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175章 定鼎四方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175章 定鼎四方

    建業之事稍定,劉備深知朝政需平衡,不可久離成都根本之地。遂留劉長明總督江東諸軍事,自率趙雲、王平、諸葛瑾溝通江東與中樞)、伊籍、簡雍、孫乾等心腹文臣,搭乘樓船,溯江西歸。

    船隊過三峽,抵成都之時,益州文武百官出城相迎。劉備雖風塵僕僕,卻神采奕奕,于成都皇宮再設盛宴,專門宴請李嚴、吳懿、李恢、費觀、向寵等益州本土重臣。

    宴上,劉備絕口不提江東之功,反盛贊益州眾臣在其東征期間保境安民、輸送糧秣之功勛。並將從江東帶來的珍寶錦緞、善工巧匠名錄、以及部分繳獲的稀罕物事,豐厚賞賜給諸臣。

    劉備舉杯道︰“朕能東征而無後顧之憂,全賴諸位卿家坐鎮後方,穩定益州。此乃定鼎之基也!益州,乃朕之蕭何關中,諸位皆朕之肱骨!望日後同心同德,共興漢室!” 一番話,既肯定了益州派的功勞,又消除了他們可能因江東大勝而產生的被邊緣化的憂慮,巧妙平衡了新舊臣僚之間的關系。李嚴等人感激涕零,紛紛表示願效死力。

    江東之地,經此大戰,百廢待興。劉備全權委任劉長明開府治事,總攬荊、揚、交三州軍政。劉長明將治所暫設于建業,以丞相兼領揚州牧的身份,推行新政。

    他深知欲穩江東,必用江東之人。遂以︰太傅張昭︰負責教化、禮儀、典籍整理,安定士人之心。

    御史大夫顧雍︰負責監察百官、整頓吏治、修訂律令。

    太尉陸遜︰負責軍事重組、防務規劃、訓練新軍,尤重水師,並對江北防線提供戰略策應。

    鎮北將軍朱然︰具體負責長江下游北岸防務,歸隸陸遜調度。

    此四人皆為江東頂級門閥代表,如此安排,極大穩定了江東局勢。

    同時,劉長明將鄧艾、姜維帶在身邊,令其參贊軍機,學習處理繁復的軍政事務。鄧艾精于軍務屯田,姜維長于謀劃聯絡,皆得鍛煉。甚至也給予馬謖機會,讓其負責一些文書編纂、政策宣講之事,揚其長而避其短,並時常耳提面命,導其務實。

    大將軍關羽與中書令徐庶率劉封、關平、周倉、廖化等原班人馬,返回荊州治所江陵。

    關羽此行,重任在肩。他需整合荊州水師與新歸附的江東水軍,打造一支真正無敵于天下的龐大艦隊。同時總督荊、揚、交三州軍事,北防曹魏,南撫蠻夷,責任重大。徐庶從旁輔佐,參贊謀劃。

    江北防線,尤其是濡須口要塞,經此大戰,更顯重要。劉備命驃騎將軍張飛為主將,張苞為副,率精兵強將鎮守于此。同時,將降將徐盛及其部曲編入張飛麾下。徐盛熟悉此地水文地理,其勇武亦可堪大用。另調黃權為參軍,以其沉穩多謀,輔佐張飛參議軍機,共御北寇。張飛粗中有細,與徐盛不打不相識,竟頗投契,江北防線固若金湯。

    交州新定,蠻漢雜處,地處偏遠。劉備委任馬良為交州刺史,總攬政事;關興加安南將軍號,掌管軍事。另調遣一批富有經驗的荊州文武輔佐︰

    霍峻善守之將)任郁林太守,鎮守西線。

    潘睿、馮習、張南等分任合浦、南海、蒼梧等郡太守。

    陳震擅長外交)負責安撫俚、僚等少數民族。

    鄧方穩健之臣)主管糧賦財政。 如此搭配,文武兼資,意圖徹底將交州納入有效治理。

    漢中,乃北伐中原之橋頭堡,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仍以前將軍魏延為漢中太守,總督漢中軍事,賦予其極大自主權,伺機北圖。調蔣琬劉長明重點培養的政務人才)為漢中治中,主理政事,保障後勤。令龐統參議軍事,以其奇謀,與魏延之勇略相得益彰。另以王平、宗預、習禎、雷銅、嚴顏等為輔,鞏固這一北伐基地。

    隴右三郡,乃精騎訓練之地,車騎將軍馬超駐上,以其在羌胡中的威望,鎮撫隴右,牽制魏軍雍涼兵團。其從弟馬岱、舊部龐德為左膀右臂。並以費為隴西太守,龐義原劉璋舊臣,熟悉當地)等協助,推行漢制,安撫民羌,鞏固新得之隴右三郡。

    至此,劉備集團完成了一場龐大而精細的政治軍事布局。從益州根本到江東新土,從長江防線到交州南疆,從漢中前沿到荊州中樞,皆安排了最合適的人選,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一個內部穩固、實力空前強大的南方政權,已然成型。其機器開始高效運轉,全力為最終的目標——北伐中原,克復舊都——積蓄著力量。天下兩分的格局,進入了相對穩定的對峙與準備期。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175章 定鼎四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175章 定鼎四方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