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六十五歲的馬超拖著病體踏上點將台時,十萬大軍同時用槍頓地的聲響震落了渭河邊的秋霜——諸葛亮將先鋒印交給文鴦的瞬間,忽然對身旁的姜維輕聲說︰“伯約,這一仗若是二十七歲的我來打,定不敢讓這麼多老將全都壓上去。”
公元241年秋,長安城外,渭水之濱。昔日秦皇練銳士、漢武閱羽林之地,此刻再度戰旗如雲,甲冑耀日!
一座高大的點將台巍然矗立,台上“漢”字大 與“諸葛”帥旗迎風怒展。台下,十萬大軍依序列陣,刀槍如林,鐵甲森然,肅殺之氣直沖霄漢。戰馬嘶鳴,與將士們粗重的呼吸交織成一片沉悶的雷聲,回蕩在八百里秦川之上。
鐘鼓齊鳴,號角連營!
丞相諸葛亮,身著御賜麒麟金甲,外罩素色鶴氅,手持先帝所賜節鉞,在文武重臣的簇擁下,緩步登上點將台。他目光如電,掃過台下無邊無際的鋼鐵叢林,雖年過半百,卻自有一股淵𦨴岳峙、掌控全局的威嚴。
“嗚——咚!”三通鼓畢,全場肅然。
諸葛亮展開早已備好的討賊檄文,聲音以內力催發,清晰地傳遍三軍︰
“大漢將士們!司馬懿逆賊,欺君罔上,背棄洛水之誓,屠戮宗室,禍亂朝綱,人神共憤!其罪滔天,罄竹難書!今,我大漢皇帝陛下,奉天討逆,詔令北伐,以清妖孽,以正乾坤!”
“北伐!
北伐!
北伐!”
台下頓時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浪震天動地,將士們積壓多年的戰意徹底爆發!
諸葛亮抬手,壓下聲浪,開始點將︰
“姜維、文鴦听令!”
“末將在!”姜維、文鴦踏前一步,英氣勃發。
“命姜維為前軍都督,文鴦為先鋒!率精騎五萬,即日出潼關,兵鋒直指弘農、洛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敵殲之!”
“得令!”二人接令,眼中戰意熊熊。
“魏延听令!”
“末將在!”魏延聲若洪鐘。
“命你為左軍都督,率本部兵馬五萬,出武關,取道商洛,襲擾魏軍側翼,策應主力!”
“遵命!”魏延摩拳擦掌。
“王平、黃權听令!命你二人為後軍督統,保障糧道,穩固後方!”
“末將領命!”
“趙統、鄧艾听令!命你二人為中軍護軍,隨本相左右!”
“是!”
最後,諸葛亮的目光投向隊列前方一位須發皆白、卻依舊身軀挺拔、眼含精光的老將——馬超!
“馬孟起將軍!”諸葛亮聲音帶著敬意。
馬超雖已六十五歲高齡,且多年舊傷纏身,此刻卻掙扎開攙扶他的子佷,大步出列,甲葉鏗鏘,聲音雖沙啞卻依舊帶著西涼鐵騎的豪邁︰“馬超在此!丞相但有所命,超,萬死不辭!”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縱橫西涼、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的錦馬超,眼中燃燒著最後的火焰。其姿其態,頗有先祖伏波將軍馬援年邁請征的風範。
諸葛亮動容道︰“老將軍年高德劭,本不當勞動。然魏國多有羌胡舊部,聞將軍威名,必然膽寒。請老將軍掛征西大將軍印,總督隴右、涼州方向偏師,以為疑兵,震懾宵小!”
馬超重重抱拳︰“超,領命!必叫隴右魏軍,不敢東顧!”雖非主攻,但能重披戰甲,為國效力,他已是老懷寬慰。
點將完畢,諸葛亮舉起節鉞,厲聲喝道︰
“三軍听令!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討逆除奸,在此一戰!出發!”
“大漢萬勝!丞相萬勝!”十萬將士齊聲怒吼,聲震寰宇!
大軍開拔的同時,諸葛亮對另外兩路也做出了周密部署。
他召來徐庶︰“元直,荊州重任,托付于你。你即刻返回江陵,持我兵符將令,告知關平及荊州諸將︰命其率荊州水陸大軍十萬,兵分兩路,一路出襄陽,攻東三郡;一路出江陵,北攻宛城!兵鋒直指中原腹地,與關中主力形成鉗形攻勢!”
徐庶肅然領命︰“庶必不辱命!定叫宛洛之地,烽火連天!”他深知此路若能突破,便可直逼許昌、洛陽,意義重大。
接著,他又對陸遜道︰“伯言,江東新附,然士卒可用。你與張苞、丁奉等將軍,率江東精銳八萬,出濡須口,水陸並進,猛攻合肥、壽春等淮南重鎮!淮南有文欽內應,你部攻勢需猛,務必吸引司馬懿主力東援,減輕關中主力和荊州方向壓力!”
陸遜拱手,沉穩應道︰“遜領命。必傾盡全力,攪動淮南,讓司馬懿首尾難顧!”
至此,北伐戰略清晰無比︰
諸葛亮親率長安主力,出潼關,正面強攻,直撲洛陽!
馬超率隴右偏師,疑兵牽制!
關平和徐庶率荊州大軍,出襄樊,攻宛洛,側翼包抄!
陸遜和張苞率江東兵團,攻淮南,策應文欽,牽制敵軍!
三路大軍!如同三支巨大的箭頭,以雷霆萬鈞之勢,狠狠刺向曹魏看似龐大卻已內部千瘡百孔的軀體!
點將已畢,各路將領紛紛奔赴崗位,龐大的軍隊如同甦醒的巨龍,開始緩緩蠕動,向東開進。
諸葛亮走下點將台,望著馬超在子佷攙扶下仍努力挺直腰板、走向軍帳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他對身旁的姜維低聲道︰
“伯約,看見了嗎?孟起將軍,還有朝中諸多老臣……他們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這一仗,若是二十七歲的我來打,定會思前想後,力求萬全,恐怕不敢讓這許多功勛老將全都披掛上陣,生怕有所閃失,損了國家棟梁。”
姜維聞言,肅然道︰“丞相思慮周全。然,老將軍們報國之心,熾如烈火。能在此暮年,參與如此浩蕩之戰,于他們而言,或許比安享晚年更為重要。此乃壯舉,亦能極大鼓舞士氣!”
諸葛亮點點頭,目光再次投向東方,變得無比銳利和堅定︰“是啊……所以,我們更不能辜負他們,不能辜負所有期盼著這一天的人。”
“傳令下去,所有解甲歸田之預備役,按原建制重新征召,補充各軍!府庫全力運轉,保障一切軍需!”
“這一戰,我們要打的,不僅僅是軍事,更是人心!是國運!”
長安城外,東風獵獵,吹動無數赤色旗幟,如同燃燒的海洋。六十萬大軍的腳步聲、馬蹄聲、車輪聲,匯成一股滾滾向前的洪流,勢不可擋。
諸葛亮的羽扇,再次堅定地指向東方。
“東風已備,漢室當興!”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