消除矛盾,但足以在強敵壓境的巨大恐懼下,暫時穩住洛陽局面,迫使各方不得不先將內部恩怨擱置。
穩住朝堂後,司馬懿迅速將議題轉向最緊迫的軍事危機。他走到巨大的輿圖前,手指劃過那幾條觸目驚心的進軍路線,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悲壯與決絕︰
“諸公!眼下非是計較個人恩怨之時!蜀寇諸葛亮,狼子野心,趁我國喪內亂,興不義之師,三路來犯!宛城失陷,東三郡易手,淮南叛亂,潼關告急!此實乃我大魏立國以來未有之危局!”
他目光如電,掃過殿中每一位大臣︰“若我等此刻仍糾纏于內斗,互相猜忌,則國破家亡,就在眼前!屆時,無論夏侯、曹氏,還是我司馬氏,亦或滿殿諸公,皆將成為蜀漢階下之囚,千古罪人!”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司馬懿重重一拳砸在輿圖上,“當務之急,唯有放下成見,同仇敵愾,團結御敵!所有兵馬糧秣,皆優先供給前線!所有私人恩怨,皆待擊退蜀寇後再議!”
“吾雖老邁,願親赴潼關,與諸葛亮決一死戰!望諸公以江山社稷為重,暫棄前嫌,助我守住這太祖、高祖打下的基業!”
一番話,擲地有聲,將國家危亡的緊迫感壓到了每個人心頭。縱然許多人對司馬懿恨之入骨,但更害怕蜀漢打過來。在共同的外部威脅下,朝堂竟然暫時達成了一種脆弱的共識︰先打退外敵再說。
司馬懿雷厲風行,即刻調動中央精銳,任命諸將,分發糧草,整個曹魏戰爭機器,在巨大的外部壓力下,開始艱難地、並且帶著內傷地運轉起來。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最大的考驗,在潼關。那里,宿命的對手,已經就位。司馬懿與諸葛亮,這兩位當世最頂尖的智者與統帥,將進行一場決定三國最終命運的對決。
洛陽的烏雲暫時被驅散,但潼關上空,已是戰雲密布,電閃雷鳴。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