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4年冬,成都。
一場罕見的寒流席卷了蜀中盆地,天空鉛雲低垂,凜冽的北風卷著細碎的雪粒,敲打著州牧府深沉的檐角。府邸深處,昔日智計百出、鋒芒畢露的法正法孝直,此刻正靜靜地躺在溫暖的病榻上。曾經銳利如鷹隼的雙眼,此刻已深陷,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疲憊與灰敗。縱使有神醫華佗的高徒悉心調治,又有劉備遍尋巴山蜀水靈藥,終究敵不過天命與這十數年嘔心瀝血積下的沉痾。他強撐著的這最後幾年,親眼見證了劉長明的新政如何在益州這片頑固的土地上艱難扎根,最終開花結果,也親手雕琢了姜維這塊璞玉。如今,油盡燈枯,大限已至。
劉備、劉長明、姜維以及幾位重臣,肅立在病榻旁。空氣凝重得幾乎令人窒息,只有法正微弱而艱難的呼吸聲,如同風箱般拉扯著每個人的心。
法正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了侍立在劉長明身側、神情悲戚又帶著無限孺慕的姜維身上。一絲微弱卻異常欣慰的笑意,艱難地浮現在他蒼白的嘴角。
“伯約…” 法正的聲音低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他艱難地抬起枯瘦的手。
姜維連忙上前,單膝跪在榻前,緊緊握住那只冰冷的手,聲音哽咽︰“恩師!維在!”
“好…好孩子…” 法正的目光充滿期許,如同看著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汝之才…已得吾之機變權謀…七七八八矣…然…大道之行…非…非僅詭道…” 他喘息著,目光轉向劉長明,“丞相…伯約…天授之才…尤…尤長于軍略奇謀…假以時日…必…必為國之柱石…統…統御三軍…克…克復中原…望…望丞相…善加教導…視…視如己出…”
劉長明眼中含淚,鄭重地深深一揖︰“孝直放心!伯約天縱英才,亮必傾囊相授,使其盡展所長,不負孝直所托!此子,乃我大漢未來之鋒刃!”
法正微微頷首,似乎了卻了一樁最大的心事。他看向姜維,用盡最後的力氣叮囑︰“伯約…丞相…乃…乃治世之能臣…萬…萬世師表…汝…汝隨丞相…學…學其經天緯地之才…守…守其忠貞不渝之節…切…切記…謀國…當…當以正道為基…奇…奇正相合…方…方能…長久…” 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在姜維心上。
“恩師教誨,維永世不忘!必以丞相為師,以恩師為範,竭忠盡智,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姜維重重叩首,淚水滴落在冰冷的地板上。
托付完姜維,法正的目光重新凝聚起最後的光芒,投向劉備和劉長明,那是他窮盡一生智慧,為蜀漢未來謀劃的最後藍圖。
“主…主公…丞相…” 法正的聲音陡然清晰了幾分,帶著一種回光返照的銳利,“正…時日無多…然…心中尚有數言…關乎…大漢…國運…”
劉備連忙俯身,緊握法正另一只手,泣不成聲︰“孝直!孝直!你說!備听著!備都听著!”
劉長明也肅然靠近,凝神傾听。
法正喘息片刻,條理清晰地闡述著他最後的戰略遺策︰
“速定荊州,不容喘息!”他語氣斬釘截鐵,“江陵…雖復…然…南郡、江夏、長沙、零陵、桂陽、武陵…等荊南四郡…名義仍在…孫權之手!”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劉備和劉長明,“當…當趁曹丕…被盟約所縛…暫…暫無西顧之憂…以…雷霆之勢…遣…遣雲長督…南郡、江夏之兵…自西向東…速…速取荊南四郡!務…務必…在…孫權…緩過氣…曹丕…生變之前…將…整個荊州…牢牢…握于…掌中!此…乃…共分東吳…之…之第一步…亦是根基!絕…絕不容失!”
“南撫交州,斷吳臂膀!” 法正的手指在虛空中艱難地劃向更南,“荊州…既定…兵鋒…當…當順勢…南指…交州!此地…雖…地僻民稀…然…乃…孫權…重要…後方…糧秣、象牙、珠璣…之…之源…更…可…自南向北…威脅…吳之腹心…蒼梧、南海…等郡…名義…附吳…實…實控松散…多…為…士燮家族…及…本地豪酋…所據…彼等…首鼠兩端…” 他眼中閃爍著分化瓦解的光芒,“我…我軍…不必…急…急于…武力征服…當…以…漢室…大義…及…荊州…新得之…威勢…遣…能言善辯…熟知…南土之士…持…重禮…曉…以利害…許…以高官厚祿…保…其…家族地位…誘…使其…歸附!若…有…冥頑不靈者…再…以…雷霆…一擊!務…必…在…孫權…反應過來…之前…將…交州…七郡…納入…版圖!得…交州…則…斷…孫權…一臂…我…大漢…得…穩固…後方…及…南向…通海…之利!”
“穩曹丕,待時機,共擊建業!” 法正的目光轉向東北,帶著深深的警惕,“與…曹丕…盟約…乃…權宜之計…彼…豺狼之性…豈…豈肯…真…與我…平分…江東?其…意在…驅…使我…與…孫權…兩虎…相爭…彼…坐收…漁利!然…此…時…我…亦…需…借其力!” 他喘息著,思路卻異常清晰,“當…一面…在…荊州…交州…用兵…一面…遣…得力…使者…頻…頻赴…洛陽…重申…盟好…詳…報…我軍…在…荊州…‘艱難’…剿匪…及…圖謀…交州…之…‘進展’…強調…此…皆為…共擊…孫權…掃清…側翼!示…我…無…西顧…之意…麻痹…曹丕…同時…密…密偵…曹魏…在…淮南…合肥…方向…之…動向…若…若其…真…發兵…攻…吳…之…江北…則…我…可…待其…兩軍…膠著…孫權…主力…被…牽制…之時…” 法正眼中迸發出最後的光芒,手指猛地指向東方,“集…傾國…精銳…水陸…並進!出…江陵…下…夏口…順…江東下!直…搗…建業!與…曹丕…‘瓜分’…江東!此…乃…畢其功…于…一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內固根本,外防反復!”他再次看向劉長明,語氣轉為深沉的叮囑,“此…東南…大略…耗…耗資…靡費…傾…舉國…之力…益州…漢中…新法…成果…乃…根本…所系!丞…丞相…萬…萬不可…因…征伐…而…廢弛…內政!流…流民安置…屯田…工坊…官學…需…一如…既往!益…益州…豪族…經…新政…雖…蟄伏…然…值此…用兵…之際…需…嚴防…其…借機…生事…或…勾結…外敵!南…南中…務必…穩固…李恢…馬忠…需…恩威…並施…保…後方…無虞!江…荊州…新附…之…地…尤…需…丞相…派遣…干吏…協…助…雲長…速…速行…新法…安…定…民心…收…其…賦稅…兵源…此…乃…支撐…大戰…之…關鍵!”
法正一口氣說完,已是氣若游絲,額頭上滲出細密的冷汗。這字字句句,皆是他對天下大勢、敵我優劣最精深的洞察,也是他留給蜀漢最寶貴的遺產。
劉備早已淚流滿面,看著這位從自己困守新野、寄人籬下時就跟隨左右,為自己謀取益州、奠定基業,又在劉長明新政推行中鼎力相助的股肱之臣,如今生命之火即將熄滅,心如刀絞。
“孝直!”劉備聲音嘶啞,緊緊握著法正的手,仿佛想將自己的生命力渡過去,“備得汝,如高祖得子房!若無汝奇謀定策,備焉能有今日之基業!益州新法,若無汝調和鼎鼐,力排眾議,焉能推行無阻?汝…汝怎忍心棄備而去!備…備之霸業未成,漢室未興…孝直!備需要你!大漢需要你啊!” 說到最後,已是泣不成聲,聲淚俱下。
法正看著眼前聲淚俱下的主公,渾濁的眼中也溢滿了淚水,是欣慰,是不舍,更是無盡的遺憾。他反手用力回握劉備的手,那力道雖微弱,卻凝聚著最後的心意。
“主…主公…” 法正的聲音微弱卻飽含深情,“正…一介…寒士…漂泊半生…得…得遇明主…知遇…之恩…雖…雖死…難報萬一!能…能佐主公…于…于亂世…立此…基業…開…新政…之…之先河…正…死而無憾!然…然天不假年…恨…恨不能…親…親見…主公…克…克復中原…還…還于舊都…重…重振…漢室…榮光…”
他的氣息越來越弱,目光開始渙散,卻仍努力聚焦在劉備臉上,用盡最後的氣力,斷斷續續地說︰“主…主公…保…保重…丞…丞相…大…大漢…之…未來…托…托付…于…于您了…” 話音未落,緊握著劉備的手,驟然失去了所有力量,頹然垂下。那雙曾經洞察人心、謀算千里的眼楮,永遠地閉上了。
“孝直——!!!” 劉備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悲呼,撲倒在法正榻前,慟哭失聲。巨大的悲傷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間淹沒了整個房間。姜維跪伏在地,肩膀劇烈地聳動。張飛、趙雲等一干老臣,無不掩面垂淚,痛徹心扉。
鳳鳴西川終寂寥
法正,字孝直,扶風 人。他的一生,如同一顆劃過漢末亂世的耀眼流星,短暫卻無比璀璨。
漂泊入蜀,明珠蒙塵︰ 早年避禍入蜀,依附劉璋。其才高志遠,洞察世事,卻因性格剛直、出身不高,在暗弱守成的劉璋麾下郁郁不得志,僅任新都令、軍議校尉等微職,明珠蒙塵,滿腔韜略無處施展。那段歲月,是他胸中塊壘堆積、目光愈發銳利的日子。
慧眼識主,獻策定蜀︰公元211年,劉備入蜀,法正敏銳地察覺這才是能成大事的雄主。他甘冒奇險,作為張松內應,秘密出使荊州,向劉備獻上奪取益州的“隆中對”具體實施方略—— 《益州策》。他洞悉劉璋的懦弱、益州豪強的矛盾以及蜀道山川的攻防要點,為劉備量身定制了“借張魯之名入蜀,待機而動,分化瓦解,速取成都”的奇謀。此策,是劉備得以立足西川的決定性一步!若無法正,劉備集團很可能困死荊襄,歷史將徹底改寫。
定軍奇謀,梟首夏侯︰ 奪取益州後,漢中成為必爭之地。公元219年的定軍山之戰,是法正軍事生涯的巔峰。面對曹操麾下名將夏侯淵的堅壁固守,法正獻上 “反客為主,聲東擊西” 的絕妙計策。他精準判斷夏侯淵性格剛愎、欲速戰速決的弱點,建議劉備以老弱疲兵佯攻張合防守的東圍,示敵以弱,引誘夏侯淵親率精銳主力來援,並抽調其精兵補充東圍。當夏侯淵中計,親率輕兵修補鹿角時,法正果斷指出︰“可擊矣!” 劉備抓住這轉瞬即逝的戰機,命黃忠居高臨下,發動雷霆一擊,陣斬夏侯淵!此戰一舉扭轉漢中之戰的乾坤,奠定了劉備奪取漢中的基礎,更成就了“黃忠斬夏侯”的千古佳話。法正此謀,將謀士“料敵機先,洞悉人心”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調和鼎鼐,力助新政︰劉備入主成都後,面對荊州舊部與西川新貴的尖銳矛盾,以及劉長明推行新政的驚濤駭浪,法正以其在益州多年積累的人脈和洞悉人心的權謀,扮演了至關重要的 “調和者”與“壓艙石” 角色。他雖對新政的激進手段有所保留,深諳“民心未附,操之過急”的風險,但其根本立場始終堅定地站在劉備與劉長明一邊。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手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安撫、分化益州本土豪強,化解了一次次潛在的抵制與叛亂。
在劉長明與保守勢力激烈爭論時,常能提出折中或緩沖方案,為新政爭取時間和空間。
以其對蜀中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為劉長明提供了寶貴的本地化建議,使新政措施更能落地生根。
可以說,沒有法正在後方運籌帷幄、調和矛盾、穩定局勢,劉長明在漢中、荊州的成功試驗和最終在益州的全面推行,將面臨難以想象的阻力,甚至可能功敗垂成。他是新政得以在蜀漢扎根的 幕後功臣與政治保障。
雕琢璞玉,遺澤未來︰生命的最後兩年,法正將全部心血傾注在姜維身上。他敏銳地發現了這位年輕降將身上蘊含的非凡軍事天賦和巨大潛力。他不僅傾囊相授自己畢生的權謀機變、戰略戰術,更教導姜維審時度勢、知人善任的道理。他將姜維視為自己謀略與精神的延續,是留給蜀漢未來的 “活遺產”。姜維後來的成就,證明了法正識人之明與育才之深。
法正的一生,是謀士的典範。他智計百出,奇謀迭起;他洞悉人心,長于權變;他 目光長遠,深諳大勢;他慧眼識珠,薪火相傳。他性格雖有瑕疵,但在大節大義上,對劉備忠心耿耿,對蜀漢基業嘔心瀝血。
鳳鳴西川,其聲穿雲裂石,助真龍騰淵;星隕成都,其光耀照千古,遺策定江山。
法正的離世,對劉備、對劉長明、對整個蜀漢政權而言,是難以估量的損失。劉備痛失謀主,如斷一臂;劉長明失去了一位在政治智慧和權謀手腕上能與之互補、分擔壓力的摯友與重臣;蜀漢則失去了一位能洞察人性幽微、化解內部危機的定海神針。
窗外,寒風嗚咽,雪落無聲,仿佛天地也在為這位奇才的隕落而悲戚。成都城頭,“漢”字大旗在風雪中獵獵作響。劉備的慟哭聲久久回蕩在州牧府的上空,那是一個時代對一位無雙國士最深沉的哀悼與不舍。法正雖逝,但他獻上的益州、他謀劃的漢中、他力助的新政、他培養的姜維、他留下的遺策,將如同不滅的星辰,繼續指引著蜀漢這艘巨艦,在興復漢室的驚濤駭浪中,破浪前行。而劉長明的肩上,那份匡扶天下的重任,也因失去了這位最有力的臂膀,而顯得更加沉重,卻也更加堅定。北伐的號角,已在風雪中隱隱傳來……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