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陸遜的樓船旗艦“長安”號撞碎合肥水寨的木柵時,站在船首的張苞忽然對身旁的丁奉大笑︰“丁將軍!你說曹魏那些小舢板像不像被踩翻的蟑螂?”與此同時,文欽的起義軍正把淮南總督的求援信使射落在肥水河畔。
公元241年秋,就在諸葛亮于長安誓師的同時,東路的戰鼓已率先擂響!
濡須口,昔日東吳與曹魏反復爭奪的江防要塞,此刻已徹底成為季漢東進的大本營。江面上,帆檣如林,旌旗蔽空。經過數年技術積累與“格物院”工匠的改進,季漢水師的戰船體型遠超以往。巨大的樓船高達數層,宛如水上城堡,艨艟斗艦也更加堅固迅捷,裝備了改良後的拍竿與猛火油櫃。
帥船“長安”號上,都督陸遜一身戎裝,與張苞、徐盛、丁奉等將領最後確認進攻方略。
“司馬懿老謀深算,必料我主攻方向非此。”陸遜指著地圖,冷靜分析,“然,正因如此,我輩更需打出聲勢!丞相予我東路之重任,一在呼應文欽將軍起義,二在牢牢吸住魏軍淮南、徐州之兵力,使其不得西援!”
他手指重重點在合肥和壽春︰“此二城乃淮南根基,必拔之!我意,水陸並進︰
水軍主力,由我與丁奉將軍統領,沿江西進,正面強攻合肥新城與舊城水寨,以巨艦之利,破其江防!
陸軍偏師,由張苞、徐盛二位將軍統領,自陸路迂回,掃蕩合肥周邊戍壘,並尋機渡肥水,威脅壽春!”
“一旦文欽將軍在後方起事,我等里應外合,則淮南震動,司馬懿必派兵來援!”
“末將得令!”眾將轟然應諾,戰意高昂。
張苞摩挲著丈八蛇矛,咧嘴笑道︰“放心!俺定叫魏狗見識見識,啥叫真正的陸戰精銳!”
丁奉亦撫刀冷笑︰“江東水軍,今非昔比!曹魏那些破船,該送進柴堆了!”
戰事伊始,便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震撼景象。
曹魏合肥守將,乃征東將軍、揚州刺史王凌。王凌雖也算魏國良將,但面對季漢江東軍團煥然一新的強大戰力,仍感到措手不及。
漢軍水師龐大的艦隊逆流而上,直撲合肥。魏軍試圖以傳統的水寨柵欄和輕快走舸進行攔截。然而,在季漢巨大的樓船面前,魏軍的戰船顯得如此渺小脆弱。
“放拍竿!”陸遜立于“長安”號旗艦船樓,冷靜下令。
巨大的杠桿投石機發出沉悶的怒吼,將百斤重的巨石狠狠砸向魏軍水寨和試圖靠近的小船!木屑紛飛,船板碎裂,慘叫聲不絕于耳。
“猛火油櫃,對準魏軍樓船,放!”丁奉指揮著特攻船隊。
一道道粘稠熾熱的火油如同火龍般噴射而出,瞬間點燃了魏軍那些體型較小的樓船,江面上頓時燃起數個巨大的火炬,濃煙滾滾!
“沖撞艦!前進!”陸遜再次下令。
數艘經過特別加固、船首包鐵的巨型艨艟,如同史前巨獸,開足馬力,無視箭矢,狠狠地撞向魏軍水寨的木質柵欄和堤岸!
轟隆! 嚓!
巨大的撞擊聲接連響起!魏軍苦心經營的水寨防線,在絕對的力量和科技差距面前,被硬生生撞開數個巨大的缺口!
“兒郎們!隨我殺!”張苞見狀,興奮無比,不等樓船完全靠岸,便率領精銳步兵,利用鉤拒和跳板,強行登岸,與倉惶迎戰的魏軍守軍廝殺在一起!他勇不可擋,蛇矛翻飛,所向披靡。
徐盛則指揮陸軍,開始清掃合肥外圍的據點,步步緊逼。
王凌在城頭看得心驚肉跳,漢軍的攻勢之猛烈、器械之精良,遠超其預料。他只能憑借合肥堅城,拼死抵抗,同時不斷派出信使,向洛陽告急。
就在陸遜猛攻合肥之際,早已秘密準備就緒的文欽,終于在淮南腹地舉起了反旗!
他率領本部精兵,突然發難,攻佔壽春附近數座城池,打開糧倉,賑濟百姓,發布檄文,痛斥司馬懿背誓篡權、屠戮忠良的罪行,宣布響應大漢王師,共討國賊!
“司馬懿無道,篡權弒君!大漢王師已至,我等豈可再為虎作倀?願隨我文欽反正者,共享富貴!”文欽的號召得到了許多早已對司馬懿不滿的魏軍將領和士族的響應。
一時間,淮南大地烽煙四起!各地守軍人心惶惶,不知該听命于誰。文欽的軍隊迅速壯大,切斷了壽春與外界的部分聯系,並開始向合肥方向移動,試圖與陸遜大軍會師。
淮南總督諸葛誕猝不及防,腹背受敵,狼狽不堪。他一方面緊急調兵鎮壓文欽,一方面連連向洛陽發出十萬火急的求援信。然而,文欽派出多路精騎,專門截殺信使,許多求援信根本送不出去。
當淮南戰火和文欽反叛的消息,終于突破重重封鎖傳到洛陽時,魏國朝堂頓時陷入一片恐慌。
“陛下!丞相!大事不好!陸遜、張苞率數十萬江東叛軍猛攻合肥,城池危在旦夕!征東將軍王凌死戰待援!更有文欽那逆賊在壽春反了,淮南已大半糜爛!請朝廷速發援兵啊!”僥幸逃出的信使伏地痛哭,聲音淒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皇帝曹芳嚇得不知所措。群臣更是嘩然,議論紛紛,皆言需立刻發傾國之兵救援淮南,否則東南不保!
然而,端坐在輔政位置的司馬懿,卻面色陰沉,一言不發。他仔細詢問了信使關于蜀漢東路軍的具體規模、作戰方式以及……關中方向的動靜。
听完匯報,司馬懿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他緩緩起身,聲音壓下了朝堂的嘈雜︰
“諸公稍安勿躁!陸遜、張苞攻勢雖猛,文欽雖反,然此絕非諸葛亮主攻方向!”
群臣愕然,不解其意。
司馬懿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向長安︰“諸葛亮用兵,向來以正合。其主力必在關中!東路江東之兵,不過虛張聲勢,意在牽制我淮南、徐州兵力,使我不得西顧!若我等中計,將主力東調,則諸葛亮必出潼關,直撲洛陽!屆時,大勢去矣!”
他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淮南重鎮,城堅糧足,王凌、諸葛誕皆善守之將。足以抵擋陸遜、文欽一時。傳令︰命王凌、諸葛誕死守合肥、壽春!不得出戰,拖住江東敵軍!再從青、徐二州抽調部分兵力南下增援,然中原主力,務必嚴陣以待,謹防諸葛亮自關中而來!”
“可是……丞相,若淮南有失……”有大臣擔憂道。
“淮南縱有失,亦可日後收復。然洛陽若有失,則國本動搖!”司馬懿斬釘截鐵,“諸葛亮想調虎離山?哼,老夫豈能讓他如願!”
他的判斷冷靜而狠辣,做出了在他看來最正確的戰略抉擇——頂住東線的壓力,全力防備西線真正的威脅。
然而,他低估了季漢東路軍在巨艦和新式裝備加持下的攻堅能力,也低估了文欽反叛在淮南造成的破壞力,更低估了諸葛亮此番北伐,三路並進,每一路都具備強大實力的決心!
淮南的戰火,並未因司馬懿的判斷而熄滅,反而愈演愈烈,牢牢吸引住了魏國大量的兵力與注意力。而這,正是遠在長安的諸葛亮,最願意看到的局面。
東路的東風,已然猛烈地刮了起來!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